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温建民治疗拇外翻术后经验
1
作者 陈雨欣 王文 +3 位作者 程大鹏 许东升 危一飞 蒋科卫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9期1249-1252,共4页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 拇外翻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过正常生理范围的一种足部畸形,是前足最常见的病变之一,温建民教授采用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在术后根据“二期分治”骨折病理念,综合考虑患者术前“肝肾亏虚,阴阳失衡”、术后早期“血瘀水停,骨折筋伤”、晚期“肝肾亏虚,筋骨未坚”的基本病机,遵循标本兼治的原则,术中充分松解外侧结构,术后应用补肝肾、强筋骨类药物强健筋骨,嘱咐患者避免进行久立、久行相关的活动,减少拇外翻的复发,在早期应用愈骨一号方活血利水,晚期应用愈骨二号方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以达到加速拇外翻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微创手术 标本兼顾 活血利水 补益肝肾 骨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和效果分析
2
作者 刘诗君 闫秀兰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
探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20年12月80例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儿,WasselⅠ型22例、Ⅱ型16例、Ⅲ型24例、Ⅳ型9例、其他9例。以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Wassel分型为基础,予以其多指切除、韧带重建... 探究分析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的治疗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1月~2020年12月80例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患儿,WasselⅠ型22例、Ⅱ型16例、Ⅲ型24例、Ⅳ型9例、其他9例。以患儿的各项检查结果以及Wassel分型为基础,予以其多指切除、韧带重建、关节囊修复等具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应用改良Tada评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定。结果:在80例患儿中,优61例、良13例、中3例、差3例,优良率为92.50%,其中,有2例患儿在手术后出现继发性成角畸形,1例患者术后出现涨指关节桡侧残留骨骺。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7.50%。结论:对于先天性多指畸形,需要明确佳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的选择则应当以患儿各项检查结果以及Wassel分型为基础,进而予以具有针对性的治疗,确保终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先天性多指畸形 手术时机 Wassel分型 治疗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畸形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被引量:11
3
作者 陶忠生 黄海涛 +4 位作者 赵伟超 霍飞 刘少华 冯亚高 姚新国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并指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先天性并指术后并发症21例,主要并发症为分指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爬升。再次手术采用植皮或皮瓣松解瘢痕挛缩,重建加深指蹼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时... 目的探讨先天性并指术后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我科1998年6月~2011年5月收治先天性并指术后并发症21例,主要并发症为分指屈曲挛缩和指蹼粘连爬升。再次手术采用植皮或皮瓣松解瘢痕挛缩,重建加深指蹼成形。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12个月,无感染和植皮坏死。患指外形和功能均有较大程度改善,未再出现明显屈曲挛缩和指蹼爬升粘连。手指功能优5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81.0%。结论掌握正确手术时机,进行适宜的指蹼和指端成形设计,术中精细操作,术后锻炼得当,会显著减少先天性并指的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并指(趾) 手术后并发症 再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骨折2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昌平 张奇 +2 位作者 尹长江 李增炎 张英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12-112,共1页
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们采用微创经皮钢板(MIPPO)固定治疗老年胫腓骨骨折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 胫腓骨骨折 固定治疗 老年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斌 高伟阳 +11 位作者 刘波 田晓菲 胡勇 沈小芳 张红星 白晨平 汪洋 臧梦青 丁建 谭为 韩刚 孙文海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7年第6期303-309,312,共8页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 并指畸形(Syndactyly)是最常见的手部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相邻指/趾间软组织和(或)骨骼不同程度的融合,可伴发多指、屈指、短指、先天性指间关节融合等。表现变异性及不完全外显率,使并指畸形的诊疗缺乏清晰的路径。多年来对该疾病的处理以经验为依据,缺乏对基因学研究的了解和治疗策略的参考。为进一步规范并指畸形的诊疗,更新治疗策略,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手部先天畸形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手整形专委会、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分会四肢畸形学组,汇集全国10家著名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制定"先天性并指畸形诊疗的专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并指畸形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失效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黄雷 徐荣明 +1 位作者 周雷杰 马维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0期848-848,共1页
关键词 微创经皮钢板 胫腓骨骨折 内固定治疗 失效分析 生物学固定原则 内固定失效 AO学派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 被引量:13
7
作者 彭正人 周必光 +6 位作者 廖苏平 邢丹谋 郑琼 杨中华 林强 危蕾 潘昊 《临床外科杂志》 2001年第5期301-302,共2页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的分析 ,找出防治方法。方法 统计 34例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 ,按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结果 非专科医生手术 9例 ;手术时机不当 8例 ;指蹼成形术方式不当 7例 ;甲廓成形不... 目的 通过对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常见并发症产生原因的分析 ,找出防治方法。方法 统计 34例先天性并指手术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 ,按产生原因进行分类。结果 非专科医生手术 9例 ;手术时机不当 8例 ;指蹼成形术方式不当 7例 ;甲廓成形不良 4例 ;术后固定及锻炼不当6例。结论 术前正确掌握手术时机 ,选择适宜的指蹼、指端成形术 ;术中注意血管、神经变异 ;术后固定牢靠 ,锻炼得当 ,先天性并指手术后并发症会大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并指 并发症 外科手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示指拇化矫正成年漂浮拇畸形3例 被引量:4
8
作者 胡长青 马志国 +1 位作者 闫厚军 付贯忠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47-1247,共1页
〉漂浮拇畸形属于重度拇指发育不全,不仅畸形拇指完全丧失功能,且伴有第一掌骨缺如,有些患者还合并腕骨发育不全。目前国际上将拇指发育不全分为五型[1],漂浮拇属于Ⅳ型。因为存在骨及关节的缺损,且漂浮拇内无屈伸肌腱,故治疗较为困难... 〉漂浮拇畸形属于重度拇指发育不全,不仅畸形拇指完全丧失功能,且伴有第一掌骨缺如,有些患者还合并腕骨发育不全。目前国际上将拇指发育不全分为五型[1],漂浮拇属于Ⅳ型。因为存在骨及关节的缺损,且漂浮拇内无屈伸肌腱,故治疗较为困难。笔者2005年10月-2009年1月对收治的3例成年漂浮拇畸形患者实施示指拇化手术,术后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畸形 先天性 拇化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强 夏启水 +3 位作者 冷元曦 周雄 支乐 刘新权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21例锤状指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重建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0~62岁,平均34岁。2例开放性损伤,19例闭合性损伤... 目的观察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21例锤状指患者,采用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重建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0~62岁,平均34岁。2例开放性损伤,19例闭合性损伤。本组骨性锤状指10例,腱性锤状指11例,其中骨性锤状指根据Wehbe和Schneider分型^([3])为Ⅰ型中的a型。结果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平均7个月。按Cramford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1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应用微型可吸收锚钉治疗锤状指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内植物可吸收、并发症少、疗效显著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 可吸收锚钉 锤状指 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畸形治疗的经验教训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居文 田德虎 +2 位作者 寇献斌 冀原 李超英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先天性并指畸形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短指家系临床特征调查及IHH基因的突变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姜海鸥 吴思思 +3 位作者 黄雪霜 李龙煌 全庆丽 张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912-2914,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一个汉族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7例患者和7例正常亲属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IHH... 目的探讨广东省一个汉族A1型短指(brachydactyly type A1)家系的临床特征及致病原因。方法在获得知情同意后对该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和临床检测,并对其中7例患者和7例正常亲属采血进行DNA提取,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DNA直接测序法对IHH基因的外显子进行突变检测。结果该家系的短指症为A1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所有患者第二至第五手指和脚趾的中节指(趾)骨缺失,末节指(趾)骨短小,第一手指的远侧和近侧指骨均缩短;7例患者在IHH基因对应cDNA序列存在G391A(E131K)杂合突变,7例正常亲属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中国广东汉族A1型短指家系的发病机制是IHH基因发生了E131K错义突变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1型短指 IHH基因 突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腱性锤状指的疗效 被引量:7
12
作者 董新利 于小光 +4 位作者 孙强 苏云 丁海祥 姜健 谷元杰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6期567-568,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我科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2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6.1岁;小指8例,环指3例,中指5例,食指5例。术后根... 目的探讨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间我科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治疗21例腱性锤状指患者,男13例,女8例;年龄19~63岁,平均年龄36.1岁;小指8例,环指3例,中指5例,食指5例。术后根据Dargan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9~11个月,平均9.7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皮缘坏死,无指端麻木现象;末次随访根据Dargan标准评定患指关节功能,优15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90.5%。结论应用改进的克氏针固定方式能避免指间关节面的人为破坏,效果确切,适用范围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锤状指 克氏针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掌腱膜挛缩症2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钱晓忠 丁任 +6 位作者 包朝鲁 马台 黄健华 徐进 龚韶华 孙建忠 支晓丞 《西部医学》 2014年第2期224-226,共3页
目的 观察掌腱膜挛缩症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观察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8例12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1只手,Ⅱ级2只手,Ⅲ级4只手,Ⅳ级5只手)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20例29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2只手,Ⅱ级9只手,Ⅲ级10只手... 目的 观察掌腱膜挛缩症不同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 观察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8例12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1只手,Ⅱ级2只手,Ⅲ级4只手,Ⅳ级5只手)和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20例29只手(侯明钟分级法:Ⅰ级2只手,Ⅱ级9只手,Ⅲ级10只手,Ⅳ级8只手)的并发症及手术疗效,并随访功能恢复情况.所有病例均取术中切除的掌腱膜行病理检查.结果 两组病例术中均矫正畸形.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有1只手出现指神经、血管损伤,其余40只手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随访1~8年,采用Adam评定法,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功能恢复优良率100%;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14只手功能恢复优良,15只手功能恢复不满意,优良率48.28%.掌腱膜完全切除术组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组(P<0.01).所有病例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纤维瘤.结论 掌腱膜挛缩症应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行显微镜下掌腱膜完全切除术,同时切除受累皮肤,不易损伤指神经、血管,长期随访疗效明确,功能恢复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腱膜挛缩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并指的治疗及其并发症的预防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春会 阚世廉 金峥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5期314-315,共2页
关键词 并指 先天性 并发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固定并双侧骨道缝合法治疗锤状指畸形 被引量:13
15
作者 王帅 郭洪敏 聂志奎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8期733-734,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并双侧骨道缝合方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23例锤状指患者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双侧骨道缝合法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 目的探讨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并双侧骨道缝合方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23例锤状指患者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双侧骨道缝合法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11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20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将患指与健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的活动度进行对比,按照TAM系统评定方法进行评定,优12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5.00%。结论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并行双侧骨道缝合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经济实用,获得了良好的活动度,是治疗锤状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锤状指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手术方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冷元曦 支乐 邓晖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12期40-42,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与微型骨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所有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51指,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 2组,A组(24例25指)采用克氏针挤压复位固... 目的观察比较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与微型骨锚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3年8月所有末节指骨撕脱性骨折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48例51指,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 2组,A组(24例25指)采用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骨折块治疗;B组(24例26指)采用微型骨锚重建指伸肌腱I区止点,均随访3-6个月,按TAM系统方法评定治疗效果。结果 A组24例25指,随访23指,平均随访116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4指,良6指,可2指,差1指,优良率86.96%。B组24例26指,随访24指,平均随访108 d,按TAM系统评定方法,优13例,良9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4.62%。2组功能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2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8.70%,B组6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克氏针挤压复位固定法临床疗效可靠,并发症少,手术费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性骨折 锤状指 伸肌腱 克氏针 骨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切口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艳茂 李国华 +5 位作者 刘会仁 曹磊 王立新 陈玉刚 张瑞红 李克利 《创伤外科杂志》 2010年第2期173-173,共1页
探讨小切口改良Ishiguro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术后随访5~24个月,根据手指各关节主动运动总和(TAM)评定标准评定疗效:优8例,良3例,优良率达100%。
关键词 锤状指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42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春海 隋启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4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42例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 目的:观察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3月~2009年2月收治的42例拇外翻畸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20),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术式,观察组采用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5.5%,对照组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1,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恢复时间短。结论:微创切口联合手法治疗拇外翻畸形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外翻 畸形 微创切口 手法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蹼皮瓣滑移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皮肤性并指畸形 被引量:3
19
作者 缪博 王增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8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指蹼皮瓣滑移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指蹼皮瓣滑移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皮肤性并指畸形5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指蹼外形满意,均滑移至理想位置。指蹼处无明显瘢痕形成,无挛缩。5例患者术后指蹼外展均... 目的观察指蹼皮瓣滑移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并指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指蹼皮瓣滑移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皮肤性并指畸形5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指蹼外形满意,均滑移至理想位置。指蹼处无明显瘢痕形成,无挛缩。5例患者术后指蹼外展均达到Ⅰ度。结论指蹼皮瓣滑移术是治疗先天性不完全性皮肤性并指畸形的理想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手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肖飞 刘政光 刘凯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3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锤状指畸形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型锚钉修复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间收治的30例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锤状指畸形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型锚钉修复治疗,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平均14个月的随访,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现象,手指关节功能和外观恢复良好,治疗的总优良率为94.3%。结论本次医学研究结果证实,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中锤状指畸形患者接受微型锚钉修复治疗,有助于其手指关节功能和外观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锚钉修复 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伤 锤状指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