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加压置沙袋法 被引量:3
1
作者 袁筑华 毛彩琳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剖腹产 瘢痕 缝合加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CO_2激光术后创面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劲松 刘涵 +1 位作者 王仁珍 王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703-1703,共1页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治疗应用 激光手术 皮肤疾病/外科学 疤痕/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无瘢痕愈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贾赤宇 张健 《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97年第1期9-12,共4页
胚胎伤口愈合对于临床上的伤口愈合后瘢痕形成机制的研究及瘢痕的防治有着重大意义。本文综述了胚胎伤口愈合的周围环境、细胞外基质成分以及胚胎伤口愈合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
关键词 胚胎 伤口 愈合 瘢痕 机理 细胞外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脊膜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预防瘢痕组织形成的作用(附36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陈良 崔凤德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4期297-298,共2页
关键词 并发症 预防 术后瘢痕 人造脊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医生切口感染专率监测
5
作者 罗蕊 张富玉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切口 感染专率 监测 切口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烧伤疤痕挛缩畸形原因分析及防治(附51例报告)
6
作者 孙志刚 陶白江 +2 位作者 李占军 林洪武 齐顺贞 《伤残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27-29,共3页
烧伤后创面早期处理不当可引起感染,使创面加深,深度创面早期修复方法不当,术后未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是发生疤痕增生或挛缩的根本原因.本文提出了预防疤痕增生和治疗烧伤疤痕的方法.
关键词 烧伤 疤痕挛缩 畸形 防治 儿童
原文传递
采用皮内缝合法防止皮肤瘢痕发生 被引量:1
7
作者 栾艳 蒋友 +2 位作者 张宇华 张慧庚 金明姬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1期64-64,共1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手术皮肤缝合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如何解决皮肤缝合后所遗留的瘢痕问题,应当引起手术者的重视。
关键词 手术后并发症 皮肤瘢痕 皮内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酮喷雾剂在预防增殖性疤痕中的应用
8
作者 孙德毅 施浩然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09-210,共2页
为防止烧伤创面愈合后增殖性疤痕挛缩造成功能障碍和形态上受损,应用硅酮喷雾剂治疗患者141例,152个部位,观察3月以上均达到较好的效果,且使用简便。作者介绍了硅酮喷雾剂应用时间、方法等。
关键词 疤痕 硅酮凝胶 硅酮喷雾剂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生期瘢痕的防治
9
作者 李卫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1年第6期546-546,共1页
关键词 增生期 瘢痕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内连续缝合致切口抗张度增强机制及愈合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姚曙光 邱树敏 +2 位作者 李一万 任建军 龙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67-368,共2页
关键词 瘢痕 皮内连续缝合 抗张度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物学作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松林 何清濂 +4 位作者 林子豪 刘麒 袁湘斌 刘宁飞 赵耀忠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动的调控因素。方法以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基因重组γ干扰素(下简称IFN-γ)对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胶原合成及其重构等生物学活动的影响。结果 IFN-γ可以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 目的探讨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动的调控因素。方法以瘢痕成纤维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基因重组γ干扰素(下简称IFN-γ)对瘢痕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胶原合成及其重构等生物学活动的影响。结果 IFN-γ可以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胶原合成以及胶原纤维凝胶的收缩。结论表明IFN-γ是创伤修复与瘢痕形成过程中的一种负性调节因子,有望在病理性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瘢痕 成纤维细胞 生物学作用
原文传递
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防治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史丰 史慧苓 李钟秀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45-346,共2页
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对20例22只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为90.9%,术后眼压均值为2.04±0.68kPa(1kPa=7.5mmHg),与对照组比较... 为防止青光眼滤过术后滤过泡的瘢痕化,对20例22只青光眼滤过术后,结膜下注射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术后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为90.9%,术后眼压均值为2.04±0.68kPa(1kPa=7.5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果提示:低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毒副作用小,可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对促进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提高手术成功率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青光眼 滤过术 瘢痕
原文传递
国产新型硅凝胶膜对创面增生性瘢痕防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樊东力 李世荣 +1 位作者 肖光夏 吴军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6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1994年我科自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硅凝胶膜,并以32例患者厚的中厚皮片供区为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对这种新型硅凝胶膜的抗瘢痕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测... 为了寻求一种更好的防治增生性瘢痕的方法,1994年我科自行研制成功一种新型硅凝胶膜,并以32例患者厚的中厚皮片供区为创面增生性瘢痕形成的研究模型,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对这种新型硅凝胶膜的抗瘢痕作用进行了临床研究,共观测3个月。结果表明,国产新型硅凝胶膜使用简单、方便、安全,防止瘢痕增生效果确切,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凝胶膜 增生性瘢痕 瘢痕 防治
原文传递
硅凝胶防治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 被引量:1
14
作者 谷元廷 《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55-56,共2页
硅凝胶防治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已成功地就用于临床,效果满意。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甚清楚。为了防止和治疗疤痕增生,长期以来,临床上广泛应用压迫疗法。为了减少弹性绷带、弹性套服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以便更有效地施加压力,Perkns等... 硅凝胶防治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已成功地就用于临床,效果满意。其作用机理目前尚不甚清楚。为了防止和治疗疤痕增生,长期以来,临床上广泛应用压迫疗法。为了减少弹性绷带、弹性套服与皮肤之间的摩擦力,以便更有效地施加压力,Perkns等在皮肤与弹性套服之间放入硅凝胶膜,无意间发现硅凝胶(silicone gel)有防治疤痕增生的作用。近年来,国外这方面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正式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性疤痕 疤痕疙瘩 硅胶胺 防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