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山市高校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状况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婉 石建玲 +6 位作者 李春蕾 陈斌 邵丽佳 陈丽 郝峰 丁磊 田喜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53,61,共4页
目的调查唐山市高校在校学生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状况,并分析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生活饮食习惯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2008年随机选择唐山市6所高校1~3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状况、刷牙习惯、是否经常嚼口香糖、饮... 目的调查唐山市高校在校学生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状况,并分析齿龈内阿米巴感染与生活饮食习惯及口腔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2008年随机选择唐山市6所高校1~3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状况、刷牙习惯、是否经常嚼口香糖、饮食偏好、是否吸烟等。用消毒牙签取调查者口腔齿垢物或病灶表面附着物进行涂片,镜检齿龈内阿米巴感染情况。分析口腔健康状况、生活饮食习惯等与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的关系。结果共调查551名大学生,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8.3%(156/551)。其中男、女生感染率分别为30.4%(55/181)和24.6%(91/37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9,P>0.05);口腔健康者的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0.8%(72/347),有口腔疾患者的感染率为41.2%(84/20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1,P<0.01);经常刷牙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22.5%(53/236)明显低于不经常刷牙者的32.7%(103/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P<0.01);经常嚼口香糖者齿龈内阿米巴感染率为18.3%(17/93),低于不经常嚼口香糖者的30.4%(139/4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P<0.05)。结论齿龈内阿米巴在唐山市高校学生中感染普遍,并与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疾病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大学生 感染 唐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棘阿米巴角膜炎模型血清抗体效价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月华 郑文彧 +3 位作者 赵丽薇 冯宪敏 李瑶 鞠晓红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4-326,共3页
1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阴性对照组(n=2)。实验组兔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空白对照眼。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点眼3 d后行角膜基质内注入赫氏棘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悬液(1×106/ml)0.2 ml。对照组兔角膜基质内注射等... 1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n=8)和阴性对照组(n=2)。实验组兔左眼为实验眼,右眼为空白对照眼。实验组采用氢化可的松点眼3 d后行角膜基质内注入赫氏棘阿米巴滋养体和包囊悬液(1×106/ml)0.2 ml。对照组兔角膜基质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于注射后每天记录兔眼角膜病变情况,刮取角膜组织进行病原学检测。于感染后不同时间采血和摘取角膜进行抗体效价检测和病理学检查。经角膜刮片镜检和角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证实,实验眼感染棘阿米巴,并出现棘阿米巴角膜炎典型表现和病理改变。血清抗体效价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于感染后第28天达峰值(A450值为2.2358),而后逐渐下降,并维持稳定,直到处死仍高于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血清抗体效价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角膜炎 动物模型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隔阿米巴脑脓肿误诊1例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东亮 彭涛 梁莉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4612-4613,共2页
关键词 阿米巴病/诊断 中枢神经系统原虫感染/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阿米巴脓肿误诊为恶性淋巴瘤1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付伟 王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437-8437,共1页
关键词 阿米巴病/诊断 肿瘤/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奶牛芽囊原虫的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普丽花 张兴泽 +4 位作者 关少君 程文杰 邹丰才 毛华明 杨建发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815,共7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奶牛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8月从昆明、大理、保山地区采集荷斯坦奶牛和奶水牛粪样,提取粪样DNA,巢式PCR扩增芽囊原虫小亚基(SSU)r RNA基因,测序后在N... 目的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奶牛芽囊原虫感染情况及其基因亚型,为该病的防控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于2019年6月—2020年8月从昆明、大理、保山地区采集荷斯坦奶牛和奶水牛粪样,提取粪样DNA,巢式PCR扩增芽囊原虫小亚基(SSU)r RNA基因,测序后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用MEGA 6.0软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SPSS 20.0与SAS 9.1软件对不同地区、季节、养殖方式、品种、性别和发育阶段奶牛感染率进行统计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采集奶牛粪样841份,其中65份SSU r RNA基因扩增阳性,扩增片段长1100 bp。奶牛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7.7%(65/841,95%CI:5.92%~9.53%),其中,昆明、保山、大理地区的感染率分别为12.9%(32/248,95%CI:8.73%~17.08%)、8.1%(19/236,95%CI:4.58%~11.52%)和3.9%(14/357,95%CI:1.91%~5.94%),不同地区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01,P<0.01);夏、秋、冬季的感染率分别为9.4%(56/599,95%CI:7.86%~37.30%)、8.3%(8/96,95%CI:2.80%~13.86%)和0.7%(1/146,95%CI:0~2.02%),不同季节之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1,P<0.05);圈养、放养的感染率分别为8.3%(58/702,95%CI:6.23%~10.30%)、5.0%(7/139,95%CI:1.40%~8.67%),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3,P>0.05);荷斯坦奶牛、奶水牛的感染率分别为8.4%(41/490,95%CI:5.92%~10.82%)、6.8%(24/351,95%CI:4.20%~9.4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1,P>0.05);公牛、母牛的感染率分别为11.1%(10/90,95%CI:4.62%~17.60%)、7.3%(55/751,95%CI:5.46%~9.19%),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17,P>0.05);断奶前犊牛、断奶后犊牛、育成牛、成年牛的感染率分别为2/18(95%CI:0~25.63%)、26.2%(11/42,95%CI:12.89%~39.49%)、15.1%(11/73,95%CI:6.86%~23.28%)、5.8%(41/708,95%CI:4.07%~7.51%),不同阶段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04,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季节(P<0.05)和发育阶段(P<0.01)是奶牛感染芽囊原虫的独立影响因素。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份粪样的SSU r RNA基因序列与Gen Bank登录号KX618192(ST3亚型)的序列一致性为96.3%,35份与MH104059、KC148207、MH358363(ST10亚型)的序列一致性为97.3%~99.7%,23份与MT453998、MT453999(ST12亚型)的序列一致性为98.7%~100%,6份与MH358361、MH358362、KC148205、KC148206(ST14亚型)的序列一致性为98.7%~100%。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的芽囊原虫分别汇聚在ST3、ST10、ST12和ST14亚型分支上,各亚型的构成比分别为1.5%(1/65)、53.9%(35/65)、35.4%(23/65)和9.2%(6/65)。结论云南省奶牛存在芽囊原虫感染,ST3和ST12基因亚型具有人兽共患风险,应该加强对该病原体的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囊原虫 人兽共患病 奶牛 云南省
原文传递
1例罕见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病例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睿 袁琼辉 夏万宝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6-621,共6页
目的 对1例罕见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 收集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脑脊液,采用直接涂片和瑞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提取患者脑脊液基因组DNA,采用耐格里属特异性引物和耐格里阿米巴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内转录间隔... 目的 对1例罕见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方法 收集患者病例资料,采集患者脑脊液,采用直接涂片和瑞氏-姬姆萨染色后镜检,提取患者脑脊液基因组DNA,采用耐格里属特异性引物和耐格里阿米巴种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内转录间隔区1 (ITS1)-5.8S-ITS2序列,测序后在GenBank中进行BLAST比对,使用MEGA5软件以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患者脑脊液送杭州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进行DNA-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测。结果 患者,男,42岁,宁波象山人,全身严重烧伤卧床20年。2022年7月21日因发热、寒战、头痛、咽痛、恶心、呕吐等至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体:体质量45 kg,体温40.5℃,神志不清,双眼上翻,结膜充血,两侧瞳孔直径3 mm,等大等圆,牙关紧闭,颈部强直,鼾声呼吸,四肢抽搐,肌肉痉挛,小便失禁,皮肤、黏膜潮红等多种临床症状。头颅和胸部CT未见明显异常。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为39 cmHO (1 cmHO=0.098 kPa)。脑脊液检测结果,直接涂片镜检可见快速连续呈阿米巴样运动的阿米巴滋养体,瑞氏-姬姆萨染色涂片镜检可见阿米巴滋养体;属和种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出183 bp和311 bp的片段;DNA-病原微生物宏基因组检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序列21 534条,相对丰度为99.8%,未检出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序列。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扩增获得的ITS1-5.8S-ITS2序列与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 420c株(GenBank登录号为AJ132028)的一致性为99%,在系统进化树上与耐格里属阿米巴聚在同一支上。确诊该病例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甲硝唑抗阿米巴、氟康唑抗真菌治疗,20%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但因患者病情急剧恶化引起呼吸及心力衰竭,于2022年7月23日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综合该患者的临床症状、脑脊液的病原学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确诊为福氏耐格里阿米巴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原发性脑膜脑炎 感染 诊断
原文传递
ICU院内肺部真菌感染4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平伟 车桂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238-239,共2页
目的分析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7例与同期同样症状在普通病房院内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比较二组患者的资料。结果 ICU患者热带念珠菌、... 目的分析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以后的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ICU肺部真菌感染患者47例与同期同样症状在普通病房院内治疗的患者30例,分析比较二组患者的资料。结果 ICU患者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感染及霉菌感染的比例比普通病房组高;肺部真菌感染的病死率ICU组比普通病房组高。结论肺部真菌感染ICU院内的发生率、病死率比较高,临床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肺部真菌感染 临床特点
原文传递
10例阿米巴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特征
8
作者 谢俏 黎俊 董丽凤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2024年第4期496-501,共6页
目的分析10例阿米巴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级医院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确诊的10例阿米巴肠炎患者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内镜下结肠病变黏膜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对... 目的分析10例阿米巴肠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镜下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市某三级医院2021年5月至2024年5月确诊的10例阿米巴肠炎患者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血常规、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内镜下结肠病变黏膜特征、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和预后,对阿米巴肠炎的临床和内镜下特征进行总结。结果10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为(37.8±13.1)岁,最小28岁,最大70岁。其中4例有性传染病史[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1例梅毒感染者],1例有丙型肝炎史,1例高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临床症状均有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改变,表现为腹泻、便血,其中8例患者有腹痛症状。患者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仅1例患者嗜酸粒细胞比例升高(13.4%)。大便常规均未查见阿米巴包囊,便潜血均阳性,8例患者便红细胞和白细胞均阳性,2例患者便红细胞和白细胞均阴性。肾功能均正常,9例患者肝功能、胆红素正常,仅1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肝脓肿患者胆红素升高(总胆红素为50µmol/L,直接胆红素为37.5µmol/L)。内镜检查结果显示,10例患者病变累及的肠段以回盲部、升结肠和直肠为主,均表现为散在、呈不规则地图样溃疡,溃疡可多达数十处,直径为5~30 mm;溃疡表面覆黄白苔或白苔,且白苔溢出溃疡表面,溃疡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并有血迹,溃疡间的肠黏膜正常;其中3例合并HIV感染者的溃疡面积较大。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10例患者肠黏膜活组织切片均可见炎性肉芽组织,间质有大量嗜酸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坏死物中、黏膜表面可见阿米巴滋养体。10例患者中,9例患者均给予甲硝唑(每次750 mg,一日3次)、二氯尼特(每次500 mg,一日3次)口服,疗程10 d;1例阿米巴肠炎合并肝脓肿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甲硝唑(每次500 mg,每8小时1次)治疗14 d后,改为口服甲硝唑(每次750 mg,一日3次)10 d。经过治疗后,10例患者腹痛、腹泻、便血、脓血便等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其中6例复查粪便常规、潜血均未见异常,2例患者肠镜复查结果示病变的结肠黏膜均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巴肠炎好发于男性,以合并性传染疾病者多见,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内镜下多累及回盲部、升结肠和直肠,表现为大小不等的溃疡。可结合病理活检查见阿米巴滋养体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巴肠炎 临床特征 内镜特征 病理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