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6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起农村自备井水源诺如病毒污染的调查
1
作者 王云霞 董梅 +2 位作者 史文凤 刘海波 刘颖 《江苏卫生保健》 2025年第1期23-24,37,共3页
目的对北京市房山区某村发生的1起腹泻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病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阻断疫情扩散。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判断可疑传染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搜索到急性胃肠炎病... 目的对北京市房山区某村发生的1起腹泻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明病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及时阻断疫情扩散。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判断可疑传染源,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搜索到急性胃肠炎病例96例,症状主要为腹泻(70例,占72.92%)、腹痛(29例,占30.21%)、恶心(25例,占26.04%)、呕吐(38例,占39.58%),均出现呕吐或腹泻3次及以上;实验室初次检测10份肛拭子,9份诺如病毒Ⅱ型阳性,1件判定为混合感染;7份泵房环境涂抹均为阴性。第二次检测粪便样本6份,2份诺如病毒Ⅱ型阳性,1份为混合感染;涂抹样本9份,2份诺如病毒Ⅱ型阳性;水源样本5份,4份判定为混合感染。结论本次疫情是由于居民自备井水源受到诺如病毒污染而引发的腹泻疫情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疫情 诺如病毒 生活用水 自备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习惯形成与幼儿手足口病关联强度的研究
2
作者 李基 陈丽华 +4 位作者 杨文英 刘金凤 陈亿雄 饶展宏 李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幼儿健康习惯形成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强度。方法将辖区托幼机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同班级的患儿纳入病例组,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设计健康习惯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法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病... 目的探讨幼儿健康习惯形成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联强度。方法将辖区托幼机构聚集性手足口病疫情同班级的患儿纳入病例组,健康幼儿作为对照组。设计健康习惯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非条件回归法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38人,对照组54人。单因素结果显示,洗手时熟练使用七步洗手法(OR=0.21,P<0.05)、上厕所后洗手(OR=0.25,P<0.05)、用非洁手揉眼睛(OR=5.18,P=0.001)和抓食物(OR=4.40,P<0.05)、每餐后漱口(OR=0.44,P<0.05)5个变量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结果显示,熟练使用七步法洗手是保护因素(OR=0.15,95%CI=0.03~0.88),用手揉眼睛(OR=5.64,95%CI=1.06~29.93)和抓食物(OR=4.00,95%CI=1.32~12.09)是危险因素。结论托幼机构幼儿手足口病与健康习惯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应从幼儿七步洗手法洗手、不用脏手揉眼睛和抓食物等基本卫生习惯抓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 健康习惯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起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高校聚集性疫情调查
3
作者 马亚东 刘群群 +4 位作者 张志成 戴燕丽 於雪琴 王程成 林长坡 《江苏卫生保健》 2025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对某高校1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置要求,为高校类似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样本及发病场所重点区域环境样本... 目的对某高校1起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处置,分析发生原因,提出处置要求,为高校类似疫情处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采集病例肛拭子样本及发病场所重点区域环境样本开展相关病原学检测。结果该聚集性疫情历时12天,共报告病例20例,罹患率0.16%。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3份肛拭子样本和5份环境样本均检出诺如病毒GⅡ阳性。结论该事件为1起诺如病毒GⅡ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未及时规范处置首发病例呕吐物而导致周边环境污染是疫情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诺如病毒 聚集性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研究砂引草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
4
作者 白巍巍 包红英 +2 位作者 杨立国 红艳 辛颖 《甘肃医药》 2025年第1期60-64,72,共6页
目的:构建砂引草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探讨砂引草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和已有研究获取的砂引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和OMIM... 目的:构建砂引草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对靶点涉及的功能和通路进行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探讨砂引草抗手足口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文献检索和已有研究获取的砂引草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预测和筛选砂引草治疗手足口病的作用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核心靶点;DAVID数据库进行基于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Cytoscape3.8.2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砂引草主要有效成分、核心靶点及信号通路并对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模拟验证。结果:共筛选出砂引草抗手足口病有效成分63种,其中对羟基肉桂酸、咖啡酸、迷迭香酸甲酯、阿魏酸和香草酸为关键成分,潜在抗手足口病靶点304个,含SRC、STAT3、EGFR、AKT1和PIK3CA等核心靶点,各靶点富集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找到10个显著富集通路,作用机制主要与MAPK、PI3K-Akt、NF-κB和癌症等通路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砂引草抗手足口病的药效成分均与靶点蛋白分子对接结果良好。结论:砂引草可能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影响病毒、癌症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手足口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引草 手足口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诺拉生对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倩倩 陈光侠 +3 位作者 孟勇 姚萍 蒋允丽 陆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6期68-72,共5页
目的探讨伏诺拉生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p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观察... 目的探讨伏诺拉生对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Hp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雷贝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观察组采用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二联疗法,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溃疡症状改善时间、Hp根除率和复发率;通过胃电图检查患者正常慢波、节律过缓及节律过速百分比,测定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并计算胃蛋白酶原比(PGR),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动力学和胃功能情况;取患者粪便标本,通过聚合酶链反应测定16S rDNA拷贝数,比较两组患者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和肠球杆菌属数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溃疡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PGⅠ、PGⅡ和PGR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正常慢波百分比、节律过缓百分比、节律过速百分比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大肠杆菌属、肠球杆菌属的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伏诺拉生可以有效提高患者Hp根除率,并改善其肠道菌群情况,对提高患者胃肠功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伏诺拉生 根除率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reS1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对癌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高兴娟 程磊 +5 位作者 马秀清 刘守珠 王宝英 刘海燕 才德吉 杨兴唐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HB患者75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93例(LC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60例(HCC组)。根据LC和HCC组肝组织活检分析肝脏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HCC组血清preS1水平[496.32(457.63,988.0)ng/mL]和LC组[338.72(247.93,554.61)ng/mL]血清preS1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113.69(87.09,177.40)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组血清preS1水平亦高于LC组(P=0.002)。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reS1水平鉴别诊断CHB与L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881(95%CI:0.830~0.932),鉴别诊断CHB/LC与HCC的AUC是0.861(95%CI:0.815~0.908)。3组患者的血清preS1水平与HBsAg(rs=0.799,P<0.001)呈强正相关和Log HBV DNA(rs=0.262,P<0.001)呈弱正相关。此外LC组和HCC组血清preS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分级(rs=0.201,P=0.009)及肝纤维化分期也呈弱正相关性(rs=0.295,P<0.001)。结论血清preS1水平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呈正相关,有可能成为鉴别诊断HBV相关慢性肝病肝硬化或癌变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2020年许昌市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毛斐 刘克克 +1 位作者 贾桂华 张尧 《口岸卫生控制》 2024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分析许昌市2019—202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间许昌市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的病毒核酸,并对监... 目的分析许昌市2019—2020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 RT-PCR法,检测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间许昌市临床诊断手足口病例粪便、肛拭子、咽拭子、疱疹液标本的病毒核酸,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年共检测标本540份,阳性409份,总阳性率75.74%,其中CA16阳性81份(占19.80%),EV71阳性11份(占2.69%),其他肠道病毒阳性280份(占68.46%),轻、重症病例肠道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P>0.05),不同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2,P>0.05)。结论许昌市2019—2020年手足口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是3岁以下年龄组幼儿,优势毒株是其他肠道病毒,EV71型肠道病毒的阳性占比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 病原 肠道病毒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丽水市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谱分析
8
作者 陈秀英 叶碧峰 +2 位作者 王晓光 卢愉中 叶夏良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20-123,共4页
目的分析2020—2022年丽水市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丽水市HFMD发病资料,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收集的1558例标本开展病... 目的分析2020—2022年丽水市儿童手足口病(HFMD)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监测结果,为HFMD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丽水市HFMD发病资料,对流行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收集的1558例标本开展病原学检测,探究2020—2022年HFMD肠道病毒病原谱的动态变化。结果丽水市儿童HFMD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2020年发病主要集中在9月至12月,2021—2022年主要集中在4月至7月份。2020—2022年间丽水市累计报告HFMD病例为13611例,在1558例病原学标本中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1032份,总阳性率为66.24%。其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V71)5份,总阳性率为0.32%;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322份,总阳性率为20.67%;柯萨奇病毒A组6型(CoxA6)型494份,总阳性率为31.71%;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A10型)63份,总阳性率为4.04%;其他型别148份,总阳性率9.5%。2020—2022年间,EV71仅在2021年检出5例;CoxA16型阳性率分别为2.44%、21.54%和36.42%,2022年1月至8月和11月至12月为检出高峰;CoxA6型阳性率分别为49.78%、33.44%和12.76%,2020年8月至12月为检出高峰;CoxA10型阳性率只在2020年和2021年有检出,分别为4.00%、7.23%。结论除2020年HFMD流行月份整体延后外,其余年份流行特征类似于往年。2020—2022年丽水市HFMD的主要肠道病毒型别为CoxA16和CoxA6型,期间CoxA6型的优势已逐步被CoxA16取代。CoxA16为下一步防控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疱疹性咽峡炎混合手足口病疫情持续传播调查分析
9
作者 刘威 王艳梅 +4 位作者 江仕清 郑思捷 陈志高 张振 旷翠萍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11-15,共5页
目的明确深圳市罗湖区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混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持续传播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整理... 目的明确深圳市罗湖区某幼儿园一起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HA)混合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持续传播的因素,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整理分析疫情相关资料,在疫情接报和持续传播阶段分别采集病例咽拭子、肛拭子以及环境样本检测肠道病毒核酸及基因分型。结果本起疫情共持续42d,报告115例病例,无重症、住院及死亡病例。其中HA 86例,HFMD 11例,其他18例。幼儿园整体罹患率为20.7%(115/555),其中教学楼二楼儿童罹患率为27.5%(57/207),与一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824,95%CI:1.187~2.804)。实验室检测发现前后两次采样的病原体型别不同。疫情持续传播可能与社区密切接触、首诊误诊、晨检不规范、游园活动等因素有关。结论这是一起由多个传播源头引起的HA混合HFMD聚集性疫情。既有社区到幼儿园的传播,也存在幼儿园跨班级间传播。建议校园传染病防控增加居家隔离观察期,以防疫情持续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聚集性疫情 幼儿园 深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研究
10
作者 冯海鹰 陈裕佳 +4 位作者 黄波 梁庆 廖素雯 梁莹 廖必才 《内科》 2024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并探讨胃生长激素释放素在手足口病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症组(n=65)和重症组(n=3... 目的 分析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oll样受体(TLR)4信号通路的相关性,并探讨胃生长激素释放素在手足口病炎症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其分为轻症组(n=65)和重症组(n=35),另选择10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100)。比较三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TLR4阳性表达率和平均荧光强度(MFI),应用线性相关分析探究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MFI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方面,对照组>轻症组>重症组;在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方面,重症组>轻症组>对照组(均P<0.05)。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手足口病患儿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r=-0.729)、MFI(r=-0.697)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的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下降,TLR4阳性表达率和MFI升高,且胃生长激素释放素水平与TLR4阳性表达率、MFI均呈负相关。胃生长激素释放素可能在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炎症免疫反应中起到保护作用,具有抑制TLR4信号通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胃生长激素释放素 TOLL样受体4 平均荧光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2023年凉山地区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特征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罗吉平 俞琼 +7 位作者 宋丽娟 肖晨曦 罗刚群 蔡钊 徐涛 叶如聪 李兴凤 陈启雄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调查2022-2023年凉山地区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特征,并开展多中心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调查,选取凉山地区6家县市级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凉山州妇幼保健院、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凉山州... 目的调查2022-2023年凉山地区住院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特征,并开展多中心研究,结合数据分析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调查,选取凉山地区6家县市级医院(西昌市人民医院、凉山州妇幼保健院、西昌市妇幼保健院、凉山州昭觉县医院、西昌市冕宁县医院、凉山州越西县医院),采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生儿病房年龄<28d的新生儿大便样本2918份,其中2022年1393份(腹泻样本65份,非腹泻样本1328份),2023年1525份(腹泻样本77份,非腹泻样本1448份),对样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并分析感染特征。结果在2918份新生儿大便样本中,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82份,阳性率为2.81%,其中腹泻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4.51%(49/142),非腹泻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6),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呕吐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4.75%(49/141),非呕吐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7),两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新生儿中轮状病毒阳性率为35.00%(49/140),非发热新生儿轮状病毒阳性率为1.19%(33/2778),两者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其中7至9月阳性率<1.5%,12月至次年2月阳性率较高,均>4.5%,各月份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可见明显季节感染高峰,12月至次年2月检出率较高;胎龄、出生体重、喂养方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住情况均是新生儿感染轮状病毒的危险因素(P<0.05);25.00%的轮状病毒感染患儿出现腹泻症状。结论轮状病毒感染是新生儿腹泻的重要原因,轮状病毒感染高峰期集中于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不同日龄新生儿轮状病毒感染率差异明显,需加以干预。腹泻、胎龄、喂养方式、出生体重、NICU入住情况是轮状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结合轮状病毒流行病学特征,新生儿入院后即完善疑似感染轮状病毒实验室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轮状病毒 感染特征 腹泻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疫情防控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特征及变迁趋势
12
作者 王春荣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54-260,共7页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早期缺乏有效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导致人们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减轻了COVID-19的传播.然而,这一策略对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影... 针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在早期缺乏有效药物干预的情况下,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疫情防控措施,该措施的实施导致人们生活及行为方式的改变,减轻了COVID-19的传播.然而,这一策略对其他常见传染病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分析疫情防控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流行及变迁趋势,阐明实施疫情防控措施在减少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流行方面非常有效,并对其基因变迁产生明显影响;探讨免疫力缺失和传染性疾病暴发之间的关系,提示疫情期间由于人们缺乏暴露于各种传染性病原体的机会导致免疫力缺失,未来可能出现多种传染病的共同流行,可为疫情大流行后常见及新发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究提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防控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 流行特征 变迁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赤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脾积热型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
13
作者 李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第23期32-34,12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心脾积热证应用导赤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HFMD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HFMD)心脾积热证应用导赤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HFMD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导赤散加减内外合治,两组均持续治疗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免疫功能、中医证候积分、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CD8^(+)水平及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CD4^(+)、CD4^(+)/CD8^(+)、CD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疱疹消失、退热、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导赤散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小儿HFMD心脾积热证效果较佳,利于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促进临床症状消退,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 导赤散加减 炎症因子水平 免疫功能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信行健康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的影响研究
14
作者 张海萍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7期5-8,共4页
研究知信行健康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的影响。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20,实施常规宣教)... 研究知信行健康宣教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的影响。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0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4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n=20,实施常规宣教)和试验组(n=20,实施知信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知识掌握程度和健康知识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患儿家属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水平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发现,知信行健康宣教模式可增加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家属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促使患儿更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知信行健康宣教 知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竹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华 郭巧 +5 位作者 梁锋 方自葵 金贵平 孙长喜 罗琴 何安平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9期48-51,共4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模块导出竹山县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等数... 目的:分析2013—2022年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掌握手足口病流行规律,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传染病监测模块导出竹山县手足口病疫情数据,对发病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等数据进行汇总,建立2013—2022年竹山县手足口病三间分布数据库,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3—2022年竹山县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745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62.89/10万,无死亡病例报告。其中,2016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15报告发病率最低,分别为278.88/10万和56.56/10万;2013—2022年竹山县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疫情分布于全县各乡镇,每年均有发病报告,主要集中在4—7月,11—12月又出现一波小高峰;发病人群主要为散居儿童,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2岁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呈逐级下降趋势;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竹山县手足口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广泛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居民养成勤洗手、勤晒衣被、居室勤通风等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早期发现的意识,做到“早诊、早治、早隔离”,降低传播风险;积极开展6月龄~5岁儿童手足口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以筑牢人群免疫屏障,减少手足口病发病,降低重症发生率;继续加强对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的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和管控传染源,防止疫情聚集性暴发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泻患儿轮状病毒感染及乳糖不耐受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玉林 钟天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检测分析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患儿感染的情况,及其与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关系分析。方法对3116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随机抽取3480例A组RV感染腹泻患儿为实验组及316例非RV感染腹泻患儿... 目的检测分析A组轮状病毒(rotavirus,RV)腹泻患儿感染的情况,及其与乳糖不耐受(lactose in-tolerance,LI)关系分析。方法对31166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进行A组RV抗原检测;随机抽取3480例A组RV感染腹泻患儿为实验组及316例非RV感染腹泻患儿为对照组进行LI检测,并按年龄和腹泻持续时间分组。结果31166例腹泻患儿A组RV感染率为34.76%(10832/31166),新生儿RV感染率较高为74.1%(1258/1698),1~5月份检出率较高;A组RV腹泻患儿年龄与LI率呈负相关,腹泻的时间与LI率呈正相关,实验组LI总阳性率为47.67%(1659/3480),对照组LI总阳性率为43.98%(139/316),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至1岁腹泻患儿和腹泻时间超过6d患儿LI率较高,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组RV是6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1~5月份及新生儿检出率较高;A组RV感染腹泻时会引起LI率增加,且出生至1岁和腹泻时间超过6d患儿更为明显,临床上应防止并发症、对症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半乳糖 乳糖不耐受 腹泻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7
作者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2 位作者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钟南山 王贵强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虽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流行。小分子口服药物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虽然国内已上市多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但目前尚...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虽已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仍在全球范围内处于低水平流行。小分子口服药物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虽然国内已上市多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但目前尚无针对特殊人群的具体用药推荐。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联合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呼吸、病毒学、感染、重症、急诊、药学等各领域专家制订了本共识。本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7种抗新冠病毒小分子药物介绍,重点阐述了老年人群、合并慢性疾病人群、肿瘤患者、孕妇、儿童等14种特殊人群用药推荐,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感染 抗病毒治疗 小分子药物 早期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长沙市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18
作者 肖回回 杨栋 +1 位作者 戴志辉 周银柱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4年第3期172-176,182,共6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3—2022年长沙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同时收集各县(市、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 目的了解湖南省长沙市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13—2022年长沙市手足口病报告病例基本信息,同时收集各县(市、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三间分布及病原构成变化。结果2013—2022年长沙市累计报告6岁及以上人群手足口病病例14889例,占手足口病总病例数的5.04%,无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9.54/10万。2013—2022年该人群病例在总病例数中的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658.760,P<0.01),每年发病主高峰出现在4—7月。性别分布上,男性8526例,女性6363例,性别比为1.34∶1;年龄中位数为7(6,10)岁,最大年龄为91岁,年龄分布以6~15岁为主,占88.09%(13116/14889);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55.97%(8334/14889)。城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芙蓉区和天心区)的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70/10万,高于郊区(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和望城区)的年均报告发病率(12.75/10万)。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送检标本的肠道病毒阳性率为50.49%(156/309),其中肠道病毒A组71型(enterovirus A71,EV-A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sckievirus A16,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的构成比分别为5.77%(9/156)、37.18%(58/156)和57.05%(89/156)。结论2013—2022年长沙市手足口病病例中,6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总体呈升高趋势,以其他肠道病毒为主。建议密切关注6岁及以上人群的手足口病预防工作,加强中小学校手足口病防控措施,同时做好其他肠道病毒分型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学特征 长沙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2008至2018年手足口病时空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19
作者 张泳珊 刘银 +4 位作者 邢思艺 季卫强 张戈 李新梅 李颉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至201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新兴时空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 目的了解广东省手足口病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广东省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8至201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新兴时空热点分析、标准差椭圆等空间统计方法以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手足口病的时空分异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2008至2014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数持续增多,但2015至2018年有下降的趋势。2008至201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数存在双高峰的规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聚集,病例集中分布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北-西南方向走向的区域中,呈现据中心距离逐渐减少的特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病例较少。连续的热点主要分布在深圳沿海地区,振荡的热点集中出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及其邻近区域,持续的冷点集中出现在粤东地区,而分散的冷点在粤东和粤西地区均有分布。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率与年均最高气温存在较弱的负相关(r_(s)=-0.227),与年均降水量(r_(s)=0.418)、常住人口密度(r_(s)=0.236)、地区生产总值(r_(s)=0.374)存在正相关。结论2008至2018年广东省手足口病发病数先增多后波动下降,但该地手足口病疫情依旧严峻,空间分布存在较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呈集聚分布,应加大重点地区防控力度,以防止手足口病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时空分布 空间分析 空间自相关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兴县某职业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暴发疫情调查分析
20
作者 姚令辉 匡旭中 +2 位作者 何德彪 欧阳少枫 苏小可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49-51,共3页
目的 分析永兴县某职业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为有效预防控制诺如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资料,包括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流... 目的 分析永兴县某职业学校一起诺如病毒感染暴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暴发原因,为有效预防控制诺如病毒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暴发疫情调查处理资料,包括病例搜索及个案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等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及疫情原因。结果 本起疫情持续9天,累计发现病例38例,其中5例实验室诊断病例(诺如病毒GⅠ型),33例临床诊断病例,罹患率为1.59%;分布在11个班,男生22人,女生16人;均为寄宿生,无教师发病;症状以腹泻、腹痛为主;环境标本和水样检测未发现诺如病毒;食堂员工中发现3例隐性感染者,1例GⅠ型和2例GⅡ型。结论 本起暴发疫情由诺如病毒引起,要加强学校卫生管理,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发病高峰季节应加强重点人群诺如病毒感染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疫情 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