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基因c.917T>C变异对B糖基转移酶表达及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梁爽 吴凡 +3 位作者 梁延连 刘通 孙丽艳 苏宇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9-275,共7页
目的: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研究,探究B基因c.917T>C变异(p.L306P)对B型糖基转移酶(GTB)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阐明这一亚型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是一例初筛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利用ABO血型血清学鉴定、GTB活性检... 目的: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性研究,探究B基因c.917T>C变异(p.L306P)对B型糖基转移酶(GTB)表达及功能的影响,以阐明这一亚型发生的分子机制。方法:研究对象是一例初筛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利用ABO血型血清学鉴定、GTB活性检测,鉴定ABO表型;随后采用Sanger测序和基于PacBio平台的三代测序技术对ABO基因进行测序,得到单倍体序列,比对发现突变位点;建立细胞体外表达系统,分析突变位点对于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本例先证者为B亚型,等位基因型为c.917T>C in ABO*B.01/ABO*O.01.01,尚未见既往报道。体外表达结果显示,突变型细胞的GTB表达量降低、GTB总体活性降低,突变型细胞膜表面B抗原弱于野生型。结论:由ABO*B.01等位基因中c.917T>C突变所引起的p.L306P变异,可能是导致红细胞表面B抗原减少的遗传学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突变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罕见α-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与家系分子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花 赵文杰 +1 位作者 覃茜 许桂丹 《右江医学》 2024年第2期127-132,共6页
目的 对1例疑似携带罕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产前诊断胎儿进一步测序分析,对先证者进行家系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运用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贫筛查,采用gap-PCR法和PCR-RDB法检测24种地贫突变,对疑似罕见地贫进行基因测序分析... 目的 对1例疑似携带罕见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的产前诊断胎儿进一步测序分析,对先证者进行家系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 运用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进行地贫筛查,采用gap-PCR法和PCR-RDB法检测24种地贫突变,对疑似罕见地贫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 先证者为--~(SEA)地贫与α2基因IVS-Ⅱ-119地贫双重杂合子,其IVS-Ⅱ-119地贫基因遗传自母方,--~(SEA)地贫基因遗传自父方。结论 --~(SEA)/α~(IVS-Ⅱ-119)α HbH地贫患儿的诊断,为罕见地贫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α2基因IVS-Ⅱ-119杂合突变 罕见地贫基因 分子遗传学诊断 产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BD抑郁发作患者PRL、TSH、Hcy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刘锡亮 姜丽丽 +2 位作者 王欣 李钰 马密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3期3567-3571,共5页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4例BD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双相情感障碍(BD)抑郁发作患者催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21年8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104例BD抑郁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药物组和联合组,每组52例。药物组单纯给予西酞普兰治疗,联合组采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治疗前后评估两组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护士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阳性症状量表(SAPS)评分,检测两组Hcy、视网膜母细胞瘤结合蛋白4(RBBP4)、C反应蛋白(CRP)、内分泌激素相关指标[雌二醇(E_(2))、PRL]水平、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水平。统计并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cy、RBBP4、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RBBP4、CRP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cy、RBBP4、CRP水平低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RL、E_(2)、TSH、T_(3)、FT_(3)、FT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SH、E_(2)水平高于治疗前,FT_(3)、FT4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E_(2)水平高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AMD24、NGASR、SAP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24、NGASR、SAP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AMD24、NGASR、SAPS评分低于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0.38%,高于药物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可调节BD抑郁发作患者内分泌激素水平,降低Hcy、RBBP4、CRP水平,减轻抑郁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酞普兰 无抽搐电休克 双相情感障碍 抑郁发作 催乳素 促甲状腺激素 同型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A基因分型国家参考盘的首次研制
4
作者 胡泽斌 刘铮 +4 位作者 康轶青 张咪 张泽伦 段生宝 曲守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2期2215-2218,共4页
目的首次培养建立HPA永生化细胞系,并首次研制HPA基因分型国家参考盘。方法筛选、招募、采集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样本,经E B病毒转化,培养建立HPA永生化细胞系。细胞扩大培养后提取HPA细胞系基因组gDNA,采用Qubit进行浓度检测、Nanodrop... 目的首次培养建立HPA永生化细胞系,并首次研制HPA基因分型国家参考盘。方法筛选、招募、采集志愿者的新鲜外周血样本,经E B病毒转化,培养建立HPA永生化细胞系。细胞扩大培养后提取HPA细胞系基因组gDNA,采用Qubit进行浓度检测、Nanodrop进行纯度质检,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基因组的完整性,将质检合格的gDNA浓度稀释至30 ng/μL,20μL分装,组盘制备为HPA国家参考品盘,并进行复溶稳定性(-20℃和25℃之间反复冻融3次)和均匀性验证。结果成功建立了27株永生化HPA细胞系,提取的gDNA完整且纯度和均匀性良好,27例DNA样本冻融前后浓度无明显改变,相对偏差在±10.0%以内。结论成功建立了HPA基因分型国家参考盘,为多种HPA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的质量评价提供了实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参考盘 HPA 永生化细胞系 质量评价 体外诊断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R-序列分析法检测浙江省汉族人群HLA-E基因多态性
5
作者 董丽娜 何亿镇 +2 位作者 和艳敏 章伟 朱发明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24期2602-2606,共5页
目的建立并使用PCR-序列分析法分析浙江省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2024年2至4月浙江省血液中心获捐的150例血小板献血者的外周血样本,抽提标本基因组DNA并采用PCR法扩增HLA-E基因全长序列,利用Sange... 目的建立并使用PCR-序列分析法分析浙江省汉族人群人类白细胞抗原-E(HLA-E)基因的多态性。方法随机选取2024年2至4月浙江省血液中心获捐的150例血小板献血者的外周血样本,抽提标本基因组DNA并采用PCR法扩增HLA-E基因全长序列,利用Sanger测序分析HLA-E基因的第2~4号外显子序列,采用Assign SBT v4.7.1专业软件确定HLA-E基因型。结果150例浙江省汉族人群外周血标本共检出4种HLA-E基因型,HLA-E*01:01,01:01、HLA-E*01:01,01:03、HLA-E*01:03,01:03、HLA-E*01:03,01:12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4.00%、51.33%、32.67%、2.00%;等位基因HLA-E*01:01、HLA-E*01:03、HLA-E*01:12的频率分别为39.67%、59.33%、1.00%。结论PCR-序列分析法以Sanger测序为基础,可实现HLA-E基因分型。浙江省汉族人群HLA-E基因高度保守,多态性较低,仅检出3种HLA-E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E 基因分型 多态性 PCR-序列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9S433稀有等位基因8.2的分子生物学确认与分析
6
作者 蔡杰 陆玉婷 +2 位作者 杜海林 何成涛 芮雪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1期2148-2151,共4页
目的对D19S433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8.2,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其命名,对突变发生的位置进行确认和分析。方法设计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验证常规命名法。将测序所得序列与D19S433基因座的基础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Goldeneye DN... 目的对D19S433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8.2,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验证其命名,对突变发生的位置进行确认和分析。方法设计引物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验证常规命名法。将测序所得序列与D19S433基因座的基础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Goldeneye DNA 20A和AGCU EX22亲子鉴定系统联合检测,相互比对,确定在检案中发现的分型标准物之外(Off⁃ladder,OL)的等位基因为D19S433基因座的稀有等位基因。经常规漂移校正计算该等位基因为8.2。测序后分析其重复序列确定该等位基因为8.2无误。结论对STR分型中发现的稀有等位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其重复序列,可以准确的对其进行命名,确定稀有等位基因突变的位置,丰富中国人群STR数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 稀有等位基因 D19S433基因座 Off⁃lad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分析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
7
作者 郭萌 骆莹莹 +2 位作者 闫娇娇 郝建文 卞新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563-567,共5页
目的利用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其中男性154例,女性130例;年龄3~10 d,平均... 目的利用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技术,对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邢台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2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其中男性154例,女性130例;年龄3~10 d,平均年龄6.46 d(标准差1.57 d);体质量2.5~4.1 kg,平均体质量3.26 kg(标准差0.34 kg);家族史10例,用药史15例。采用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筛查耳聋基因。分析耳聋基因突变位点和类型,研究基因突变患儿与听力损失程度的关系。结果284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中耳聋基因突变32例(11.27%),其中SLC26A4突变18例(6.34%),GJB2突变9例(3.17%),GJB3突变3例(1.06%),TMC1突变1例(0.35%),MYO6突变1例(0.35%)。SLC26A4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2个位点分别为IVS7-2A>G(5例)、697G>C(4例),GJB2基因突变频率最高的2个位点分别为299_300delAT(4例)、235deIC(3例),GJB3、TMC1各突变位点仅有1例。18例SLC26A4突变新生儿的Goldengate高通量芯片与Sanger测序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SLC26A4突变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以轻中度为主,而GJB2突变新生儿听力损失程度以中重度为主,SLC26A4、GJB2突变新生儿的听力损失程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1,P=0.024)。结论Goldengate高通量耳聋基因芯片分析可准确检测听力筛查未通过新生儿的耳聋基因突变类型,其中聋病易感型基因主要为SLC26A4、GJB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基因芯片 基因突变 听力损失 听力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培养时长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G显带染色体制备的优化
8
作者 彭海英 罗清炳 +1 位作者 熊进 张颖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23-626,631,共5页
目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培养不同时长后制备可用于临床诊断的G显带染色体的可行方法。方法:外周血全血接种后常规培养68~72 h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时长分24、48、96、120 h组共4个实验组,对接种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作用浓度、接种细... 目的:探索外周血淋巴细胞经培养不同时长后制备可用于临床诊断的G显带染色体的可行方法。方法:外周血全血接种后常规培养68~72 h为对照组,根据培养时长分24、48、96、120 h组共4个实验组,对接种细胞培养时间、秋水仙素作用浓度、接种细胞浓度共三个因素进行三轮比较实验,比较不同实验组的分裂指数、染色体显带效果,摸索不同培养时长组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48 h组接种22滴外周血全血、秋水仙素工作浓度0.14μg/mL组和培养96 h组接种20滴外周血全血、秋水仙素工作浓度0.06μg/mL制片效果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结论:不同培养时长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可通过调整接种细胞量和秋水仙素的工作浓度达到常规培养68~72 h的制片和分析效果,应用临床可实现弹性化批量标本处理,极大提高实验室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 G带制片 细胞培养时长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筛查在高龄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刘建珍 陈鸿桢 +5 位作者 欧阳碧微 许碧秋 覃燕龄 李熹翀 孟祥荣 林铿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5期852-855,共4页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筛查(NIPT)在高龄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3263例高龄妊娠孕妇纳入为高龄妊娠组,并以同期在本院接受NIPT检测的7732例低龄妊娠孕妇纳... 目的评价无创产前筛查(NIPT)在高龄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市花都区幼保健院接受NIPT检测的3263例高龄妊娠孕妇纳入为高龄妊娠组,并以同期在本院接受NIPT检测的7732例低龄妊娠孕妇纳入为低龄妊娠组,分析NIPT结果和染色体核型结果,比较两组的检测效能。结果高龄妊娠组检出NIPT高风险17例(0.52%),T21、T18、T13及SCA的高风险检出率分别为0.12%、0.06%、0.12%和0.21%;低龄妊娠组检出NIPT高风险44例(0.52%),T21、T18、T13及SCA的高风险检出率分别为0.13%、0.06%、0.04%和0.28%,两组NIPT高风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6,P>0.05)。高龄妊娠组T21、T18、T13及SCA的阳性预测值(PPV)分别100%、50%、25%和83.33%,复合PPV为68.75%(11/16);低龄妊娠组T21、T18、T13及SCA的PPV分别90%、40%、0%和31.82%,复合PPV为50%(18/36),两组的复合P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98,P>0.05)。结论NIPT在高龄妊娠染色体非整倍体的筛查效能与低龄妊娠组相近,能准确检测T21,对T18和T13的检测效率有待提高,对SCA也起着有效的筛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筛查 高龄妊娠 染色体非整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本的病毒核酸浓度与其荧光PCR反应检测Ct值关系分析
10
作者 李泰 凌洪权 +5 位作者 谢建华 骆璐 张超 蒋佳利 陈忠琼 蔺露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10期16-17,共2页
为基层兽医实验室制备盲样时,发现特定浓度的核酸通过倍比稀释,其荧光PCR反应的Ct值显示一定的规律性,即存在两个核酸浓度区间,分别是初始浓度与某个浓度之间(区间1)、该浓度与终末稀释浓度(区间2),且区间2内一部分核酸的Ct值比区间1的C... 为基层兽医实验室制备盲样时,发现特定浓度的核酸通过倍比稀释,其荧光PCR反应的Ct值显示一定的规律性,即存在两个核酸浓度区间,分别是初始浓度与某个浓度之间(区间1)、该浓度与终末稀释浓度(区间2),且区间2内一部分核酸的Ct值比区间1的Ct值低;两个区间内,随着核酸浓度的降低,检测到的Ct值增大。这表明荧光PCR反应检测的Ct值与核酸浓度密切相关,同时也提示在制备病毒滴度低的样本时,需谨慎处理。本研究为增强核酸检测灵敏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核酸 浓度 荧光PCR CT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动化提取HCV RNA荧光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验证
11
作者 邓波 何彪 +1 位作者 廖亚龙 黄革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 基于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方法 依据《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20-2013性能验证方案,采用Stream SP96全自动... 目的 基于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仪、ABI750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对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定量检测系统的性能指标进行验证。方法 依据《临床实验室对商品定量试剂盒分析性能的验证》WS/T 420-2013性能验证方案,采用Stream SP96全自动核酸提取平台及ABI7500荧光定量PCR仪检测HCV RNA,对其准确度、精密度、线性区间、检测限、定量限和抗干扰能力等进行方法学性能验证。结果 低、高浓度标准物质的均值与靶值的误差分别为0.20和0.25,均小于靶值对数值±0.4 log;低浓度样本的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值分别为0.79%、1.01%,高浓度样本的批内、批间不精密度变异系数值分别为0.52%、1.22%,均<5%;线性相关系数r>0.980,线性区间可达20~1.0×10^(8),呈良好线性(R^(2)=0.997 3);检出限为20 IU/mL,最低定量限为50 IU/mL;含胆红素(300 mg/L)、血红蛋白(300 g/L)、甘油三酯(3 000 mg/L)的干扰物质对样本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 HCV RNA实时荧光PCR定量法检测系统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检出限、定量限、抗干扰能力均符合厂家声明,能够满足临床对HCV RNA定量检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RNA 荧光法 性能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代测序的HLA-Ⅱ类等位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等位基因丢失防范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素青 全湛柔 +4 位作者 钟艳平 陈浩 何柳媚 邹红岩 邓志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3-609,共7页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 目的:研究二代测序技术(NGS)检测深圳地区随机健康无关汉族人群HLA-DRB1、DQB1、DQA1、DRB3、DRB4、DRB5、DPA1、DP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精确性,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丢失的原因及室内关键质控体系建立策略。方法:采用Mi Seq DxTM NGS平台对1012例样本完成HLA-II类等位基因分型。对质控体系软件提示的疑难样本和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或PCR-SBT法进行确认。结果:检出HLA-DRB1、DRB3、DRB4、DRB5、DQA1、DQB1、DPA1、DPB1等位基因分别有45、7、5、7、17、21、10、27种。常见等位基因(频率>10%)有HLA-DRB1*09:01(17.09%)、15:01(10.72%);DRB3*02:02(25.99%)、03:01(10.18%);DRB4*01:03(36.46%);DRB5*01:01(15.42%);DQA1*01:02(20.01%)、03:02(17.19%);DQB1*03:01(19.47%)、03:03(17.98%)、05:02(11.66%)、06:01(10.67%);DPA1*02:02(54.45%)、01:03(31.18%);DPB1*05:01(39.13%)、02:01(16.90%)。HLA-DRB1和DQB1位点基因频率与中国常见及确认的HLA等位基因表(CWD2.4)进行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8,P>0.05)。对NGS检出的94例HLA-DRB1纯合子样本采用PCR-SSOP法进行复检,检出HLA-DRB1位点漏检等位基因1例,通过SBT法确认为漏检DRB1*04:03等位基因,为此建立了本实验室室内质控体系。检出新等位基因2例,获WHO HLA系统因素命名委员会命名。结论:基于NGS-HLA分型方案的HLA分型结果,模棱两可结果比率更低。HLA-II类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无关健康供者汉族人群中存在遗传多态性。在临床组织相容性试验中独立使用NGS方法存在局限性,需要内部质量控制策略来防范偶发的等位基因丢失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频率 二代测序 等位基因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郭新景 李晓琳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SAT)技术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90例可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标本行罗氏培养、抗酸染色、SAT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q... 目的:探讨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SAT)技术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MTB)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本院收治的1190例可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痰标本行罗氏培养、抗酸染色、SAT检测,以痰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分析SAT检测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痰培养结果明确肺结核患者990例,非肺结核患者200例;SAT检测明确肺结核患者570例,非肺结核患者620例;罗氏培养法明确肺结核患者445例,非肺结核患者745例;抗酸染色法明确肺结核患者300例,非肺结核患者890例.与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法比较,SAT检测对于肺结核诊断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6.97%(564/990)、63.95%(761/1190)、98.95%(564/570)、31.29%(194/620),均高于罗氏培养法及抗酸染色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各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T检测痰标本MTB对肺结核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在较短时间内提供诊断结果,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为临床进一步诊疗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痰标本 RNA恒温扩增实时检测技术 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技术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安平 谭晓兰 唐永红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9期2177-2181,共5页
目的:探究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行羊水穿刺的产前检查高风险孕妇122例临床资料,以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为金标准,对比染色体核型分析、CMA... 目的:探究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在唐氏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行羊水穿刺的产前检查高风险孕妇122例临床资料,以胎儿游离DNA检测技术为金标准,对比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及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检出唐氏综合征的准确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及CMA联合染色体核型分析诊断唐氏综合征效能,对比不同产前诊断高风险指征孕妇的染色体核型分析、CMA检测结果,观察染色体异常核型检测结果。结果:122例行羊水穿刺的产前检查高风险孕妇中共检出胎儿唐氏综合征14例,总检出率为11.5%;核型分析检测准确率92.6%(113/122),曲线下面积(AUC)为0.808,诊断敏感度64.3%、特异度96.3%;CMA准确率94.3%(115/122),AUC为0.843,诊断敏感度71.4%、特异度97.2%;两项联合检测准确率99.2%(121/122),AUC为0.964,诊断敏感度92.9%、特异度100.0%。核型分析与CMA联合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与AUC均高于核型分析、CMA单一检测(P<0.05)。核型分析、CMA及两项联合检测在超声胎儿颈项透明层(NT)增厚孕妇中分别检出2例、1例、2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高龄(>35岁)孕妇中分别检出0例、1例、2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无创产前检测(NIPT)异常孕妇中分别检出5例、5例、6例胎儿唐氏综合征,在唐氏综合征高风险孕妇中分别检出2例、2例、3例胎儿唐氏综合征;染色体核型检测异常包括数目异常7例、结构异常2例。结论:CMA联合核型分析诊断唐氏综合征准确性、敏感性最佳,对于临床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风险孕妇 产前诊断 唐氏综合征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染色体核型分析 胎儿游离DNA检测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多重微滴式数字PCR定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巧 林华 +4 位作者 徐浩 安微 薛昌华 张婧 韩国全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9,共10页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 【目的】为建立精准、高效的多重微滴式数字PCR(droplet digital PCR,ddPCR)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开发可同时鉴别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的检测体系,提高病毒性传染疾病的诊断效率及传播风险监测能力。【方法】通过筛选保守基因序列并设计特异性引物与探针,优化反应体系和扩增程序,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稳定性进行评价。以临床样本为实验材料,利用建立的ddPCR方法进行检测和验证,确定阳性检出率。【结果】多重ddPCR反应体系中,各对引物探针对目的片段均能有效扩增,SARS-CoV-2 ORF1ab基因、N基因、E基因以及Omicron变异株S基因灵敏度检测下限分别为0.59、0.68、1.44、1.03 copies/μL。在20份临床样本的核酸检测中,共检出16份阳性样本,阳性率达80%(16/20),经荧光定量PCR方法复测符合率一致。【结论】研究建立的多重dd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实现对临床样本中微量新冠病毒的精确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滴式数字PCR 新型冠状病毒 Omicron变异株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ISPR/Cas系统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和挑战
16
作者 张钧 张路 孔莹莹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25-233,250,共10页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基因(Cas)系统是古菌和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最初被发现用来进行基因编辑,近年其特异识别和切割特性以及可编程性使其在核酸和非核酸靶标检测中崭露头角。目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核... 成簇的规律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CRISPR相关基因(Cas)系统是古菌和细菌适应性免疫系统,最初被发现用来进行基因编辑,近年其特异识别和切割特性以及可编程性使其在核酸和非核酸靶标检测中崭露头角。目前基于CRISPR/Cas系统的核酸检测系统主要与核酸扩增技术如PCR、链置换扩增(SDA)、滚环扩增(RCA)和EXPAR等恒温扩增技术结合,以提高灵敏度;多项研究也在尝试开发基于CRISPR/Cas的无预扩增核酸检测系统;另外也有研究尝试通过生物祖体(包括适体、DNAzymes和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识别靶物质实现非核酸信号转换为核酸信号,实现基于CRISPR/Cas的蛋白质、小分子、细胞等非核酸物质的检测。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其中目标中痕量原始浓度的信号转换和放大是分析系统的关键挑战;其他挑战包括CRISPR/Cas存在一定背景活性,CRISPR RNA和单链DNA/单链RNA信号报告序列有降解风险等。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CRISPR/Cas系统将在生物靶标检测中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就CRISPR/Cas系统在核酸检测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方向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检测 诊断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致病基因PLA2G6突变分析
17
作者 常世雪 李翠 +4 位作者 杨溪玲 甄帅 赵明刚 李旭 赵乐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50-656,共7页
目的探讨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AD)PLA2G6基因突变的致病特点,丰富INAD的基因突变谱,为INAD相关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先证者的家系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三人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可能的致病突... 目的探讨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INAD)PLA2G6基因突变的致病特点,丰富INAD的基因突变谱,为INAD相关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例先证者的家系相关临床资料,采用三人家系全外显子组测序对先证者及其父母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可能的致病突变位点,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对突变位点的致病性进行预测,最后通过羊水穿刺检查为孕妇提供产前诊断。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临床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倒退的先证者为PLA2G6基因c.1A>G(p.M1?)和c.2242G>A(p.A748T)复合杂合突变,其父亲为c.1A>G(p.M1?)杂合突变携带者,母亲为c.2242G>A(p.A748T)杂合突变携带者。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变异评级相关指南,c.1A>G(p.M1?)为致病性突变,c.2242G>A(p.A748T)为意义未明突变。产前诊断胎儿为c.1A>G(p.M1?)杂合突变携带者,现该孕妇已足月顺产一男活婴,产后随访7个多月生长状况良好。结论PLA2G6基因c.1A>G(p.M1?)和c.2242G>A(p.A748T)复合杂合突变为该先证者患INAD的遗传病因,其中c.2242G>A(p.A748T)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这扩大了INAD的基因突变图谱,全外显子测序数据为该家系提供了精准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神经轴索营养不良 PLA2G6基因 全外显子测序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检测的准确性评价
18
作者 张咪 孙楠 +5 位作者 张文新 胡泽斌 齐雅宁 黄杰 于婷 曲守方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12期2236-2239,共4页
目的使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检测(HRD)国家参考品,评价HRD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方法对HRD国家参考品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末端修复和分子标签添加,制备文库。文库中目标DNA片段与探针进行杂交捕获和富集后获得捕获文库。捕获文库在MGISEQ... 目的使用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检测(HRD)国家参考品,评价HRD检测试剂盒的准确性。方法对HRD国家参考品基因组DNA进行片段化、末端修复和分子标签添加,制备文库。文库中目标DNA片段与探针进行杂交捕获和富集后获得捕获文库。捕获文库在MGISEQ⁃2000基因测序平台上进行双端测序。分析测序数据,并使用国家参考品的ASCNV和LOH、LST及TAI的参考集评价,计算试剂盒各个指标的准确率。结果试剂盒的拷贝数状态的准确率为83.1%,LOH和TAI指标的准确率分别为94.2%和88.0%,LST指标的准确率为80.6%,符合国家参考品准确率的要求。HRD状态检测结果显示国家参考品的每一组样本(HRD⁃X)的不同浓度比例的样本均为一致的HRD状态,以HRD⁃10样本为例,在DNA含量为30%、40%及50%的情况下,HRD分值均高于42分,为HRD阳性。结论HRD国家参考品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能够用于HRD检测试剂盒的性能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源重组修复缺陷检测 杂合性缺失 端粒等位基因不平衡 大片段迁移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在HLA基因分型中的评价研究
19
作者 廉雪 张丹 +4 位作者 温玉洁 范成艳 刘娜 张荣芳 王东梅 《北京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510-512,51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TGS测序)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分型中应用的性能。方法 选取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实验室常规HLA分型检测样本48份,采用PCR-SBT和TGS两种测序法分别对... 目的 探讨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TGS测序)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基因分型中应用的性能。方法 选取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实验室常规HLA分型检测样本48份,采用PCR-SBT和TGS两种测序法分别对全部样本进行HLA基因分型,比较两种方法的基因分型结果及性能。结果 TGS法和PCR-SBT法对48份样本的HLA-A、-B、-C、-DRB1和-DQB1的基因检测结果,在高分辨水平上完全一致,TGS法可以对全部样本进行直接指定新基因及单一组合分型结果。TGS法在耗时、新基因判定、读长、机器维护、模棱两可结果和实时数据等性能方面优势更明显。结论 与PCR-SBT测序技术相比,基于Nanopore平台的测序试剂QzTGS HLA MX9在指定HLA基因结果方面准确性更高、耗时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白细胞抗原 Nanopore测序 PCR-SBT 基因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产前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
20
作者 黄萍华 唐萍 +4 位作者 周赤燕 高丹苑 黄轶敏 王建国 祝建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行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且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对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同时分析N... 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NIPT)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行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且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73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对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同时分析NIPT与介入性产前诊断结果不一致情况。结果73例孕妇中,NIPT诊断性染色体增多34例,性染色体减少39例。71例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的孕妇中,33例核型异常。65例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孕妇中,37例芯片结果异常。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增多的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69.70%;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70.00%。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减少的孕妇中,染色体核型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23.68%,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与NIPT结果阳性符合率为20.00%。在NIP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的孕妇中,有1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异常但与NIPT结果不一致,9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异常但与NIPT结果不一致。在63例同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的孕妇中,26例与NIPT结果一致,37例与NIPT结果不一致(包括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均为阴性2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阴性但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阳性8例、染色体微阵列分析阴性但染色体核型分析阳性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为染色体异常但结果不一致2例)。结论NIPT可作为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的筛查方法,对于NIPT检出阳性者建议进一步行介入性产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产前检测 性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