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2F-1在胃腺癌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中对Mcl-1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丽 侯丽丽 +3 位作者 吴亚欧 桂丽 张旭东 张林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2-336,共5页
目的探讨Mcl-1在胃腺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耐受中的作用,以及内质网应激状态下E2F-1调控Mcl-1的机制。方法采用PI单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Mcl-1、Bcl-2、E2F-1蛋白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l-1 mRNA... 目的探讨Mcl-1在胃腺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细胞凋亡耐受中的作用,以及内质网应激状态下E2F-1调控Mcl-1的机制。方法采用PI单染法测定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GRP78、Mcl-1、Bcl-2、E2F-1蛋白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cl-1 mRNA水平变化;转染pcDNA-E2F-1-Flag质粒使细胞高表达E2F-1。结果胃腺癌细胞对衣霉素(TM)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性凋亡相对不敏感,这与Mcl-1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上调有关。Mcl-1的转录抑制因子E2F-1在TM诱导细胞后表达下调。在内质网应激状态下的胃腺癌细胞中高表达E2F-1可以减弱Mcl-1的上调。结论内质网应激反应引起Mcl-1上调可能在胃腺癌细胞对内质网应激诱导的凋亡耐受中起重要作用;转录因子E2F-1下调可能参与调控Mcl-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E2F1转录因子 内质网 衣霉素 细胞凋亡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减轻LPS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季娜 钟树志 张根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58-1564,共7页
目的:探讨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运用LPS(1 mg/L)诱导HUVECs炎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AHV-PI组和AHV-PI+LP... 目的:探讨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AHV-PI)对体外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运用LPS(1 mg/L)诱导HUVECs炎症损伤模型,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组、AHV-PI组和AHV-PI+LPS组。MTT比色法检测HUVECs的活力,倒置显微镜观察HUVECs的形态变化,筛选出AHV-PI最适浓度为5 mg/L。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观察胞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以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HUVECs上清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组织因子(TF)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胞核内NF-κB亚基p65激活转位情况。结果:LPS组细胞明显梭形化,长宽比增大,呈成纤维细胞状,胞浆出现颗粒样物质。AHV-PI浓度低于5 mg/L时对HUVECs的活性和形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可减轻LPS引起的HUVECs的活力抑制和形态改变。与对照组比较,LPS组上清液中TF和ICAM-1含量升高,胞内T-PA和PAI-1表达减少;与LPS组相比,AHV-PI+LPS组上清液中TF和ICAM-1的含量显著降低,细胞内T-PA和PAI-1表达增多,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减少。结论:AHV-PI能减轻HUVECs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抑制细胞因子分泌及NF-κB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 脂多糖 NF-κB 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刺激培养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_7受体表达上调 被引量:1
3
作者 曾俊伟 刘晓红 阮怀珍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1-7受体表达,以及不同浓度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P2X1-7受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并纯化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的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1-7受体表达,以及不同浓度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对P2X1-7受体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并纯化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P2受体表达。随后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加入不同浓度ATP(100μM,500μM,1mM,2mM)作用24h后,观察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P2X1-7受体表达及GFAP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加入0.01MPBS处理24h。IPP图象分析软件得到P2X受体以及GFAP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结果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2X1,P2X2,P2X4,P2X5,P2X6和P2X7受体;在ATP(100μM,500μM,1mM,2mM)作用下,P2X1,P2X2,P2X4,P2X5,P2X6受体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而P2X7受体和GFAP表达逐渐上调,并具量效关系。结论体外培养的大鼠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表达P2X1,P2X2,P2X4,P2X5,P2X6和P2X7受体,而ATP可以诱发星形胶质细胞GFAP及P2X7受体表达上调,这一结果提示,其中P2X7可能参与脊髓背角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星形胶质细胞 P2X受体 GF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病毒X蛋白对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
4
作者 陈娟 沈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6-200,共5页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否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方法将质粒pIRES2-eGFP-HBx瞬时转染入HepG2细胞中,建立表达HBx的细胞模型(HepG2-HBx);以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HepG2-pIRES2)和HepG...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是否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的脂质沉积。方法将质粒pIRES2-eGFP-HBx瞬时转染入HepG2细胞中,建立表达HBx的细胞模型(HepG2-HBx);以转染空载体pIRES2-eGFP(HepG2-pIRES2)和HepG2细胞(HepG2)作对照。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转染后16 h开始用油酸钠处理各组细胞24、48 h(分别命名为HBx/OA组、空/OA组、G2/OA组),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测定及油红O染色了解细胞内脂质沉积情况;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 h,RT-PCR法检测SREBP-1和LXRα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HBx、LXRα及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后16 h HepG2-HBx细胞和HepG2-pIRES2细胞中开始有GFP的表达,提示转染成功;仅在HepG2-HBx细胞内有HBx表达,表明HepG2-HBx细胞模型构建成功。在相同油酸钠处理的条件下,HBx/OA组细胞内脂质含量和T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在油酸钠处理细胞24 h,HBx/OA组细胞内LXRα、SREBP-1的mRNA表达量和LXRα、FAS蛋白表达量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0.05)。结论 HBx通过上调HBx-LXRα-SREBP1/FAS通路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可能增加HepG2-HBx细胞对外界脂代谢紊乱因素的易感性,从而增加油酸钠诱导HepG2细胞脂质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 肝细胞脂肪变性 转染 油酸钠 HEPG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静脉与颈内动脉输注对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郑拥军 王祥瑞 +1 位作者 苏殿三 赵延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9-613,共5页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内输注与颈内动脉输注对中低温体外循环大鼠神经元凋亡和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随机分成五组,假手术组(NonCPB组),体外循环组(CPB组),CPB+propofol2mg·kg-1·h-1静脉组(P2V组),CPB+propofol1... 目的比较丙泊酚静脉内输注与颈内动脉输注对中低温体外循环大鼠神经元凋亡和外周循环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CPB模型,随机分成五组,假手术组(NonCPB组),体外循环组(CPB组),CPB+propofol2mg·kg-1·h-1静脉组(P2V组),CPB+propofol10mg·kg-1·h-1静脉组(P10V组)及CPB+propofol2mg·kg-1·h-1颈内动脉组(P2a组)。术中监测MAP、HR变化。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电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RTPCR法检测bax和bcl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TUNEL检测结果显示P10V组和P2a组凋亡轻于CPB组(P<0.05);电镜显示P10V组和P2a组神经元损伤轻于CPB组(P<0.05);P2V组与CP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手术组相比,CPB组baxmRNA和bcl2mRNA表达明显增强(P<0.05);P10V组和P2a组baxmRNA表达弱于CPB组(P<0.05),bcl2mRNA表达强于CPB组(P<0.05);P2V组与CPB组差异无显著性。Westernblot检测显示相同的变化趋势。循环监测显示P10V组出现HR增快,MAP下降,而2mg.kg-1·h-1的丙泊酚无论何种途径给药,均无明显的循环抑制。结论小剂量丙泊酚颈内动脉连续输注能明显抑制体外循环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明显的脑保护作用,且对循环抑制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 体外循环 凋亡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鼠心脏Sca-1^+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诱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呈轶 陈思宇 +3 位作者 赵栩进 李锦卉 胡燕玲 左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8期1029-1036,共8页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即维生素C(vitamin C,Vc)、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S)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Sca-1+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并培养C57BL/6J乳鼠心脏来源的Sca-1+干... 目的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即维生素C(vitamin C,Vc)、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S)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Sca-1+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定向诱导作用。方法急性分离并培养C57BL/6J乳鼠心脏来源的Sca-1+干细胞至第3代或第4代,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抗坏血酸、地塞米松及EPO,以不同的诱导方案促使其分化,分组如下:空白对照组、DMSO对照组、Vc诱导组、DXMS诱导组、EPO诱导组、Vc及DXMS联合诱导组。干细胞在不同诱导剂作用下持续培养3周,期间利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第3周时进行Nkx2.5和cTnI免疫荧光染色来判断干细胞的分化效率。结果光镜观察显示,Sca-1+干细胞在抗坏血酸、地塞米松及EPO的诱导下,均有不同程度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分化细胞中的心肌细胞特异性标记物cTnI及Nkx2.5的阳性率均低于50%,其中cTnI阳性率分别为:空白对照组(9.41±1.67)%、DMSO对照组(10.42±3.20)%、Vc诱导组(14.84±1.99)%、DXMS诱导组(10.68±2.27)%、EPO诱导组(8.64±2.98)%、Vc及DXMS联合诱导组(44.27±22.9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仅联合诱导组cTnI表达水平明显上调[(9.41±1.67)%vs(44.27±22.91)%,P<0.05],其余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Nkx2.5在各组的阳性率较低,Vc及DXMS联合诱导组仅为(0.05±0.02)%,其余各组阳性率均低于该水平。结论抗坏血酸、地塞米松及EPO在Sca-1+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过程中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其中,抗坏血酸和地塞米松联合诱导组可在较高水平上诱导Sca-1+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1+干细胞 分化 抗坏血酸 地塞米松 促红细胞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因子Fas配体
7
作者 黄雄 江龙安 陈永乐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Fas和Fas配体(FasL)是已认识到的一对诱导细胞凋亡的膜蛋白分子,它们之间构成一条独特的细胞凋亡通路。本文对FasL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和生理功能及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细胞凋亡 FAS配体 疾病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