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在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 赵翠 +6 位作者 吕中月 周燕 付帆 励佳熠 赖国钢 杨凯霞 谢国民 《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病杂志》 2024年第1期77-80,F0003,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障碍,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D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有...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慢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进行性的记忆力减退以及认知障碍,是导致痴呆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D已经成为本世纪最昂贵,最致命的疾病之一,但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多种生物物理刺激技术等非侵入性方法被开发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中包括超声、光、电和磁刺激等,为AD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介绍针对AD的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non-invasive multisensory stimulation therapy,NIMST)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这些方法对AD动物模型和AD患者认知功能相关行为表现的影响,以及对改善AD病理的神经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非侵入性多感官刺激治疗目前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为今后治疗AD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多感官刺激治疗 40 Hz声光联合刺激(GENUS) 40 Hz振动触觉刺激 Gamma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端缺损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宏伟 顾立强 《医学综述》 2012年第5期701-704,共4页
指端缺损是常见病,治疗要求尽量保持手指长度,指腹饱满,感觉良好。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截骨手指缩短,保守治疗,末节断指再植,各种皮瓣移植,指尖再造,甲床扩大术以及衍生的各种改良手术方法等。手指微循环特征和指甲再生的组织学基础是各种... 指端缺损是常见病,治疗要求尽量保持手指长度,指腹饱满,感觉良好。治疗方法常用的有截骨手指缩短,保守治疗,末节断指再植,各种皮瓣移植,指尖再造,甲床扩大术以及衍生的各种改良手术方法等。手指微循环特征和指甲再生的组织学基础是各种术式的主要理论和临床依据。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效果良好,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存在理论和供区损害。现将近年来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端缺损 修复 治疗 皮瓣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绿激光汽化联合电切割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应用与创伤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雒向宁 王禾 +5 位作者 杨波 刘贺亮 李欣 秦荣良 袁建林 翟振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应用定量指标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评估经尿道绿激光联合电切割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程度,进而评价其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06/2006-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年龄>60... 目的:应用定量指标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评估经尿道绿激光联合电切割手术对机体的创伤程度,进而评价其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5-06/2006-04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住院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年龄>60岁),分别行开放性手术(28例)、经尿道绿激光汽化合并电切割术(PVP+TURP组,33例)和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PVP组,37例)。绿激光汽化采用美国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非接触式绿激光治疗系统,额定输出汽化功率为80W,电凝功率为30W。用酶联免症吸附法测定3组患者手术前2h,术后24,48h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9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清白细胞介素6水平:术前2h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4和48h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48h开放性手术组高于PVP组和PVP+TURP组[24h:(5.97±1.35),(1.81±1.64),(2.44±1.45)μg/L,P<0.05;48h:(1.63±0.86),(0.77±0.51),(0.80±1.46),P<0.05]。②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术前2h3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4和48h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24,48h开放性手术组高于PVP组和PVP+TURP组[24h:(62.38±13.65),(10.03±4.05),(28.57±9.8)mg/L,P<0.05;48h:(118.85±20.82),(38.86±8.35),(69.44±13.66),P<0.05];PVP+TURP组高于PVP组(P<0.05)。结论:在这3种术式中,开放性手术对机体的创伤最大,机体急性时相反应最显著,经尿道绿激光汽化术合并电切割术对机体创伤较轻,可用于治疗老年前列腺增生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前列腺增生 外科学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超声治疗前后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bFGF和CD34表达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高建宏 高金荣 +3 位作者 杨雅琴 左志洪 蒙晓玲 贾俊茹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0-133,I0003,I0004,共6页
目的:探讨VEGF、bFGF和CD34在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表达率的变化情况,阐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15例经聚焦超声治疗后1个月和8例治疗后3个月外阴... 目的:探讨VEGF、bFGF和CD34在聚焦超声治疗前后的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表达率的变化情况,阐明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可能机制。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外阴白色病变组织、15例经聚焦超声治疗后1个月和8例治疗后3个月外阴白色病变患者病变组织中VEGF、bFGF和CD34的表达情况,比较三者在治疗前后的阳性细胞表达率。结果:聚焦超声治疗后VEGF和bFGF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治疗前(P<0.05);聚焦超声治疗前后CD34在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可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中VEGF和bFGF的表达升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外阴白色病变局部组织神经微血管结构和功能使外阴白色病变组织恢复至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外阴白色病变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CD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对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宋薇 彭瑞云 +6 位作者 高亚兵 王水明 张静 赵黎 李翔 李扬 董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辐射组(不接受辐射),2.5、5和10mW/cm2辐射组(分别接受2.55、、10mW/cm2的微波辐射,6min/次,每周5次,持续辐射30d)。分别在最后1次辐射结束...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对大鼠造血组织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均分为4组:假辐射组(不接受辐射),2.5、5和10mW/cm2辐射组(分别接受2.55、、10mW/cm2的微波辐射,6min/次,每周5次,持续辐射30d)。分别在最后1次辐射结束后的6h及7、14、30、601、80d取6只大鼠,取下腔静脉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数及血红蛋白浓度。另取大鼠处死后取胸骨,经光镜和电镜观察骨髓组织学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5mW/cm2微波长期辐射结束后6h,大鼠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数均较假辐射组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辐射后60d外周血红细胞、血小板数与假辐射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5、10mW/cm2组辐射后180d大鼠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数显著下降(P<0.01)。光镜下可见,骨髓造血细胞在辐射后14d变化并不明显,辐射后30d骨髓间质可见明显充血、水肿,辐射后180d可见造血细胞减少,脂肪细胞明显增多,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5mW/cm2微波辐射后7d,电镜下可见骨髓中各系造血细胞呈凋亡和坏死改变。结论 5~10mW/cm2微波长期(30~180d)辐射可导致大鼠造血系统形态和功能改变,且与辐射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大鼠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磁场慢性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童童 王生 +3 位作者 何丽华 叶康平 许迎春 张菲若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51-355,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工频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ELF-MF)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50Hz正弦交变磁场,2mT的暴露强度在每日一定时间对大鼠进行多次重复暴露。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暴露MF)、MF1h组(每日MF... 目的:观察慢性工频磁场(extremely low frequency magnetic field,ELF-MF)暴露对大鼠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50Hz正弦交变磁场,2mT的暴露强度在每日一定时间对大鼠进行多次重复暴露。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不暴露MF)、MF1h组(每日MF暴露1h)及MF4h组(每日MF连续暴露4h),通过大鼠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明暗穿梭箱实验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F4h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趋触性增高、理毛行为增多,在高架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入臂次数和停留时间均明显减少;MF1h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明暗箱实验中,暴露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极低频磁场暴露对大鼠有产生焦虑的作用,这种影响取决于每日暴露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环境暴露 焦虑 迷宫学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频磁场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英文) 被引量:7
7
作者 董良 黄玲珍 +4 位作者 孙海英 陈彦田 沈阳 肖登明 齐瀚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5期184-186,F0003,共4页
背景:磁场能在体内或体外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分裂,但目前尚无定论磁场能否在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目的:观察极低频磁场诱导人肝癌细胞SK-HEP-1凋亡的效果。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 背景:磁场能在体内或体外影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分裂,但目前尚无定论磁场能否在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的凋亡。目的:观察极低频磁场诱导人肝癌细胞SK-HEP-1凋亡的效果。设计:开放性实验。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4-09/2005-01在上海交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完成。人肝癌细胞SK-HEP-1购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方法:SK-HEP-1细胞以2.0×104L-1接种,生长于含有体积分数为0.1的热灭活新生牛血清和2mmol/LL-谷氨酰胺的DMEM培养基中,50Hz,20mT磁场对人肝癌细胞SK-HEP-1连续作用8d;对照组细胞则在另一个培养箱中培养,除无磁场干预外,与磁场处理组细胞的生长条件完全一致。在细胞培养的第8天以DNA梯度电泳、Hoechst33258染色和AO/EB双染色检测凋亡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有无DNA断裂后形成的梯度。②有无异常的细胞核。③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①DNA梯度电泳检测细胞核间DNA裂解情况:SK-HEP-1细胞在极低频磁场处理8d后产生DNA片段条带,对照组中(无磁场处理)则未观察到此特征性DNA条带。②Hoechst33258荧光染色细胞凋亡分析:Hoechst33258染色被用来研究细胞中核的变化,在极低频磁场处理过的细胞中,存在许多包含有细胞核片段的凋亡小体,但在对照组中则几乎没有。同时,磁场处理的细胞观察到有细胞质皱缩现象,在某些细胞中,甚至细胞膜都不完整。③AO/EB双染细胞凋亡分析:极低频磁场处理后活细胞的比例(9.2%)与对照组(91.8%)相比极为低下,且伴有很高的细胞凋亡率(72.3%),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4.2%,凋亡细胞中的大多数属于凋亡早期。磁场处理后坏死细胞的比例(18.5%)也比对照组(4%)要高。AO/EB双染结果显示AO/EB双染后细胞的不同形态,其中对照组的细胞呈亮绿色的完整圆球状,而磁场处理后的细胞则呈现出不规则的细胞形态且有凝集的细胞核。结论:50Hz,20mT极低频磁场能在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SK-HEP-1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肝肿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cludin在微波辐射致大鼠血脑屏障损伤中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李翔 彭瑞云 +8 位作者 胡向军 王水明 高亚兵 王丽峰 董霁 赵黎 常公民 王晓民 苏镇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5-769,共5页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及其在微波辐射致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56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2.5、5、10mW/cm2辐射组(每组39只),分别采用0、2.5、5、10mW/cm2微波辐射,5次/周,6m... 目的探讨长期低剂量微波辐射后大鼠海马组织中Occludin的表达及其在微波辐射致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156只二级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及2.5、5、10mW/cm2辐射组(每组39只),分别采用0、2.5、5、10mW/cm2微波辐射,5次/周,6min/次,持续1个月。于辐射后6h及7、14、30、60、180d活杀大鼠(每组每个时间点5只),取海马组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血脑屏障结构改变;另取各组动物分别于6h及7、30d(每组每时间点3只)用2%伊文思蓝灌注后活杀大鼠,取海马组织,于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Western blotting、Real-time PCR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Occludin基因及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 2.5、5、10mW/cm2微波辐射后7、14、30d,大鼠海马组织内血管周间隙增宽,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模糊、增宽,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对照组海马组织中伊文思蓝局限于血管腔内,5、10mW/cm2组于辐射后6h均可见伊文思蓝弥散至血管外周,辐射后7d时更加显著,30d内未见恢复,且病变随辐射剂量增加呈加重趋势。5、10mW/cm2组大鼠海马中Occludin蛋白表达分别于第14天(P<0.05)和第7天(P<0.01)时开始降低,第30天时表达显著降低(P<0.01),而第60天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2.5、5、10mW/cm2组海马中Occludin mRNA表达在辐射后6h和7d时无明显改变,14d时显著下降(P<0.01),30d时降至最低值(P<0.01),60d时恢复至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2.5、5、10mW/cm2微波长期辐射可导致大鼠海马血脑屏障结构破坏,通透性增加,病变程度与辐射剂量有关;海马组织中Occludin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微波辐射致血脑屏障通透性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CLUDIN 微波 辐射损伤 血脑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对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晓丽 高磊 +2 位作者 宋宁霞 周虹 王健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以C57BL/6(H-2b)雄性小鼠为供体制备MSC单细胞悬液。取雌性BALB/c(H-2d)小鼠12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MSC-A组、MSC-B组、MSC-C组和PBS组(n=30),... 目的探讨异基因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输注对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方法以C57BL/6(H-2b)雄性小鼠为供体制备MSC单细胞悬液。取雌性BALB/c(H-2d)小鼠120只作为受体,随机分为MSC-A组、MSC-B组、MSC-C组和PBS组(n=30),均接受^(60)Coγ射线致死剂量(8Gy)照射,前3组小鼠于照射后2h分别经尾静脉输注MSC1×106、1×105、5×104/只,PBS组在相同时间点经尾静脉输注等体积(0.4ml)PBS。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及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的变化,进行骨髓单个核细胞、粒-单系祖细胞(CFU-GM)及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计数,对Y染色体进行检测,并观察小鼠股骨骨髓的病理学变化。结果各组小鼠经致死剂量照射后,WBC、HGB和PLT均迅速下降,PBS组小鼠于照射后17d内全部死亡。MSC-A、MSC-B、MSC-C组小鼠的外周血WBC、HGB、PLT在2周左右开始逐渐恢复,观察至56d,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分别为61.9%、47.6%、38.0%。MSC各治疗组小鼠的生存率、骨髓单个核细胞、CFU-GM、CFU-S均明显高于PBS组(P<0.05),前述各项指标均随MSC输注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移植后10d,MSC各治疗组小鼠骨髓中均可检测到Y染色体,但仅在移植后初期短暂植入。MSC输注后42d,MSC各治疗组骨髓增生活跃。结论异基因来源的骨髓源MSC单独输注可促进极重度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重建;随着MSC输注数量的增加,其促造血重建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骨髓祖代细胞 辐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通透性改变 被引量:4
10
作者 钟敏 谢燕 +1 位作者 张广斌 余争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从氧化损伤途径研究微波辐照引起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3-03/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室完成。①动物实验: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18只,单纯随机分为3组,即假辐照组,辐照后2,... 目的:从氧化损伤途径研究微波辐照引起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的原因。方法:实验于2003-03/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电磁辐射生物效应研究室完成。①动物实验: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18只,单纯随机分为3组,即假辐照组,辐照后2,24h组,每组6只。假辐照组不进行辐照,辐照后2,24h组动物接受全身均匀30mW/cm2微波辐照20min,在辐照后2,24h,用荧光素纳示踪剂法测定微波暴露后小鼠主要脏器(脑、肺、肝、肾)血管通透性,同时用化学比色法测定组织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②细胞实验: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接受30mW/cm220min微波辐照,在暴露后2,4,8,24h,用培养小室-白蛋白通透率法测定单层ECV304细胞对白蛋白的通透率,同时用化学比色法测定暴露前后细胞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以不接受微波辐照的ECV304细胞作为对照。结果:动物实验:①辐照后2h,脑、肺、肝、肾中荧光素纳含量分别较假辐照组高20.6%,23.8%,24.8%,20.2%(P均<0.05);辐照后24h,分别较假辐照组高31.2%,36.9%,38.2%,33.0%(P均<0.05)。②与假辐照组对比,暴露后2h组脑、肺、肝脏、肾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低了13.3%,12.3%,13.6%,2.4%,丙二醛含量则分别高7.4%,20.9%,26.0%,12.3%;暴露后24h组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分别低了19.5%,23.1%,20.5%,13.6%,丙二醛含量则分别高31.6%,41.1%,49.0%,16.6%。细胞实验:①在微波暴露后4,8,24h,ECV304细胞对biotin-BSA的通透率较对照分别高63.8%,96.6%,122%(P<0.05)。②辐照后2,4,8,24h,ECV304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分别比对照低了21.8%,29.1%,36.4%,52.1%(P均<0.05),丙二醛含量比对照高了12.5%,79.6%,87.5%,110%。结论:实验条件下微波辐照可引起受照组织或血管内皮细胞通透功能失衡,这与微波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还原平衡失调,造成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内皮细胞 氧化性应激 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连治疗人巨细胞病毒小鼠肺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舒 许晓燕 王亚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DNA载量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SPF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建立HCMV小鼠肺炎模型。然后分别进行双黄连及更昔洛韦腹腔注射治疗。用药10d后,处死小鼠,对小鼠...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和病毒DNA载量的影响。方法取4周龄SPF级Balb/c小鼠60只随机分成6组,建立HCMV小鼠肺炎模型。然后分别进行双黄连及更昔洛韦腹腔注射治疗。用药10d后,处死小鼠,对小鼠肺组织进行电镜和光镜病理检查,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HCMV DNA载量。结果双黄连大、中剂量治疗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害较感染模型组明显减轻,HCMV DNA载量分别为1628.80 copies/100mg和1869.37 copies/100mg,较感染模型组(468527.40 copies/100mg)有显著性降低(P<0.001),与更昔洛韦治疗组(1521.61 copies/100mg)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双黄连小剂量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及DNA载量(462547.90 copies/100mg)与感染模型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肺脏未见异常改变。结论双黄连能明显减轻HCMV急性原发小鼠肺部炎症损害并降低HCMV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病毒DNA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剂/药理学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燥对小鼠呼吸道分泌功能与抗体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丁建中 龚权 +5 位作者 朱慧玲 李侃 谭联惠 张六通 邱幸凡 陈刚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12期341-342,351,共3页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呼吸道分泌功能(RS)与呼吸道IgG(IgG-R)的影响。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温燥组(C组)和凉燥组(D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各组RS(μg/mL)与IgG-R。结果:B组与D组... 目的:观察外燥对小鼠呼吸道分泌功能(RS)与呼吸道IgG(IgG-R)的影响。方法:SPF级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4组:常温常湿组(A组)、常温燥组(B组)、温燥组(C组)和凉燥组(D组),每组18只。第7天与第14天检测各组RS(μg/mL)与IgG-R。结果:B组与D组第7天与第14天IgG-R高于A组(P<0.05);C组第7天RS增高、第14天下降(P<0.01),但IgG-R均低于其它3组(P<0.05);D组RS第7天减少、第14天升高(P<0.01)。结论:温燥致病与致肺津生成障碍及气道御邪相关的IgG明显减少相关。温燥致气道IgG长期低水平现象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燥 呼吸道 分泌 IG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对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影响的长期效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怡堃 李慧 +2 位作者 黄根山 董波 苏振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56-860,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照射后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及比例变化,探讨慢性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分组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10mW.cm-2辐照组及环磷酰胺给药... 目的:观察慢性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照射后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及比例变化,探讨慢性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对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分组法,将30只雄性Balb/c小鼠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10mW.cm-2辐照组及环磷酰胺给药组,每组10只。辐照组动物予以30min.d-1、每周辐照5d,持续4周;给药组在辐照组开始辐照时给药,每次每只30mg.kg-1,共7次;各组小鼠于辐照结束后30、45、60、75、90、105和120d分别采集尾静脉血,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率、CD49+NK细胞数量及比例的变化。结果:经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后,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显著上升,CD4+T细胞数量于辐照后75d开始明显升高,辐照后90d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周期结束时,CD4+T细胞数量下降到与正常组相同(120d);CD8+T细胞数量于辐照后75d明显降低,直到观察周期结束时(120d),T细胞的数量恢复至与正常组的T细胞数量相同;CD4+/CD8+比率在持续高剂量电磁辐射诱导下呈上升趋势,并且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49+NK细胞数量在辐射后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持续性大剂量电磁辐射可导致小鼠免疫系统的紊乱,通过检测外周血中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CD49+NK细胞数量及比例的变化,可了解辐照后机体的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免疫细胞 小鼠 近交BALB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电磁剂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艳 张成岗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86-1289,共4页
从理论剂量学和实验剂量学两方面概述生物电磁剂量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低功率的手机辐射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的剂量学研究为例,介绍生物电磁剂量学的新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磁辐射剂量学研究技术体... 从理论剂量学和实验剂量学两方面概述生物电磁剂量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以低功率的手机辐射和高功率毫米波辐射的剂量学研究为例,介绍生物电磁剂量学的新进展,并展望发展方向和研究趋势,旨在为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电磁辐射剂量学研究技术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电磁学 生物电磁剂量学 比吸收率 微波 毫米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恒磁场对小鼠肝脏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及其强度效应(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方平 吴全义 +2 位作者 陆任云 王卉放 端礼荣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9期168-169,共2页
背景: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可以推断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生物机体内的自由基清除剂。而稳恒磁场对生物体的正、负面效应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稳恒磁场对小鼠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背景:丙二醛是脂质过氧化的终产物,丙二醛含量可以推断机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情况;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是生物机体内的自由基清除剂。而稳恒磁场对生物体的正、负面效应目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稳恒磁场对小鼠肝脏组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及其强度效应。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江苏大学医学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材料:实验于2003-01/12在江苏大学医学物理实验室及生化实验室完成。选择昆明种小鼠30只,雌雄各半,体质量18~20g。暴露装置采用铁氧体瓦形磁铁自制暴露盒。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正常对照组、磁感应强度(24.6±4.2),(42.0±2.1),(63.5±3.0),(85.1±2.9)mT组各6只。每天定时将正常对照组小鼠放入无磁场暴露盒内,磁感应强度(24.6±4.2),(42.0±2.1),(63.5±3.0),(85.1±2.9)mT组小鼠分别置于以上4种不同强度的稳恒磁场暴露盒内2次,2h/次,15d后麻醉处死小鼠,检测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30只小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小鼠肝脏组织中丙二醛含量:磁感应强度(24.6±4.2)mT,(42.0±2.1)mT组小鼠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2.70±0.53,12.96±0.72,17.62±0.91)μmol/g(F=10.4,9.89,P<0.01)]。②小鼠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磁感应强度(24.6±4.2)mT,(42.0±2.1)mT组小鼠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43.36±8.34,150.69±12.00,87.51±11.34)μkat/g(F=10.0,11.3,P<0.01)]。结论:一定磁感应强度的稳恒磁场能降低小鼠肝组织的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的活力,降低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减少其对生物体的损害,对延缓衰老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场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籽原花青素与酪蛋白对辐照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宝泉 常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其与酪蛋白联合对60Co-γ射线照射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完成。①选用80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鼠龄3周,雌雄各半。按随机抽...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葡萄籽原花青素及其与酪蛋白联合对60Co-γ射线照射损伤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4-06/07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三室完成。①选用80只清洁级健康Wistar大鼠,鼠龄3周,雌雄各半。按随机抽签法将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照射组、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联合干预组,每组20只。②正常对照组及照射组:喂食常规饲料。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常规饲料基础上添加10g/L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天津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公司提供,产品批号:20031226)。联合干预组:常规饲料基础上添加10g/L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和50g/L的酪蛋白(兰州同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惠赠,产品批号:20040415),各组自由进食。饲养10d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于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辐照中心接受60Co-γ全身一次性照射,照射距源心1.52m,剂量为7Gy,时间为460s。③照射后第7天,采用鲎试剂法测定,按照上海伊华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试剂盒说明书测定血清内毒素水平。扫描电镜下(400倍)观察肠黏膜表面形态变化。④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结果:辐照后7d之内共造成15只大鼠死亡,照射组、葡萄籽原花青素组、联合干预组因辐射损伤分别死亡9,4,2只,正常对照组无死亡。最终各组抽取6只用于实验。①小肠黏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小肠黏膜形态结构正常,照射组小肠黏膜表面结构不完整,有广泛的破损现象。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和联合干预组与照射组相比,小肠黏膜损伤程度比照射组轻。②血清内毒素水平:照射组大鼠最高[(343.5±35.0)kEu/L],葡萄籽原花青素组和联合干预组明显低于照射组[(293.0±22.0),(261.5±24.7)kEu/L,t=2.25,3.52,P<0.05,0.01],联合干预组虽低于葡萄籽原花青素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单独应用葡萄籽原花青素和葡萄籽原花青素+酪蛋白联合应用均可有效减轻放射对大鼠肠黏膜屏障的损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青苷类/药理学 肠粘膜 辐射损伤/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脑钠肽浓度与心功能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3
17
作者 时翠华 张春芳 李瑾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心功能不全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60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器质性心脏病组又分为心功能Ⅲ、Ⅳ级组(37例)和心功能Ⅰ、Ⅱ级组(23例);按心电图表现又分为心电图异常组(64例)...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心功能不全及心电图异常的关系。方法将患者分为器质性心脏病组(60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器质性心脏病组又分为心功能Ⅲ、Ⅳ级组(37例)和心功能Ⅰ、Ⅱ级组(23例);按心电图表现又分为心电图异常组(64例)和心电图正常组(33例);心电图异常患者再分为心房颤动组(24例)和非心房颤动组(40例);测定患者血浆BNP水平并作相关分析。结果血浆BNP浓度在器质性心脏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Ⅲ、Ⅳ级组与心功能Ⅰ、Ⅱ级组比较,心电图异常组与正常范围心电图组比较,P<0.01;心电图异常组中,心房颤动与非心房颤动患者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检测BNP对心脏病特别是心功能不全、心电图异常患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质性心脏病 心功能不全 血浆脑钠肽 心电图异常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雪莲水提取物对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辐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中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砚 孙娟 王丽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2929-2933,共5页
目的探讨藏雪莲水提取物对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5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 目的探讨藏雪莲水提取物对中波红斑效应紫外线(UVB)辐射后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p53、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水平。方法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UVB辐射组(UVB 30 m J/cm2,辐射1 h)、藏雪莲水提取物组(UVB30 m J/cm2,辐射1 h+藏雪莲5 g/L),藏雪莲水提取物于UVB辐射前1 h加入细胞培养基中,辐射后18 h,收集细胞,采用台盼蓝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检测Ha Ca T细胞IL-6、TNF-α、p38MAPK、p53、Bcl-2、Bax、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台盼蓝染色显示,UVB辐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a Ca T细胞蓝染数量增加,并出现肿胀、细胞漂浮,但仍可看出细胞形态;藏雪莲水提取物组与UVB辐射组比较,Ha Ca T细胞蓝染数量下降,细胞水肿程度减轻,并且细胞形态接近对照组。UVB辐射组与对照组比较,Ha Ca T细胞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降低(P<0.05);藏雪莲水提取物组与UVB辐射组比较,Ha Ca T细胞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Bcl-2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藏雪莲水提取物能够降低UVB辐射后Ha Ca T细胞IL-6、TNF-α、p38MAPK、p53、Bax、Caspase-3表达水平,升高Bcl-2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辐射 藏雪莲 角质形成细胞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压监测下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30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俊国 王明海 董有海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组织压与血压的差值在诊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穿刺法,通过测量30例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组织压、血压,明确减压手术的客观指标。结果:30例中10例行保守治疗,20例行减压治疗,随访均未发生骨筋膜室后遗症... 目的:探讨测定组织压与血压的差值在诊治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穿刺法,通过测量30例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组织压、血压,明确减压手术的客观指标。结果:30例中10例行保守治疗,20例行减压治疗,随访均未发生骨筋膜室后遗症。结论:组织压、收缩压、舒张压的结合测量对指导何时行减压术有重要临床意义。当差值为20mmHg时,需即刻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间隔综合征 组织压力 收缩压 舒张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头颈部^(60)Co照射后腮腺组织病理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双越 陈宁 +2 位作者 张宜勤 万林忠 李宏卫 《口腔医学》 CAS 2003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60)Co照射对腮腺组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模拟临床头颈放射治疗,用^(60)Co对40只正常成年SD大鼠头颈部按剂量归一的方法进行照射。照射后分别于第5、10、20、30、60天取腮腺组织作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60)Co照射后... 目的 研究^(60)Co照射对腮腺组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模拟临床头颈放射治疗,用^(60)Co对40只正常成年SD大鼠头颈部按剂量归一的方法进行照射。照射后分别于第5、10、20、30、60天取腮腺组织作常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60)Co照射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腮腺腺泡细胞胞质肿胀、空泡变性和坏死明显加重,间质血管充血、肿胀及变性逐渐加剧,未见到再生、恢复的变化。结论 治疗剂量的^(60)Co照射对正常腮腺组织有损伤,主要作用于腺泡细胞和间质血管,损伤的程度具有时间依赖性,呈不可逆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 ^60CO 病理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