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氧可消除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
1
作者 裴云祥 吴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2979-2988,共10页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 背景:高压氧作为新兴的疲劳消除手段之一,在体育领域中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疲劳消除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高压氧干预对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运动性疲劳消除效果的影响,并从血液生化指标和代谢组学方面进行相应机制研究。方法:在首都体育学院招募20名男性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高压氧组(n=10),均进行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为期2周,共12次,具体训练方案为先以50%HR_(max)的强度热身10 min,再以90%-95%HR_(max)强度蹬车4 min,重复5组,组间休息2.5 min,最后再进行50%HR_(max)强度蹬车30 min。对照组受试者训练后自然恢复,高压氧组受试者训练后进行高压氧恢复,每次干预60 min,压力为131.722 kPa。在试验前、试验中期、试验后1 d和试验后3 d采集血液分析生化指标及代谢组学指标,并进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其中氧化应激指标与疲劳监控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运动性疲劳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血尿酸、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变化不大;组间相比,对照组试验后1 d血尿酸、肌酸激酶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高于高压氧组;②氧化应激指标变化:与训练前相比,对照组训练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水平升高,而高压氧组在高压氧干预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水平降低;③超氧化物歧化酶与血尿酸、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负相关;丙二醛与白细胞介素6和主观感觉疲劳量表评分呈正相关;④代谢组学指标变化:显著变化的代谢通路是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代谢,富集通路上差异代谢物质有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D2、白三烯D4等。结果表明,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训练导致机体发生氧化应激,促进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高压氧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引起花生四烯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代谢,从而减少氧化损伤,调节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和运动性疲劳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高强度间歇冲击微周期 运动性疲劳 氧化应激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控不同水平运动员递增负荷肌群肌氧变化特征
2
作者 毕学翠 郑晓鸿 张英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5期14947-14957,共11页
为了分析不同水平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测试中三个关键环节不同肌肉SMO_(2)变化特征,找出不同水平运动员SMO_(2)变化与常用指标变化的关系,提高递增负荷测试在赛艇训练监控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验将45名男子赛艇运动员,依据赛艇... 为了分析不同水平赛艇运动员在递增负荷测试中三个关键环节不同肌肉SMO_(2)变化特征,找出不同水平运动员SMO_(2)变化与常用指标变化的关系,提高递增负荷测试在赛艇训练监控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实验将45名男子赛艇运动员,依据赛艇测功仪2000 m成绩分为A、B、C三个组。三组分别完成递增负荷测试,全程记录左右侧肱二头肌、竖脊肌和股内侧肌肌氧变化,同时记录心率、血乳酸等指标。实验数据使用Shapiro-Wilk法检验数据的正态性,相同运动员不同肌肉SMO_(2)变化测试结果对比使用非参数检验分析。不同水平运动员递增负荷测试结果的对比使用双尾独立T检验。相同运动员不同部位SMO_(2)与其他指标之间变化相关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A、B、C三组不同部位ΔSMO_(2)在每级负荷中均与ΔHR有相关关系。A组股内侧肌ΔSMO_(2)与ΔHR全程高度相关(r=0.74-0.82,P<0.01),肱二头肌ΔSMO_(2)与ΔHR全程高度相关(r=0.32-0.88,P<0.01),竖脊肌ΔSMO_(2)与ΔHR全程高度相关(r=0.49-0.81,P<0.01);BLA变化幅度为-4.36 mmol/L时,对应B组ΔSMO_(2)变化幅度为-18.64%,C组ΔSMO_(2)变化幅度为-9.31%。可见不同水平运动员在赛艇递增负荷测试中均呈现出随着负荷增加SMO_(2)逐级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水平运动员三个关键环节主要肌肉SMO_(2)变化特征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赛艇递增负荷测试时,水平高的运动员综合ΔSMO_(2)变化率、ΔHR变化率和ΔBLA变化率相对较小;运动员SMO_(2)“拐点”与“乳酸阈拐点”相一致。相同BLA下,水平高的运动员SMO_(2)变化幅度较大,水平低的运动员SMO_(2)变化幅度较小。SMO_(2)变化只代表局部氧化代谢和运动能力,无法反应整体运动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递增负荷测试 肌氧饱和度 有氧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标准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津沁 崔建 +3 位作者 高晓嶙 时永进 朱超 黄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41-1646,共6页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 背景:落地错误评分系统(LESS)测试是评估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标准,目前尚无对中国大学生足球运动项目的开发。目的:建立大学生足球运动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评估标准,为评价该人群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提供依据。方法:设计前瞻性队列研究,对10所高校足球队的219名运动员进行标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通过问卷和医学检查跟踪调查受试者测试后1年内下肢和躯干非接触性损伤情况,确定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指标的性别差异及评估标准。结果与结论:①219名受试者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8.22±1.65)分,其中男性(8.29±1.74)分、女性(8.07±1.44)分,男女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测试后1年内,219名受试者总体损伤率为10.05%,发病率为15.98%;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12.75%,发病率为20.13%;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的损伤率为4.29%,发病率为7.14%,男女间损伤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损伤组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50±1.14),(8.08±1.64)分,P<0.01];男性受试者中,损伤组的错误评分系统总分高于非损伤组[(9.63±1.12),(8.09±1.73)分,P<0.01];④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曲线下面积为0.773(P=0.000),对男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有诊断意义,最佳截断点为8.5,灵敏度为0.842,特异性为0.623,阳性似然比为2.233,阴性似然比为0.254,相对危险系数为8.400,比值比为8.816;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总分对女性受试者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没有诊断意义;⑤结果表明,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可以作为中国大学生男性足球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的评估标准,最佳截断点为8.5分,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8.5分的男性运动员下肢及躯干非接触性损伤风险是<8.5分运动员的8.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地错误评分系统测试(LESS) 非接触性损伤 损伤风险 足球 跳跃 落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改善创伤性脑外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隆远水 徐子博 刘素娟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6,共8页
创伤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脑功能改变或其他脑部病理学变化,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运动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TBI。损伤前后的运动均可通过相关机制有益于TBI患... 创伤性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由外力作用引起的脑功能改变或其他脑部病理学变化,是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大量研究证明运动作为非药物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TBI。损伤前后的运动均可通过相关机制有益于TBI患者的康复。本文综述了创伤前/后运动对TBI的影响及其潜在调控机制,以期为深入理解运动改善TBI的研究机制及运动疗法在TBI临床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外伤 运动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
5
作者 李闯涛 高晓嶙 +1 位作者 王昊 王文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6659-6666,共8页
为探索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134名18~25岁北京高校男生,空腹抽静脉血测血液指标,用德国MetaMax 3B系统实时监测气体代谢,通过线性递增方案测得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VO_(2max))相对值。采用S... 为探索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影响因素,通过随机抽样法抽取134名18~25岁北京高校男生,空腹抽静脉血测血液指标,用德国MetaMax 3B系统实时监测气体代谢,通过线性递增方案测得最大摄氧量(maximum oxygen uptake, VO_(2max))相对值。采用Spearman相关、有序Logistic回归等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回归方程中影响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因素有体重(M)、心率(heart rate, HR)、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SV)、心室射血时间(ventricular ejection, VET)、血红蛋白(hemoglobin, HGB)。方程模型系数综合检验步(step)、块(block)、模型(model)检验的P均小于0.01;拟合优度检验的-2对数似然值(-2LL)为159.374,Cox&Snell R^(2)为0.331,Nagelkerke R^(2)为0.373;方程预测等级1准确率为45.5%,等级2准确率为100%,等级3准确率为100%,综合为81.8%,说明Logistic回归模型性能良好。Hosmer和Lemeshow检验预测值与观望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北京高校男生定量负荷心功能、血液指标与有氧能力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且HR、SV、VET、HGB是预测北京高校男生有氧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中受试者无需运动至极限状态,运动强度大大降低,可以有效避免运动风险的发生,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良好,适合在大样本人群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能力 生长和发育 运动 男生 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BSCAN聚类算法的心电图R峰检测研究
6
作者 潘潇潇 郑建立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7期198-202,共5页
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包含运动噪声、肌电噪声和基线漂移等干扰的心电信号中R峰的检测准确性,为准确估计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等重要生理参数提供依据。研究通过整合4种不同的R峰检测算法Pan_Tompkins、Hamilton、Engzee和GQRS的结果,并应用DBS... 本研究致力于提高包含运动噪声、肌电噪声和基线漂移等干扰的心电信号中R峰的检测准确性,为准确估计心率和心率变异性等重要生理参数提供依据。研究通过整合4种不同的R峰检测算法Pan_Tompkins、Hamilton、Engzee和GQRS的结果,并应用DBSCAN聚类算法,用于提升R峰的检测性能。实验选用布尔诺理工大学心电图质量数据库作为数据源,从中提取了1000 s的第二类信号质量样本,这些样本含有运动伪迹和噪音干扰,但R峰依旧可识别,R峰定位的误差容忍度设为100 ms以内。实验结果表明,DBSCAN算法显著提高了R峰检测的准确率至87.6%,灵敏度至93.1%,阳性预测值至93.8%,以及F分数至0.934,说明DBSCAN算法能有效提升在复杂噪音环境下的R峰检测性能,满足临床及研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信号 R峰检测算法 DBSC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血压昼夜节律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浩哲 陈奕如 +1 位作者 沈琦 谭兴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7-513,共7页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一种大约以24小时为周期自然循环的生物过程,包括血压、心率和体温等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均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呈现“两峰一谷”的杓型变化,且受到光线、运动、摄食等多种外源性因素及...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是一种大约以24小时为周期自然循环的生物过程,包括血压、心率和体温等在内的多种生理功能均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血压正常的昼夜节律呈现“两峰一谷”的杓型变化,且受到光线、运动、摄食等多种外源性因素及自主神经系统、应激相关激素、时钟基因等多种内源性因素的共同调节。近年来,夜间光暴露、轮班、时差等生活因素引起机体出现昼夜节律紊乱的现象逐渐增加,血压的正常昼夜节律也经常受到影响而发生昼夜节律紊乱。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可以预防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是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重要的非药物预防手段。因此,本文将以影响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为出发点,旨在阐明运动参与血压昼夜节律调节的可能机制,并为运动改善血压昼夜节律紊乱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骨骼肌 运动因子 血压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调控昼夜节律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法焕超 蔡蒙蒙 +1 位作者 董培海 朱磊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昼夜节律紊乱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常见症状,目前,昼夜节律已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但尚缺乏对既往有关昼夜节律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本文系统... 昼夜节律(circadian rhythm)在维持机体稳态中起重要作用,昼夜节律紊乱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的常见症状,目前,昼夜节律已受到众多研究者关注,但尚缺乏对既往有关昼夜节律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成果的有效整合。本文系统全面地探讨了不同类型昼夜节律紊乱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并将运动作为改善其症状的方法。本文通过分析造成昼夜节律紊乱的原因、昼夜节律紊乱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以及运动调控昼夜节律紊乱的影响,进而探讨运动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机制,为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昼夜节律 运动 TA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再生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9
作者 张庆 刘媛 +7 位作者 罗浩东 苏虹 钟娟 杨策 王海燕 李森 殷樱 谭波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86-795,共10页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20 g),6只用于损伤后髓鞘形态观察;其余24只随机分为(n=8):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跑台训练组。实验组放入海拔6000 m... 目的探讨跑台训练对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海马髓鞘结构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SPF级6~8周龄雌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00~220 g),6只用于损伤后髓鞘形态观察;其余24只随机分为(n=8):对照组、低压缺氧组和跑台训练组。实验组放入海拔6000 m的低压氧舱内,连续7 d。对照组动物放入密闭舱室内相同时间而不进行缺氧处理。跑台训练组于造模结束后第2天开始4周的跑台训练。训练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旷场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观察大鼠认知功能变化;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海马脱髓鞘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海马CA1和CA3区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的表达情况。结果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低压缺氧组进入旷场中心区域次数、总路程和路程比及Morris水迷宫穿越平台次数和目标区域路程较对照组减少(P<0.05),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低压缺氧组海马CA1和CA3区单位面积内Olig2阳性细胞数量及MBP的平均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低压缺氧组海马Olig2和MBP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而跑台训练组较低压缺氧组有所增加(P<0.01)。结论跑台训练能够促进急性高原低氧暴露大鼠CA1和CA3区少突胶质谱系细胞数量和髓鞘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并促进海马髓鞘结构修复,从而改善缺氧导致的焦虑样行为及记忆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缺氧 跑台训练 髓鞘再生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气功·易筋经对中老年人规范负荷下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章文春 钟志兵 +2 位作者 吉娜薇 王珩 罗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8-449,共2页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练功组和对照组62名中老年人进行规范负荷运动,记录规范负荷前、中、后RRI数据并进行HRV分析。结果R-R间期平均值(R-Rmean)负荷中后差练功组为负值,而对照组为正值... 目的观察"健身气功.易筋经"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对练功组和对照组62名中老年人进行规范负荷运动,记录规范负荷前、中、后RRI数据并进行HRV分析。结果R-R间期平均值(R-Rmean)负荷中后差练功组为负值,而对照组为正值,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练功组负荷前、中、后的RMSSD值分别为(21.93±9.67)、(21.30±12.88)、(23.34±16.00)ms,而对照组分别为(24.60±18.39)、(17.93±8.17)和(12.24±6.82)ms,两组负荷后有明显差异(P<0.01)。练功组负荷前、中、后的归一化低频功率(LFn)值无明显变化(P>0.05);而对照组由低到高再稍升高,差异显著(P<0.05)。练功组归一化高频功率(HFn)值分别为(45.69±19.48)、(38.32±15.74)和(39.36±20.02)ms2,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分别为(44.37±19.75)、(32.83±18.48)和(31.93±22.14)ms2,负荷前与负荷中、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练功组HP值在负荷前、中、后均差异不明显(P>0.05),而对照组HP值在负荷后显著增大,差异显著(P<0.01)。结论"健身气功.易筋经"能使练功者的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使得自主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身气功·易筋经 心率变异性 规范负荷 自主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11
作者 孙君志 王东辉 +2 位作者 王纯 董柔 苏全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8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运动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运动后不同时相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运动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运动后不同时相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验室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8),中等运动负荷量组(n=32),高运动负荷量组(n=32);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24,48,72h4个时相点,各时相点8只。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都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其中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5~16m/min,坡度为0°,运动60min;高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9~21m/min,坡度为-16°,运动90min。运动后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比目鱼肌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纳入动物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以运动后24h较为严重,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出现的变化较高运动负荷量组轻微。②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分别为(12.0±2.6),(13.1±2.6),(17.6±2.5),(12.0±2.1),(9.1±1.2)U/m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峰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出现在运动后即刻,高运动负荷量组在运动后48h和72h都显著低于中等运动负荷量组。③运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都出现先降后升,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较运动前显著降低[分别为(1457.0±186.7),(1543.6±298.4),(1423.6±321.7),(1333.6±255.1),(1967.0±220.0)μkat/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④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血清丙二醛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然后降低[分别为(5.9±0.3),(5.5±0.3),(5.4±0.8),(6.2±0.3),(5.4±0.6)μmol/L,P<0.05],两组均在运动后即刻出现峰值,高运动负荷量组各时相显著高于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同时相。结论:①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超微结构的损伤较中等强度组明显严重,且损伤较严重的时相出现在运动后24h左右,可能为离心运动致机械损伤和运动强度及持续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②总抗氧化能力作为反映机体内总的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标,克服了单一的抗氧化指标难以全面反映组织抗氧化能力的不足,将此指标用于运动性疲劳研究,有利于更全面评价机体抗氧化系统的综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损伤 运动活动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平衡能力特点及评估 被引量:19
12
作者 霍洪峰 林佳龙 +1 位作者 赵亮 赵焕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1期10331-10334,共4页
学术背景: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在人类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直接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严重的会引起老年人跌倒,诱发其他疾病。目的:总结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老年... 学术背景: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一项重要生理机能,在人类生活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老年人平衡能力下降,直接影响老年人独立生活能力,严重的会引起老年人跌倒,诱发其他疾病。目的:总结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展望未来老年人平衡能力研究的发展方向。检索策略: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12/2007-06有关老年人平衡能力方面的文章,检索词"elderly,balance",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共检索到208篇文章。同时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7-12/2007-06的相关文章,检索词"老年人、平衡能力",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共检索到85篇文章。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平衡能力的研究。②老年人平衡特征。③平衡能力评价。④运动干预对平衡能力的研究。排除理由:①较陈旧的文献。②重复研究。文献评价:共19个研究满足全部纳入标准,予以纳入。其中6篇为老年人平衡特征的文献、8篇平衡评价的文献、5篇运动干预老年人平衡影响的文献。资料综合:①平衡能力是人体相关系统功能的集中表现,研究影响平衡能力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躯体感觉、神经系统及肌肉-骨骼等系统功能增龄性的变化趋势,探究导致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待解决的问题。②平衡测试是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前提,针对老年群体的特殊性,逐步寻求安全、简捷能全面反映其平衡能力的测试方法。③国内专业人员日益提高了对平衡的关注,发表的论文也较多,但由于平衡评定方法不统一,对中国人民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的研究没有继承性,研究国民的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是必要的。④众多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延缓平衡能力的衰退。但研究比较分散,运动项目比较单一,探究利于干预的运动项目以及最佳时机是待解决的热点课题。结论:建立一整套适合中国国民平衡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国民的平衡能力增龄性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为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老年人科学地进行健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平衡能力 运动干预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大鼠心肌解偶联蛋白2表达及能量代谢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晓燕 孟可 +4 位作者 张红明 纪丽丽 张国明 晋群 陈英剑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94-79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及其与心肌能量变化的关系。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渐进训练组、渐进训练力竭组,每组15只。4周后,测定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及心肌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测定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变化。结果渐进训练力竭组ATP含量明显低于安静对照组与渐进训练组(P<0.01);渐进训练力竭组血清FFA浓度明显升高,分别是安静对照组和渐进训练组的2.0倍和1.7倍(P<0.01)。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安静对照组及渐进训练组相比,渐进训练力竭组心肌线粒体UCP2 m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肌线粒体UCP2的表达与血清FFA浓度呈正相关(r=0.795,P<0.01),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r=-0.843,P<0.01)。结论力竭运动训练可引起大鼠血清FFA浓度升高及心肌线粒体ATP含量降低,同时可诱导心肌线粒体UCP2表达。UCP2的表达与FFA浓度呈正相关,而与ATP含量呈负相关,提示UCP2可能参与了力竭运动中心的肌能量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 解偶联蛋白2 线粒体 心脏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翁锡全 林洁如 +3 位作者 林文韬 黄丽英 王仁纲 吴桂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357-3360,共4页
目的:观察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大鼠某些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低氧条件下抗氧化系统的反应是否有利于改善运动性贫血。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均为运动性... 目的:观察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大鼠某些抗氧化酶的影响,探讨低氧条件下抗氧化系统的反应是否有利于改善运动性贫血。方法:实验于2005-07/09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重点实验室完成。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均为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大鼠适应环境1周后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式建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h低氧暴露组、2h低氧暴露组和间歇性低氧暴露组、常氧恢复组,每组10只。采用人工常压低氧环境,低氧浓度控制在14.5%左右,按分组每天在常压低氧舱进行1,2h和间歇性低氧暴露(低氧暴露1h,中间间歇3h,再低氧暴露1h),其余时间在舱外常氧中自由活动,每周6d,持续3周。常氧恢复组大鼠在常氧中自由活动。3周后测试运动性贫血大鼠血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血浆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结果:纳入动物4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低氧暴露3周后1h低氧暴露组、2h低氧暴露组、间歇性低氧暴露组血清丙二醛含量均显著低于常氧恢复组[分别为(2.62±0.16),(2.60±0.22),(2.55±0.06),(3.36±0.34)μmol/L,P<0.05]。②低氧暴露3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高于常氧恢复组,2h低氧暴露组与常氧恢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4239.68±169.53),(3190.30±339.40)μkat/L;(20622.46±2002.07),(15556.44±607.79)μkat/L;(50.01±6.67),(35.17±4.50)μkat/L,P<0.05]。③各低氧暴露组间除2h低氧暴露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1h低氧暴露组外[分别为(4239.68±169.53),(2126.41±161.20)μkat/L,P<0.05],其他指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氧暴露可提高运动性贫血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利于促进运动性贫血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细胞低氧 大鼠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桑琛 程珂玲 +2 位作者 王迪 杭睿杰 李明学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三组运动组,运动组分别给予每天0.5,1,2 h游泳训练,12周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血清中抗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三组运动组,运动组分别给予每天0.5,1,2 h游泳训练,12周后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结果:三组运动组的GSH-px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各运动组间均有明显差异性,1 h运动组高于其他两组;0.5 h运动组的CAT含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三组运动组的MDA含量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SOD,H2O2含量四组间没有明显差异性。结论:长期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增强抗氧化酶系统对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减少对机体的氧化损害,以中低强度运动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大鼠 血清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及运动能力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于亮 张鹏 +1 位作者 王瑞元 陈晓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9-62,共4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可调节能量代谢、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在骨骼肌中促进肌纤维类型由IIb型或IId/x型向IIa型或I型转化;PGC-1α-b和PGC-...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可调节能量代谢、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在骨骼肌中促进肌纤维类型由IIb型或IId/x型向IIa型或I型转化;PGC-1α-b和PGC-1α-c亚型与运动耐力变化关系密切。全身性和骨骼肌特异性调节PGC-1α表达对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转化和运动耐力的改变具有一定差异。外源性调控PGC-1α表达对提高运动耐力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运动 PGC-1Α 肌纤维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用健脾生血补肾中药划船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血红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标的变化 被引量:14
17
作者 马建 虞亚明 +4 位作者 张世明 刘波 涂禾 邹明 刘卫东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7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常见的运动性疲劳症状指标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健脾生血、补肾中药组方对划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03-04/2004-03-24山东省水上运动学校的男运动员20名,皮艇8名,赛艇12名,年龄17~22岁,采用... 目的:观察常见的运动性疲劳症状指标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健脾生血、补肾中药组方对划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03-04/2004-03-24山东省水上运动学校的男运动员20名,皮艇8名,赛艇12名,年龄17~2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在冬训期间运动量和强度在中到大的20d时间中进行实验。实验组内服课题组根据健脾生血、补肾的治则研制的中药(A药)。药物由人参、黄芪、熟地、阿胶等13味中药组成,制成口服液和胶囊两种剂型,分别在早餐前0.5h和晚餐后2h服用,每次服用口服液20mL(10mL中相当于含生药90g),胶囊9小粒(每粒胶囊0.38g,其中生药含量0.37g,生药量共3.33g)。对照组服用目前国内运动队最常使用的提高血红蛋白中药(B药),由口服液和胶囊铁剂组成,早餐前0.5h服用口服液20mL,晚餐后2h服用胶囊铁剂920mg。两组均连续服药20d。给药全部采取单盲方式。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10d和服药20d,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作血红蛋白、白细胞、血细胞比容、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测定和运动训练完成量的自我评定和教练员的评定。结果:实验观察期间,因伤病原因,有4名受试者中途退出脱落,未进入结果分析。最后进入结果分析为16名,实验组9名,对照组7名。①实验组服药后10,20d血红蛋白均有升高趋势,但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细胞和血细胞比容两组整个实验期间无大的变化。②两组服药后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的变化不明显,仅在实验后20d实验组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自我评定分有升高趋势,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教练员评定分均有升高趋势,但是,除了实验组10d时教练员评定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P<0.05),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在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均无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维持了原有的水平,中药处方对运动性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下降有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合剂 中药疗法 健脾 补肾 疲劳 运动过度/预防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对衰老大鼠大脑组织中抗氧化酶和过氧化脂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金雯 桑琛 +1 位作者 高炳俊 程珂玲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2-864,共3页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抗衰老影响的机制。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运动组,运动组分别给予每天0.5、1、2 h游泳训练,12 w后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抗衰老影响的机制。方法建立衰老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3个运动组,运动组分别给予每天0.5、1、2 h游泳训练,12 w后检测大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结果3个运动组中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3个运动组的SOD含量和GSH-P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AT含量和H2O2含量4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长期规律的有氧运动训练可以引起衰老大鼠大脑SOD活性和GSH-Px活性的升高,有效地减少MDA含量,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并且在适宜的运动负荷之内,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减少氧自由基损害作用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 衰老大鼠 大脑 抗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身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蒋园园 李毅本 +1 位作者 杨振莉 王冬飞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9-742,共4页
目的探讨健身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锻炼强度分为3组,对基本情况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生理及体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绝大部分老年人认为锻炼对身... 目的探讨健身锻炼对老年人生理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杭州市萧山区老年大学学员为研究对象,根据锻炼强度分为3组,对基本情况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生理及体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绝大部分老年人认为锻炼对身体大有好处或有好处。中心性肥胖各组间差异显著,体质总分和各单项评分较大强度组与中等强度组均大于运动不足组,其中综合评分和握力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闭眼单立和肺活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SF-36量表3组间总分、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和社会功能各项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生活质量和体质水平的因素,锻炼强度均是相关因素。肥胖及血压水平各组间无差异。结论健身锻炼能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炼 老年人 体质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士兵100km武装行军前后机体应激反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发强 呼文亮 +2 位作者 刘兴太 秦永生 郝占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41-1143,共3页
目的对武警某部机动部队战士100km武装行军前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变化进行观察,旨在探索特殊体能训练中的生化改变机制,为部队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武警部队武装行军士兵34名,年龄18.6±1.6岁,身高169.3±4.2... 目的对武警某部机动部队战士100km武装行军前后机体应激反应的变化进行观察,旨在探索特殊体能训练中的生化改变机制,为部队体能训练科学化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武警部队武装行军士兵34名,年龄18.6±1.6岁,身高169.3±4.2cm,体重65.4±4.5kg,均有1年的部队训练经历。负重约25kg,测定100km武装行军前后的生化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行军前比较,34名战士100km武装行军后血红蛋白含量、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或P<0.01),平均血红蛋白体积和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升高(P<0.05或P<0.01),血细胞比容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血睾酮水平有较大幅度的下降(P<0.01),皮质醇水平上升(P<0.01),血睾酮和皮质醇的比值降低(P<0.01),IgM水平降低(P<0.05),IgG水平升高(P<0.01)。结论100km武装行军具有明显的应激作用,可使战士身体处于深度疲劳状态,提示应在行军途中加强医务监督和营养补充,并做好恢复措施的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人员 应激 血红蛋白 血细胞 睾酮 氢化町的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