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习得和巩固阶段海马中间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丹阳 张维维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74-1881,共8页
目的研究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习得和巩固2个阶段的放电活动变化及其特征。方法以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作为联合型记忆行为模型,将18只野生型C57BL/6小鼠(雄性,10~12周龄,体质量22~25 g... 目的研究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习得和巩固2个阶段的放电活动变化及其特征。方法以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作为联合型记忆行为模型,将18只野生型C57BL/6小鼠(雄性,10~12周龄,体质量22~25 g)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分为配对组(n=9)和假配对组(n=9)。配对组每天接受配对给予的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和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二者的配对关系为CS结束后250 ms给予US。假配对组每天接受同样数量的CS和US,但二者不存在时间上的配对关系。连续训练4 d,配对组小鼠建立tEBC,表现出条件眨眼反应(conditioned eyeblink response,CR)。在每天的训练过程中和训练后1.5 h,利用微电极阵列在体记录小鼠背侧海马神经元的放电活动。根据神经元的峰电位发放频率和峰电位谷-峰波宽鉴定出中间神经元(n=105),并分析其在训练期间和训练后慢波睡眠期间的放电活动变化。结果①在CR习得训练早期(第1、2天),CS能够诱发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出现显著增强的发放活动(P<0.05);训练后慢波睡眠期间尖波涟漪波(sharp wave ripple,SWR)振荡发生时,配对组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发放频率显著低于假配对组(P<0.05)。②在CR习得训练后期(第3、4天),与假配对组比较,配对组CS诱发的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放电活动增强不明显;2组小鼠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训练后慢波睡眠期SWR振荡发生时的发放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侧海马中间神经元在联合型记忆的习得和巩固阶段会展现出不同的放电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中间神经元 眨眼条件反射 慢波睡眠 尖波涟漪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接触氰戊菊酯对仔鼠神经行为发育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玉媛 王取南 +2 位作者 王志刚 张千 张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观察出生后早期有限次数氰戊菊酯(FEN)染毒对ICR仔鼠神经发育毒性影响,尤其是对成年后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仔鼠自出生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染毒,隔天一次,连续6次,分5、0.5和0.05mg/kg3个FEN染毒组及二甲基亚枫(DMSO)和生理盐水2个对... 目的观察出生后早期有限次数氰戊菊酯(FEN)染毒对ICR仔鼠神经发育毒性影响,尤其是对成年后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仔鼠自出生第3天开始腹腔注射染毒,隔天一次,连续6次,分5、0.5和0.05mg/kg3个FEN染毒组及二甲基亚枫(DMSO)和生理盐水2个对照组,DMSO11只,其余各组均为16只。观察仔鼠的一般生理和神经行为发育情况,进行旷场实验、平衡木实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包括新物体识别、水迷宫。结果染毒期间,仔鼠躯体感觉运动发育受影响,但至青年期在平衡木测试中,各组已无差异;在旷场实验中,反映自发性活动和焦虑情绪的指标在各组间均无差异;成年后在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高剂量组小鼠在60s内穿越平台次数减少(P<0.05)。结论出生后早期有限次数接触低剂量FEN在染毒期间会影响仔鼠躯体感觉运动功能发育,发育至青年期,小鼠的感觉运动功能得以恢复;但出生后早期接触低剂量氰戊菊酯,会影响小鼠成年后的空间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小鼠 神经行为 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大鼠被动回避行为训练的多功能条件反射箱 被引量:20
3
作者 隋建峰 熊鹰 张长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63-364,共2页
一种用于大鼠被动回避行为训练的多功能条件反射箱Amulti-functionboxforconditionedreflextrainingofpassiveavoidancebehaviorofrats隋建峰,熊鹰,... 一种用于大鼠被动回避行为训练的多功能条件反射箱Amulti-functionboxforconditionedreflextrainingofpassiveavoidancebehaviorofrats隋建峰,熊鹰,张长城(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生理教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条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怒刺激对大鼠下丘脑单胺类激素和T淋巴细胞功能变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顾立刚 王庆国 +2 位作者 赵岩松 李乐东 古宇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44-45,共2页
采用夹尾刺激大鼠激怒的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单胺类激素和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大鼠接收激怒刺激1周后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产生IL-2的能力即开始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激怒刺激3周后,大鼠下丘脑... 采用夹尾刺激大鼠激怒的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单胺类激素和T淋巴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发现,大鼠接收激怒刺激1周后脾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产生IL-2的能力即开始下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激怒刺激3周后,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肾上腺指数分别为(3.920.65)ng/mg, (5.750.02)ng/mg,(1.240.02)ng/mg,(3.450.62)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激怒刺激3周后的大鼠血清对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胸腺指数下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结果提示,长期激怒刺激能导致大鼠下丘脑-交感肾上腺-免疫系统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怒 下丘脑单胺类激素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壳核内注射脑啡肽和bestatin对大鼠操作式条件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世仪 张艳萍 +2 位作者 张敏磊 齐慧新 王玢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48-454,共7页
在条件反射箱内训练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操作式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时灯光先出现15s,然后结合给予脚掌电击8s。每天训练30次。如果动物能在灯光出现15s内按下反应键以避免电击,即谓建立了条件反应。在条件反应率(CR)连续5d达到80%以上... 在条件反射箱内训练雌性Wistar大鼠建立操作式防御性条件反射。训练时灯光先出现15s,然后结合给予脚掌电击8s。每天训练30次。如果动物能在灯光出现15s内按下反应键以避免电击,即谓建立了条件反应。在条件反应率(CR)连续5d达到80%以上后,即进行双侧尾壳核埋植套管手术。术后2—3d,向双侧尾壳核内注射甲硫氨酸脑啡肽(MEK)或bestatin(一种氨基肽酶抑制剂)。注射后30min,2h,24h,48h分别进行条件反射测验(每轮30次)。尾壳核内注射生理盐水作自身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生理盐水注射后,CR仍保持在80%以上。MEK(60ng)或bestatin(10μg)注射后30min和2h,CR显著下降。2h测验时伴有条件反应潜伏期(L)延长。CR及L两项指标于注射后24h和48h恢复至对照水平。纳洛酮(2mg/kg)腹腔注射能阻断bestatin的效应。MEK或bestatin尾壳核内注射后对自发活动无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尾壳核的脑啡肽有可能参与条件反射再现的调节。bestatin可能通过增加内源性脑啡肽而产生类似MEK对条件反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脑啡肽 BESTATIN 条件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中的听觉惊吓反射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轩 范郑丽 +1 位作者 范蕊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103-2106,共4页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 目的研究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听觉惊吓反射(acoustic startle reflex,ASR)特征参数,及其对眨眼条件反射(classical eyeblink conditioning,EBC)的影响。方法 18只健康雄性英国种白化豚鼠分成3组(n=6):单任务-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单任务-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双任务组。实验采用不同音频的正弦波纯音(3 kHz和1 kHz)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100 ms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对动物进行配对训练,观察实验各组ASR的特征参数。结果双任务组中,豚鼠对3 kHz-CS表现出的ASR率与对1 kHz-CS表现出的ASR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F=198.685,P<0.01),前者显著高于后者,相应的,豚鼠对3 kHz-CS训练的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表现出更高的习得率。单任务组中的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组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组的ASR率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2.544,P>0.05),其眨眼条件反射学习规律与其他研究类似。结论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高音频CS会抑制低音频CS的ASR反应,进而影响低音频CS对应的条件反射的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任务 眨眼条件反射 听觉惊吓反射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周围网络及细胞外基质与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娜 胡蝶 +2 位作者 陈洁 薛言学 时杰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4,23,共5页
神经可塑性是指神经系统内发生于突触水平或更高层次的一系列功能及结构的变化,这一系列改变可被个体的行为、生理或病理性的神经活动及外界环境因素的改变而诱导发生。神经可塑性被认为是神经系统诸多生理性活动(如学习记忆)的基础,
关键词 神经系统可塑性 细胞外基质 神经可塑性 中枢 网络 周围 环境因素 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生后早期接触狄氏剂对ICR小鼠黑质纹状体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夏玉宝 王取南 +5 位作者 张颖平 包训迪 杨叶新 李芳芳 柴小玉 高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目的评价出生后早期低剂量狄氏剂(Dieldrin)暴露对青春期和成年期ICR小鼠黑质纹状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仔鼠自出生后(PND)随机分成5个剂量组,即狄氏剂处理组(20、2、0.2μg/kg)、溶剂对照组(DMSO)和生理盐水对... 目的评价出生后早期低剂量狄氏剂(Dieldrin)暴露对青春期和成年期ICR小鼠黑质纹状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仔鼠自出生后(PND)随机分成5个剂量组,即狄氏剂处理组(20、2、0.2μg/kg)、溶剂对照组(DMSO)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于出生后第3天进行腹腔注射染毒,隔天1次,连续6次。分别于青春期和成年期处死一批动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黑质纹状体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小鼠出生后早期接触低剂量狄氏剂可引起黑质纹状体GFAP蛋白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高,除了0.2μg/kg组和2μg/kg青春期雌鼠组外,其它剂量组均显著升高GFAP蛋白水平,且成年期明显高于青春期。结论出生后早期接触低剂量狄氏剂可引起黑质纹状体GFAP进行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神经系统/黑质纹状体 星形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杀虫剂/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基底外侧核在惊恐条件反射中的作用
9
作者 张春晓 黄民 +1 位作者 徐海艳 王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3-175,共3页
目的 :验证杏仁基底外侧核 (BL A)在惊恐条件反射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成 2组。急性实验组 (n=35 )大鼠麻醉后 ,用玻璃微电极观察和记录其 BL A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及电击足底和声音刺激引起的诱发反应 ;慢性实验组 (n=2 5 )大鼠... 目的 :验证杏仁基底外侧核 (BL A)在惊恐条件反射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大鼠分成 2组。急性实验组 (n=35 )大鼠麻醉后 ,用玻璃微电极观察和记录其 BL A神经元的自发放电及电击足底和声音刺激引起的诱发反应 ;慢性实验组 (n=2 5 )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做股动脉插管手术 ,术后恢复 3d,开始进行惊恐条件反射训练。该训练是将条件刺激 (声音刺激 )和非条件刺激 (足部电击 )相结合 ,训练后 ,大鼠对单独的条件刺激产生惊恐反应。此时用 0 .3μL 2 %利多卡因阻断 BL A,观察大鼠对条件刺激产生惊恐反应的改变。结果 :急性实验组大鼠 ,电击足底和声音刺激可引起 BL A一些神经元放电频率较刺激前明显增加 (放电频率变化超过 2 0 % ) ;慢性实验组大鼠 ,训练前 ,单独给予声音刺激不引起血压发生明显改变 (P>0 .0 5 ) ;训练后 (需经 3d) ,单独给予声音刺激可引起血压明显升高 (P<0 .0 1)。此时 ,用利多卡因阻断 BL A的作用 ,再单独给予声音刺激不再引起血压明显升高 (P>0 .0 5 )。结论 :BL A神经元可感受声音和电击足底两种不同的刺激 ;同时 ,经惊恐条件反射训练的大鼠对单独的声音刺激产生的惊恐反应需要 BL A的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仁核 惊恐条件反射 神经元单位放电 血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经典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的建立
10
作者 尚经轩 虞璟 +2 位作者 隋建峰 范蕊 虞乐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4925-4928,共4页
目的在同一豚鼠体上建立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为研究认知过程中前额叶与其他脑区信息编码机制提供模型。方法以经典的眨眼条件反射为基础,采用1 kHz和3 kHz正弦波纯音分别配对压强为20 kPa的束状氧气流对豚鼠左侧眼角... 目的在同一豚鼠体上建立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为研究认知过程中前额叶与其他脑区信息编码机制提供模型。方法以经典的眨眼条件反射为基础,采用1 kHz和3 kHz正弦波纯音分别配对压强为20 kPa的束状氧气流对豚鼠左侧眼角膜进行刺激,利用肌肉张力换能器采集豚鼠眨眼活动,用眨眼条件反射行为特征传感器信号分析软件V2.2版分析眨眼数据。结果经过10 d的配对训练后,6只豚鼠均建立了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实验发现,与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相比,豚鼠更容易建立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结论利用同一豚鼠首次成功建立了痕迹性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双行为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 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 双任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M-P8小鼠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的获得及其PFC-ERP变化
11
作者 杨艺 姚娟 +4 位作者 李轩 吴广延 吴冰 刘树雷 隋建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P8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8,SAM-P8)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的获得及其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变化。方法:实... 目的:研究快速老化P8小鼠(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prone/8,SAM-P8)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trace eyeblink conditioning,TEBC)的获得及其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PFC)事件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的变化。方法:实验动物为SAM-P8组(n=11)与对照小鼠SAM-R1(senescence accelerated mouse-resistant/1,SAM-R1)组(n=11);对2组小鼠进行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与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配对的经典TEBC训练,其中CS为250 ms、3 k Hz、85 d B的纯音,US为强度为3 Psi、持续时间100 ms的束状氧气对动物角膜进行给气。观察2组动物的经典TEBC的条件反应(conditioned response,CR)的习得及其PFC-ERP的变化。结果:行为学结果方面,SAM-P8可以获得有限的经典TEBC(CS:250ms 85 d B的纯音),SAM-R1的条件反应发生率(incidence rate of conditioned response,CR%)明显高于SAM-P8(P<0.05)。PFCERP结果方面:在CR期,无论是峰峰幅度和峰潜伏期未见SAM-P8与SAM-R1 2组间有明显差别,且2组组内训练各期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CR前期,SAM-P8的PFC-ERP的峰峰幅度显著低于SAM-R1(P<0.01),SAM-R1行为习得中期PFC-ERP的峰峰幅度明显高于其行为习得早期(P<0.05),但SAM-P8未见此显著变化。结论:SAM-P8小鼠对经典TEBC的学习能力有损伤但并不完全;在TEBC建立过程中,SAM-P8小鼠其前额叶的参与程度低于SAM-R1小鼠,PFC可能更多参与TEBC的中期获得过程,但这一时间特征对于SAM-P8似乎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老化P8小鼠 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 前额叶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激与神经系统可塑性 被引量:6
12
作者 蔡伟雄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 2000年第4期247-251,共5页
本文介绍了神经系统可塑性的概念、微观水平的结构与功能可塑性表现及应激对其影响。
关键词 应激 神经系统可塑性 神经系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性和痕迹性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眨眼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浩 胡波 +2 位作者 杨丽 范郑丽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延迟性和痕迹性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眨眼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500 ms正弦波纯音和100 ms束状氧气流的配对刺激,训练豚鼠建立延迟性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使用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左侧眼轮匝肌活动,并使... 目的研究延迟性和痕迹性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豚鼠眨眼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方法采用500 ms正弦波纯音和100 ms束状氧气流的配对刺激,训练豚鼠建立延迟性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在此过程中,使用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左侧眼轮匝肌活动,并使用我室编制的Matlab软件分析眨眼行为数据。结果2组豚鼠均分别能建立延迟性和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但是,相对于痕迹性条件反射训练组,延迟性条件反射训练组豚鼠表现出了更快的条件眨眼反应习得率和更高的条件眨眼反应峰幅度(P<0.01)。2组豚鼠条件眨眼反应峰潜伏期以及非条件眨眼反应的峰幅度和峰潜伏期在10 d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变化均不显著(P>0.05)。结论在2类条件反射训练过程中,豚鼠眨眼反应特征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其他常用啮齿类动物模型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性条件反射 痕迹性条件反射 眨眼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艳丽 颜玲娣 +1 位作者 吴春福 宫泽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研究μ、δ、κ三种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和热板镇痛实验方法。结果羟考酮(1.25,2.5,5.0mg.kg-1,s.c)使小鼠的自发活动明显增加,并成明显的量效关系。非选择性阿片受体... 目的研究μ、δ、κ三种阿片受体在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和镇痛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小动物自主活动测定和热板镇痛实验方法。结果羟考酮(1.25,2.5,5.0mg.kg-1,s.c)使小鼠的自发活动明显增加,并成明显的量效关系。非选择性阿片受体拮抗剂naloxone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羟考酮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选择性μ受体拮抗剂naloxonazine对羟考酮(5.0mg.kg-1,s.c)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增加没有影响,而选择性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能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羟考酮引起的小鼠自发活动的增加,选择性κ受体拮抗剂nor-Binltorphimine增强羟考酮引起小鼠高活动性的作用;naloxonazine和naltrindol不影响羟考酮的镇痛作用,而nor-Binltorphimine能拮抗羟考酮的镇痛作用。结论羟考酮引起小鼠自发活动增加可能是通过δ介导的,而羟考酮的镇痛作用可能是通过κ受体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自发活动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要层次论在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应用与探讨
15
作者 邓瑞珍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第8期139-140,共2页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论在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需要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只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需... 目的:探讨需要层次论在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住院患者根据术前、术中和术后的不同需要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指导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只发生迷走神经反射1例,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需要层次论的应用使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进行得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了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状动脉造影术 迷走神经反射 需要层次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小鼠与青年小鼠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行为学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艺 赵传东 +3 位作者 李轩 吴广延 姚娟 隋建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1826-1830,共5页
目的研究老年昆明小鼠在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的行为学特征参数变化。方法老年(15月龄)昆明小鼠组(n=5)及青年(3月龄)昆明小鼠组(n=5),采用不同音频(3、1 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强度为70 dB... 目的研究老年昆明小鼠在眨眼条件反射双任务模型中的行为学特征参数变化。方法老年(15月龄)昆明小鼠组(n=5)及青年(3月龄)昆明小鼠组(n=5),采用不同音频(3、1 kHz)的正弦波纯音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 stimulus,CS),声音强度为70 dB。以持续时间100 ms压强3 psi(1 psi=6.895 kPa)的束状氧气流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进行CS-US配对训练,观察2组动物在双任务眨眼条件射模型训练中其行为学参数的差异,包括眨眼条件反应(eyeblink conditioned responses,CR)、峰幅度(amplitude of peak,AP)、潜伏期(latency of peak,TP)。结果经过12 d配对训练:老年组与青年组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和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CR习得率均随训练天数增加而增加,组间CR习得率均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痕迹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从第10天起出现显著差异(P<0.05),在延迟性眨眼条件反射模式中2组间峰幅度在第6天和第12天有显著差异(P<0.05);2组组内高音频(3 kHz)CS对应的TEBC模式其习得率都要高于低音频(1 kHz)CS的DEBC模式其CR习得率。结论老年昆明小鼠较青年昆明小鼠而言不能很好地学习双任务眨眼条件反射,说明老化对于小鼠的联想型学习记忆有着直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眨眼条件反射 双任务 小鼠 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横断后逼尿肌的结构与功能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新 庞建 +2 位作者 宋波 熊恩庆 金锡御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975-1978,共4页
目的 探讨脊髓横断后逼尿肌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于L1~ 2 平面横断大鼠脊髓 ,3周后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体外肌条拉力试验 ,同时使用光、电镜观察比较逼尿肌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膀胱体积、湿质量或是膀胱壁厚均较对照... 目的 探讨脊髓横断后逼尿肌功能与结构变化的关系。方法 于L1~ 2 平面横断大鼠脊髓 ,3周后行膀胱压力容积测定和体外肌条拉力试验 ,同时使用光、电镜观察比较逼尿肌结构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膀胱体积、湿质量或是膀胱壁厚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平滑肌细胞数量增多、体积增大 ,伴少量纤维增生。核内颗粒增多 ,胞浆内肌丝数量增多 ,细胞间可见大量锯齿状的胞突连接以及较多紧密连接。实验组为低顺应性和不稳定膀胱。在一定张力下逼尿肌有自发性收缩产生。实验组体外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及收缩力较对照组高。阿托品对肌条自发性收缩频率无影响。结论 逼尿肌反射亢进的形成有着其特殊的原因和病理生理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逼尿肌 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的建立及其习得规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鑫 吴广延 +2 位作者 侯蓓蓓 刘文贤 余茜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以自由活动的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饮水奖赏条件反射,分析其建立和消退特征。方法 20只成年雄性大鼠,分为配对组和非配对组各10只,配对组给予以声音作为条件刺激,固定的间隔时间后给予水滴作为奖赏性非条件刺激进行饮水条件反射训练... 目的以自由活动的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建立饮水奖赏条件反射,分析其建立和消退特征。方法 20只成年雄性大鼠,分为配对组和非配对组各10只,配对组给予以声音作为条件刺激,固定的间隔时间后给予水滴作为奖赏性非条件刺激进行饮水条件反射训练,非配对组同样以声音作为条件刺激,但给予一个随机的时间间隔后的水滴作为非条件反射进行训练,利用红外发射及接收装置探查大鼠的饮水反应,通过生理记录仪记录相关行为,比较两组饮水反应习得率和潜伏期。结果配对组大鼠能够习得饮水奖赏条件反射,7天训练后习得率维持在60%以上的高水平;反应潜伏期随训练时间增加而缩短;消退实验中大鼠的习得率迅速下降并维持在10%以下的低水平。非配对组不能习得饮水奖赏条件反射,习得率维持在20%以内的低水平。结论自由活动的大鼠能建立奖赏饮水条件反射,习得后也能迅速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反射 大鼠 习得率 潜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胃-结肠反射和腹部按摩训练排便的观察 被引量:4
19
作者 夏玲霞 《临床护理杂志》 2008年第2期64-64,共1页
目的探讨利用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 目的探讨利用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骨科卧床患者定时排便的效果。方法将150例下肢骨折卧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早餐后30min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训练患者定时排便,对照组按常规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用患者的胃-结肠反射同时腹部按摩可有效预防便秘,减轻患者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训练 按摩 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地方中药中有关睡眠中药文献辑述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丽媛 刘艳骄 +1 位作者 王东岩 韩晓霞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第7期857-858,共2页
辽宁省位于长白山、华北和内蒙古3个植物区系交汇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著名的“关药”主产区,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具有睡眠相关作用的药物文献进行整理,对这些本地区中药本草文献的辑述,以便于发挥地域药物优势,提高临床治疗睡... 辽宁省位于长白山、华北和内蒙古3个植物区系交汇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是著名的“关药”主产区,本文通过对辽宁省具有睡眠相关作用的药物文献进行整理,对这些本地区中药本草文献的辑述,以便于发挥地域药物优势,提高临床治疗睡眠障碍疾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地方中药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