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千里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网络药理学分析
1
作者 王慧静 李姿 +3 位作者 谷峥 李宗阳 方雨诗 张晓艳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127-133,共7页
目的:探究千里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千里光入血成分;在TCMIP数据库中检索千里光入血成分靶点,并在OMIM、DrugBank、GeneCards、TTD数... 目的:探究千里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成分-靶点-通路作用机制,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千里光入血成分;在TCMIP数据库中检索千里光入血成分靶点,并在OMIM、DrugBank、GeneCards、TTD数据库中检索寻常型银屑病靶点,绘制Venn图取两者交集靶点;使用String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ytoscape 3.8.2构建千里光核心入血成分-交集靶点网络,使用Metascape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1.5.7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实现可视化。结果:共得到千里光入血成分50个,其中核心入血成分9个。核心入血成分靶点85个,寻常型银屑病靶点1 175个,两者交集靶点18个。蛋白互作网络得到关键靶点HSP90AA1、ESR1、AKT1,千里光核心入血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得到主要成分山柰酚、槲皮素,KEGG富集分析得到PI3K-Akt等关键信号通路,GO富集分析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对激素的反应、对炎症反应的调节、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等,细胞组成主要涉及转录调控复合体、囊泡腔、分泌颗粒腔等,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激酶结合、蛋白激酶结合、蛋白激酶活性等。山柰酚、槲皮素与核心靶点AKT1分子对接结合能分别为-6.59 kcal/mol、-6.67 kcal/mol。结论:千里光核心入血成分山柰酚、槲皮素可能通过AKT1靶点,作用于PI3K-Akt信号通路发挥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千里光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美乐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屠远辉 吴涛 +1 位作者 刘爱民 张步鑫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7-59,共3页
目的探究修美乐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修美乐皮下注射治疗... 目的探究修美乐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相关免疫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2例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修美乐皮下注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进行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6.1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2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L-2、IL-17、IL-23、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修美乐联合麻防犀角地黄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银屑病面积,提高生活质量,且在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防犀角地黄汤 修美乐 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 联合治疗 P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黛膏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效果及对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芳 王敏 +1 位作者 李和平 陈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25-228,共4页
目的观察青黛膏联合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皮损外涂卡泊三醇软膏联合NB-UVB照... 目的观察青黛膏联合NB-UVB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2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皮损外涂卡泊三醇软膏联合NB-UVB照射,治疗组皮损处外用青黛膏联合NB-UVB照射,共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水平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2例患者试验期间自行放弃治疗、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多次未能按时用药,均按脱落病例处理,实际符合要求的患者为68例。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48%、94.1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P=0.040)。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中IL-17及V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4、-0.564,P=0.863、0.576)。治疗8周后,治疗组病人的各上述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t=3.114、2.357,P=0.034、0.022)。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差异均无无统计学意义(t=-0.790、-0.621、0.491、-0.625,P=0.432、0.537、0.625、0.534)。治疗8周后,治疗组外周血中CD_(3)^(+)、CD_(4)^(+)以及CD_(4)^(+)/CD_(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3、-3.498、-3.237,P=0.000、0.001、0.002);而CD_(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显著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77,P=0.016)。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生命体征平稳,且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结论青黛膏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和调节免疫功能有关,且无不良反应增加,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临床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黛膏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凉血和活血化瘀中药对小鼠实验性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齐欣 刘晓明 林熙然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当归等 10味中药与银屑病治疗有关的作用。 [方法 ]利用小鼠银屑病实验模型及PCNA免疫组化方法 ,分别观察了 6味清热凉血药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和 6味活血化瘀药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结果 ]6... [目的 ]研究丹参、赤芍、当归等 10味中药与银屑病治疗有关的作用。 [方法 ]利用小鼠银屑病实验模型及PCNA免疫组化方法 ,分别观察了 6味清热凉血药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和 6味活血化瘀药对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结果 ]6味清热凉血中药均能显著抑制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和PCNA表达。 6味活血化瘀药中 5味均能显著促进表皮分化。其中丹参、赤芍又兼具有上述两种作用。 [结论 ]本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凉血 活血化瘀 小鼠 银屑病 中医药疗法 增殖细胞核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银颗粒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银屑病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小板、白细胞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郝洁 张贺 +3 位作者 付丹丹 张全英 吴湘涛 田小军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5-118,共4页
目的探讨消银颗粒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银屑病患儿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小板、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小儿寻常型银屑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他扎... 目的探讨消银颗粒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银屑病患儿疗效及对外周血T细胞亚群、血小板、白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医院诊断治疗的小儿寻常型银屑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他扎罗汀凝胶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研究组31例给予消银颗粒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两组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_(4)、CD^(+)_(8)、CD^(+)_(4)/CD^(+)_(8)水平,外周血血小板水平以及白细胞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13例临床治愈,12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96.5%(25/31);对照组9例临床治愈,11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87.1%(26/31);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外周血CD^(+)_(4)、CD^(+)_(4)/CD^(+)_(8)显著升高,CD^(+)_(8)显著下降,并且研究组变化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时白细胞恢复正常,并维持在正常水平,血小板显著下降,治疗2、4、8周,血小板呈持续下降趋势,治疗8周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研究组血小板降低更显著,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银颗粒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对银屑病患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降低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银颗粒 地奈德乳膏 银屑病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对皮损面积、血液流变学、血清IFN-γ、IL-2及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沈丹丹 王希 喻治达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观察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对患者皮损面积、血液流变学、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0月医院诊治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对患者皮损面积、血液流变学、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0年10月医院诊治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皮损面积,血液流变学,血清IFN-γ、IL-2及IL-10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愈显率为70.7%(2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8%(20/4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PASI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高切及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以上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IFN-γ、IL-2及IL-1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两组各指标均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血清IL-2及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血清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3/41)、9.8%(4/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表里和解祛邪法治疗斑块状银屑病效果满意,能够更好地消退皮损,改善血液流变学及炎性因子水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状银屑病 表里双解 祛邪法 皮损面积 血液流变学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许能 吴胜利 马绍尧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61-62,共2页
为探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以小鼠尾部鳞片模型 ,观察凉血解毒汤 (主药 :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等 )和复方青黛丸 (主药 :青黛、土茯苓、丹参、白芷等 )对表皮颗粒层鳞片数的影响。结果 :凉血解毒汤能诱导鼠尾表皮颗... 为探讨凉血解毒中药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以小鼠尾部鳞片模型 ,观察凉血解毒汤 (主药 :生地黄、紫草、生槐花、大青叶等 )和复方青黛丸 (主药 :青黛、土茯苓、丹参、白芷等 )对表皮颗粒层鳞片数的影响。结果 :凉血解毒汤能诱导鼠尾表皮颗粒细胞的形成 ,并使颗粒细胞数增加 ,复方青黛丸的作用则不明显。提示凉血解毒中药对小鼠银屑病模型有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小鼠模型 凉血解毒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闵仲生从脾论治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蕊 闵仲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330-331,341,共3页
闵仲生教授认为,脾虚湿蕴型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特殊证型,相较于其他证型的银屑病具有病程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总结闵仲生教授从脾论治脾虚湿蕴型银屑病的辨证要点、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举例阐释闵仲生教授从脾论治... 闵仲生教授认为,脾虚湿蕴型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的一种特殊证型,相较于其他证型的银屑病具有病程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总结闵仲生教授从脾论治脾虚湿蕴型银屑病的辨证要点、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举例阐释闵仲生教授从脾论治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及选方用药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闵仲生 银屑病 脾虚湿蕴 健脾祛湿 临床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7例 被引量:5
9
作者 庞利涛 王丰莲 薛峰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2期3075-3077,共3页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完成37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39例。对照组给予NB-UVB照射、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完成37例,脱落3例;对照组完成39例。对照组给予NB-UVB照射、外涂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口服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AS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有效率为71.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疏风解毒胶囊 NB-UVB照射 复方氟米松软膏 PASI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德泰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代淑芳 康德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康德泰教授认为,红皮病型银屑病病机初期为热在血分、湿热俱盛,后期为气阴两亏,血虚风燥;在治疗上主张分期论治,初期凉血活血、清热利湿,后期益气养血、滋阴润肤,配合心理治疗及适当的外用药,疗效确切。
关键词 红皮病型银屑病 经验 中医药疗法 康德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炳元教授辨治儿童银屑病经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廷保 窦志强 +1 位作者 潘利忠 何炳元 《中医儿科杂志》 2006年第2期4-6,共3页
总结了何炳元教授临床辨治儿童银屑病的经验。何教授结合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将儿童银屑病分为血热、血燥、血瘀、血虚四型,并用银翘汤加减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并附案例以资验证。
关键词 何炳元 儿童 银屑病 银翘汤加减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清对寻常型银屑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s-1 mRN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晓杰 孙淑娜 +2 位作者 黄启腾 占永久 邹永新 《山东中医杂志》 201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 :观察湿热清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s-1 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转录因子Ets-1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相关性,揭示湿热清加味治疗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与20例... 目的 :观察湿热清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Ets-1 mRNA水平的影响,探讨转录因子Ets-1与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相关性,揭示湿热清加味治疗的微观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28例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与20例健康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ts-1 mRNA水平,观察患者经湿热清加味治疗后Ets-1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Ets-1 mR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给予湿热清加味治疗后Ets-1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外周血中Ets-1 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湿热清加味治疗后明显降低,提示湿热清加味可能通过调节转录因子Ets-1表达量间接影响T淋巴细胞分化,从而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核细胞Ets-1 mRNA 湿热清加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4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雪山 杨国利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466-467,共2页
关键词 凉血解毒汤 银屑病 疗效观察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3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桂华 宋业强 《河南中医》 2017年第4期699-702,共4页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PPPA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PASI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跖脓疱型银屑病 龙胆泻肝汤 龙珠软膏 龙胆草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蜈黛软膏外涂联合闪罐、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3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俊涛 马飞 +4 位作者 刘爱民 王莹 马垟垟 王丽 方玉甫 《河南中医》 2021年第7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观察蜈黛软膏外涂联合闪罐、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皮损处外涂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同时进行全身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给予... 目的:观察蜈黛软膏外涂联合闪罐、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皮损处外涂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同时进行全身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组给予蜈黛软膏外涂联合闪罐、走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2周、治疗4周PAS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周、治疗4周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为率86.7%,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得到缓解。结论:蜈黛软膏外涂联合闪罐、走罐治疗斑块型银屑病与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联合全身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疗效相当,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块型银屑病 蜈黛软膏 走罐疗法 闪罐疗法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银屑病31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文齐 《河南中医》 2015年第11期2719-272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维A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维A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复发率为9.68%;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复发率为33.33%。两组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银屑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均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阿维A酸 中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丽红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涂复方青黛膏配合内服中药"消银汤",对照组单纯内服"消银汤",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60.7... 目的观察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1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外涂复方青黛膏配合内服中药"消银汤",对照组单纯内服"消银汤",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对照组6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青黛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显著的疗效和独特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青黛膏 寻常型银屑病 消银汤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银酊外用治疗银屑病临床观察
18
作者 卢益萍 苗秀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 394,共1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红斑鳞屑性炎性皮肤病,发病率高、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笔者通过自制祛银酊擦剂外涂,观察银屑病患者的皮损变化,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银屑病 祛银酊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乐 姜俊杰 +2 位作者 战杨 张晶 梁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 目的探讨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症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诊治的血虚风燥型银屑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及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主症及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瘙痒程度(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SI评分和瘙痒VAS评分、压痛及肿胀关节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血管表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42%(48/62),高于对照组[58.06%(36/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痹祛湿活血汤联合微针灸治疗血虚风燥型银屑病对中医证候、皮损、关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其作用可能是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痹祛湿活血汤 微针灸 血虚风燥型 银屑病 中医证候 症状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炳南白疕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闯 尚洪宇 +1 位作者 曹译文 王根林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9期1510-1511,共2页
目的:观察赵炳南白疕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予赵炳南白疕1号口服,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浸润... 目的:观察赵炳南白疕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予赵炳南白疕1号口服,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斑、浸润、鳞屑及皮损面积等PASI积分均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赵炳南白疕1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型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型 赵炳南白疕1号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