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6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
作者 沈润斌 李国梁 +3 位作者 刘小平 陈康 韩广普 赵建勇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老年Cl型桡骨远端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治疗老年C1型桡骨远端骨折病例60例,其中男9例,女51例;年龄65~84(72.69±8.14)岁;左侧18例,右侧42例;摔伤55例,车祸伤5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固定,男4例,女26例;年龄(72.54±8.67)岁;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20.61±2.17)kg·m^(-2);左侧10例,右侧20例;摔伤27例,车祸伤3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男5例,女25例;年龄(72.76±7.23)岁;BMI(20.82±2.03)kg·m^(-2);左侧8例,右侧22例;摔伤28例,车祸伤2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2 d、12周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变化及腕关节患者自行评分量表(patient-rated wrist evaluation,PRWE),比较两组测量结果。结果: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60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20(14.50±2.78)周。两组术后2d及12周同术前比较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 d及12周PRWE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 d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12周时两组间PRWE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单臂外固定架联合经皮穿针固定可提高C1型桡骨远端骨折固定的可靠性,阶段性拆除固定装置更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经皮穿针 单臂外固定架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固定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峻玮 侯金永 +8 位作者 李朝辉 马振元 高祥 毕宏政 陈玲玲 王海涛 聂伟志 成永忠 奚小冰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119例,其中男39例,女80例,年龄48~74(60.58±6.7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3(5.29...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治疗中老年Colles骨折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Colles骨折患者119例,其中男39例,女80例,年龄48~74(60.58±6.7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1~13(5.29±2.52)d,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克氏针固定组(克氏针组)及接骨板内固定组(接骨板组)。克氏针组68例,男21例,女47例;年龄49~74(61.15±6.24)岁;左侧41例,右侧27例。接骨板组51例,男18例,女33例;年龄48~72(59.78±5.71)岁;左侧31例,右侧20例。记录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桡骨远端影像学参数(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术后3、12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和上肢功能障碍评分量表(disabilities of the arm,shoulder and hand,DASH)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12~19(13.32±2.02)个月。克氏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少于接骨板组[27.91(13.00,42.00)min vs 67.52(29.72,105.32)min,Z=-8.74,P=0.00;3.24(1.08,5.40)ml vs 21.91(17.38,26.44)ml,Z=-9.31,P=0.00;(8.38±2.63)d vs(11.40±2.78)d,t=-3.12,P=0.00;10111.29(6738.98,13483.60)元vs 15871.11(11690.40,20051.82)元,Z=-5.62,P=0.00]。克氏针组并发症2例,接骨板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克氏针组桡骨高度小于接骨板组[(11.45±1.69)mm vs(12.11±1.78)mm,t=-2.061,P=0.04],尺偏角及掌倾角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克氏针组DASH评分、Gartland-werley评分较接骨板组高[(19.10±9.89)分vs(13.47±3.51)分,t=4.34,P=0.00;(11.15±3.61)分vs(6.41±2.75)分,t=8.13,P=0.00];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接骨板内固定相比,闭合复位克氏针支撑固定虽然对桡骨高度的恢复稍差,但术后12个月两组患肢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花费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COLLES骨折 克氏针 微创固定 接骨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俊锋 赵红 +1 位作者 董英 范小春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先... 目的探究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先行手法整复至解剖或功能复位,随后对照组应用传统管型石膏外固定,试验组采用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携带角、Baumann角、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儿患肘Baumann角(78.15±1.88)°低于对照组(80.54±2.03)°,携带角(15.16±1.66)°高于对照组(12.51±1.26)°(P<0.05);试验组患儿患伤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79.14±8.04)分高于对照组(72.15±7.46)分(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vs 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和稳定性较好,可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 手法整复 石膏托板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药熏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腕关节障碍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
4
作者 宋慧 刘红 刘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3期517-51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熏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3月—2023年3月120例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根据不同中药熏洗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均采用常规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60)给...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熏洗方案对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3月—2023年3月120例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根据不同中药熏洗方案进行随机分组,均采用常规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60)给予海桐皮汤熏洗,观察组(n=60)给予通痹熏洗汤熏洗,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手背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炎症因子以及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干预3月后,观察组的手背肿痛消除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3月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月后,两组腕关节背伸和尺偏活动度均增加,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3月后,观察组腕关节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于海桐皮汤,通痹熏洗汤熏洗更能显著缩短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患者手背肿痛消除时间和骨折的愈合时间,增加腕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促进腕关节的功能恢复,但二者的抗炎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桐皮汤 通痹熏洗汤 中药熏洗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复位技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5
作者 段立强 古恩鹏 +4 位作者 张起 赵鹏 许志宇 郭子煜 潘志铖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金针复位技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天津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32例,采用金针复位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Ga... 目的:探讨金针复位技术治疗老年Colles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天津滨海新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Colles骨折患者32例,采用金针复位技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功能恢复情况,术后3个月,采用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后的腕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5~12周。骨折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3周,手术时间15~75 min,平均40.9 min,术中出血量2~20 mL,平均6.5 mL。在影像学评估方面,患者的术后1周、拔钉后2周的尺偏角及桡骨长度均高于术前,掌倾角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术后1周与拔钉后2周的尺偏角、掌倾角及桡骨长度无明显差异。术后5~8周,X线评分优良率为93.7%;术后3个月,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96.8%。术后未见神经血管肌腱损伤、针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结论:金针复位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复位技术 COLLES骨折 Gartland-Werley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付佳 唐承杰 +2 位作者 杜丹 贾军峰 李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分析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 目的:分析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患肢肿胀、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在我院行复位内固定术,且术后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中药组各88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抗炎镇痛治疗,中药组给予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肢周径、术后恢复状况、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中药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3 d、5 d及7 d,中药组VAS评分及患肢最大周径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患肢消肿及止痛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均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中药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5.68%vs 17.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参芪知甘汤联合中药熏洗可缓解肱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肿胀与疼痛,改善凝血功能,减少深静脉血栓(DVT)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知甘汤 肱骨髁间骨折 患肢肿胀 疼痛程度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严文洁 伍峰 +1 位作者 冯旋 王文佳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007-1010,共4页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结合红白舒筋散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以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红白舒筋散外敷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估2组的症状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活动度、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畸形、瘀血消退、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白舒筋散外敷结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症状消退,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 红白舒筋散 骨折愈合 腕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伤洗剂熏洗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8
作者 陈善创 刘子桃 +3 位作者 刘启宇 黄永铨 江涛 苏海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骨伤洗剂熏洗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纳入该院2021年7月—2022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共66例,常规指导功能锻炼组(对照组)33例和常规指导功能锻炼+骨伤洗剂熏... 目的探讨骨伤洗剂熏洗在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纳入该院2021年7月—2022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掌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患者共66例,常规指导功能锻炼组(对照组)33例和常规指导功能锻炼+骨伤洗剂熏洗组(治疗组)33例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均为100%,治疗组在治疗后及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VAS)评分、肿胀减轻程度、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治疗组患者腕关节Gardmld-Werley功能评分明优于对照组。结论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指导性功能锻炼+骨伤洗剂熏洗可有效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伤洗剂 中药熏洗 桡骨远端骨折 术后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9
作者 周斌 姚昉 +3 位作者 许波 陈延荣 王明喜 管泳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87-992,共6页
目的:观察“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型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王氏五步法”手... 目的:观察“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解剖锁定型钛板内固定术,观察组采用“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及桡骨高度,并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桡骨高度均升高(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术后半个月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个月,两组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半月、3个月对照组的桡骨高度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桡骨高度丢失;两组Cooney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未见并发症。结论:“王氏五步法”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有利于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可有效避免开放手术的并发症;虽然术后影像学显示部分桡骨高度丢失,但并未影响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五步法 桡骨远端骨折 手法整复 腕关节功能 夹板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晶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429-431,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压缩骨折入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经皮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压缩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脊柱压缩骨折入院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个案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感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前、术后3 d及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VAS、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及随访期间,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再骨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护理用于微创手术治疗的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可实现有效镇痛,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并有效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微创手术 脊柱压缩骨折 睡眠质量 不良事件 骨折再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临床观察
11
作者 沈懿 李俊宇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接骨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的疗效。方法: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接骨胶囊。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手腕消肿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配合桃红接骨胶囊治疗Colles骨折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疼痛、肿胀症状、提高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S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桃红接骨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文庆 曹玉净 +4 位作者 吕秋霞 李东方 李明 李家乐 钱亚男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70-1874,共5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老年患者居多,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和复位后联合小夹板、高分子石膏材料外固定。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上肢骨折,老年患者居多,其治疗方法较多,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通过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和复位后联合小夹板、高分子石膏材料外固定。手术主要包括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外固定架固定术、腕关节镜技术、腕关节置换术、髓内钉固定术。以上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操作难度、临床疗效各不相同,治疗其相适应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可单独应用,也可以2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随着数字骨科发展,3D打印技术也广泛应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上肢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手法复位 手术方法 适应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骨八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蔡钰伟 张兆华 +2 位作者 张念军 谢学文 何沛聪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2354-2359,共6页
【目的】观察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骨八方(由生地黄、丹参、桃仁、木通、红花、延胡索、三七等中药组成)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门诊采用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 【目的】观察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骨八方(由生地黄、丹参、桃仁、木通、红花、延胡索、三七等中药组成)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佛山市中医院骨科门诊采用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124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是否服用骨八方治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骨八方治疗,疗程为1个月并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活动度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伤肢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评价2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腕关节功能改善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锻炼开始时间、伤肢肿胀消退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对腕关节旋前、旋后、掌屈活动度的改善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6个月后,对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观察组的优良率为55.56%(35/63),对照组为45.90%(28/61);2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改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75,P=0.282)。【结论】两种方式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患者的腕关节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而采用正骨十四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骨八方治疗可显著缩短伤肢肿胀消退时间,促进骨折愈合与再生,改善腕关节功能,降低患者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骨十四法 小夹板固定 骨八方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腕关节活动度
原文传递
基于“动静结合”理论探讨中医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势
14
作者 文志 邝高艳 +3 位作者 邱礼国 赵庆祚 叶子丰 卢敏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5期123-127,139,共6页
“动静结合”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肘关节骨折,其并发症多,康复治疗缺乏一定的规范,容易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根据临床实践及文献阅读,从“动静结合的理论溯源”“儿童肱骨髁上... “动静结合”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指导原则。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为常见的肘关节骨折,其并发症多,康复治疗缺乏一定的规范,容易出现肘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后果。根据临床实践及文献阅读,从“动静结合的理论溯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现状及困境”“动静结合的思想内涵与科学论证”“动静结合在临床中的具体应用“”动静结合理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优势”5个方面探讨基于“动静结合”理论下中医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优势,以期丰富中医“动静结合”思想内涵,为中医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动静结合 中医骨伤科 理论探讨 治疗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通络汤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罗杰 袁尚锋 +4 位作者 彭真灵 朱莹莹 罗娟 万文渊 袁赞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汤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补肾通络汤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通络汤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和疼痛缓解时间,血清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骨密度水平,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显著高于对照组(8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及疼痛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骨钙素、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及骨密度水平、掌倾角、尺偏角角度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78%)显著低于对照组(2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肾通络汤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通络汤 仙灵骨葆胶囊 骨质疏松 桡骨远端骨折 骨代谢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临床观察
16
作者 江小平 饶文斌 黄建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8期1482-1484,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 目的:观察中医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6例。对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用中医手法复位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肿胀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腕关节功能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手法复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较好,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中医手法复位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7
作者 张翀 段显亮 王华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9期146-148,共3页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比较带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该院收治的64例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性愈合时间、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手术前后CM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SF-36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性愈合时间,以及降低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Neer二部分骨折 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骨性愈合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临床研究
18
作者 冯伟利 楚利涛 周洪保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1期15-19,23,共6页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对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血液流变学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102例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以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相关指标(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活动度、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D-二聚体(D-dimer,D-D)]、骨折愈合相关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FGF-2)、胰岛素生长因子-1(insulin growth factor-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2组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腕关节背伸、屈曲度大于对照组(P均<0.05),EAI、WBV、HCT、D-D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FGF-2、IGF-1、TGF-β1高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9%,与对照组的10.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中药熏蒸能改善尺桡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患者腕关节活动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这可能与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调节骨折愈合相关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桡骨骨干骨折 手法复位 中药熏蒸 血液流变学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氏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临床观察
19
作者 何丕龙 赵纯 +3 位作者 刘政 彭伟 涂禾 吴月 《四川中医》 2024年第10期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郑氏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从本院急诊收治的掌侧Barton骨折患者中,抽取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采... 目的:探讨使用郑氏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从本院急诊收治的掌侧Barton骨折患者中,抽取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郑氏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制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术后采用常规康复锻炼,均治疗12周,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影像学参数等。结果:通过为期12周的治疗疗程后,采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桡骨高度、尺倾角、掌倾角升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郑氏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钢托外固定治疗掌侧Barton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避免桡骨高度丢失,减少腕关节畸形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氏手法 小夹板 钢托 BARTON骨折
原文传递
骨伤消肿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肿胀疼痛临床观察
20
作者 李陈 董林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44-45,共2页
目的:观察骨伤消肿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肿胀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骨伤消肿方,分别在治疗前、治... 目的:观察骨伤消肿方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肿胀疼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肿胀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骨伤消肿方,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天、治疗3天、治疗5天,观测肿胀值、肿胀分度、VAS疼痛评分、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肿胀值、肿胀分度、VAS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伤消肿方能够有效减轻桡骨远端骨折(C型)术前患者的肿胀,缓解疼痛,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伤消肿方 肿胀疼痛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