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疏理气机探讨风药治疗儿童鼻鼽
1
作者 刘悦 徐丽 《国医论坛》 2025年第1期16-18,共3页
小儿脏腑娇嫩,易感受外邪,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不畅则肺气失宣,气不行则肝失疏泄,气不足则脾失升清,肺、肝、肾功能失调,最终导致肺失宣肃,通调失司,发为鼻鼽。张元素提出的“味薄风药”理论,强调以味薄之品调理气机升降,用荆芥、防... 小儿脏腑娇嫩,易感受外邪,使气机升降出入失常,气不畅则肺气失宣,气不行则肝失疏泄,气不足则脾失升清,肺、肝、肾功能失调,最终导致肺失宣肃,通调失司,发为鼻鼽。张元素提出的“味薄风药”理论,强调以味薄之品调理气机升降,用荆芥、防风、桂枝、薄荷、菊花宣肺气、散郁火;用柴胡、薄荷、菊花疏肝气、畅情志;用柴胡、升麻升脾气、胜湿气;用川芎、红花促气行、化瘀滞。使得气机升降有序,气血津液输布正常,达到治疗儿童鼻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气机 味薄风药 儿童变应性鼻炎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类方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运用探讨
2
作者 陈婷 周蓓 +2 位作者 高露 朱巧凤 易蔚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6-29,共4页
归纳古今对麻黄及麻黄类方的认识,包括麻黄的作用、用量、炮制方法,总结麻黄类方在小儿肺系疾病(小儿外感、小儿鼻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肾系疾病(小儿遗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新生儿疾病(胎黄、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指... 归纳古今对麻黄及麻黄类方的认识,包括麻黄的作用、用量、炮制方法,总结麻黄类方在小儿肺系疾病(小儿外感、小儿鼻鼽、肺炎喘嗽、小儿哮喘)、肾系疾病(小儿遗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及新生儿疾病(胎黄、小儿湿疹)中的应用,指出运用麻黄类方时应充分考虑其主治疾病、用药配伍、小儿体质及生理病理特点等因素,巧用发汗法以退热、透疹,宣肺气以平喘、止咳,利水湿以消肿、退黄等,并在充分发挥麻黄功效的同时减轻其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疾病 麻黄类方 临床运用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承+思政”教学模式在中医儿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3
作者 邢鑫鑫 张伟 郭建波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1期75-77,100,共4页
目的探讨以“张伟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为平台,将师承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培训前后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跟师实践、科研能力及中医思维能力。结果通过培训,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 目的探讨以“张伟名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为平台,将师承教育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培养模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培训前后学生的理论学习、技能培训、跟师实践、科研能力及中医思维能力。结果通过培训,学生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医德医风、科研能力上均有所提高。结论该教学模式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增强实践技能和科研思维能力,促进中医临床思维的早期形成,有效建立学生的中医药文化自信及学科自信,并充分发挥名中医工作室在中医药教育中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名中医工作室 师承 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刘燕平教授治疗小儿泄泻临证经验
4
作者 黄娜 李鸿玲 +1 位作者 马艳君 刘燕平(指导) 《广西中医药》 2025年第1期35-37,共3页
小儿泄泻是儿科常见的脾胃病证,四季皆可发病,尤以夏、秋两季多见。刘燕平教授在临证过程中从总体出发,辨证论治,按“治病必求于本”原则,治疗时把握疾病的病因病机,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小儿泄泻,辨证准确,收效甚佳。
关键词 小儿泄泻 刘燕平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兰教授基于“平衡脏腑、内外合治”思想论治性早熟
5
作者 陶洪 舒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4-168,共5页
性早熟是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严重阻碍儿童健康成长及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但临床实际运用该类药物时有明显的局限性。国家级名中医舒兰教授认为,性早熟的基本病机为肾之阴阳... 性早熟是儿童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严重阻碍儿童健康成长及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目前,西医治疗本病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但临床实际运用该类药物时有明显的局限性。国家级名中医舒兰教授认为,性早熟的基本病机为肾之阴阳失衡,“天癸”早至,并提出引起肾之阴阳失衡的原因不局限于肾脏本身,而在于脏腑之间生理功能联系失衡,以平衡脏腑功能、内外合治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治以平衡脏腑为法,常用龙胆泻肝汤合知柏地黄汤、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二陈汤合二至丸、黄连阿胶汤合两地汤等加减治疗;外治以消肿通络为法,常用玄明粉外敷或自制早熟贴治疗,并强调临证时需注重宣教开导、身心兼治。基于“平衡脏腑、内外合治”的思想为性早熟提供新的诊疗思路,并附临床验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早熟 平衡脏腑 内外合治 舒兰 乳疠 肝郁化火、肾阴不足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H3112)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分析
6
作者 孙继超 张冬梅 +5 位作者 廖星 杨旭光 李佳 王洋 亓润智 毕明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0,共6页
对2014—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代码H3112)相关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从面上、青年及地区基金3个类别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中医儿科获资助项目的特点,以期为中医儿科相关领域科研及临床从业人... 对2014—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儿科(代码H3112)相关项目申请及资助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从面上、青年及地区基金3个类别项目的申请和资助情况进行介绍,并总结中医儿科获资助项目的特点,以期为中医儿科相关领域科研及临床从业人员申报项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医儿科 项目申请 项目资助 现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王文亮 李红 +1 位作者 李海朋 安雪松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4期115-117,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发声性抽动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儿童发声性抽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6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发声性抽动患儿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硫必利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耶鲁抽动严重度量表(YGT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YGT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YGTS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治疗前,两组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感觉能力评分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5)。结论: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发声性抽动患儿的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改善其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声性抽动 儿童 半夏厚朴汤加味 盐酸硫必利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夙根伏痰理论探讨儿童病毒诱发哮喘的中医三级防治
8
作者 姚冰 谢静 +6 位作者 王孟清 罗银河 胡燕 周姗 荀春铮 黄婷 兰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探讨夙根伏痰理论在儿童病毒诱发哮喘三级防治中的应用。从伏痰的成因、哮喘夙根的发展等角度出发,立足于病毒诱发哮喘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于病毒诱发哮喘的三级防治的始终,探讨其一、二、三级防治的具体应用。一级... 探讨夙根伏痰理论在儿童病毒诱发哮喘三级防治中的应用。从伏痰的成因、哮喘夙根的发展等角度出发,立足于病毒诱发哮喘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贯穿于病毒诱发哮喘的三级防治的始终,探讨其一、二、三级防治的具体应用。一级防治是指在病毒感染引起首次喘息时,通过及时清除病邪、调理体质和扶正气等方式,消除高危因素,以防止哮喘的形成,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二级防治是在哮喘确诊后进行早期治疗,以达到既病防变、防微杜渐的目的。三级防治是针对哮喘缓解期进行的防复措施,以防止病情复发。基于夙根伏痰理论并应用治未病思想对儿童病毒诱发哮喘进行分期、分级防治,截断哮喘伏痰结成、清除夙根可以减少或防止哮喘的发生发展,为病毒诱发哮喘防治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夙根伏痰 呼吸道病毒感染 儿童哮喘 病因病机 三级防治 治未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AG/CB1/AMPK1通路探讨捏脊干预对幼龄大鼠厌食的效应及机制
9
作者 马唯刚 钱星羽 +10 位作者 张永龙 赵素红 王瑞 徐枝芳 孟向文 杜凯 李岩琪 席强 李忠正 郭永明 《陕西中医》 202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干预对幼龄厌食大鼠厌食症的效应,并以胃窦部胃饥饿素(Ghrelin)为切入点初步探究捏脊干预厌食症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5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取利血平腹腔注射(45μg/ml)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分别为对... 目的:观察捏脊疗法干预对幼龄厌食大鼠厌食症的效应,并以胃窦部胃饥饿素(Ghrelin)为切入点初步探究捏脊干预厌食症的调控机制。方法:选择5周龄的健康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采取利血平腹腔注射(45μg/ml)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捏脊组。捏脊干预参数为12遍/d,上、下午各1次。通过体重、进食量、悬空拉尾抵抗时长、外观行为评分明确捏脊疗法的干预效应,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胃窦部胃饥饿素的表达,明确捏脊疗法对促食欲激素的调控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ELISA检测下丘脑中2-花生四烯酸甘油(2-AG)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下丘脑神经肽Y(NPY)、促阿片-黑素细胞皮质素原(POMC)、大麻素受体CB1亚型(CB1)、5’-腺苷一磷酸激活的蛋白激酶α1(AMPKα1)的表达,探究捏脊干预后下丘脑摄食中枢机制是否参与并改善摄食行为。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捏脊组体重均降低(P<0.01),自捏脊干预7 d后,捏脊组较模型组体重增长趋势更明显;模型组及捏脊组进食量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体重及进食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悬空拉尾抵抗力与捏脊组均时长减少(P<0.01),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时长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及捏脊组脾虚外观行为评分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胃窦Ghrelin的含量降低(P<0.05),捏脊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捏脊组含量升高(P<0.05)。捏脊疗法对下丘脑中的NPY肽、POMC肽、AMPK1、CB1、2-AG表达无明显调控作用。结论:捏脊干预可提高利血平诱导幼龄厌食大鼠进食量和体重,改善脾虚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胃窦Ghrelin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症 捏脊疗法 下丘脑 摄食中枢 厌食症幼鼠 神经肽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朱丹溪“食积痰”理论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思路探析
10
作者 邱梦婷 董盈妹 +1 位作者 赵霞 吴嘉宝 《江苏中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28-31,共4页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肠功能紊乱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或上腹部疼痛为主症,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食积痰”是朱丹溪提出的痰和食积互为因果的一种痰候。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病后失调、寒温...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胃肠功能紊乱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以餐后饱胀或上腹部疼痛为主症,严重者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食积痰”是朱丹溪提出的痰和食积互为因果的一种痰候。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饮食不节、情志不遂、病后失调、寒温不适诱发,基于朱丹溪“食积痰”理论,本病病机特点可归纳为痰郁中焦、虚实夹杂。临证针对痰气郁困者,当治以消积开郁、顺气消痰;土虚痰郁者,宜治以运土燥湿、温化痰饮;痰郁土损者,可治以培土和中、甘温化痰。附验案1则以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 食积痰 朱丹溪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脾滋肾法在学龄期特发性矮小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佳妮 徐群明 +2 位作者 王敏华 丁海燕 叶琛琛 《辽宁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醒脾滋肾法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治疗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该院随机选取120例学龄期IS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 目的探究醒脾滋肾法对学龄期特发性矮小(ISS)患儿的治疗疗效。方法2021年8月—2022年8月期间在该院随机选取120例学龄期ISS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治疗组给予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骨龄[骨龄指数(BAI)、骨龄差(BAD)]、体格、生长速率(GV)变化,并检测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结合蛋白3(IGFBP-3)、25羟基维生素D[25(OH)D]、促甲状腺激素(TSH)和空腹血糖(FBG)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体型瘦小、乏力少言、头发稀疏和面色姜黄证候得分均低于对照组,身高、体质量和G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骨龄指标BAI、BAD和成年身高(PAH)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GF-1、IGFBP-3、25(OH)D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TSH、FBG外周血浓度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醒脾滋肾法辅助生长激素治疗学龄期ISS患儿具有显著疗效,可促进生长发育,改善骨代谢,同时对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甲状腺功能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期特发性矮小 醒脾滋肾法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促甲状腺激素 空腹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知”群体更信赖中医吗?
12
作者 张敏睿 李丹 +1 位作者 何美慧 高瑞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044-1051,共8页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 背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年轻的、高学历的、来自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知”人群正成为中医药的主要使用群体。目的本研究拟依据技术接受整合(UTAUT)模型,采用变量中心与个体中心相结合的方法,更深入地探究国民中医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将人口学、慢性疾病、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科学思维等变量纳入考量,聚焦家长是否愿意让孩子接受中医儿科治疗。方法2023年7—9月,使用自搭建的DiggMind在线心理测评平台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方便取样的方式选取广东省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各1所,对717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家长的人口学变量(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户籍、患慢性疾病),采用6级Likert量表(分数越高代表“越符合自身情况”)测量UTAUT模型的6个维度及3个影响因素变量(健康素养、传统文化认同和科学思维)。使用路径分析、潜在剖面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UTAUT模型对中医儿科使用意向与行为的解释率高达72%。通过对效果期望、社会影响、便利条件、风险认知、使用意向、使用行为UTAUT模型6个维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将样本分成4个亚组的方案相对最优,将本研究样本划分出“抵制组”“持疑组”“认同组”“坚信组”4个中医接受程度逐步递增的亚型。家长的科学思维和传统文化认同对中医儿科接受态度有正向作用(P<0.05),而学历、户籍类型、职业声望等变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揭示出真正促进“高知”群体信赖中医药文化的是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良好品质而非学历、职业、户籍等外在因素,为现代科学理论与传统医学实践之间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儿科学 中医药疗法 调查和问卷 卫生服务管理 技术接受整合模型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揿针治疗小儿流涎的临床效果
13
作者 张旭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72-75,共4页
目的探讨揿针治疗小儿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流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揿针治疗小儿流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淄博市妇幼保健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70例流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口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揿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7.14%vs 77.14%)(P<0.05)。治疗后,两组教师流涎分级差异显著,观察组更优(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揿针治疗小儿流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儿流涎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小儿流涎 教师流涎分级法 洼田饮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捏脊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14
作者 唐青 汤文政 +1 位作者 郭啸南 林丽莉 《中医康复》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脑肠轴理论是现代医学提出的关于大脑与肠道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而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捏脊手法是通过刺激“入络脑”的“阳脉之海”——督脉,以及其两旁的肌肉激发人体各脏腑、系统功能,从而对人体尤其是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脏腑调节、生长... 脑肠轴理论是现代医学提出的关于大脑与肠道之间相互作用的概念。而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捏脊手法是通过刺激“入络脑”的“阳脉之海”——督脉,以及其两旁的肌肉激发人体各脏腑、系统功能,从而对人体尤其是生长发育期儿童的脏腑调节、生长发育、脑发育等起到正向作用。本文基于脑肠轴理论,探讨肠道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代谢物通路影响大脑功能的机制,联系捏脊手法作用于背部特定经络区域,从而激活神经内分泌系统、调控肠菌群、调节免疫系统等的现代医学作用机制,以及通过刺激督脉维系脏腑之元阳、汇一身之阳入督荣脑以达到脑肠同调的中医作用机制,探讨捏脊疗法在儿童生长发育中对其调节脏腑,促进大脑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肠轴 捏脊 脑发育 生长发育 督脉 神经内分泌通路 免疫通路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病毒性肺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房孝峰 路瑞凝 +1 位作者 邱方泓 张桂菊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1-56,共6页
病毒性肺炎是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常见的致病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冠状病毒等。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易产生新的毒株或亚种,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大流行反复出... 病毒性肺炎是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常见的致病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冠状病毒等。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抗原漂移和抗原转移易产生新的毒株或亚种,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大流行反复出现,近年来的研究较广泛,笔者着重对RSV相关的中医药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治疗 下呼吸道疾病 季节性流行 病毒性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流感病毒 致病病毒 冠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语言探讨儿童抽动障碍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证型证素及中医用药规律
16
作者 张琼月 闫李婕 +2 位作者 盛艺菲 韩雨萌 李燕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基于R语言初步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证型证素及中医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中建库至2023年11月10日收录的所... 目的:基于R语言初步探讨儿童抽动障碍(TD)合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证型证素及中医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中建库至2023年11月10日收录的所有中医药治疗TD合并ADHD的文献,采用Excel软件筛选文献,对证型证素及中药规范化整理后,建立数据库,运用R语言及RStudio软件进行相应的数据挖掘,包括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探索儿童TD合并ADHD证型证素分布及中药分布规律。结果:最终纳入23篇文献。共得到20个证型,频次最高的证型为风痰内扰证,共提取证素16个,主要病位证素是肝、肾、脾、心,主要病性证素是阳亢、阴虚、动风、外风、痰,关联分析后得到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的组合是外风-动风。聚类分析后可得到5个聚类组:(1)痰、动风、外风;(2)肝、阳亢、肾、阴虚;(3)脾、气虚;(4)心、火/热、津亏;(5)胃、血虚、气滞、精亏。共纳入中药98味,其中14味频次≥10,排名前5为白芍、龙骨、钩藤、远志、天麻;分为18类,主要为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安神药、息风止痉药;主归肝、心、肺、脾、肾经;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形成以白芍、熟地黄、天麻、钩藤、石决明、全蝎、珍珠母、龙骨、远志9味药为基础的核心药物组方。结论:儿童TD合并ADHD病位在肝、肾、脾、心,常见病性证素为阴虚、阳亢、动风、外风、痰,以养血滋阴、平肝息风、清热安神为主要治则,核心组方为白芍、熟地黄、天麻、钩藤、石决明、全蝎、珍珠母、龙骨、远志,需根据辨证灵活加减组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动障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R语言 证型 证素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典名方与文献的中医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组方规律研究
17
作者 徐嘉兴 吕静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的组方策略,为儿童流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关于“流感”“温病”“热病”“风热犯卫”相关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用药配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医治... 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的组方策略,为儿童流感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中华医典、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关于“流感”“温病”“热病”“风热犯卫”相关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用药配伍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中医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的组方用药性味归经与高频药物使用情况,探索用药配伍关联规则。结果通过古医籍和期刊文献检索到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的组方共102个,涉及中药95味,频次最高的中药为甘草、连翘、薄荷、杏仁、黄芩,以热邪、风邪、痰饮、毒为主治证素,药物多采用清热、解表、化痰、补虚、化湿药,性味以寒、温、苦、辛、甘为主,归经以肺经、胃经、心经、脾经、肝经为主。常用药物中共取得126个高支持度的用药配伍关联规则,三联用药中“甘草+薄荷+连翘”“桔梗+薄荷+连翘”“苦杏仁+薄荷+甘草”用药关联支持度最高,古今组方普遍以甘草、连翘、苦杏仁、桔梗、薄荷为治疗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的核心药物,临床上医家多以疏风解表、清热解毒为治法,主要以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为基本方加减化裁。结论儿童流感(风热犯卫证)多采用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以寒性为重、温性次之,通过清热解毒、疏风解表来迅速缓解病情,并辅以调节营卫、清润肺卫、安神理气、止痛利咽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流感 风热犯卫 银翘散 桑菊饮 桑杏汤 组方配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消积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小儿脾胃气虚型厌食症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肖潇 莫雪莹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健脾消积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及对其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及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北海市中医医院进... 目的分析健脾消积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的疗效及对其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及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的影响,为提升该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于北海市中医医院进行诊治的200例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接受西医(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治疗]和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健脾消积膏治疗]。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营养状态及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儿主症积分和次症积分均降低,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血清铁、锌、白蛋白水平均升高,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食量、体质量均增大,且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脾胃气虚型厌食症患儿经健脾消积膏治疗后获得较好临床疗效,可有效调节患儿机体微量元素水平,改善患儿营养状态,促进患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气虚型厌食症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 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健脾消积膏 营养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地涤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临床效果研究
19
作者 王玉胜 王永吉 +2 位作者 宋用福 田雨鑫 王壮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苏地涤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6例。常规组患儿... 目的观察苏地涤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2例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各36例。常规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联合组患儿给予苏地涤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患儿整体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联合组均更低(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苏地涤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较好,有利于缓解患儿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地涤痰汤 阿奇霉素 支原体肺炎 痰热闭肺证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骏基于“通督调神”理论针药结合辨治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经验
20
作者 王瑞 赵俊俊 +3 位作者 于雷雨 方文彬 樊吟秋 张庆萍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7-40,共4页
杨骏认为,痰瘀阻窍、肾虚髓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及情志损伤是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病因病机。杨骏以“通督调神、醒脑开窍”为基本治则,针刺取穴以督脉为主,配合中药内服以及中药外敷,诸法合用,共奏通督调神、醒脑开窍、安神益... 杨骏认为,痰瘀阻窍、肾虚髓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以及情志损伤是小儿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病因病机。杨骏以“通督调神、醒脑开窍”为基本治则,针刺取穴以督脉为主,配合中药内服以及中药外敷,诸法合用,共奏通督调神、醒脑开窍、安神益智、益精填髓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精神发育迟缓 通督调神 针药结合 杨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