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康复效果的研究
1
作者 施碧霞 施家芳 +1 位作者 庄灼梅 苏秋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5年第2期159-162,共4页
目的 探讨“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PSF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 探讨“呼”字诀操训练对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收治的80例PSF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字诀操训练。干预4周后,对2组患者进行疲劳严重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FSS评分为(32.28±6.94)分,低于对照组的(38.70±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MBI评分为(69.62±13.74)分,高于对照组的(61.28±15.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呼”字诀操训练能明显改善PSF患者的症状,进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疲劳 “呼”字诀操 六字诀呼吸操 康复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推拿治疗下肢疼痛的诊疗思路
2
作者 徐佳音 张振宇 +4 位作者 黄亮 王成远 冉明山 范肃 韩潇箫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3期321-326,共6页
以下肢疼痛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下肢疼痛的推拿诊疗要点,提出须辨识下肢疼痛的急危重症,严格排查下肢疼痛疾病的推拿禁忌证,施以精准推拿,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将以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为主的辨治原则和基于精准推拿理念的精... 以下肢疼痛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下肢疼痛的推拿诊疗要点,提出须辨识下肢疼痛的急危重症,严格排查下肢疼痛疾病的推拿禁忌证,施以精准推拿,兼顾安全性和有效性。将以辨病论治、辨证论治、病证结合为主的辨治原则和基于精准推拿理念的精点力学手法相结合,形成推拿诊疗方案,为解决在推拿诊疗中出现的下肢疼痛为主诉的疑难症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疼痛 辨病论治 辨证论治 病证结合 精准推拿 精点力学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学术思想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余翔 张学来 +2 位作者 谢炜星 晋大祥 徐继禧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40-43,共4页
基于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的源远、理论思想及代表医家,探讨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异同,并对该疗法应用于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该疗法能够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可为... 基于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的源远、理论思想及代表医家,探讨蔡李佛棍械理筋推拿疗法与传统疗法的异同,并对该疗法应用于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背肌筋膜炎及其他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该疗法能够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可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棍械理筋推拿疗法 中医流派 临床应用 蔡李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蜂疗现状调查与社群传习特征分析
4
作者 胡赟 徐欣云 +2 位作者 张燕燕 王钰婷 何小菁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5-10,共6页
目的:调查蜂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现状和传习特征,提出代表性项目培育、均衡化管理、分类保护的建议,为蜂疗群体的壮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网络检索法统计蜂疗非遗项目数量,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入挖掘蜂疗社群的传... 目的:调查蜂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展现状和传习特征,提出代表性项目培育、均衡化管理、分类保护的建议,为蜂疗群体的壮大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网络检索法统计蜂疗非遗项目数量,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深入挖掘蜂疗社群的传习特征。结果:各级别蜂疗非遗项目仅为17个,数量偏少,但分级分类保护特征明显,近五年来整体发展趋势较好。群体中无专业背景或非医专业背景占比较多,但医疗类专技人员比例也较多。蜂疗领域的工作性质分类中,以蜂疗宣传推广、蜂产品生产经营和养蜂群体最多。结论:蜂疗社群兼具民间组织、知识组织和学术协会的三种特性。可依托蜂疗的特殊性确定社群边界、内部分层和群体秩序。“养习通医”和“继学开新”是蜂疗社群中两大主要身份和传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疗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群特征 传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功法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进展
5
作者 谢秋蓉 王晓玲 +2 位作者 肖明耿 李雪梅 吴成晖 《中华养生保健》 2025年第3期1-4,共4页
心肺功能是人体功能的核心,传统功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的心肺功能。本文综述了心肺功能的重要性,并提出心肺功能水平影响死亡率,心肺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提升心肺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运动是改善心肺功能有效途径,传统功法... 心肺功能是人体功能的核心,传统功法能够有效改善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的心肺功能。本文综述了心肺功能的重要性,并提出心肺功能水平影响死亡率,心肺功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提升心肺功能促进疾病康复,运动是改善心肺功能有效途径,传统功法在老年人和慢性病人群应用的最新进展。并提出传统功法改善心肺功能发展的未来方向,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功法 心肺功能 疾病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传统功法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概况
6
作者 张婷 杜岩 +3 位作者 陈胜楠 王小凡 于涛 姜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该文全面探讨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传统功法在其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通过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学对OP的认识,彰显了中医传统功法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和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功法的临床应用情... 该文全面探讨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机制及中医传统功法在其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通过比较中医和现代医学对OP的认识,彰显了中医传统功法的重要性。详细介绍了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和易筋经等中医传统功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并阐述了它们通过调节机体气血、增强肌肉力量、促进骨密度提高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OP的机制。另外,分析了中医传统功法对机械应力和钙的调节效应,以及在促进骨代谢、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等方面的作用机制。最后,呼吁深入研究中医传统功法在骨质疏松康复中的应用,并建议制定标准化、适用范围明确的传统功法锻炼方案,以期在未来更好地应用中医传统功法于临床实践中,有效应对骨质疏松症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传统功法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步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7
作者 谢辉 田源 +3 位作者 张毅 苏文莉 彭莹 郭亮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71-173,共3页
目的:观察“五步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五步法,对照组用氨基葡萄糖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功能评分和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更好(P<0.05)。结论:中医五步法治疗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关键词 髋关节骨性关节炎 五步法 对照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俪潼 宋昳星 《医学综述》 2025年第6期721-724,共4页
痔疮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以混合痔为主。目前混合痔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肛门生理结构特殊,有创手术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术后疼痛是手术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治疗可通过刺激特定穴... 痔疮是肛肠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以混合痔为主。目前混合痔主要采用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但由于肛门生理结构特殊,有创手术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术后疼痛是手术治疗最主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针灸治疗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经络气血运行,发挥镇痛作用。不同针灸疗法,如针刺、电针、穴位埋线等在临床应用中各具特点,其作用机制涉及神经调节、免疫调节以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等。深入研究针灸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最佳方案及作用机制,对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痔 术后疼痛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达标控制增效研究
9
作者 耿昭阳 杨琨 +4 位作者 刘宏潇 冯兴华 何夏秀 罗成贵 王建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163-169,共7页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太极拳运动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肾虚瘀阻证患者达标控制的增效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就诊的AS肾虚瘀阻证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补肾强脊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0周)和治疗12周后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评分(ASDAS-CRP)、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BASMI)评分、指地距、枕墙距及抑郁、焦虑和压力量表-21(DASS-21)评分、夜间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脊柱痛VAS评分、患者整体评估(PGA)评分、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疲劳量表(FACIT-F)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结果研究脱落12例,最终纳入68例分析,治疗组32例,对照组36例。(1)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ASDA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ASDASCRP<1.3达标率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升高(40.6%vs 25.0%);治疗组ASDAS-CRP实现重要改善百分比较对照组明显升高(56.3%vs 38.9%)。(2)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BASFI评分、BASMI评分、指地距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BASFI评分、BASMI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治疗12周后,治疗组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4)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脊柱痛VAS评分、夜间痛VAS评分、P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夜间痛VAS评分和PGA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ESR、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太极拳运动联合补肾强脊汤能有效降低AS患者的疾病活动度,提高功能状况,缓解焦虑、抑郁,改善患者报告结局,太极拳运动对AS的达标控制具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补肾强脊汤 太极拳 达标控制 疾病活动度 增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背肌筋膜炎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10
作者 仉培臻 郭锰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204-209,共6页
项背肌筋膜炎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发的一种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其临床发病特征以项背部肌肉组织疼痛、僵硬、运动受限为主。该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病机假说主要涉及炎症因子、致痛物质、肌纤维粘连、痛阈改变等。目前现代... 项背肌筋膜炎是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频发的一种非特异性无菌性炎症,其临床发病特征以项背部肌肉组织疼痛、僵硬、运动受限为主。该病病情复杂,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病机假说主要涉及炎症因子、致痛物质、肌纤维粘连、痛阈改变等。目前现代医学治疗项背肌筋膜炎大多采用体外冲击波疗法、干扰电流疗法、经皮神经电刺激为主,还涉及运动疗法、药物疗法等。中医学则采用针灸推拿、中药汤剂等疗法进行治疗,主要通过调节组织肌肉血液循环、减轻神经压迫、抑制炎症反应等多种途径达到治疗效果。分析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现状,论述项背肌筋膜炎的发病机制以及治疗方法,探讨现代医学和中医学对于该病的治疗方案以及临床治疗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防治项背肌筋膜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背肌筋膜炎 发病机制 治疗方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荣运用中医特色疗法促进心衰患者康复的经验
11
作者 李婉盈 翟惠奇 +2 位作者 余锦紫 赵新军 :李荣(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88-492,共5页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已被证明是可行的,而我国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仍处于初步阶段,中西医结合...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进展至严重阶段而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已被证明是可行的,而我国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仍处于初步阶段,中西医结合心脏康复已成为趋势。李荣教授结合其20余年治疗心衰患者及指导其进行心脏康复的经验,着眼于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促进心衰患者心脏康复的中医特色疗法,即吐纳调息法、形体导引法、药膳调养法、精神调摄法、中医外治法、五音疗疾法及自然环境疗法。中医学、传统气功导引与现代心脏康复技术的融合,将为心衰患者的心脏康复提供更为简便廉验的新思路,从而促进中国特色心脏康复医学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康复 中医特色疗法 李荣
原文传递
拨筋旋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32例
12
作者 周通 薛琨 +2 位作者 徐铭昊 刘泽昊 李华东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69-171,共3页
目的:观察拨筋旋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2例用拨筋旋颈法治疗。结果:治愈12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93%。治疗前VAS评分为(5.94±1.44)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13±1.29)分,治疗前NDI评分为... 目的:观察拨筋旋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32例用拨筋旋颈法治疗。结果:治愈12例,显效13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93%。治疗前VAS评分为(5.94±1.44)分、治疗后VAS评分为(2.13±1.29)分,治疗前NDI评分为(37.28±5.39)分、治疗后NDI评分为(11.84±6.62),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拨筋旋颈法治疗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胛背神经卡压综合征 拨筋旋颈法 治疗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的音乐疗法用于自我心理保健探讨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婉怡 孟艳 +1 位作者 梁舒华 王新华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1期208-212,共5页
阐述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应用音乐疗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意义,以及音乐治疗在情志病中的防治作用,并提出根据阴阳五行之理辨证施乐,在未病、欲病、已病、瘥后不同阶段的音乐干预等具体方法,提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音乐治疗师... 阐述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应用音乐疗法进行自我心理保健的意义,以及音乐治疗在情志病中的防治作用,并提出根据阴阳五行之理辨证施乐,在未病、欲病、已病、瘥后不同阶段的音乐干预等具体方法,提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音乐治疗师”新理念,推动音乐治疗在自我心理保健中的应用,在健康中国战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治未病 心理保健
原文传递
脊柱定点锤正复位结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验案举隅
14
作者 章洁珊 林志超 +1 位作者 王芸欣 胥海斌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结构的不稳定性、血运障碍与机械压迫有关,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及其相邻的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结构的不稳定性、血运障碍与机械压迫有关,主要由于髓核的突出或脱出,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及其相邻的椎体间关节、钩椎关节及后方小关节的松动与移位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与压迫。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主要表现为与脊神经根分布区相一致的感觉、运动及反射障碍。症状以疼痛为主,表现为剧烈的颈痛及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向肩、臂、前臂及手指放射,可伴有与神经分布区一致的感觉障碍,如麻木、过敏、皮肤感觉减退等;也可伴有腱反射异常,早期腱反射活跃,中后期腱反射逐渐减退或消失,症状严重者伴有肌无力、肌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根 颈部活动受限 神经分布区 机械压迫 逐渐减退 感觉障碍 感觉减退 钩椎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络辨证谈针灸与康复医学协同增效机制
15
作者 杨雨琪 王树东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00-104,共5页
近年来,医疗模式逐渐从“治病”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康复医学也从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为朝阳学科。传统针灸医学的补充融合切实推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经络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具潜力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文章基于经... 近年来,医疗模式逐渐从“治病”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康复医学也从一门新兴学科发展为朝阳学科。传统针灸医学的补充融合切实推进了康复医学的发展,起到协同增效的效果。经络是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具潜力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文章基于经络辨证思想,从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3个方面构建针康融合理念,在针灸协同运动疗法、言语疗法诊疗上提出了“经络-经筋-肌肉(软组织)”诊疗思路和“分阶段、分穴位、分参数”针刺策略,为针灸与康复医学交叉融通内容加以细则补充,以期完善二者协同增效的辨证思路和诊病思维,更好地指导针灸在康复医学中的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医学 经络辨证 经络 协同增效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康融合治疗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诊疗思路
16
作者 毛嘉雯 王慧娟 +4 位作者 杨秋萍 马清华 王文星 龙倩 汤伟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本文从推康融合角度,针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提出“衷中参西,诊评结合;推康融合,相须为用;调态固本,功能为先;灵活变通,随症调治;手手联动,杂合而康”的治疗思路,巧妙地将现代康复评估和治疗融入传统推拿,强调小儿斜颈“无评估不推拿”... 本文从推康融合角度,针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提出“衷中参西,诊评结合;推康融合,相须为用;调态固本,功能为先;灵活变通,随症调治;手手联动,杂合而康”的治疗思路,巧妙地将现代康复评估和治疗融入传统推拿,强调小儿斜颈“无评估不推拿”。此外,针对手法康复临床疗效不佳的患儿,主张推康贯穿全程,手术择期介入,形成“推-康-术,手手联动”模式,以实现最优临床疗效。该诊疗思路立足临床,以疗效为核心,以期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康复 推康融合 先天性肌性斜颈 诊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百病生于气”探究针刺与导引调气异同
17
作者 俞天辰 杨逸轩 代金刚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304-307,共4页
针刺与导引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都强调对气机的调节,这两种疗法在调气时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本文基于“百病生于气”理论,阐释气在中医学里的内涵,明确调气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辨析针刺和导引两种疗法调气时的异同。得出结论:针刺... 针刺与导引作为治疗疾病的手段都强调对气机的调节,这两种疗法在调气时既有区别又有相同之处。本文基于“百病生于气”理论,阐释气在中医学里的内涵,明确调气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辨析针刺和导引两种疗法调气时的异同。得出结论:针刺通过刺激腧穴结合补泻手法调节经络之气,导引采用术式动作配合呼吸吐纳调节呼吸之气,两种疗法调气时均以经络理论为基础,气神同调,治疗时可配合使用。通过比较两种疗法调节气机时的异同以期厘清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并为后续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气 针刺 导引 理论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新视野——《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书评
18
作者 范欣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52-455,共4页
《吕氏春秋·大乐》云:“音乐之所由来远矣”,漫长的中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治疗理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阐述了音乐与人体生理、病理、养生及防病治病的关系,《灵枢·经别》有谓“内有五脏,以应五... 《吕氏春秋·大乐》云:“音乐之所由来远矣”,漫长的中国传统医学发展中包含了丰富的音乐治疗理论。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阐述了音乐与人体生理、病理、养生及防病治病的关系,《灵枢·经别》有谓“内有五脏,以应五音……;外有六腑,以应六律……,此五脏六腑之所以应天道”,成为后世中医音乐治疗基本依据。20世纪80年代建立在神经生物学基础上的音乐治疗学由美国传入我国,其学科制度、研究方法、表述语言都是西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 人体生理 中国传统医学 《黄帝内经》 经别 吕氏春秋 五音 人类学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刁本恕应用中药香囊治病经验
19
作者 康丽 刁本恕(指导)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38-42,共5页
中医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是中医外治方法之一。刁本恕主任医师将中药香囊灵活运用于临床,在治疗外感类疾病、脾胃类疾病、失眠、顽固性疼痛等方面效果明显。该文介绍刁本恕主任医师应用中药香囊治病经验,并附验案4则。
关键词 中医多元疗法 中药香囊 外感 脾胃 失眠 顽固性疼痛 刁本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膏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林玉丽 胡晓雷 黄玉容 《广东医学》 2025年第1期124-129,共6页
目的探究穴位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期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住院的90例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穴位膏摩法治疗法)、对照组B(... 目的探究穴位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1—6月期间,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温州市中医院住院的90例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穴位膏摩法治疗法)、对照组B(二乌膏穴位贴敷法治疗法)以及观察组(穴位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法治疗法),每组30例,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对照组B;治疗后3组患者WOMAC评分、VAS疼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A、对照组B;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升高,观察组上升程度大于对照组A、对照组B;血清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A、对照组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膏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法可显著改善寒湿阻滞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膝关节疼痛程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寒湿阻滞型 穴位膏摩 穴位贴敷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