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X-CT致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及其健康风险研究进展
1
作者 杨范翘楚 郑钧正 高林峰 《辐射防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不断更新发展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因其在医学成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为现代医学所不可或缺。伴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有公众成员的保健查体与疾病诊治需求与日俱增,X-CT包括锥形束CT(CBCT),乃至新崭露头角的静态CT,日益普及之... 不断更新发展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因其在医学成像方面的显著优势而为现代医学所不可或缺。伴随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所有公众成员的保健查体与疾病诊治需求与日俱增,X-CT包括锥形束CT(CBCT),乃至新崭露头角的静态CT,日益普及之势越来越迅猛。因而X-CT所致受检者与患者的医疗照射剂量水平,已经占据广大公众源自放射诊断所接受医疗照射的最大份额,由此可能带来的放射风险备受有关各界与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此,从分析X-CT的应用频率发展趋势及其分布特点着手,概要阐述如何监测与估算X-CT成像所致受检者个体与公众群体的医疗照射剂量,据此进一步评述X-CT医学应用引发放射风险的评估方法、现状概况及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四个方面研讨加强X-CT的医疗照射防护,藉以推动在促进X-CT医学应用的同时,追求更好地实现趋利避害而造福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X-CT) 医疗照射 风险评估 放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22年广西食品中^(90)Sr放射性水平分析
2
作者 卢秀芳 谢萍 +4 位作者 吴应宇 雷家杰 马一龙 冯兰英 赵新春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为了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90)Sr放射性水平,估算其成人摄入^(90)Sr的含量及所致年内照射剂量,本文依据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色层法对7类共161份食品样品中的^(90)Sr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共检161... 为了掌握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中放射性核素^(90)Sr放射性水平,估算其成人摄入^(90)Sr的含量及所致年内照射剂量,本文依据二-(2-乙基己基)磷酸萃取色层法对7类共161份食品样品中的^(90)Sr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共检161份食品样品,其中136份检出,检出率为84.5%,样品的比活度为0.006~8.801 Bq/kg,其中茶叶的^(90)Sr比活度最高,平均值为2.880 Bq/kg,检出范围为0.177~8.801 Bq/kg。2012—2022年所检的7类广西食品样品中^(90)Sr放射性水平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成人食用这些食品的^(90)Sr年摄入量为45.7 Bq,远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3.5×10^(4) Bq,所致成人年内照射剂量为1.270μSv,人群剂量负担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Sr 放射性水平 摄入量 年内照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物理技术方面的质量保证
3
作者 刘旭红 陈晓 +2 位作者 夏耀雄 赵永军 王禅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物理技术方面质量保证的可行性方案,确保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准确、安全、有效的执行。方法:规范设备安装、验收和测试要求,制定相关操作制度,以准确、安全和有效为目的,不断优化整合质量保证... 目的:建立一套规范化、系统化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物理技术方面质量保证的可行性方案,确保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准确、安全、有效的执行。方法:规范设备安装、验收和测试要求,制定相关操作制度,以准确、安全和有效为目的,不断优化整合质量保证项目,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规范化、系统、可行性的物理技术质量保证方案。结果:设备安装、验收到操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硬件的质控实行严格的日检、周检、月检、季检和年检,并对放疗计划进行剂量验证,从而保证了设备安全可靠运行,保证了放疗方案的准确执行。结论 :一套规范化、系统化螺旋断层放疗系统的质量保证可行性方案是至关重要的,是螺旋断层放射治疗准确、安全、有效执行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断层放疗系统 物理技术 质量保证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BCT引导下头颈肩联合腹膜固定方式在乳腺癌IMRT中的临床适用性研究
4
作者 袁维 杨泽 +2 位作者 李元龙 魏英 王纪全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47-51,64,共6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比较头颈肩联合腹膜体位固定方式和乳腺托架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研究头颈肩联合腹膜在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中体位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影像比较头颈肩联合腹膜体位固定方式和乳腺托架体位固定方式的摆位误差,研究头颈肩联合腹膜在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中体位固定方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要进行IMRT的4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头颈肩联合腹膜固定组(20例)、乳腺托架固定组(20例)。每例患者在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前行CBCT扫描,每周1次,分析2组患者在X(左右)、Y(进出)、Z(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分次间位移和摆位效率。结果头颈肩联合腹膜和托架摆位2组患者在X、Y、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分别为(1.97±0.94)和(2.11±1.55)mm、(2.54±0.57)和(2.82±1.46)mm、(1.27±0.62)和(2.28±0.96)mm(P=0.801、0.604、0.013);分次间位移分别为(0.76±0.50)和(1.24±0.52)mm、(1.34±0.15)和(2.52±1.18)mm、(0.73±0.33)和(0.88±0.53)mm(P=0.453、0.296、0.773);摆位时间分别为(6.5±1.7)和(8.7±3.1)min(P=0.485);2组X、Y、Z方向上的首次摆位通过率分别为90%和85%、80%和70%、100%和95%(P=0.632、0.464、0.235);分次间摆位通过率为92%和82%、88%和79%、94%和88%(P=0.036、0.086、0.138)。结论头颈肩联合腹膜体位固定方式简单易行,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乳腺癌患者IMRT的摆位误差和分次间位移,尤其是Z方向上的摆位误差,提高摆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头颈肩联合腹膜 乳腺托架 摆位误差 摆位通过率 调强放射治疗(IMRT) 锥形束CT(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建雄教授治疗肿瘤相关焦虑抑郁临证经验
5
作者 夏子健 聂多锐 曹建雄 《亚太传统医药》 2025年第1期95-99,共5页
肿瘤相关焦虑抑郁是以肿瘤为基础疾病继发的病理性情绪变化,具有高发病率、低诊断率和治疗率的特点。曹建雄教授尤其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发现本病以气郁质体质最为常见,病位多在肝脾,主要病机为木郁土虚,辨证以属... 肿瘤相关焦虑抑郁是以肿瘤为基础疾病继发的病理性情绪变化,具有高发病率、低诊断率和治疗率的特点。曹建雄教授尤其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发现本病以气郁质体质最为常见,病位多在肝脾,主要病机为木郁土虚,辨证以属肝郁脾虚证者居多。因此,在治疗上注重从肝脾入手,采用疏肝健脾理气之法,常以小柴胡汤加减调和肝脾、疏畅气机,配伍玫瑰花、磁石、石菖蒲、麦芽、合欢皮、薄荷、郁金等药以增强调畅气机之功,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焦虑抑郁 中医药治疗 辨体 辨病 辨证 临证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活饮用水放射性检测新标准中总α和总β不确定度评定解析
6
作者 谢雨晗 钱宇欣 +2 位作者 石岑 尹亮亮 吉艳琴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以实际水样为例,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3部分: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23)要求,结合国内外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对总α、总β不确定度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 以实际水样为例,根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3部分: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23)要求,结合国内外不确定度评定指南对总α、总β不确定度进行解析。通过分析识别不确定度来源、对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合成以及扩展不确定度的计算,深入讨论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对总不确定度的贡献。该水样的分析结果为总α:(1.01±0.14) Bq/L (k=2)、总β:(0.60±0.09) Bq/L (k=2),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净计数率、计数效率以及放射性回收率,分别占比总α:52.3%、19.8%、20.0%;总β:59.9%、19.0%、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 总β 不确定度评定 生活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GBoost多输出模型实现宫颈癌VMAT中直肠和膀胱的DVH预测
7
作者 刘江 梅国建 +1 位作者 尹楚欧 邓娟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52-56,70,共6页
目的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多输出模型,预测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膀胱和直肠的剂量。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患者作为测试集,将剩余100例患者数据按照4∶1采取五折交叉验证方... 目的基于XGBoost算法构建多输出模型,预测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膀胱和直肠的剂量。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宫颈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0例患者作为测试集,将剩余100例患者数据按照4∶1采取五折交叉验证方式构建XGBoost预测模型。将所有患者CT中膀胱和直肠结构的与靶区边界距离直方图信息和计划中的剂量跌落函数f(x)作为输入,提取膀胱和直肠微分剂量体积直方图,并将其以2 Gy为间隔离散为多个剂量端点(Dose Endpoints,DEs)作为输出,建立多输出模型。使用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和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评估模型各个DEs预测值与临床实际值之间的差异。使用剂量体积百分比(V_(Rx))对比模型预测积分剂量体积直方图(Cumulative Dose Volume Histogram,cDVH)曲线与临床cDVH的差异。结果直肠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曲线中所有DEs的MAE为0.0206,RMSE为0.0287;膀胱DVH曲线中所有DEs的MAE为0.0339,RMSE为0.0450。对比预测值与临床实际值的V_(Rx),约91.8%的膀胱预测值和实际值差异小于5%误差范围。直肠预测值与实际值差异小于5%误差范围占比为94.0%。进一步分析发现,膀胱体积<500 mL时,模型DVH预测表现较好;膀胱体积>500 mL时,模型DVH预测结果有待提高。直肠在各个体积范围内,其模型DVH预测均表现较好。结论基于XGBoost算法的多输出DVH预测模型可帮助临床医师和物理师快速评估直肠和膀胱的器官受量,且该模型无需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即可快速完成优化过程,为机器学习在放疗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XGBoost 多输出模型 个体化剂量 剂量体积直方图(DVH)预测 剂量跌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放射性核素识别算法
8
作者 朱岳武 梁杰 +3 位作者 董喆 刘尔聃 李林珊 姜麟泉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4,101,共4页
为实现对低计数、多种类的复杂放射性核素的准确识别,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搭建针对低计数、多种类放射性核素识别模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创建由^(241)Am、^(133)Ba、^(57)Co、^(60)Co、^(137)Cs、^(152... 为实现对低计数、多种类的复杂放射性核素的准确识别,引入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搭建针对低计数、多种类放射性核素识别模型。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创建由^(241)Am、^(133)Ba、^(57)Co、^(60)Co、^(137)Cs、^(152)Eu以及40K组成的单源、两源以及三源共63种不同种类放射性核素能谱数据库。利用仿真训练集和仿真验证集样本完成CNN训练及超参数优化,利用测试集样本验证模型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低计数、多种类放射性核素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Calibration Behaviour, Faulty Trends and Durability of Commonly Used Radiation Survey Meters in Nigeria
9
作者 Olumide Olaife Akerele Samuel Mofolorunsho Oyeyemi +5 位作者 Francis Adole Agada Sunday Ufuoma Obarhua Helen Enikpi Alakiu Wasiu Kofoworola Ayuba David Olakanmi Olaniyi Ethel Ebere Ofoegbu 《World Journal of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5年第1期30-44,共15页
Radiation detectors, such as survey meters, are essential for ensuring radiation safety in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industrial processing, emergency response, etc. However, regular calibration and proper... Radiation detectors, such as survey meters, are essential for ensuring radiation safety in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healthcare, industrial processing, emergency response, etc. However, regular calibration and proper maintenance of survey meters are important in order to ascertain their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This study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calibration behaviour, durability, and fault trends of 160 survey meters, spanning ten different models. They were calibrated at the Secondary Standard Dosimetry Laboratory (SSDL) in Nigeria over a decade (2012-2023) using an X-Ray Beam Irradiator Model X80-225K and Cs-137 irradiator (OB6) with a PTW reference spherical chamber traceable to the IAEA SSDL in Seibersdorf, Austria. The calibration stability of each model was evaluated, revealing that models like Instrument A and Instrument B demonstrated high reliability with calibration factors close to the ideal value of 1, while models like Instrument C exhibited higher variability, suggesting less consistent performance for dose rate monitoring. Fault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ost common issues were related to the battery compartment, indicating a need for improved handling practices.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calibration factor and age of survey meter across the analysed model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regular calibration, proper handling, and user training are crucial for maintaining the accuracy and longevity of radiation detecto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iation Detectors Survey Meters Calibration Stability Fault Trends Radiation Safety Maintenance Strategies Handling Practic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在髋关节骨折全身麻醉术后患者复苏期中的干预效果
10
作者 常晓华 关丽娜 《现代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52-155,161,共5页
目的分析髋关节骨折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复苏期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全麻手术髋关节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2... 目的分析髋关节骨折患者全身麻醉(全麻)术后复苏期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行全麻手术髋关节骨折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恢复时间、情绪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2组干预前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SRSS、SAS、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时间包括自主意识恢复、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2组血压与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期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32.32±8.35)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5.02±6.52)mm Hg]及心率[(76.78±4.35)次/分]低于对照组[(150.35±10.56)、(96.78±8.56)mm Hg及(90.05±4.52)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4.00%(2/50)]较对照组[18.00%(9/5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骨折患者全麻术后复苏期采用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各复苏期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减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骨折 全身麻醉 复苏期 系统化护理 睡眠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对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的头颈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11
作者 张欣玥 王沄 +7 位作者 陈钰 童佳静 苏童 陆晓平 徐敏 王剑 张竹花 金征宇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5年第1期3-8,共6页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对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的头颈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4月—2023年11月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80 kVp管电压,注射对比剂碘帕醇(370 mg I...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重建算法(DLR)对低管电压、低对比剂用量的头颈CT血管造影(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22年4月—2023年11月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6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80 kVp管电压,注射对比剂碘帕醇(370 mg I/mL)28 mL,生理盐水40 mL,采用混合迭代重建(HIR)和DLR的低、中、高强度算法重建出4组图像,分别命名为L-HIR组、L-DLR_(mild)组、L-DLR_(standard)组、L-DLR_(strong)组。对照组采用100 kVp管电压,注射对比剂40 mL,生理盐水40 mL,采用HIR重建,命名为R-HIR组。测量并计算主动脉弓、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中动脉平均CT值、图像噪声(SD)、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等客观指标,并对5组图像进行5分制主观评分。根据数据是否满足正态分布,选择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来比较各组的图像质量。结果3组L-DLR图像在主动脉弓、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动脉的CT值均大于R-HIR组(P<0.05),L-DLR_(mild)组在主动脉弓、颈内动脉层面的SD值与R-HIR组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L-DLR组的SD值均小于R-HIR(P<0.05),L-DLR_(standard)组和L-DLR_(strong)组的SNR值均大于R-HIR(P<0.05),L-DLR_(strong)组的CNR值均大于R-HIR(P<0.001)。5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分别为:R-HIR(3.93±0.27)、L-HIR(2.72±0.82)、L-DLR_(mild)(3.34±0.82)、L-DLR_(standard)(3.52±0.6)、L-DLR_(strong)(3.61±0.79),除L-HIR组外均符合诊断要求。实验组有效辐射剂量较对照组减少了65%[(0.41±0.08)mSv比(1.18±0.12)mSv]。结论采用80 kVp管电压和28 mL对比剂,结合深度学习重建算法可在客观上获得与100 kVp管电压和40 mL对比剂相当的头颈CTA图像质量。该方法减少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提高头颈CTA检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深度学习重建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放射治疗医学物理实习生的患者安全教育课程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鞠忠建 童芳 +4 位作者 崔泽平 丁静静 宋文静 张丹丹 杨炎昆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1期28-31,35,共5页
放射治疗的技术复杂,患者治疗安全性备受医患家属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放射治疗物理实习生的患者安全培训成为实习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安全培训不仅要求实习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临床紧急情况时的综合应对能力,以确保患... 放射治疗的技术复杂,患者治疗安全性备受医患家属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放射治疗物理实习生的患者安全培训成为实习课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患者安全培训不仅要求实习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培养临床紧急情况时的综合应对能力,以确保患者在接受治疗时的安全。该研究介绍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针对放疗医学物理实习生制定的患者安全教育培训课程,并评估学习效果。该课程为期2个月,涵盖了基础理论、临床技能、质量保证、沟通教育和伦理等12个教学主题领域;通过结合在线资源自主学习、课堂授课理论教学、模拟临床情境演练和故障模式分析讨论实践教学,全面提升了实习生在放射治疗中的患者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培训反馈结果显示,62名参与培训的医学物理实习生在患者安全知识、质量控制流程、辐射防护原则、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在理论知识方面,实习生从培训前的Level1(基础理解)提升至Level3.5(深入理解),并在模拟实践技能上展现出能够独立处理复杂临床情况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安全 医学物理教育 实习生教育培训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盐城市某医院放射诊断应用频次分析
13
作者 刘羽卿 章益飞 李新 《江苏卫生保健》 2025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盐城市某医院近4年放射诊断应用频次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及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汇总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和设备数量、放射诊断频次等信息,统计受检者年龄、性别、放射诊断检查项目等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 目的了解盐城市某医院近4年放射诊断应用频次及变化趋势。方法通过调取医院信息系统(HIS)及放射信息管理系统(RIS),汇总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和设备数量、放射诊断频次等信息,统计受检者年龄、性别、放射诊断检查项目等分布特征,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2020—2023年累计开展各类放射诊断检查1095626人次,占门急诊总数的21.03%。诊断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应用频次占放射诊断总频次的比重分别为97.96%、1.32%、0.72%。诊断放射学检查中以CT和DR为主,分别占68.76%、28.57%,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CT检查年龄分布以60~<80岁占比最高(40.64%),检查部位以胸部居多(45.40%);DR检查年龄分布以<20岁占比最高(29.71%),检查部位以四肢骨关节最多(58.69%)。放射诊断检查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PET/CT(100%)、数字胃肠(95.57%)、乳腺摄影(87.64%)、SPECT(87.54%)、CT(81.35%)及DR(80.44%)。结论CT扫描占放射诊断检查的比重最高,介入、核医学等非均匀照射应用场景占比增高,应注重放射诊断检查的正当性判断和最优化选择,有针对性地采取放射防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断 频次 正当性 放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辐射安全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4
作者 黄晓倩 颜涛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72-276,共5页
通过梳理分析大型综合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从管理体系、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文化建设五个维度来推进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参考,结合医院... 通过梳理分析大型综合医院辐射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难点,从管理体系、放射诊疗设备和场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管理、文化建设五个维度来推进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参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明晰权责划分,加强人员管理,积极信息化建设和文化宣贯工作,将管理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标准化。充分认识辐射安全的重要性,确保辐射安全管理工作科学发展,降低潜在的人员健康和环境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综合医院 放射诊疗 辐射防护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习服的训练方法及其在军事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永春 李嘉翔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给驻训官兵的生理健康和作战效能带来极大挑战。在高海拔地区,适应不良会导致机体出现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性高原病。既往研究表明,阶梯习服是预防和减轻高原反应的有效策略。此外,间歇性低氧和预先... 高原特殊的地理、气候、自然条件给驻训官兵的生理健康和作战效能带来极大挑战。在高海拔地区,适应不良会导致机体出现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等急性高原病。既往研究表明,阶梯习服是预防和减轻高原反应的有效策略。此外,间歇性低氧和预先模拟海拔训练等非药物预防措施也被证明可以有效促进高原习服。传统的习服策略需要较长时间,不利于军事人员快速进入高原。本文综述了针对进入高海拔地区人群的不同习服方法,以此为科学高效的高原习服训练策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高原反应 习服 高原训练 军事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YOLO的超声图像肾脏疾病自动检测
16
作者 王子昊 龚骁晨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以超声成像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YOLO的肾脏疾病检测技术,以快速有效地对肾脏疾病进行检测,改善超声图像检测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卷积与YOLO融合于同一个训练框架并构建融合DYOLO模型。考虑传统卷积特异性的限制问题... 目的以超声成像技术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目标检测模型YOLO的肾脏疾病检测技术,以快速有效地对肾脏疾病进行检测,改善超声图像检测效果。方法本研究将卷积与YOLO融合于同一个训练框架并构建融合DYOLO模型。考虑传统卷积特异性的限制问题,采用空间变换模型改进模型,同时引入CSPDarknet53模块提取图像特征,从而实现对肾脏形状大小的自动调整与识别。结果在病理图像采样的效果对比中,卷积模型、YOLOv3模型、YOLOv4模型以及改进DYOLO模型图像的采样准确度分别为68.65%、82.65%、90.65%与95.65%。在复杂肾脏数据测试中,改进DYOLO模型在迭代600次后趋于收敛,最佳平均精度均值为95.23%,表现效果最佳。结论改进DYOLO模型具有出色的病理特征检测能力,对肾脏疾病的检测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OLO模型 超声图像 肾脏疾病 CSPDarknet53 卷积 图像特征 空间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析
17
作者 王策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5期100-102,172,共4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现选取2020年在吉林省参与放射工作的1155例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将没有接触放射线的1155例健康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人员的外周血... 目的:探讨并分析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法:现选取2020年在吉林省参与放射工作的1155例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将没有接触放射线的1155例健康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针对两组人员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两组工作人员的血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差异显示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白细胞数量为(6.53±0.26)×10^(9)/L,对照组白细胞数量为(6.52±0.13)×10^(9)/L,统计学显示(t=1.169,P=0.242)、观察组血红蛋白为(144.69±10.24)g/L,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45.28±11.36)g/L,统计学处理(t=1.311,P=0.190),观察组血小板为(228.25±13.95)×10^(9)/L,对照组血小板为(228.65±12.48)×10^(9)/L,统计学处理(t=0.726,P=0.467);微核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工龄<15年和≥15年的工作人员在血细胞水平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15年工龄工作人员的微核率以及有效剂量则大于<15年工龄工作人员,统计学显示(t=16.693,P>0.001),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工种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以核医学工作人员最高,其次为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放射治疗工作人员、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和工业探伤人员.结论:吉林省放射工作人员在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且工龄在15年以上的放射工作人员微核率较高,其中以核医学工作人员最高,因此对于核医学工作者应当需要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尽量减少职业照射对于身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放射工作人员 微核率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口腔填充在口咽癌调强放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18
作者 许晓燕 李华玲 +2 位作者 顾霄寰 王沛沛 李金凯 《中国医疗设备》 2025年第1期41-46,64,共7页
目的对比口咽癌放疗使用个体化口腔填充与口腔支架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19例口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模拟定位时行口腔支架固定。在定位CT图像上完成靶区和正常组织勾画,原始治疗计划(Plan_(0))... 目的对比口咽癌放疗使用个体化口腔填充与口腔支架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放射治疗科收治的19例口咽癌患者的影像资料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模拟定位时行口腔支架固定。在定位CT图像上完成靶区和正常组织勾画,原始治疗计划(Plan_(0))采用容积调强放疗。在计划CT上单独勾画口腔内包含支架的气腔区域,并赋均值以实现密度填充,重新计算原计划剂量并保存为Plan_(1)。对比2组计划中原发肿瘤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的D_(2%)(2%的靶区体积接受的剂量,其他以此类推)、D_(50%)和D_(98%),口腔和气腔区的D_(2%)、D_(50%)、D_(98%)、V_(5)(器官接受至少5 Gy剂量的体积百分比,其他以此类推)、V_(10)、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V_(5)0、V_(55)、V_(60),舌尖、舌体、舌根以及左、右腮腺的D_(max)(最大剂量)、D_(mean)(平均剂量)、D_(min)(最小剂量),并分析口腔剂量参数与舌、腮腺受照剂量的相关性。结果与Plan_(0)相比,模拟个体化口腔填充组GTV的D_(98%)(P=0.016)、舌尖的D_(min)(P=0.038)、左侧腮腺的D_(max)(P=0.046)和右侧腮腺的D_(mean)(P=0.019)均有所下降;同时,Plan_(1)中口腔的D_(50%)、D_(98%)、V_(15)、V_(20)、V_(25)、V_(35)、V_(40)、V_(45)均有下降;口内气腔区评价指标D_(50%)、D_(98%)、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与口腔支架组相比也均有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关性分析可得,口腔的V_(15)、V_(20)、V_(25)、V_(30)、V_(35)、V_(40)和V_(45)均与全舌的D_(mean)、D_(min)呈正相关(P<0.05)。同时,V_(15)、V_(30)、V_(35)、V_(40)和V_(45)均与舌尖D_(max)呈正相关,除此之外,V_(35)、V_(40)与舌体的D_(max)也呈正相关(P<0.05)。口内气腔区的V_(15)、V_(20)、V_(25)、V_(30)、V_(35)、V_(40)、V_(45)均与舌尖的D_(mean)呈正相关,其中除V_(15)之外,均与舌尖的D_(max)呈正相关。而V_(20)、V_(25)、V_(30)、V_(35)、V_(40)也与舌尖的D_(min)呈正相关(P<0.05),其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癌患者接受调强放疗时应用个体化口腔填充有利于降低口腔的受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支架 个体化口腔填充 口咽癌 口腔黏膜炎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导炎症和氧化应激的新型自由基清除剂纳米粒抗电离辐射心脏损伤作用
19
作者 徐闵 达清越 +3 位作者 邓晓军 李苗苗 景临林 王海波 《心脏杂志》 2025年第1期1-10,18,共11页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咪唑氮氧自由基纳米粒通过调控炎症及氧化应激对小鼠电离辐射后心脏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溶剂乳化法制备了咪唑氮氧自由基(C4-NIT)的纳米粒(NPs-C4-NIT),测定了NPs-C4-NIT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咪唑氮氧自由基纳米粒通过调控炎症及氧化应激对小鼠电离辐射后心脏损伤的防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溶剂乳化法制备了咪唑氮氧自由基(C4-NIT)的纳米粒(NPs-C4-NIT),测定了NPs-C4-NIT纳米粒的包封率、载药量及纳米粒径;以雄性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辐照后小鼠的存活率,测定小鼠血液生化指标,小鼠心脏组织中CAT、SOD、GSH-Px、MDA、LDH的水平,ELISA法测定小鼠心肌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小鼠心肌组织中p53、Bcl-2、Bax、cleaved-caspase3、Nrf-2和HO-1蛋白的表达水平,HE染色法观察纳米粒对辐照后小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结果NPs-C4-NIT纳米粒在小鼠心肌组织中的循环代谢时间显著延长,明显提高了辐照后小鼠的存活率(P<0.05),改善了辐照诱发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和心脏功能(P<0.01),激活Nrf2和HO-1通路调控小鼠心肌组织中抗氧化酶的活力(P<0.01),降低脂质代谢产物的含量,显著降低促炎因子IL-1β和TNF-α的水平(P<0.01),增加抗炎因子IL-4的水平(P<0.01),并通过调节p53及相关细胞凋亡蛋白的表达抑制辐射后小鼠心肌组织的细胞凋亡(P<0.01)。结论纳米粒NPs-C4-NIT对γ射线所致的小鼠心肌损伤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抑制细胞凋亡,发挥抗电离辐射心脏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氮氧自由基 纳米药物 氧化应激 放射性心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在胸部CT扫描中的辐射剂量降低研究
20
作者 张佩聪 《影像技术》 2025年第1期62-67,共6页
目的:探究在胸部CT扫描过程中启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对降低CT辐射剂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胸部CT扫描的100例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应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胸... 目的:探究在胸部CT扫描过程中启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对降低CT辐射剂量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胸部CT扫描的100例患者影像资料,根据是否应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将患者分为A组(常规胸部CT扫描,n=50例)和B组(应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n=50例)。采用德国西门子SOMATOM Force双源CT,详细设置包括自动毫安秒调节、120KV管电压等参数。比较两组的辐射剂量指标(CTDI(剂量指数)、DLP(剂量长度乘积)、ED(有效剂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平均CT值、噪声(SD)、信号噪声比(SNR))和主观评分。结果:B组的辐射剂量指标显著低于A组(P<0.05);而两组的图像质量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部CT扫描中应用CARE Dose 4D联合CARE kV技术能显著减少辐射剂量,同时保持高质量的CT图像,为临床检查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为辐射防护最优化原则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E Dose4D联合CARE kV技术 胸部CT扫描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