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综合性医院旧院区污水处理系统再规划与建设实践
1
作者 李宏行 李贤文 +3 位作者 刘阳萍 吴耿 林发荣 冯锦涛 《现代医院》 2025年第1期96-99,共4页
本研究介绍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旧院区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该实践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日常运营进行优化,实现对整个院区污水处理能力的整合,提升污水处理运营效率,给其他... 本研究介绍了某大型综合性医院旧院区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实践。该实践通过对污水处理系统设计处理能力、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规划,以及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日常运营进行优化,实现对整个院区污水处理能力的整合,提升污水处理运营效率,给其他医院的污水处理系统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系统 医疗污水 再规划 优化改造 污水处理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Fe_(2)O_(4)基光催化材料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振兴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6期69-72,共4页
ZnFe_(2)O_(4)半导体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和磁学性能,且性能稳定、禁带宽度窄,在环境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概述了ZnFe_(2)O_(4)半导体材料在水污染治理、无机污染物处理、灭杀细菌、能源存储、产氢、CO_(2)还原、空气污染治理... ZnFe_(2)O_(4)半导体材料具有光催化性能和磁学性能,且性能稳定、禁带宽度窄,在环境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本文概述了ZnFe_(2)O_(4)半导体材料在水污染治理、无机污染物处理、灭杀细菌、能源存储、产氢、CO_(2)还原、空气污染治理和催化脱氢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为学者对ZnFe_(2)O_(4)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Fe_(2)O_(4) 光催化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气田采出水回用荒漠灌溉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新庆 许议霖 +3 位作者 杨磊 顾泓 卢庆庆 浦硕 《当代化工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170-172,共3页
塔里木库车山前气田采出水具有高矿化度、高重金属、高COD及高硬度的四高特征,高压回注地层存在安全环保风险,并且获得回注井环评审批也日益困难。为了解决该区域气田采出水与回注能力之间缺口突出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隔油气浮+除硬+混... 塔里木库车山前气田采出水具有高矿化度、高重金属、高COD及高硬度的四高特征,高压回注地层存在安全环保风险,并且获得回注井环评审批也日益困难。为了解决该区域气田采出水与回注能力之间缺口突出的问题,本文设计了“隔油气浮+除硬+混凝沉降+芬顿氧化+多效蒸发+A/0生化+臭氧氧化”的气田水达标排放处理工艺,并完成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降低气田水中的COD、重金属离子、钙镁离子和TDS含量,出水水质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21)旱地作物标准,可以实现气田水回用荒漠灌溉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采出水 COD 重金属 高级氧化 多效蒸发 灌溉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纳米吸收剂材料对工业废水污染物去除性能评价
4
作者 徐云龙 蔡志军 许国栋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2期3000-3004,共5页
通过制备纳米氧化镁对工业废水中氟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能量色散分析对纯纳米氧化镁和吸附了氟的纳米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92.46 m2·g^(-1),当纳米氧化镁的投加量为0.6 g·... 通过制备纳米氧化镁对工业废水中氟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能量色散分析对纯纳米氧化镁和吸附了氟的纳米氧化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吸附剂的比表面积为92.46 m2·g^(-1),当纳米氧化镁的投加量为0.6 g·L^(-1)时,除氟效果最好(90%)。纳米氧化镁对氟的吸附对pH变化不太敏感。吸附氟离子主要受羟基离子存在影响。其他离子的存在对纳米氧化镁的氟吸附容量没有显著影响。Freundlich模型比Langmuir模型更好地描述了吸附过程中的准二级动力学过程。再生研究结果表明:1.0 mol·L^(-1)的洗脱剂对氟离子的脱附率为95.0%,其次是NaOH(2.0mol·L^(-1)),再生率为2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除氟 吸附性 环保 纳米材料 吸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沸石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丽萍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1223-1227,共5页
使用3种类型的沸石粉末(2种不同粒径分布的未改性沸石粉末和H_(2)O_(2)改性沸石粉),考察了其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氨离子吸附能力。采用了多种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分析、Brunauer-Emmett-Teller(BET)多层吸附理论测量实验,证明沸石粉末... 使用3种类型的沸石粉末(2种不同粒径分布的未改性沸石粉末和H_(2)O_(2)改性沸石粉),考察了其对农村生活污水中氨离子吸附能力。采用了多种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分析、Brunauer-Emmett-Teller(BET)多层吸附理论测量实验,证明沸石粉末可以用作水中NH_(4)^(+)的吸附剂。通过动态光散射研究了沸石粉末的粒径。氮吸附-脱附等温线显示出Ⅰ型(纯微孔)和Ⅳ型(介孔)的混合等温线。这表明所研究的沸石材料是介孔(4.84 nm)和微孔(0.852 nm),并且含有缝隙/圆柱孔。改性沸石展现出良好的NH_(4)^(+)吸附性能(去除效率为72%),是一种潜在的吸附剂,可用于处理受氨离子污染的农村生活污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 改性沸石 吸附性 吸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污水处理化学剂化学性能分析及应用研究
6
作者 李昊阳 王金月 +1 位作者 贾天赐 黄超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7期1669-1672,共4页
油田污水组成复杂,包括有机物、放射性元素、重金属等,常规处理试剂无法满足油田污水处理要求。因此,为了给油田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简单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背景,论述了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剂类型,并对油田污水处... 油田污水组成复杂,包括有机物、放射性元素、重金属等,常规处理试剂无法满足油田污水处理要求。因此,为了给油田污水处理效率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简单介绍了油田污水处理背景,论述了油田污水处理过程中常用的化学剂类型,并对油田污水处理中的化学剂加量、运用效果进行了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阻垢剂、絮凝剂、缓蚀剂是常用的油田污水处理化学剂,应在恰当的时机组合运用化学剂,提高油田污水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污水处理 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曹仲宏 马永民 +3 位作者 胡伟 王玉秋 刘克明 庄源益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再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方法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技术测定某再生水厂原水、混凝-絮凝处理后出水、微孔膜处理后出水和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中的雌激素酮(estrone,E1)、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 目的研究再生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分布。方法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E-GC-MS)技术测定某再生水厂原水、混凝-絮凝处理后出水、微孔膜处理后出水和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中的雌激素酮(estrone,E1)、17β-雌二醇(17β-estradiol,E2)、17α-乙炔基雌二醇(17α-ethynylestradiol,EE2)、4-叔-辛基酚(4-tert-octylphenol,OP)、4-壬基酚(4-nonylphenol,NP)、双酚A(bisphenolA,BPA)、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diisobutylphthalate,DI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i-n-butylphthalate,Dn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犤di(2-ethylhexyl)phthalate,DEHP犦共9种内分泌干扰物。结果上述9种内分泌干扰物在原水、混凝-絮凝处理后出水、微孔膜处理后出水和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中的浓度呈下降趋势。原水中上述9种内分泌干扰物的浓度均值分别为1.54、2.48、4.38、0.66、0.87、2.33ng/L和7.77、4.83、11.78μg/L;臭氧氧化处理后出水中浓度均值分别为0.39、1.73、0.40、0.18、0.34、1.02ng/L和5.39、2.54、3.92μg/L。结论内分泌干扰物在再生水处理过程中并未得到完全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再生水 内分泌干扰物 类固醇激素 烷基酚类化合物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印染废水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丁纯梅 宋庆平 +2 位作者 王崇侠 叶根银 戚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8-690,共3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吸附性能。方法探讨了不同的壳聚糖用量(0~500 mg/L)、pH 值(1~13)、吸附温度(20~50℃)和吸附时间(0.5~2.5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常温下,当 pH 值为2~5时,200mg/L 壳聚糖吸附0.5 h就可以对印染废... 目的研究壳聚糖对印染废水的吸附性能。方法探讨了不同的壳聚糖用量(0~500 mg/L)、pH 值(1~13)、吸附温度(20~50℃)和吸附时间(0.5~2.5 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在常温下,当 pH 值为2~5时,200mg/L 壳聚糖吸附0.5 h就可以对印染废水中的染料进行很好地吸附,脱色率在90%以上。结论壳聚糖可较好地吸附印染废水中的染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净化 水污染 壳聚糖 印染废水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羧化壳聚糖在污水无机阴离子去除中的研究
9
作者 解晓敏 解秀祥 《化学工程师》 2024年第1期33-37,91,共6页
本文旨在研究合成纳米修饰的羧化壳聚糖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污水中无机阴离子。采用两步法将铁纳米颗粒嫁接至羧化壳聚糖得到纳米羧化壳聚糖吸附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散射法(DLS)进行表征。评估pH值、吸附剂浓度... 本文旨在研究合成纳米修饰的羧化壳聚糖吸附剂,并将其应用于去除污水中无机阴离子。采用两步法将铁纳米颗粒嫁接至羧化壳聚糖得到纳米羧化壳聚糖吸附剂,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动态光散射法(DLS)进行表征。评估pH值、吸附剂浓度、阴离子浓度和接触时间对吸附剂吸附阴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酸性pH值范围内吸附的阴离子浓度较高。吸附剂浓度越高,吸附速率越高。在接触时间为10~60min时,吸附阴离子的量随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而在接触时间超过60min后,吸附阴离子的量基本不变。研究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吸附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溶液中的NO_(3)^(-)、F^(-)和PO_(4)^(3-)等阴离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纳米改性 吸附模型 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镍吸附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兰萍 赵大庆 +1 位作者 许晖 张斌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79-982,共4页
目的研究了壳聚糖对水中Ni^(2+)的吸附性能。方法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0~360min)、不同温度(25~60℃)、不同初始pH值(4~8)对壳聚糖吸附Ni^(2+)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对水中Ni^(2+)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并对吸附前后壳聚糖的红外光谱... 目的研究了壳聚糖对水中Ni^(2+)的吸附性能。方法研究了不同吸附时间(0~360min)、不同温度(25~60℃)、不同初始pH值(4~8)对壳聚糖吸附Ni^(2+)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对水中Ni^(2+)吸附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并对吸附前后壳聚糖的红外光谱进行测定。结果在最佳条件(25℃、pH=7.0、吸附4 h)下,吸附量最高可达42.15 mg/g。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Ni^(2+)在壳聚糖上的吸附过程可以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R^2>0.99),经计算,Ni^(2+)的平衡吸附量为45.05 mg/g。热力学研究结果显示,lnk与1/T的线性回归方程为:lnk=-0.827 7/T+3.416 2,其相关系数为0.998 9,焓变(△H^0)为6.88kJ/mol,熵变(△S^0)为28.40 J/(mol·K)。红外光谱表明,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与Ni^(2+)发生了配位作用。结论壳聚糖可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i^(2+)。壳聚糖对Ni^(2+)的吸附过程是吸热和自发的,并且高温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但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壳聚糖 吸附动力学 吸附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水中铅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丁纯梅 刘群 +1 位作者 曹智一 汪琪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0-882,共3页
目的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方法以罗丹明B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探讨不同时间(0~100min)、不同温度(25~50℃)、不同pH值(2~12)以及NaCl溶液浓度(0.1、0.2mol/L)对壳聚糖吸附铅离子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铅离... 目的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及动力学研究。方法以罗丹明B为显色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探讨不同时间(0~100min)、不同温度(25~50℃)、不同pH值(2~12)以及NaCl溶液浓度(0.1、0.2mol/L)对壳聚糖吸附铅离子的影响。结果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开始时比较快,80min后基本趋于平衡;温度愈高,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量愈大;当pH值在3.6~4.6时,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量最大;NaCl溶液对壳聚糖吸附铅离子具有抑制作用,0.2mol/LNaCl溶液的抑制作用强于0.1mol/L的NaCl溶液。结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受时间、温度、pH值、NaCl溶液浓度的影响,吸附表观活化能为5.11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2
作者 赵天亮 宁平 陈芳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48-650,共3页
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又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经济高效地治理与回收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极为重要。笔者介绍了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吸... 酚是工业废水中常见的高毒性、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同时,又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之一,因此,经济高效地治理与回收废水中的酚类物质极为重要。笔者介绍了含酚废水的来源及危害,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吸附法、萃取法、氧化法以及生物技术,分析比较了各种相关处理工艺的特点、存在的问题、适用范围以及应用前景,并进一步展望了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指出多种技术的联用是今后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含酚废水 治理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市自来水处理工艺过程中内毒素的含量 被引量:6
13
作者 段凌 王欣 +2 位作者 张怡 刘红艳 黄正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856-858,共3页
目的了解武汉市主要饮用水中内毒素的污染现状以及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对内毒素的去除效果。方法于2008年3月,采集以长江为水源的平湖门水厂和以汉江为水源的宗关水厂原水、一次加氯、混凝沉淀、过滤、二次加氯(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环节... 目的了解武汉市主要饮用水中内毒素的污染现状以及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对内毒素的去除效果。方法于2008年3月,采集以长江为水源的平湖门水厂和以汉江为水源的宗关水厂原水、一次加氯、混凝沉淀、过滤、二次加氯(出厂水)、管网末梢水环节水样进行检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中细菌内毒素鲎试剂检查法的光度测定法检测水样中内毒素的含量。结果平湖门水厂的长江原水的内毒素含量范围为(100.98±2.75)EU/ml,管网末梢水中内毒素含量范围为(18.53±0.01)EU/ml;宗关水厂的汉江原水的内毒素含量范围为(86.40±1.69)EU/ml,管网末梢水中内毒素含量范围为(41.68±1.94)EU/ml。平湖门、宗关水厂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对内毒素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1.65%和51.76%。结论自来水处理工艺对内毒素有去除效果,但出厂水内毒素含量仍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饮用水 水处理工艺 鲎试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回用污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风险的评价 被引量:37
14
作者 仇付国 王晓昌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评价城市回用污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方法于2002年5~11月对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二级处理出水和常规再生工艺处理后的回用水中的总大肠杆菌和粪大肠菌进行检测并进行数据的正态分布假设检验。同时观察了液氯消毒对污水中... 目的评价城市回用污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风险。方法于2002年5~11月对西安北石桥污水净化中心二级处理出水和常规再生工艺处理后的回用水中的总大肠杆菌和粪大肠菌进行检测并进行数据的正态分布假设检验。同时观察了液氯消毒对污水中大肠杆菌的去除效果。利用评价饮用水中病原微生物感染概率的beta-Possion模型和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城市回用污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进行评价。结果二级处理出水和回用水中粪大肠菌群浓度呈对数正态分布。污水中大肠杆菌去除率在7mg/L和15mg/L液氯接触20min时分别为4log和5log。城市回用污水用于城市绿化和灌溉农田时,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的年风险均值分别为1.21×10-6和4.31×10-8,且其最高风险均低于美国EPA地表水处理规范(SWTR)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可接受年风险(10-4),即使回用于对人体暴露量较大的景观娱乐用水(如游泳),其年风险值<10-4的概率也在90%以上。结论城市回用污水用于城市绿化和灌溉农用时,水中病毒对人体健康风险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评估 污水 废水重复利用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水中壬基酚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5
作者 郝瑞霞 周玉文 +2 位作者 姚宁 陈曦 程水源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对城市再生水中壬基酚存在的潜在人体内分泌干扰风险进行评价,分析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为制定再生水中壬基酚的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某再生水厂出厂水中壬基酚的含量,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风险信息综合系统中酚类物质的健康... 目的对城市再生水中壬基酚存在的潜在人体内分泌干扰风险进行评价,分析污水再生利用的安全性,为制定再生水中壬基酚的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某再生水厂出厂水中壬基酚的含量,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风险信息综合系统中酚类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价参数和相关机构及文献中有关壬基酚的毒理试验数据,采用四步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城市污水再生后回用于不同用途时,再生水中壬基酚对人体健康危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不同再生水暴露途径下壬基酚对人体健康危害风险依次为:城市绿化作业(园林工人)、道路喷洒作业和污水处理、电厂冷却作业>农田灌溉>游泳用水>公园补水、绿化>建筑中水>城市绿化(行人)、道路压尘降温,这些暴露途径的健康危害风险均低于风险评价标准。因此,它对人体的内分泌干扰危害风险可以忽略。结论再生水用于市政杂用、城市河湖补水和农田灌溉时壬基酚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风险是可以被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 风险评价 壬基酚 内分泌干扰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蛋壳在酸性含铜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小燕 尹淑银 李文娟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7-889,共3页
目的探讨矿山酸性含铜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方法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100~500℃)、鸡蛋壳用量(10~40g/L)、鸡蛋壳粒度(0.10~1.00mm)、搅拌速度(120~300r/min)下,处理后的鸡蛋壳对东华理工大学溶浸实验室铜矿石溶浸废水和模拟矿山酸... 目的探讨矿山酸性含铜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方法研究了不同煅烧温度(100~500℃)、鸡蛋壳用量(10~40g/L)、鸡蛋壳粒度(0.10~1.00mm)、搅拌速度(120~300r/min)下,处理后的鸡蛋壳对东华理工大学溶浸实验室铜矿石溶浸废水和模拟矿山酸性含铜废水(Cu2+浓度为143.00mg/L,pH值为1.80~2.00)的处理情况。结果鸡蛋壳对含铜废水进行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如下:煅烧温度为400℃,鸡蛋壳用量为25g/L,鸡蛋壳粒度为0.25mm,搅拌速度为240r/min。鸡蛋壳可将2种酸性含铜废水的pH值由1.80~2.00提高到6.86~7.34,Cu2+的浓度降低到0.09~0.43mg/L,符合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一级标准,去除率可达99.70%~99.94%。结论用鸡蛋壳处理酸性含铜废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处理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酸性含铜废水 净化 鸡蛋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周边部分污染水体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熊勇 彭文书 赵春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5-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研究昆明周边生活区水体污染程度与致突变物质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各采样点水样进行监测,并对各水样进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的测定,统计分析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 背景与目的:研究昆明周边生活区水体污染程度与致突变物质的关系。材料与方法: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技术对各采样点水样进行监测,并对各水样进行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cr)的测定,统计分析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千分率(MCN,‰)及污染指数(PI)。结果:各采样点水样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9个采样点中有7个采样点的污染指数(PI)在2以上,污染指数高的水样组细胞微核率也高。各水样CODcr测定结果未见明显规律。结论:水体污染程度与水体中存在致突变性物质多少相关,但是水质诱变活性与化学需氧量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试验 致突变 微核率 污染指数 化学需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消毒医院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漱洁 李允勃 +6 位作者 石利民 徐庆 于平胜 王福翔 丁震 王贤丽 朱大成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0,共3页
目的了解采用ClO2消毒医院污水时,污水中微生物达标所需的剩余ClO2量和接触时间。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经人工加菌的医院污水进行ClO2不同投加量(2、4、6、8、10、12mg/L)、不同接触时间(5、10、30、60、90min)的消毒效果实验,并分别... 目的了解采用ClO2消毒医院污水时,污水中微生物达标所需的剩余ClO2量和接触时间。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经人工加菌的医院污水进行ClO2不同投加量(2、4、6、8、10、12mg/L)、不同接触时间(5、10、30、60、90min)的消毒效果实验,并分别测定样品的ClO2剩余量及微生物含量。结果投加ClO210.0mg/L,接触30min,剩余ClO22.5mg/L时,大肠杆菌灭活率为99.99%;投加ClO210.0mg/L,接触10min,剩余ClO22mg/L时,沙门菌去除率100%;投加ClO210.0mg/L,接触5min,剩余ClO23.5mg/L时,未检出结核杆菌。结论经一级处理的医院污水中剩余ClO2达2.5mg/L,接触时间达30min时,大肠杆菌、沙门菌、结核杆菌指标均达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污水 消毒 二氧化氯 接触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基生物炭吸附诺氟沙星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学杨 骆俊鹏 +3 位作者 曹澄澄 谭珍珍 肖昕 李世钊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2期54-62,共9页
在300、450、600℃下制备了玉米秸秆基生物炭,通过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吸附水中诺氟沙星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最后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 在300、450、600℃下制备了玉米秸秆基生物炭,通过孔径与比表面积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Boehm滴定对生物炭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生物炭吸附水中诺氟沙星的动力学、等温线、热力学,最后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积明显增大,孔径趋于变小,表面羧基与酚羟基等酸性官能团数量减少;3种生物炭对诺氟沙星的吸附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Langmuir方程对吸附等温结果拟合优于Freundlich方程,该吸附是吸热(ΔH>0)熵变增大(ΔS>0)的过程,吸附机理主要为物理吸附(ΔH<40kJ·mol^-1);低温制备生物炭对诺氟沙星的饱合吸附量最大(114.20mg·g^-1),主要是由于低热解生物炭中存在大量非炭化有机质的吸收-分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诺氟沙星 玉米秸秆 吸附 吸收-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利用分析 被引量:40
20
作者 卢璟莉 肖运来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289-2291,共3页
结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提出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自然生态处理系统是农村生活污水主要的处理模式。分析了土地处理系统及稳定塘处理系统净化机理、污水处理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 结合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村生活污水水质、水量特点,提出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自然生态处理系统是农村生活污水主要的处理模式。分析了土地处理系统及稳定塘处理系统净化机理、污水处理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利用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生活污水 土地处理系统 稳定塘处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