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医学本科生毒理学教学评价及课堂创新改革初探
1
作者 张文娟 张心煜 +2 位作者 李敏 谭璐艺 朱晨雨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4期99-103,共5页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 目的分析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现状评价及探讨课堂科普和案例演绎的教学改革方法新思路。方法对暨南大学毒理学选课的2021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整群抽样,课程结束时采用随堂问卷调查,运用统计学描述、相关热图和四象限图等方法,分析其对毒理学教学各板块重要性和满意度、相关性及优化措施等情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看法和建议。结果105名调查对象中,男生占44.8%,女生占55.2%。选毒理学最重要原因,44.8%的学生认为课程很有用,26.7%的学生因内心喜欢,25.7%的学生因学分需要。对毒理学总体重要性和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3.3%和96.2%。对教学内容,86.7%的学生认为很有印象且教材合适;74.3%的学生认为36学时可保持;42.9%的学生对教学案例印象最深刻。92.2%的学生认为期末卷面考试可增加开放性考试题目。在选修毒理学原因方面,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重要性不同;对于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满意度,不同原因间存在差异,认为本课程很有用的学生对课程满意度最高。教学方法是学生最重视板块。94.2%的学生均喜欢科普创新或随堂案例演绎,认为对课程学习有帮助,并建议演绎形式多样化。结论暨南大学临床医学生对毒理学教学满意度高,随堂案例模拟和科普创新方法应持续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医学 毒理学 新医科 教学改革 科普创新 案例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钕暴露致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吴俐虹 郭燕 +6 位作者 曹静 杜晓燕 梁青青 高晓诚 王艳茹 邓洋 高龙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建立不同剂量氧化钕暴露小鼠模型,研究氧化钕暴露致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采用非暴露式气... 目的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建立不同剂量氧化钕暴露小鼠模型,研究氧化钕暴露致小鼠脑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将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采用非暴露式气管滴注62.5、125、250 mg/mL氧化钕,对照组采用相同给药方式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35 d后处死小鼠取脑组织。应用RT-PCR检测Claudin-5、Occludin的m RNA表达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Claudin-5、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MMP-2、MMP-9的表达变化,检测RhoA/ROCK2信号通路及下游cofilin蛋白的表达,试剂盒法检测MDA、T-AOC、NO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Claudin-5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Occludin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Claudin-5、MMP-2、Occludin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MP-9、RhoA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剂量组ROCK2、p-cofilin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DA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T-AO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高剂量组NO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氧化钕暴露导致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引起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激活RhoA/ROCK2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钕 血脑屏障 氧化应激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参与卵母细胞衰老的研究进展:从机制到药物
3
作者 陈月璐 罗晓芳 +3 位作者 张越 马婧淼 胡钟升 王炼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18,共5页
女性不孕很大程度上与卵母细胞老化有关,而卵母细胞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女性高龄或受精前等待时间过长,这2个不同的生理过程有着相似的表观遗传变化,尤其是组蛋白乙酰化的变化。建立组蛋白修饰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对干预疾病的... 女性不孕很大程度上与卵母细胞老化有关,而卵母细胞老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女性高龄或受精前等待时间过长,这2个不同的生理过程有着相似的表观遗传变化,尤其是组蛋白乙酰化的变化。建立组蛋白修饰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联,对干预疾病的发展过程、开发新的临床治疗方案并最终实现疾病的治愈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对卵母细胞衰老相关的组蛋白乙酰化修饰谱的改变进行梳理,并对潜在表观遗传治疗靶点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组蛋白乙酰化 卵母细胞老化 高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S暴露致生殖系统损伤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雷连曼 孙姝 +2 位作者 陈晨 张超(综述) 郝加虎(审校)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5,共6页
双酚S作为双酚A的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多项研究表明双酚S同样具有多种毒性效应。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双酚S可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生殖系统方面,相关研究更为深入且广泛。双酚S暴露可引起雄... 双酚S作为双酚A的替代物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但多项研究表明双酚S同样具有多种毒性效应。目前已有研究发现双酚S可对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生殖系统方面,相关研究更为深入且广泛。双酚S暴露可引起雄性精子数量减少、活动率下降和畸形率增加,并降低睾酮水平;另一方面,双酚S暴露引起雌性卵巢体积和相对质量显著减少,并影响卵母细胞质量,降低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双酚S作用于机体的机制复杂多样,涉及氧化应激、细胞凋亡、表观遗传修饰等,其中不同研究中双酚S的生殖毒性存在差异。该文对双酚S致生殖毒性表现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S 睾丸 卵巢 生殖毒性 氧化应激 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伊乳杆菌拮抗新烟碱类杀虫剂暴露对小鼠睾丸生殖毒性的作用
5
作者 许镇瀚 陈培根 +3 位作者 郭锦涛 吕林艳 陈海城 刘贵华 《中华男科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究罗伊乳杆菌对新烟碱类杀虫剂(NNI)暴露后小鼠睾丸损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鼠15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TRL组)、暴露组(NNI组)和罗伊乳杆菌干预组(NNI-L组)。CTRL组以0.02 ml/g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14 d;NNI组以0.02... 目的:探究罗伊乳杆菌对新烟碱类杀虫剂(NNI)暴露后小鼠睾丸损伤的影响。方法:C57BL/6雄鼠15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CTRL组)、暴露组(NNI组)和罗伊乳杆菌干预组(NNI-L组)。CTRL组以0.02 ml/g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持续14 d;NNI组以0.02 ml/g灌胃NNI合剂持续14 d;NNI-L组以0.02ml/g灌胃NNI合剂,且饮用5×10^(8)CFU/ml罗伊乳杆菌菌粉溶液持续14 d。随后处死,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免疫荧光染色、转录组测序等方法评估各组睾丸组织的形态及功能。结果:(1)与CTRL组相比,NNI组睾丸生精上皮厚度明显变薄,各级生精细胞数目及精子数量均明显减少,精原干细胞标志物UCHL1表达降低,而NNI-L组较NNI组有明显改善;(2)转录组测序结果提示,NNI组睾丸组织中激素及精子甲基化相关基因异常表达,表现为NPFF、IGF2表达显著下调,HSD3B8表达显著上调,口服罗伊乳杆菌后上述基因异常表达可得到显著改善。结论:NNI暴露可损伤睾丸生精功能及内分泌功能,口服罗伊乳杆菌可保护睾丸免受NNI毒性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杀虫剂 睾丸毒性 罗伊乳杆菌 生精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6-5p、Skp2、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
6
作者 张灿峰 刘嘉欣 杨文博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3,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 目的:探讨微小RNA-296-5p、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核糖体蛋白L6(ribosomal protein L6,RPL6)与前列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手术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120例前列腺患者,均行腹腔镜前列腺癌术治疗,对比不同病理特征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分析各指标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术后1年是否生化复发分为复发组(n=21)与未复发组(n=97),比较2组临床资料、miR-296-5p、Skp2、RPL6mRNA表达水平,分析miR-296-5p、Skp2、RPL6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及预测价值。结果:不同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96-5p、Skp2、RPL6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927、22.416、10.088、34.239、20.180、12.208,t=4.649、-5.770、-5.713、4.716、-5.647、-6.884,均P=0.000);miR-296-5p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78、-0.539、-0.517、-0.556,均P<0.001),Skp2、RPL6 mRNA与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术前血清PSA水平、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31、0.507、0.476、0.493、0.494、0.473、0.420、0.505,均P<0.001);复发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率、Gleason评分、高于未复发组,术后辅助治疗率低于未复发组(P<0.05);复发组miR-296-5p表达水平低于未复发组,Skp2、RPL6mRNA表达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校正前,logistic回归分析,病理分期、Gleason评分、淋巴结转移、切缘阳性、术后辅助治疗、miR-296-5p、Skp2、RPL6 mRNA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校正后,miR-296-5p、Skp2、RPL6mRNA仍是前列腺癌患者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miR-296-5p、Skp2、RPL6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的AUC为0.902(95%CI=0.833~0.949),大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前列腺癌患者miR-296-5p、Skp2、RPL6表达水平与病理特征、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三者联合预测前列腺术后生化复发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6-5p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核糖体蛋白L6 前列腺癌 病理特征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应急医学救援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7
作者 姜晓旭 刘瑞 +2 位作者 孔德钦 陆洲 于卫华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目的设计一套辐射应急医学救援训练系统,用于核污染条件下医学救援关键技术流程的模拟训练与辅助决策。方法系统采用浏览器(Browser)和服务器(Service)的B/S分布式技术架构,基于JAVA语言环境和MySQL数据库共同设计开发,自下而上分为基... 目的设计一套辐射应急医学救援训练系统,用于核污染条件下医学救援关键技术流程的模拟训练与辅助决策。方法系统采用浏览器(Browser)和服务器(Service)的B/S分布式技术架构,基于JAVA语言环境和MySQL数据库共同设计开发,自下而上分为基础层、数据库层、管理层、应用层、接入层5个层次,能够实现救援分队应急转运、现场处置作业引导、救援知识技能学习、系统综合数据管理、救援技能考核评估五大功能。结果该系统不仅能通过日常训练提升核医学作业人员的理论素养,综合考评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准,还能适用于辐射应急现场救援的辅助决策,真正形成了“训练-考核-应用”一体的智能化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救援队伍的实战化训练效果。结论辐射应急医学救援训练系统拓宽了核医学实战化教学手段,提升了核灾害救援信息化卫勤保障能力,并为相关教学训练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辐射 应急医学 救援 训练 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碘通过调控钠碘转运体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8
作者 邢志磊 于晓猛 +5 位作者 刘思雨 丁培森 宋佳慧 孙华君 崔玉山 刘洪亮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5年第2期85-90,104,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高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展的影响,及钠碘转运体(NI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BCPAP和KTC-1细胞用于实验,利用CCK-8法检测碘化钾(KI)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探究高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展的影响,及钠碘转运体(NI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系BCPAP和KTC-1细胞用于实验,利用CCK-8法检测碘化钾(KI)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实验分为对照组、碘化钾处理组、碘化钾+DNA甲基化特异性抑制剂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处理组和地西他滨处理组。通过EdU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各组细胞NI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NI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1.0×10^(-3) mmol/L KI处理48 h后细胞活性最高,因此选择此浓度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较,KI组的BCPAP细胞和KTC细胞EdU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NI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增加,NI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KI组相比较,KI+DAC组的BCPAP细胞和KTC细胞EdU阳性细胞率、划痕愈合率、NIS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显著降低,NIS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碘可能通过增强NIS基因启动子CpG位点的DNA甲基化水平,促进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碘 甲状腺乳头状癌 钠碘转运体 DNA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诊治进展
9
作者 张心悦 邵子建 +4 位作者 练康 吴德美 袁斌 吴芳 唐兰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non-eosinophilic asthma,NE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型,其气道炎症的特征是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缺乏嗜酸性粒细胞。NEA发病与环境及宿主因素均有关,例如职业暴露、环境... 哮喘是全球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之一,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non-eosinophilic asthma,NE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表型,其气道炎症的特征是细胞浸润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缺乏嗜酸性粒细胞。NEA发病与环境及宿主因素均有关,例如职业暴露、环境污染、吸烟、感染和肥胖,上述风险因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可以激活特定的细胞和分子途径,导致NEA发生。NEA的临床特征是对标准哮喘治疗的反应不佳,尤其是对吸入性皮质类固醇,导致疾病更严重和难以控制的哮喘。虽然NEA不是最普遍的哮喘表型,但重度哮喘患者中NEA比例高,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本文就近年来NEA的流行病学现状、致病因素、发病机制和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非嗜酸性粒细胞型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的28天经口毒性试验
10
作者 周庆红 何宁 +3 位作者 张书婧 刘洪波 魏婕敏 钱智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 目的:研究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对大鼠亚急性毒性。方法:将Wistar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4组,即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3个剂量组(1.67、3.33、6.67 g/kg)和1个常规基础饲料对照组。分别喂饲相应饲料28 d,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大鼠体质量、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大鼠麻醉后解剖进行大体观察、计算主要脏器的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实验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正常,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其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指标、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大鼠解剖时大体观察未发现明显异常。个别实验组大鼠心、肾脏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引起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特异性损伤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该青钱柳苦荞膳食补充剂经大鼠28天经口毒性试验未见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苦荞 亚急性毒性 WISTAR大鼠 膳食补充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创新性实验在毒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评价
11
作者 寇蕊蕊 张翠琴 +4 位作者 马晓敏 赵秀兰 曾涛 宋福永 张翠丽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5期60-64,69,共6页
评价综合创新性实验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实验组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验证性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及综合考评进行效果评价。实验组在课堂活跃度、实验作业、技能成绩、对综合创新性实验的接受意愿、科研思维及... 评价综合创新性实验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影响。实验组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验证性实验。通过问卷调查及综合考评进行效果评价。实验组在课堂活跃度、实验作业、技能成绩、对综合创新性实验的接受意愿、科研思维及素养、动物实验相关操作以及自学、创新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开设综合创新性实验能有效提高学生自学和科研素质,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提升实验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创新性实验 毒理学实验教学 预防医学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的免疫毒理学研究进展
12
作者 齐志业 陈颖 李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154-160,共7页
免疫功能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在维持人类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 PYRs)及其代谢产物可对机体产生免疫毒性,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通过对PYRs暴露对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 免疫功能是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在维持人类健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 PYRs)及其代谢产物可对机体产生免疫毒性,导致免疫相关疾病的患病风险增加。通过对PYRs暴露对机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影响及其免疫毒理学机制进行综述,并对生命早期PYRs暴露所致机体免疫毒性进行总结和展望,为人类PYRs暴露的免疫毒理学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除虫菊酯 农药 免疫功能 免疫毒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心雪 高佳新 +4 位作者 朱建宇 石鑫琦 陶伯成 李宁 陈丽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4634-4638,共5页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 背景:塑料作为耐用、廉价、易于制造的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同时塑料耐高温、耐酸碱、耐腐蚀的特性使其在自然界难以降解,最终形成数量庞大的微塑料污染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目的:探究微塑料暴露对小鼠生长发育和肝脏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与微塑料组,每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水,饮用4周;微塑料组小鼠予以普通饮食,自由饮用1000μg/L的微塑料(聚苯乙烯)水,饮用4周。饮水2,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与抓力、血脂与肝肾功能、肝脏超声形态及病理形态与肝脏脂质沉积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小鼠体质量逐渐增加,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体质量大于正常组(P<0.05);随着时间的延长,正常组小鼠抓力逐渐升高,微塑料组小鼠抓力先降低后升高,微塑料组饮水4周后的抓力低于正常组(P<0.05);②肝脏超声检查显示,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脏超声回声信号增强;③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的肝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但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油红O染色显示,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4周后肝脏可见明显脂质沉积;④与正常组比较,微塑料组小鼠饮水2周后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P<0.05),饮水4周后的血清三酰甘油浓度降低(P<0.05);⑤结果表明,微塑料可能导致小鼠体质量增加、体力下降及肝脏脂质代谢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微塑料 小鼠生长发育 脂质代谢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园园 傅浩洋 +2 位作者 朱建喜 何宏平 梁晓亮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 稀土由于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被广泛地应用于电子、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稀土元素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并可能通过食物链、呼吸、皮肤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因此,研究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有利于增强对稀土元素的全面认识,对评估稀土环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性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稀土元素对植物、动物和人体的生物毒害效应及其机制;稀土元素的不同暴露方式及其健康影响;稀土元素的安全临界剂量研究进展。当前由于人们对稀土元素的生物毒害效应认识不足,因此,未来应加强对稀土不同暴露方式下的人体健康效应的关注。尤其需要注意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大面积出露的华南地区,自然区的暴露作用不容忽视,特别要警惕人群的摄食量和与稀土元素可能有关的病症;基于现有对稀土暴露方式的认识,优化作业流程并加强管理,减少甚至切断相关稀土暴露源;加快建立并推行稀土安全临界剂量标准,为稀土污染评价和环境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生物毒害性 暴露作用 安全临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暴露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诱导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衰老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鑫 胡满 +6 位作者 赵文杰 张钰 孟博 杨盛 彭晴 张亮 王静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17-1222,共6页
背景: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可对肾脏、骨骼等多种器官和组织产生损害,但目前镉对纤维环细胞的影响知之甚少。目的:探讨氯化镉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衰老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获取SD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以不... 背景:镉是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可对肾脏、骨骼等多种器官和组织产生损害,但目前镉对纤维环细胞的影响知之甚少。目的:探讨氯化镉对椎间盘纤维环细胞衰老的影响及PI3K/Akt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方法:获取SD大鼠椎间盘纤维环细胞,以不同浓度(0,1,5,10,20μmol/L)的氯化镉干预第3代纤维环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及增殖情况。对加入或不加入氯化镉的纤维环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第3代纤维环细胞分为对照组、氯化镉组及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组,通过EdU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阳性细胞率,Western blot、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及p53)及p-Akt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①5μmol/L氯化镉可以抑制纤维环细胞增殖。②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功能富集结果显示,主要参与的信号转导途径有PI3K/Akt信号通路、cell cycle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与细胞增殖及衰老相关。选取差异表达明显的PI3K/Akt信号通路进行验证。③与对照组比较,氯化镉组的EdU染色阳性率下降(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及p53)及p-Akt表达增加(P<0.05)。与氯化镉组比较,LY294002组的EdU染色阳性率下降(P<0.05),β-半乳糖苷酶染色阳性率、衰老相关蛋白(p16、p21及p53)表达增加(P<0.05),p-Akt表达下降(P<0.05)。④结果表明,氯化镉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纤维环细胞衰老,进而诱发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环细胞 椎间盘退变 衰老 PI3K/AKT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鹏 胡新红 +1 位作者 杨桑杰草 谢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 目的:探究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及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进行病毒性肝硬化治疗的8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肝静脉压力梯度(hepatic venous pressure gradient,HVPG)和肝脾硬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估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变化与肝静脉压力梯度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肝脾脏硬度对肝硬化患者HVPG≥12 mmHg的预测价值。结果:病毒性肝硬化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C级患者HVPG(F=16.643,P<0.001)、肝脏硬度(F=14.403,P<0.001)、脾脏硬度(F=11.775,P<0.001)明显高于Child-pugh A级患者。患者HVPG与肝脏硬度和脾脏硬度均呈正相关(r=0.591,0.502,P<0.001)。肝脏硬度、脾脏硬度及联合分析预测肝硬化患者HVPG≥12 mmHg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6、0.821、0.914。结论:病毒性肝硬化患者肝脾脏硬度与HVPG呈正相关,且对门静脉高压的无创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硬化 肝脾脏硬度 肝静脉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暴露对雌性及其子代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静 刘聪 谢青贞(审校)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5-158,176,共5页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MPs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并在肠道、肝脏和卵巢等多个组织中沉积。MPs暴露对女性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进入卵巢的MPs可对卵泡发育、卵母...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是指直径小于5 mm的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环境污染物,MPs可以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并在肠道、肝脏和卵巢等多个组织中沉积。MPs暴露对女性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作用,进入卵巢的MPs可对卵泡发育、卵母细胞质量和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产生不良影响,从而降低雌性生育力。这些负面影响主要是通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调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等机制来实现。此外,近年研究还发现MPs可以进入胎盘并导致胎盘代谢异常、母胎界面免疫失衡和胎盘结构受损。而母源MPs暴露后,MPs可以通过胎盘屏障进入子代体内,对子代的神经、消化和生殖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鉴于MPs的毒性以及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应在日常生活中针对性地减少MPs的暴露,预防或降低MPs对人类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微粒 环境暴露 卵泡 生长和发育 生育力 生殖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塑料在肥胖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淑磊 崔瑞及 +2 位作者 闫灵均 孙炜 白英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08-1914,共7页
超重、肥胖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们发现遗传、饮食结构和体力活动等因素不足以解释超重肥胖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物与肥胖的发生有关。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和日常生活中,可通... 超重、肥胖已成为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人们发现遗传、饮食结构和体力活动等因素不足以解释超重肥胖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研究发现环境污染物与肥胖的发生有关。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和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等途径进入机体。一些研究已经在人体的多个组织器官及生物样本中检测到微塑料,提示其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健康隐患。本文介绍微塑料进入人体的途径、体内分布,概述其在肥胖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旨在增强全社会对微塑料危害的重视程度,并为医护人员应对公共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肥胖 公共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分析
19
作者 刘政宏 牟艺璇 +8 位作者 张大宏 何翔 王帅 张朴 王珩 章越龙 周密 李恩惠 俞蔚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63例实行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用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或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尿流改道方式。根据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组1为内镜下治疗组(27例),由内镜下球囊扩张或联合内镜下钬激光切开组成;组2为腹腔镜输尿管再植组(36例),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与普通腹腔镜再植组成。比较2组的基础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狭窄长度、术前肌酐值、术前尿素值、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以及肾积水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资料中,内镜下治疗在手术时间[(97±31)min vs.(185±36)min,t=-2.641,P=0.000]、术后住院时间[(5.9±1.9)d vs.(8.1±3.1)d,t=-3.144,P=0.000]以及术后进食时间[(1.7±0.8)d vs.(2.9±1.3)d,t=-4.320,P=0.000]上均少于腹腔镜再植(P<0.05)。在术中及术后有无输血上,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治疗方式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术后放置D-J管的平均时间[(6.1±2.0)月vs.(4.0±3.5)月,t=2.824,P=0.010]、术后吻合口狭窄复发率(P=0.020)和患肾GFR上升率(P=0.000),腹腔镜再植组均优于内镜治疗组。结论:对于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狭窄段输尿管长度,相比内镜下治疗,腹腔镜再植均能较好的解决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有更高的狭窄治愈率及肾功能改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良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内镜治疗 输尿管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及白藜芦醇的修复作用
20
作者 王子璇 刘伟 +5 位作者 蔺博涵 李涛 杨琴 虞绮雯 朱伟 孙晓春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氧化损伤,以及白藜芦醇对该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CCK8实验筛选DEHP的损伤浓度和... 目的:探究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i-2-ethylhexyl phthalate,DEHP)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的氧化损伤,以及白藜芦醇对该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CCK8实验筛选DEHP的损伤浓度和白藜芦醇的修复浓度;化学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HUVEC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不同表达情况;活性氧荧光探针检测不同处理组HUVEC内活性氧水平;JC-1试剂盒检测不同组HUVEC线粒体膜电位;CCK8实验、Transwell实验、划痕愈合实验观察HUVEC增殖、迁移能力;细胞流式实验、蛋白质印迹实验观察HUVEC的凋亡情况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80μmol/L DEHP作用HUVEC 24 h后,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1),40μmol/L白藜芦醇对细胞无明显毒性;损伤组细胞的丙二醛水平和SOD活性较对照组均明显上升(P均<0.01),修复组丙二醛水平和SOD活性较损伤组均明显下降(P均<0.05);损伤组细胞的活性氧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1),修复组较损伤组明显下降(P<0.01);损伤组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修复组较损伤组明显上升(P<0.01);损伤组细胞的增殖、迁移、成管能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均<0.05),修复组较损伤组明显上升(P均<0.05);损伤组细胞的凋亡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上升(P<0.05),修复组较损伤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DEHP能够通过氧化应激途径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和成管能力,并诱导其凋亡,而白藜芦醇可以有效修复该种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白藜芦醇 氧化应激 凋亡 氧化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