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更新世猩猩类牙齿化石的测量研究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翠斌 赵凌霞 +2 位作者 金昌柱 胡耀武 王昌燧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2-200,共9页
近些年,我国华南地区不断有猩猩类牙齿化石的发现,这些材料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大型类人猿的演化、灭绝及其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猩猩类牙齿化石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合形态学研究,尝试探讨它们的分类学意义及演化趋势等。经过分... 近些年,我国华南地区不断有猩猩类牙齿化石的发现,这些材料对于研究东亚地区大型类人猿的演化、灭绝及其环境变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猩猩类牙齿化石的测量和统计分析,结合形态学研究,尝试探讨它们的分类学意义及演化趋势等。经过分析比较得出以下认识:我国更新世猩猩与印尼的亚化石猩猩和现生猩猩在颊侧牙齿大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依次呈减小趋势。在形态特征方面,亦存在一些明显差别。据此认为我国更新世猩猩建立魏氏亚种(Pongo pygmaeus weidenreichi)的观点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石猩猩 牙齿测量 齿冠面积 中国华南地区 魏氏亚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牙齿釉质生长线与个体发育问题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凌霞 欧阳涟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的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4枚禄丰古猿牙齿(恒齿)的釉质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牙齿釉质表面有明显的釉面横纹结构;釉面横纹的密度向牙颈方向逐渐增大;观察记数了4枚牙齿的釉面横纹数,进而推算出牙冠的形成时间和年龄。与化石人科成员、现代人及现生大猿比较,禄丰古猿牙冠发育模式及时间,与南方古猿纤细种比较接近或相似,明显长于南方古猿粗壮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丰古猿 釉质生长线 釉面横纹 牙冠形成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頠 田丰 莫进尤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9-343,共15页
对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显示,该地点的部分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中,16枚可归入巨猿步氏种(Gigantopithecus blacki),其形态特征与中国、越南和印度北部发现的巨猿化石相似。在尺寸大小上与重庆巫山和广西柳城巨猿... 对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显示,该地点的部分高等灵长类牙齿化石中,16枚可归入巨猿步氏种(Gigantopithecus blacki),其形态特征与中国、越南和印度北部发现的巨猿化石相似。在尺寸大小上与重庆巫山和广西柳城巨猿洞的相近,暗示么会洞巨猿的时代与之接近,且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也非常相似,指示它们之间相近的生物地层年龄。古地磁分析结果显示其时代在奥都威正极性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猿牙齿化石 早更新世 么会洞 广西布兵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盆地含古猿化石地层时代的初步划分 被引量:13
4
作者 宗冠福 潘悦容 +1 位作者 姜础 肖林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本文初步论证1987年在元谋小河地区发现的豹子洞箐和蝴蝶梁子两个古猿地点的时代大体相同,不可能分别属于距今200—250万年和300—400万年,而都应是早上新世,估计距今500—600万年,比禄丰古猿地点稍晚。同时还记述1990年初在班果盆地发... 本文初步论证1987年在元谋小河地区发现的豹子洞箐和蝴蝶梁子两个古猿地点的时代大体相同,不可能分别属于距今200—250万年和300—400万年,而都应是早上新世,估计距今500—600万年,比禄丰古猿地点稍晚。同时还记述1990年初在班果盆地发现的雷老古猿地点的地层和哺乳动物化石,其时代与小河地区的三个古猿地点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猿化石地点 地层时代 云南元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郧县人”化石地层的磁性地层学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阎桂林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21-226,共6页
1989~1990年间在湖北省郧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颅骨化石,命名为“郧县人”。本文对含化石地层的地质剖面(厚18m)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和古环境的研究工作,共采集78个样品,测试了样品的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参量。通过对测试... 1989~1990年间在湖北省郧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颅骨化石,命名为“郧县人”。本文对含化石地层的地质剖面(厚18m)进行了磁性地层学和古环境的研究工作,共采集78个样品,测试了样品的剩余磁化强度、磁化率及磁化率各向异性参量。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初步确定“郧县人”化石地层的年代约为0.83~0.87Ma.“郧县人”生活在一个冷转暖的古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县人 磁性 地层学 磁化率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山龙骨坡似人下颌属于猿类 被引量:21
6
作者 吴新智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0,共10页
本文将巫山似人下颌及其牙齿与东非早更新世人属 ,Dmanisi直立人以及元谋的禄丰古猿等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巫山标本的尺寸比前二者都小得多 ,而与后者很相符。巫山标本被有些人作为归属人属根据的那些特征大多是人和猿共具者 ,其中前臼... 本文将巫山似人下颌及其牙齿与东非早更新世人属 ,Dmanisi直立人以及元谋的禄丰古猿等做了比较。结果发现巫山标本的尺寸比前二者都小得多 ,而与后者很相符。巫山标本被有些人作为归属人属根据的那些特征大多是人和猿共具者 ,其中前臼齿齿根分叉则是在人类罕见 ,却是禄丰古猿的特征之一 ,前臼齿前接触面位置和跟座比例则反映猿类特征。最接近巫山下颌者是禄丰古猿 ,其间有否祖裔关系尚待更多标本来论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 猿类 巫山龙骨坡 禄丰古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禄丰古猿地点Ursinae indet.化石性质的再讨论 被引量:3
7
作者 邱占祥 祁国琴 《古脊椎动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70-283,327,共14页
1984年和1985年本文后一作者曾将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一种小型而冠面无强烈褶皱的熊类化石归人Ursinae indet.现经重新研究,认为它应属Ursavus。鉴于它和Utsavus已知其他种的区别,订一新种U.sylvestris。它与欧洲的U.ehrenbetgi大体处在... 1984年和1985年本文后一作者曾将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一种小型而冠面无强烈褶皱的熊类化石归人Ursinae indet.现经重新研究,认为它应属Ursavus。鉴于它和Utsavus已知其他种的区别,订一新种U.sylvestris。它与欧洲的U.ehrenbetgi大体处在同一进化水平上。在原认为是Ursinae indet.的材料中,有两枚M_1,其特点与U.sylvestris者不同,暂以Ursavus sp.记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丰 古猿 祖熊 晚中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武隆早更新世地层中发现巨猿化石
8
作者 胡海虔 黄万波 +4 位作者 魏光飚 代辉 熊璨 何树兴 姜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1-711,共11页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 梅子湾大洞是重庆市武隆区白马镇的一处水平溶洞,新近发现了9枚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牙齿和大量其他哺乳动物化石。经初步研究,梅子湾大洞巨猿的牙齿化石尺寸偏小、龋齿率高、中老年个体比例大,属于早期的步氏巨猿类型。伴生动物群的多个物种也曾在重庆巫山龙骨坡、广西柳城巨猿洞、贵州毕节扒耳岩和广西崇左百孔洞及布兵盆地吹风洞等产地出现,表明梅子湾大洞巨猿动物群的时代为早更新世早期。该地点为重庆地区继巫山龙骨坡遗址以来的第2个巨猿化石点,其发现扩大了长江中上游流域巨猿化石的分布范围,增添了早更新世巨猿地理分布点,在南北纵向分布上填补了重庆巫山龙骨坡与贵州毕节扒耳岩之间的地理分布空白。长江中上游巨猿化石的再次发现,对巨猿及其动物群的演化、绝灭、地理分布和环境背景等相关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氏巨猿 哺乳动物群 早更新世早期 梅子湾大洞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进化和生物考古视角下的牙齿生长发育》评介 被引量:2
9
作者 张雯欣 张全超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3-634,共2页
牙齿人类学(Demal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通过对人类牙齿特征及其变异性(即牙齿齿冠与齿根的形态学和测量学特征)进行研究来探讨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此外,牙齿的生长发育、疾病、磨耗、使用模式、人工... 牙齿人类学(Demalanthropology)是体质人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通过对人类牙齿特征及其变异性(即牙齿齿冠与齿根的形态学和测量学特征)进行研究来探讨人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此外,牙齿的生长发育、疾病、磨耗、使用模式、人工畸形和拔牙习俗等也是牙齿人类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内容。从牙齿的研究中所获得的重要信息,在推断个体的性别和死亡年龄、复原古人类的行为习惯和食物结构、探索人类的起源和迁移路线等问题上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特征 人类进化 生长发育 生物考古 体质人类学 评介 分支学科 人类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古猿下颌臼齿三维立体特征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武 郑良 Alan Walker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3-177,共15页
采用欧氏距离矩阵分析 (EDMA)方法对 72枚元谋古猿及作为对比样本的 10枚禄丰古猿、现生大猿类和人类下颌臼齿齿冠 13个测量标志点三维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元谋古猿在下颌臼齿齿冠三维形态测量特征上与禄丰古猿最为接近。与现生大... 采用欧氏距离矩阵分析 (EDMA)方法对 72枚元谋古猿及作为对比样本的 10枚禄丰古猿、现生大猿类和人类下颌臼齿齿冠 13个测量标志点三维测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 :元谋古猿在下颌臼齿齿冠三维形态测量特征上与禄丰古猿最为接近。与现生大猿类及人类相比 ,元谋古猿和禄丰古猿均与人类之间呈现出非常显著的差异 ,而与猿类较为接近。它们两者及现生大猿类均与人类之间具有许多共同的差异表现特点。元谋古猿在下颌臼齿三维测量特征方面与三种现生大猿类各自之间的差别表现相似。其中 ,元谋古猿与猩猩之间在牙齿形态特征上似乎更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谋古猿 禄丰古猿 形态测量 三维分析 欧氏距离矩阵分析(E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谋温室蔬菜斑潜蝇的发生及综合防治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光恒 木万福 +2 位作者 杨长楷 何璐 李昌文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温室蔬菜 综合防治 斑潜蝇 元谋 蔬菜产区 种群规模 抗药性发展 青食玉米 夏秋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生太行山猕猴与猕猴化石骨指数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亚 王训练 赵晓进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6-130,共5页
为探讨现生太行山猕猴与猕猴化石骨指数的差异,对太行山猕猴与广西崇左早更新世猕猴化石的肢间指数(Intermembral index,IM)、臂指数(Brachial index,BI)、股指数(Crural index,CI)和股骨粗壮指数(Robusticity index,RI)等指数进行比较... 为探讨现生太行山猕猴与猕猴化石骨指数的差异,对太行山猕猴与广西崇左早更新世猕猴化石的肢间指数(Intermembral index,IM)、臂指数(Brachial index,BI)、股指数(Crural index,CI)和股骨粗壮指数(Robusticity index,RI)等指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猕猴化石IM值(96)高于太行山猕猴,BI值(94.5)和CI值(88.5)均低于太行山猕猴,推测该猕猴化石在早更新世时期可能地栖生活,适合于陆地四足行走,同时也验证了太行山猕猴主要为半树栖生活。结合对猕猴化石伴生哺乳动物习性的分析,推测广西崇左早更新世的气候温暖潮湿并有一定的水域,植被以森林和灌木为主,有局部的草地或草坡,其自然环境非常适宜高等灵长类生息繁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行山猕猴 猕猴化石 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的小型猿类化石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93-104,共12页
本文记述的在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发现的一种小型猿类.它的牙齿形态比晚中新世的禄丰粗壮池猿(Laccopithecusrobustus)进步。而牙齿的某些形态介于粗壮池狼和现生长臂猿之间。它的发现为探讨现生长臂猿的... 本文记述的在云南元谋小河地区古猿地点发现的一种小型猿类.它的牙齿形态比晚中新世的禄丰粗壮池猿(Laccopithecusrobustus)进步。而牙齿的某些形态介于粗壮池狼和现生长臂猿之间。它的发现为探讨现生长臂猿的起源与进化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依哺乳动物群的初步研究,其时代稍晚于禄丰古猿地点的时代。鉴于它的形态特征和地史分布,作者将它订为一新属新种:进步滇猿Dianopithecusprogressusgen.etsp.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猿 小型猿类化石 进步滇猿 长臂猿 元谋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禄丰古猿牙齿釉质发育不全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凌霞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对出自禄丰石灰坝的26个禄丰古猿下颌齿列的246枚恒齿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具有普遍的带状釉质发育不全(LEH)现象,个体LEH比例为100%,恒齿LEH比例为85%。乳齿几乎没有LEH现象,第一恒臼齿的LEH比例也很低仅5 7%。根据牙齿萌出顺... 对出自禄丰石灰坝的26个禄丰古猿下颌齿列的246枚恒齿进行了观察研究,发现禄丰古猿具有普遍的带状釉质发育不全(LEH)现象,个体LEH比例为100%,恒齿LEH比例为85%。乳齿几乎没有LEH现象,第一恒臼齿的LEH比例也很低仅5 7%。根据牙齿萌出顺序及现代大猿的牙齿发育年龄特征,作者推断2—3岁之前的幼儿古猿很少出现釉质发育不全现象,这可能与母体的营养关照有关。禄丰古猿的LEH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结合中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特征、古猿的生态环境、生活习性及食性特征分析,作者推测:季节性营养不良可能是造成禄丰古猿釉质发育不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丰古猿 牙齿 釉质 发育不全 季节性营养不良 气候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指骨弯曲程度推断化石人猿超科成员移动行为方式的新方法:以禄丰古猿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颖奇 Terry HARRISON 吉学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2-554,共23页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长久以来,指骨弯曲程度都被用来推断化石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此前已有一些方法被提出并用于定量化比较指骨弯曲程度,包括半径弯曲程度法(radius of curvature)、夹角法(included angle,IA)、标准化矩臂弯曲程度法(normalized curvature moment arm,NCMA)以及高精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high-resolution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HR-PCF)。然而,在对指骨弯曲程度进行定量化的过程中,这些方法都显示出了理论或技术上的局限性。因此,在运用这些方法之前,应当谨慎考虑其适用性和精确程度对分析结果所产生的影响。鉴于此,为了避免先前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更加精确地定量描述指骨弯曲程度,本文介绍了一种新方法作为替代。该方法基于对指骨侧视图背侧轮廓曲线几何形态测量学标志点数据的四阶多项式曲线拟合,称为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4th order polynomial curve fitting on geometric morphometric landmark data,GM-PCF)。它以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ormalized phalangeal curve height,NPCH)作为指骨弯曲程度的定量指标,并且可以将平均标准化指骨曲线进行可视化以用于其弯曲程度的直观对比。此外,它还可以提供在解释指骨弯曲程度的功能意义中非常关键的指骨(背侧轮廓曲线)长度比例信息。GM-PCF还能够分析化石中常见的不完整的指骨。为了检验新方法的适用性,我们从现生类人猿(anthropoids)中选取了15个涵盖灵长类大部分移动行为方式的类群作为参考样本,采用GM-PCF方法对其指骨弯曲程度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标准化指骨曲线高度(NPCH)对灵长类移动行为方式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配合指骨曲线长度,还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树栖四足行走(arboreal quadrupedalism)、悬垂(suspension)与摆荡(brachiation)等行为与灵长类体型大小的关系。作为个案,我们采用新方法对中国中新世的两种禄丰古猿(禄丰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lufengensis和蝴蝶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 hudienensis)的指骨弯曲程度与参考样本进行了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对其最为可能的移动行为方式偏好进行了推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骨弯曲程度 多项式曲线拟合 移动方式 人猿超科 禄丰古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元谋古猿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被引量:2
16
作者 蔡保全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0-31,共12页
本文依据元谋盆地西北小河村一带古猿化石地点所产6种小哺乳动物(Anourosorexsp.,Lepondaegen.etsp.indet.,Sciurotamiassp.,Monosaulaxsp.,Brachyrh... 本文依据元谋盆地西北小河村一带古猿化石地点所产6种小哺乳动物(Anourosorexsp.,Lepondaegen.etsp.indet.,Sciurotamiassp.,Monosaulaxsp.,Brachyrhizomysblacki,Rhizomyidaegen.etsp.indet),初步论证了几个合古猿化石地点(8603、8701、8704、8801、9001)的时代均为晚中新世,相当于欧洲Turolian晚期,比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时代稍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哺乳动物 晚中新世 元谋 古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人研究的现状──纪念裴文中北京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汝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6-322,共7页
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猿人(直立人)被当时人类学界承认为最原始的人类,确立了直立人为人类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19世纪末E.Dubois发现... 1929年12月2日,裴文中在周口店发现了北京猿人的第一个头盖骨,从而揭开了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一页。猿人(直立人)被当时人类学界承认为最原始的人类,确立了直立人为人类发展史的第一个阶段。19世纪末E.Dubois发现爪哇猿人的过程。他终生坚持猿人既非猿又非人的观点,引起长时期的争论。从1924年起,又发生了南方古猿是人还是猿的争论,为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被广泛接受奠定了基础。本世纪30年代以来,在亚、非、欧三洲的许多地点,有了更多的直立人化石的发现。在直立人化石的研究中,出现了直立人的分类问题,直立人与智人的界限问题,年代测定的准确与否对确定直立人系统关系的重要性,以及直立人与智人的连续性和替代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猿人 直立人 头盖骨 化石 北京猿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禄丰古猿幼年下颌骨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陆庆五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3-100,共8页
本文记述了1980年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最晚中新世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lufengensis)的幼年下颌骨PA869.作者将此标本与西瓦古猿的、南方古猿的和现生大猿的幼年下颌进行... 本文记述了1980年在云南省禄丰县石灰坝村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最晚中新世禄丰古猿(Lufengpithecuslufengensis)的幼年下颌骨PA869.作者将此标本与西瓦古猿的、南方古猿的和现生大猿的幼年下颌进行了对比,记述了禄丰古猿幼年下颌的若干特征.这些特征表明禄丰古猿幼年下颌体各部主要尺寸的比例关系与本种成年的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禄丰古猿 下颌 最晚中新世 下颌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崇左三合巨猿大洞早更新世小哺乳动物群 被引量:25
19
作者 金昌柱 秦大公 +4 位作者 潘文石 王元 张颖奇 邓成龙 郑家坚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29-1137,共9页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 最近在广西崇左三合大洞发现了步氏巨猿和似人似猿共生的新层位,与之伴生的有52种小哺乳动物,占三合大洞巨猿动物群总数的62%,其中苏门答腊兔(Nesolagus)是东南亚地区首次发现的化石。小哺乳动物群以南方早更新世常见的偏皮氏毛耳飞鼠(Belomys parapearsoni)、中间猪尾鼠(Typhlomys intermedius)、拟低冠竹鼠(Rhizomys brachyrhizomyoides)、硕豪猪(Hystrix magna)、先社鼠(Niviventer preconfucianus)、拟爱氏巨鼠(Leopoldamysedwardioidesi)等为代表,根据小哺乳动物群性质和与其他动物群对比以及磁性地层年代测定,表明其时代应是早更新世中期(约距今120-160万年前)。该动物群由树鼩、扁颅蝠、小彩蝠、飞松鼠、笔尾树鼠、猪尾鼠等几乎是旧大陆热带-亚热带森林型动物组成,缺少北方类型,基本上属于热带森林动物群,这表明了当时的自然景观为温暖湿润的热带雨林环境。三合大洞小哺乳动物群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对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详细划分,探讨步氏巨猿演化和早期人类环境背景等目前科学界关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左三合巨猿大洞 早更新世 小哺乳动物群 热带雨林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毕节发现的巨猿牙齿化石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20
作者 赵凌霞 同号文 +2 位作者 许春华 袁振新 蔡回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8-554,共7页
文章报道了发现于贵州毕节的一枚巨猿牙齿化石,介绍了巨猿化石发现的历史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毕节扒耳岩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贵州毕节巨猿化石的发现,填补并扩大了巨猿化石的地史分布范围,对研究巨猿演化及云贵高原地质环境变化等相关... 文章报道了发现于贵州毕节的一枚巨猿牙齿化石,介绍了巨猿化石发现的历史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毕节扒耳岩早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贵州毕节巨猿化石的发现,填补并扩大了巨猿化石的地史分布范围,对研究巨猿演化及云贵高原地质环境变化等相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氏巨猿 扒耳岩动物群 贵州毕节 早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