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蒙古东部地区春夏季沙狐的食性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群秀 张明海 +1 位作者 张佰莲 高中信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2-64,共3页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 2003年5—7月、2004年5月和2005年7—8月,在内蒙古东部草原收集沙狐(Vulpes corsac)粪便148份(N03=46、N04=61、N05=41),采用频率法、相对剩余物干质量法,并以捕食痕迹和剩余物为辅助手段,对沙狐食性进行了定性及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沙狐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食物,鸟类和昆虫次之。啮齿类食物组分中,达乌尔黄鼠(Citellus dauric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布氏田鼠(Microtus brandti)在沙狐食物组分中超过50%,其它啮齿类动物:草原旱獭(Marmota sibirica)、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和跳鼠科(Dipodidae)所占比例小于25%,鸟类主要为百灵科(Alaudidae),昆虫以蝗科(Acridiidae)为主,还包括红蝽科(Pyrrhocoridae)、步甲科(Garabidae)、虎甲科(Gicindelidae)、水龟甲科(Hydrophilidae)等。沙狐食物生态位宽度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春、夏两季节间食物组成无显著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狐(Vulpes Corsac) 食性 频率法 剩余物相对干质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喉貂直针毛扫描电镜特征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廖谢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81-15682,共2页
[目的]为黄喉貂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黄喉貂背部、腹部、颈部、喉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5个部位的主要鳞片类型均为杂波型,背部... [目的]为黄喉貂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黄喉貂背部、腹部、颈部、喉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鳞片花纹类型较单一,5个部位的主要鳞片类型均为杂波型,背部和颈部的毛鳞片类型及排列较为相似。与同科的其他种类毛相比,主要鳞片的类型极为相似,但比例存在差异。[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喉貂 直针毛 鳞片花纹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剑齿虎及其进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邱占祥 《化石》 1998年第2期3-6,共4页
虎剑齿虎及其进化邱占祥虎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动物纲有胎盘亚纲肉食目猫科。现生的猫科动物,按照体形和叫声可以大致地划分为两类:即小型的“喵”叫的猫类,和大型的“吼”叫的虎类(包括狮、虎、豹等)。所有这些猫科动物,不管它... 虎剑齿虎及其进化邱占祥虎在动物分类学上属哺乳动物纲有胎盘亚纲肉食目猫科。现生的猫科动物,按照体形和叫声可以大致地划分为两类:即小型的“喵”叫的猫类,和大型的“吼”叫的虎类(包括狮、虎、豹等)。所有这些猫科动物,不管它们在体形大小和皮毛花色上有多大的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齿虎 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幼仔尸体组织 LDH 同工酶酶谱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范燕 张健 《野生动物》 1990年第1期27-29,共3页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产后30小时死亡的大熊猫幼仔的七种组织(心肌、肝、肾、骨骼肌、肺和肾上腺)的LDH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酶谱与成体大熊猫尸体组织的酶谱基本一致,也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同时进一...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产后30小时死亡的大熊猫幼仔的七种组织(心肌、肝、肾、骨骼肌、肺和肾上腺)的LDH同工酶的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其酶谱与成体大熊猫尸体组织的酶谱基本一致,也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同时进一步提供了七种组织对应酶带的迁移率基本一致,幼仔肝脏的LDH_2含量较多及小肠的LDH同工酶酶谱等新资料。此外实验还证实经急冻(-20℃)保留一段时间的大熊猫幼仔组织器官的LDH同工酶酶谱较稳定,可做电泳分析。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leuca)是世界珍稀动物之一,我国的国宝。近年来,对大熊猫研究主要有野外生态调查、形态解剖、人工驯化及饲养繁殖,还有少量生化方面的研究,其中主要是血清学的研究。由于大熊猫的新鲜整体和组织材料难以得到,冯文和等曾对成体大熊猫尸体组织的LDH同工酶进行了研究。本文对出生后30小时死亡的大熊猫幼仔的七种组织的LDH同工酶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大熊猫幼仔与成体LDH同工酶酶谱的异同及整体冰冻贮存对组织同工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幼仔 尸体组织 LDH同工酸 酶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