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纺丝制备聚乙烯醇/普鲁兰多糖负载叶酸纳米纤维膜及释放性能研究
1
作者 顾宇 徐亿能 +2 位作者 秦紫夷 杨以宁 卫兰兰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叶酸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胃酸对其活性的破坏明显,需要对叶酸进行保护以提高生物利用率。运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醇与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基材,包埋不同浓度的叶酸,通过表征可证明聚乙烯醇/普鲁兰多糖相互强结合,既可以有效改善聚乙烯... 叶酸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胃酸对其活性的破坏明显,需要对叶酸进行保护以提高生物利用率。运用静电纺丝技术以聚乙烯醇与普鲁兰多糖作为成膜基材,包埋不同浓度的叶酸,通过表征可证明聚乙烯醇/普鲁兰多糖相互强结合,既可以有效改善聚乙烯醇纤维形态,又可以降低普鲁兰多糖的纺丝成本;通过对鼠李糖乳杆菌生长曲线对比,纳米纤维膜对叶酸具有保护作用;体外释放实验中,三组实验模拟胃液4h释放率分别为34.0%,33.2%,22.1%,在模拟肠液4h分别为68.6%,76.8%,97.4%,均证明其在肠道内有着更好的释放效果;在连续体外消化实验,三组纤维膜在模拟胃液2h整体释放分别为38.7%,35.4%,32.6%,模拟肠液4h整体释放率分别为72.3%,69.9%,76.8%,说明纤维膜有较好的肠道缓控释放性。综上所述静电纺丝技术是保护叶酸稳定性与缓控释放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普鲁兰多糖 叶酸 静电纺丝 体外消化 缓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生物技术制备B族维生素发展分析
2
作者 钟尚富 刘以娟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2期30-40,共11页
合成生物学融合了生物学、基因学、工程学等多学科技术,在日化、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代谢活动的重要营养素。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B族维生素领域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信息进... 合成生物学融合了生物学、基因学、工程学等多学科技术,在日化、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B族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机能和代谢活动的重要营养素。以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B族维生素领域专利申请为研究对象,对专利申请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申请人、技术分布及发展方向等角度,分析了合成生物技术在制备B族维生素领域的专利信息情况,研究相关技术的发展及竞争态势,旨在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制备B族维生素的研究以及专利战略提出可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族维生素 合成生物 微生物 专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_1、B_2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5
3
作者 郭亚东 马银海 +1 位作者 李燕华 李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53-156,共4页
目的:比较维生素B1、B2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三种不同方法测定维生素B1、B2含量。结果:1、按E值测标示量维生素B1:98.3±2.51,维生素B2:94.8±0.308,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1:102.1±1.70,维生素B1平均... 目的:比较维生素B1、B2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三种不同方法测定维生素B1、B2含量。结果:1、按E值测标示量维生素B1:98.3±2.51,维生素B2:94.8±0.308,复合维生素B片中维生素B1:102.1±1.70,维生素B1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2.13%(n=6),维生素B2平均回收率为94.9%,RSD为6.5%(n=6)。2、标准曲线法维生素B1、B2浓度分别在3~18、1~8μg/ml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标示量分别为:102.9±0.661,98.4±0.152。3、双波长法测维生素B1标示量:94.2±1.97。结论:三种方法用于维生素B1、B2含量测定,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精密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测定方法 双波长法 标准曲线法 E值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肺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王艳蕾 景友玲 +3 位作者 赵景霞 段国贤 杨秀红 胡泊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肺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分别从右颈外静脉和左颈总动脉取血,代表入肺血和出肺血,观察入、出肺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参麦...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时肺脂质过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复制家兔缺血/再灌注(I/R)损伤模型,分别从右颈外静脉和左颈总动脉取血,代表入肺血和出肺血,观察入、出肺血及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参麦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缺血再灌组松夹后4h入、出肺血及肺组织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增高(P<0.01);再灌前30min静脉给予参麦注射液后,SOD活性升高,而MDA含量降低(P<0.01)。相关分析显示MDA与SOD间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缺血再灌注时伴有肺脏氧自由基代谢紊乱,参麦注射液通过清除氧自由基,对抗脂质过氧化,减轻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缺血再灌注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叶酸、维生素B_(12)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继中 王艳锋 +2 位作者 陈小园 李旭光 汪亚琴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0-412,共3页
目的评价补充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 B1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非治疗组(31例),治疗组给予FA15 mg/d口服,Vit B120.15 mg/d肌注,疗程为8周。同时测定6... 目的评价补充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 B1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1例MH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非治疗组(31例),治疗组给予FA15 mg/d口服,Vit B120.15 mg/d肌注,疗程为8周。同时测定61例MHD患者和40名正常对照者血浆Hcy浓度和血清FA、Vit B12水平。结果 MHD患者血浆Hcy水平[(52.6±21.6)μ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1±3.6)μmol/L](P<0.001)。FA、Vit B12治疗8周后,治疗组MHD患者的血清Vit B12[(638.9±229.0)ng/L]和FA水平[(17.7±4.6)μg/L)]明显高于非治疗组[(450.3±195.9)ng/L、(7.2±2.3)μg/L](P<0.001),血浆Hcy水平[(28.8±5.5)μmol/L]低于非治疗组[(50.0±18.8)μmol/L](P<0.001)。血浆Hcy水平与叶酸、Vit B12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MHD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FA和Vit B12能降低血浆Hcy浓度,对预防MHD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B1水平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佳宁 洪新彩 +2 位作者 吉宗珊 权威 闫爽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32-1236,共5页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红细胞及尿液中维生素B1水平,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联性,阐明2型糖尿病肾病的代谢营养机制。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NDN组)、早期肾病组(EDN组)和临床肾病...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红细胞及尿液中维生素B1水平,分析其与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联性,阐明2型糖尿病肾病的代谢营养机制。方法: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将9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肾病组(NDN组)、早期肾病组(EDN组)和临床肾病组(CDN组),每组30例;30名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血浆、红细胞及尿液中维生素B1的水平,分析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维生素B1水平的相关性。结果:NC组血浆维生素B1水平为(7.1±3.3)μg·L-1,NDN组、EDN组和CDN组血浆维生素B1水平分别是(4.0±2.3)、(3.1±1.0)和(2.3±0.6)μg·L-1,3组较正常组分别下降了43.7%、56.3%和67.6%(P<0.05)。NC组、NDN组、EDN组和CDN组尿液中维生素B1排泄量分别是(2.9±0.8)、(9.0±4.7)、(11.7±3.9)和(15.6±5.0)μg·L-1,3组较正常组分别增加了2、3和4.4倍(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血浆维生素B1水平呈负相关关系(r=-0.62,P=0.013)。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早期即发生维生素B1缺乏,且与肾病的进展密切关联,补充维生素B1可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尿微量白蛋白 糖尿病肾病 高效液相色谱 VITAMIN 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三种B族维生素的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唐波 何锡文 +2 位作者 沈含熙 栗风珍 高传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7期970-973,共4页
研究了维生素B_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_2和B_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_1、B_2及B_6,其线性范围均为... 研究了维生素B_1的氧化产物(硫色素)、维生素B_2和B_6混合物体系的导数-同步荧光光谱,提出了混合物体系荧光光谱被分辨开的同时测定方法。该法可不经分离直接测定复合维生素片剂中维生素B_1、B_2及B_6,其线性范围均为0~1.0μg/mL,检出限分别为0.5、1.5及4.0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 导数-同步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维生素B_1、维生素B_2保留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洪静 杨晓莉 +1 位作者 周瑞华 杨月欣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蔬菜、不同烹调方法间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因子(RF)的差异,探讨影响蔬菜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因子的因素。方法选取了常见的12种蔬菜,以炒、炖、炸、蒸、焯、盐腌的方法进行烹调,分别记录烹调前后的重量,采用GB/...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蔬菜、不同烹调方法间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因子(RF)的差异,探讨影响蔬菜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因子的因素。方法选取了常见的12种蔬菜,以炒、炖、炸、蒸、焯、盐腌的方法进行烹调,分别记录烹调前后的重量,采用GB/T5009.84-2003荧光法、GB/T5009.85-2003荧光法分别测定烹调前后维生素B1、维生素B2含量,计算出相应的重量保留因子(保留率)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因子(保留率)。结果鲜豆类蔬菜,维生素B1的保留率大多在66%~75%之间,维生素B2的保留率在85%-90%之间。焯不论对于根茎类还是叶菜类都会造成维生素B1的较大损失,损失率为50%。对于叶菜类,焯同样会造成维生素B2较大损失,RF的均值为50,明显低于炒青菜(P〈0.05)。根茎类和茄果类蔬菜在炒的烹调方式下维生素B2的RF值在77-79之间。结论焯会造成较大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损失,炒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保留率较高;烹调方法、蔬菜的品种是影响维生素保留因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保留因子 烹调 蔬菜 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素测定法的研究(第Ⅱ报) 被引量:9
9
作者 王福荣 张琳 俞津婷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19,共3页
含生物素试样(玉米浆)稀释后离心,取清液经D4006大孔吸附树脂处理,除弃干扰杂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1]测定生物素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但对供分析用试样要求甚高,试液应无色、无浑浊。玉米浆试样色深、固... 含生物素试样(玉米浆)稀释后离心,取清液经D4006大孔吸附树脂处理,除弃干扰杂质,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荧光分光光度法[1]测定生物素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但对供分析用试样要求甚高,试液应无色、无浑浊。玉米浆试样色深、固形物含量又高,经试验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处理,能达到脱色除杂目的,生物素回收率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素 测定法 材料 设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叶酸、维生素B_(12)、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薛志宏 王兴宁 惠玉芬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23-423,共1页
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作为同型半胱氨酸(Hcy)合成蛋氨酸的辅酶,在Hcy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FA和VitB12缺乏时阻碍蛋氨酸的再生成,从而造成Hcy在体内的蓄积。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FA、VitB12缺乏和Hcy在体内蓄积与脑血... 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作为同型半胱氨酸(Hcy)合成蛋氨酸的辅酶,在Hcy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FA和VitB12缺乏时阻碍蛋氨酸的再生成,从而造成Hcy在体内的蓄积。近年来人们逐渐发现FA、VitB12缺乏和Hcy在体内蓄积与脑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为此,我们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浆FA、VitB12以及Hcy浓度检测,探讨其与脑梗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维生素B12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荧光光谱总体积积分法同时测定维生素B_2和B_6 被引量:5
11
作者 鄢远 许金钩 +1 位作者 林江 陈国珍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877-879,共3页
运用三维荧光光谱总体积积分法建立了一种测定维生素B2和B6的荧光分析新方法,该方法的灵敏度(信背比)较常规峰值法分别提高130和310倍,同时成功地应用于两者的同时测定.
关键词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三维 荧光光谱 总体积积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及其生理功能 被引量:26
12
作者 由淑贞 杨洪强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30-637,共8页
类胡萝卜素是一大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裂解途径主要有羟化酶途径、双加氧酶裂解途径和氧化酶途径。类胡萝卜素经羟化酶途径可最终转化成脱落酸,经氧化酶途径则最终转化成维生素A;而在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 类胡萝卜素是一大类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其裂解途径主要有羟化酶途径、双加氧酶裂解途径和氧化酶途径。类胡萝卜素经羟化酶途径可最终转化成脱落酸,经氧化酶途径则最终转化成维生素A;而在裂解双加氧酶(carotenoid cleavage dioxygenases,CCDs)催化下,类胡萝卜素氧化成脱辅基类胡萝卜素。AtCCDs是包括9个成员的小基因家族,CCD1影响果实的色泽和风味;CCD7和CCD8分别编码一个质体区域化蛋白,并参与侧根、侧芽的萌发。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氧合酶(NCED)催化的裂解是ABA合成的关键步骤。本文对类胡萝卜素裂解途径及相关酶类的生理功能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裂解双加氧酶 脱辅基类胡萝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旋肉碱的生理功能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友亚 王雪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99-101,共3页
L-肉碱如同蛋白质、脂肪、水一样 ,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随着研究的深入 ,L-肉碱已被人们广泛接受 ,并得到普遍应用 .在查阅大量文献基础上 ,综述了
关键词 L-肉碱 生理功能 临床应用 保健作用 β-羟基-γ-三甲丁酸 类维生素营养素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硫胺素及其衍生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14
作者 费国强 李晓鸽 钟春玖 《检验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331-335,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快捷的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方法全血样本经三氯乙酸(TCA)去蛋白处理、铁氰化钾衍生,产生能被HPLC反向柱子经梯度洗脱分离的稳定荧光产物,通过荧光检测并与硫胺素及其磷酸酯...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快捷的全血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荧光检测方法。方法全血样本经三氯乙酸(TCA)去蛋白处理、铁氰化钾衍生,产生能被HPLC反向柱子经梯度洗脱分离的稳定荧光产物,通过荧光检测并与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标准样本比对,来确定人体全血硫胺素含量。方法通过线性方程、提取率、重复性等指标验证。结果经过检测,焦磷酸硫胺素(TDP)、单磷酸硫胺素(TMP)和硫胺素的检测限分别为8.0、1.5和2.5 nmol/L,信噪比(S/N)>10,能够满足临床需要。线性趋势良好,r>0.99。硫胺素、TMP及TDP的回收率分别为103.7%、96.8%、101.7%,重复性好,变异系数(CV)<10%。结论经TCA去蛋白、铁氰化钾衍生、梯度洗脱建立的荧光HPLC检测硫胺素及其磷酸酯衍生物衍生物的方法可靠,可用于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胺素 铁氰化钾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人群叶酸营养状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多全 朴建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4-776,共3页
作为一种辅因子 ,叶酸参加了多种细胞间重要的反应。随着研究的进展 ,叶酸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虽然叶酸和贫血的关系很早以前就已明确得到证实 ,但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叶酸营养状况及在防治贫血中应用还不十分明确。... 作为一种辅因子 ,叶酸参加了多种细胞间重要的反应。随着研究的进展 ,叶酸对人体的营养作用也越来越为人们重视。虽然叶酸和贫血的关系很早以前就已明确得到证实 ,但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叶酸营养状况及在防治贫血中应用还不十分明确。半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加强对不同人群叶酸营养状况的监测并积极的探讨一些切实、有效、科学的防治措施。本文拟对近年来的监测状况和防治措施作以综述 ,并积极的建议加强对我国高危人群叶酸营养状况的调查并采取及时有效改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监测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毛细管电泳仪测定B族维生素含量最佳电泳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振承 张孝祺 +4 位作者 张名位 孙玲 池建伟 徐志宏 张雁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3期52-55,共4页
探讨毛细管电泳对B族维生素的分离分析的最佳电泳条件 结果表明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是分离分析B族维生素的一种有效的毛细管电泳操作模式 ;不同缓冲液及其pH对分离结果影响很大 ,10 0mmol/L硼酸钠缓冲液 (pH8 5)比较适合B族维生... 探讨毛细管电泳对B族维生素的分离分析的最佳电泳条件 结果表明 :胶束电动力学毛细管色谱是分离分析B族维生素的一种有效的毛细管电泳操作模式 ;不同缓冲液及其pH对分离结果影响很大 ,10 0mmol/L硼酸钠缓冲液 (pH8 5)比较适合B族维生素的分离分析 ;毛细管温度、运行电压对分离也有较大影响 在 35cm× 50 μm未涂渍石英毛细管条件下 ,采用pH8 5,附加 50mmol/LSDS的 10 0mmol/L硼酸钠缓冲液 ,毛细管温度 2 0℃ ,运行电压 5~ 8kV ,能将水溶性维生素有效地分离 应用该电泳条件对“们泰其”麦绿宝进行维生素B6 、烟酸含量测定 ,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重复性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维生素B族 电泳仪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及其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敬群 范大民 +2 位作者 张向东 王君 刘宏生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1期88-91,共4页
介绍了植酸锗配合物的合成和组成以及通过动物实验研究了它的毒性 .实验结果表明植酸锗有着类似于植酸的较低的毒性 ,由此 ,又探讨了植酸锗作为食品和化妆品的添加剂以及作为医疗保健品主要成分的可靠性 .
关键词 植酸 配合物 毒性 维生素B 环己六醇六磷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患者血清维生素B_(12)与叶酸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明华 温怀凯 陈小剑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2-552,555,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B12 叶酸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华宇 张海霞 +1 位作者 邵长伟 冯旭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各种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每种水溶性维生素和混合的B族维生素配制成浓度为0、0.05、0.25、0.5和1μmol/L的不同维生素溶液,将维生素溶液添加于含葡萄糖0、8.3和16.7 mmol/L的大鼠胰岛培养液中,孵化90 min... 目的研究各种微量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方法每种水溶性维生素和混合的B族维生素配制成浓度为0、0.05、0.25、0.5和1μmol/L的不同维生素溶液,将维生素溶液添加于含葡萄糖0、8.3和16.7 mmol/L的大鼠胰岛培养液中,孵化90 min后测定胰岛素分泌量。结果维生素B_1和维生素B_6在0.25~1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胰岛素分泌没有影响;生物素和泛酸在16.7 mmol/L的葡萄糖浓度条件下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烟酸在16.7 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对胰岛素分泌有刺激作用,在8.3 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则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B_2以及混合B族维生素在16.7 mmol/L葡萄糖浓度条件下抑制胰岛素的分泌。结论水溶性维生素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各不相同,胰岛素分泌量依赖于葡萄糖和维生素的浓度。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食物中水溶性维生素的摄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维生素 胰岛素分泌 胰岛 葡萄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缺乏影响胚胎干细胞H3K9巴豆酰化和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表达
20
作者 陈晨 何学佳 王珊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666-1675,共10页
目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分析叶酸正常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与叶酸缺乏mESCs组蛋白H3K9巴豆酰化(H3K9cr)修饰的全基因图谱,以期探究叶酸缺... 目的采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技术(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 sequencing,ChIP-seq)分析叶酸正常小鼠胚胎干细胞(mouse embryonic stem cells,mESCs)与叶酸缺乏mESCs组蛋白H3K9巴豆酰化(H3K9cr)修饰的全基因图谱,以期探究叶酸缺乏条件下mESCs中H3K9cr全基因组状态变化以及受到调控的通路基因。方法mESCs分为叶酸正常组(FA=4 mg/L,FA4)和叶酸缺乏组(FA=0 mg/L,FA0),利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别检测叶酸缺乏mESCs和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小鼠胚脑组织中H3K9cr蛋白表达水平;利用ChIP-seq技术对获得的特异性结合的DNA片段展开序列鉴定,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以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分析并可视化,分析叶酸缺乏条件下mESCs全基因组并对受调控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叶酸缺乏mESCs和NTDs小鼠胚脑组织中整体H3K9cr水平降低(P<0.05),叶酸缺乏mESCs中Bdnf、Pax6、App等神经发育相关基因下调(P<0.05),FA4与FA0两组差异富集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于轴突引导、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谷氨酸能突触等与神经系统相关的通路。结论胚胎干细胞中叶酸缺乏通过H3K9cr修饰参与调控神经发育相关基因,提示组蛋白巴豆酰化修饰可能参与叶酸缺乏引起的神经发育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缺乏 组蛋白巴豆酰化 CHIP-SEQ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