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及有效解决方法探讨
1
作者 张冬瑞 岳凌飞 龙文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5年第1期159-162,共4页
矿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部分矿产价值较高、用途较特殊,具有战略性价值,这要求做好勘查工作。本文以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优化该工作的价值以及对应策略,分别就确保分析内容完善、合理选取工作技术、做好勘查... 矿产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部分矿产价值较高、用途较特殊,具有战略性价值,这要求做好勘查工作。本文以地质矿产勘查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优化该工作的价值以及对应策略,分别就确保分析内容完善、合理选取工作技术、做好勘查内容评估、优化采样处理工作等内容进行论述,以系统呈现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工作不足,并为问题处理和后续勘查有关活动提供少许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矿产勘查 技术选取 勘查内容 采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含铝岩系中锂富集规律
2
作者 石再平 赵远由 +2 位作者 周国臣 杨仕江 黄忠洪 《矿产勘查》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二叠系船山统大竹园组为一套富锂的高铝岩石,在黔北地区分布广泛。本文通过对含铝岩系的岩性组合、矿物组成、化学组分的研究,发现锂在含铝岩系的上部相对富集,锂富集于致密状铝土岩或低品位的铝土矿中。锂含量与一水硬铝石含量呈负相... 二叠系船山统大竹园组为一套富锂的高铝岩石,在黔北地区分布广泛。本文通过对含铝岩系的岩性组合、矿物组成、化学组分的研究,发现锂在含铝岩系的上部相对富集,锂富集于致密状铝土岩或低品位的铝土矿中。锂含量与一水硬铝石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绿泥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表明锂的富集可能与绿泥石黏土矿物的吸附有关。锂集中分布于Al_(2)O_(3)含量为30%~50%、Fe_(2)O_(3)含量小于10%的铝土岩(矿)中。含铝岩系由南往北总体可分为风化剥蚀区、风化搬运近沉积区、风化搬运远沉积区。强烈彻底的风化氧化作用和弱的风化氧化作用均不利于锂的富集,含铝岩系的物源岩石经较强的风化氧化作用后锂富集,风化搬运近沉积区是找锂有利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铝岩系 锂资源 富集 黔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成矿规律:与金锑矿床的空间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再风 陈军 +7 位作者 叶霖 刘建中 杨瑞东 吉彦冰 刘林林 杜丽娟 陈星 黄智龙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1,共11页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发育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热液金、锑矿床外,该区普遍发育萤石矿化。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 黔西南低温成矿区位于右江盆地北缘,发育众多中-大型金、锑矿床,是华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热液金、锑矿床外,该区普遍发育萤石矿化。本文在分析总结前人大量研究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勘查成果,对黔西南低温成矿区萤石矿床的成矿规律,以及萤石矿床与低温矿床之间的空间联系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该区萤石形成与金-锑矿化为代表的大面积低温热液成矿事件有关。萤石微量元素、Sr同位素和包裹体H-O同位素组成揭示成矿流体为深部循环富放射性成因Sr流体与地层水混合,其冷却过程是萤石沉淀的主要机制。最新的勘探成果表明,区域上深大断裂控制了萤石矿床的空间展布,而矿床中萤石的产出明显受不同岩性面(或不整合面)之间的滑脱构造控制,多层次滑脱构造形成的背斜(穹隆)是萤石成矿的有利部位。由此认为,右江盆地北缘水城-紫云断裂与师宗-弥勒断裂的交汇部位(六枝-普安-晴隆一带)是萤石成矿远景区,热液金、锑矿床控矿背斜外围和多层次构造滑脱面具有较大的萤石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矿床 低温成矿 成矿规律 成矿潜力 黔西南
原文传递
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粘土矿物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1
4
作者 张立强 罗晓容 +2 位作者 刘楼军 何登发 向宝力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3-375,共13页
根据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砂岩粘土矿物类型、组合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无序伊/蒙混层型、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伊利石+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以及含坡缕石型等5类粘土矿物组合。... 根据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研究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新生界砂岩粘土矿物类型、组合特征及纵、横向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划分出无序伊/蒙混层型、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伊利石+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以及含坡缕石型等5类粘土矿物组合。按照伊/蒙混层相对含量的变化,粘土矿物纵向上演化呈正常转化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降低)、反向转化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增加)和“S”型(伊/蒙混层相对含量呈曲线变化)3种形式。平面上,伊/蒙混层和伊利石这两类主要粘土矿物从湖盆的边缘向中心分别呈现减少和增多的趋势,湖盆边缘相带以无序伊/蒙混层型、蒙皂石型和含坡缕石型为主,湖盆中心则为部分有序伊/蒙混层型和伊利石+伊/蒙混层型组合等类型。上述分布规律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沉积环境、构造运动及层序发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土矿物 分布规律控制因素 准噶尔盆地南缘 新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时空分布和锶钕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5
作者 阎国翰 牟保磊 +3 位作者 曾贻善 蔡剑辉 任康绪 李凤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63-473,共11页
已有的研究得出: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古元代末—中元古代初、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3个时段,反映了华北克拉通演化历史上3个拉张阶段。在空间上,前两个拉张阶段形成的火成碳酸岩分布在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和南缘;后一个拉... 已有的研究得出: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在时间上主要形成于古元代末—中元古代初、早中生代和晚中生代3个时段,反映了华北克拉通演化历史上3个拉张阶段。在空间上,前两个拉张阶段形成的火成碳酸岩分布在华北克拉通的北缘和南缘;后一个拉张阶段形成的火成碳酸岩分布在克拉通的中部和东部。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的钕同位素主要特征是εNd(t)全为负值,而且随时间由老到新负值趋于降低。在εNd(t)-ISr图解上,其投影点都落到了第3和第4象限,除莱芜—淄博地区火成碳酸岩外,其它都在富集地幔演化线附近,而且从老到新富集程度越来越高。推测华北克拉通火成碳酸岩形成的深部动力学机制可能是:在热地幔柱活动或周边板块向华北板块俯冲之后华北克拉通构造环境转变为伸展拉张环境,因压力减小而引起地幔部分熔融形成的碱性基性—超基性岩浆或碱性中性岩浆沿区域深断裂上侵,又经分异作用冷凝结晶形成杂岩体,火成碳酸岩是这些碱性岩浆演化晚阶段的主要产物。部分火成碳酸岩可能是从上地幔低程度部分熔融形成的碳酸岩浆直接上侵冷凝结晶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碳酸岩 时空分布 钕锶同位素特征 深部动力学 华北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红河州超大规模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学求 周建 +16 位作者 张必敏 刘东盛 徐善法 王玮 王强 乔宇 谢明君 刘福田 迟清华 刘昱恒 胡庆海 严桃桃 李瑞红 田密 吴慧 刘汉粮 柳青青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9-519,共11页
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稀土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紧缺的重稀土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富含重稀土矿床找矿靶区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圈定稀土异常超常富集区9处,其中新发现... 围绕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对稀土资源的需求,特别是紧缺的重稀土资源,如何快速有效地发现富含重稀土矿床找矿靶区是勘查地球化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化学地球”大科学计划获得全国地球化学基准数据,圈定稀土异常超常富集区9处,其中新发现的滇南红河州蒙自—中越边境地区稀土富集区轻重稀土比值(LREE/HREE)为3.5,与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异常LREE/HREE比值一致。结合地质背景、成矿母岩、气候和地形地貌特点等初步判断具有寻找类似华南富含重稀土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潜力。因此,对这一异常的核心区,开展了1:25万、1:5万地球化学调查和风化剖面测量,并经29个钻孔验证,初步发现马鞍底潜在超大型富含重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富矿区分布于坡度较缓的坡脚处,风化母岩为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元古界斜长片麻岩和变粒岩。风化剖面厚度最深可达25 m左右,富矿层位位于全风化层,一般在2~13m深度,矿体平均厚度6~13m,最厚可达21m,平均品位0.14%。根据29个钻孔和84个风化壳剖面测量,初步估算稀土潜在矿石量约9.46亿吨、稀土氧化物潜在资源约100万吨。这是我国首次在滇南地区发现潜在超大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同时富含轻稀土(镧、铈、镨、钕)和重稀土(钆、铽、镝、钇),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和科学意义。这一发现表明开展从极低密度、低密度到高密度地球化学调查,获得全部16个稀土元素高质量数据是发现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快速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重稀土 地球化学勘查 化学地球 发现 马鞍底 云南红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泰州组一段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徐田武 王英民 +2 位作者 曾溅辉 林树龙 王文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48,共6页
就近年来人们对苏北盆地泰州组古水流流向、物源方向的争论,利用相关性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对泰一段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重矿物之间的3种组合方式及确认出相应的母岩类型,并且结合研究区70余口井的砾岩厚度、砾地比等特征... 就近年来人们对苏北盆地泰州组古水流流向、物源方向的争论,利用相关性分析和R型因子分析对泰一段重矿物组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划分出不同重矿物之间的3种组合方式及确认出相应的母岩类型,并且结合研究区70余口井的砾岩厚度、砾地比等特征,指出苏北盆地泰州组一段主要沉积物源来自盆地西部的鲁苏隆起和南部的通扬隆起,次要物源来自建湖隆起,并且指出来自鲁苏隆起的物源对整个苏北盆地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泰州组 重矿物 砾岩 物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嫩沙地地表沉积物气候代用指标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意义
8
作者 王蜜娇 迟云平 +7 位作者 谢远云 康春国 汪烨辉 孙磊 吴鹏 刘若男 魏振宇 刘海金 《地质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9-1774,共16页
沙地和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质记录载体,其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明确位于东亚季风区松嫩沙地地表沉积物的气候代用指标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松嫩沙地的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松嫩沙地广泛采... 沙地和沙漠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地质记录载体,其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明确位于东亚季风区松嫩沙地地表沉积物的气候代用指标与气候之间的耦合关系,对于深入理解松嫩沙地的气候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在松嫩沙地广泛采集了66个地表沉积物样品(包括44个河流沙样品和22个风成沙样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色度、赤铁矿/针铁矿、磁化率测试,并结合采样点的温度与降水参数,探讨了各气候代用指标的环境意义。结果表明:1)河流沙中a^(*)值和b^(*)值与降水呈负相关,可作为区域降水的有效代用指标;风成沙中a^(*)与降水、b^(*)与温度分别呈现出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分别指示了区域的降水和温度变化信息。2)针铁矿含量及赤铁矿/针铁矿比值(Hm/Gt)与温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温度变化的有效代用指标;而赤铁矿含量与降水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其对降水的敏感性。3)百分比频率磁化率(χ_(fd)%)与温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可有效反映区域温度的变化;磁化率(χ_(lf))与气候的关系在河流沙与风成沙中存在差异,体现出沙地磁化率变化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利用沙地沉积物反映气候变化时,应注意区分河流沙和风成沙中气候代用指标的气候意义,使其揭示的气候信息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嫩沙地 色度 赤铁矿/针铁矿 磁化率 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沽河泥沙来源的重矿物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秉福 宫立新 宋键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6,共6页
应用矿物分析的方法研究大沽河下游泥沙的来源,研究表明,大沽河上游和小沽河流域的重矿物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大沽河上游段以高的普通角闪石含量为标志,绿帘石、钛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量。小沽河和大沽河下游的重矿物组成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 应用矿物分析的方法研究大沽河下游泥沙的来源,研究表明,大沽河上游和小沽河流域的重矿物特征有很大的不同,大沽河上游段以高的普通角闪石含量为标志,绿帘石、钛铁矿具有较高的含量。小沽河和大沽河下游的重矿物组成以普通角闪石+绿帘石+透闪石+石榴石为主,重矿物特征相似性明显,其重矿物含量和主要重矿物相对含量都比较相似,数值相差不大,而且矿物的形态特征、矿物的种类也一致。这说明大沽河下游的泥沙主要来源于其支流小沽河,因此,小沽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是大沽河河道以及胶州湾沉积环境整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沽河 小沽河 泥沙来源 重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蚬壳体矿物组成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会 刘丛强 +5 位作者 王兵 闫慧 江伟 龚国洪 赵彦龙 丁文慈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43-249,共7页
河蚬是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淡水双壳类底栖动物,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在世界越来越多的淡水环境中成为优势动物种类,为研究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一个范例。壳体是河蚬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器官,长期以来被认为由文石... 河蚬是原产于我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淡水双壳类底栖动物,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使其在世界越来越多的淡水环境中成为优势动物种类,为研究生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提供了一个范例。壳体是河蚬适应外部环境的重要器官,长期以来被认为由文石矿物组成。通过对我国黄河下游、淮河流域、长江和西江流域河蚬壳体显微结构观察和矿物成分X射线衍射分析,我们发现文石仅占壳体矿物质平均组成的95.5%,其余为方解石、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等,平均含量各为1%左右。壳体棱柱层和薄片层中文石矿物的含量也存在系统差异,后者高出前者11%左右。河蚬壳体相同部位棱柱层文石含量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变化特征,淮河和长江流域文石含量较高,分别达到96.1%和97.8%。而汉水和西江流域壳体中文石矿物含量较低,平均分别为94.5%和94.2%。黄河下游和珠江流域的数据较少,但已有数据显示前者文石含量低至92.7%而后者高达98.4%。壳体文石矿物含量的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之间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是河蚬适应环境变化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利用生物的适应特点保护陆地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壳类 软体动物 河蚬 全球变化 生物适应性 生物矿物 文石
原文传递
矿物学填图在福建丁家山铅锌矿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石得凤 张术根 韩世礼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3-251,共9页
应用典型矿物富集型异常填图,揭示了福建丁家山铅锌矿区各种矿物的带状切层分布特征,指出矿区接触交代变质热源(燕山期花岗岩)自矿区北西方向侵入,在矿区范围内的侵入中心位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交汇处(Ⅲ-2矿体中部和Ⅲ-1矿体之间)。... 应用典型矿物富集型异常填图,揭示了福建丁家山铅锌矿区各种矿物的带状切层分布特征,指出矿区接触交代变质热源(燕山期花岗岩)自矿区北西方向侵入,在矿区范围内的侵入中心位于北西向和北东向断层交汇处(Ⅲ-2矿体中部和Ⅲ-1矿体之间)。花岗岩在侵入过程中与中新元古代马面山岩群龙北溪组上段经区域变质的富钙质岩发生接触交代作用,在不同阶段形成石榴石、绿帘石、磁铁矿、磁黄铁矿、闪锌矿等典型矿物。矿区成矿流体自北东向南西运移。再次证实矿物场填图在变质类型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希望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填图 富集型异常 成因 丁家山铅锌矿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几个主要翡翠产地墨翠标型特征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严若谷 丘志力 +1 位作者 董传万 李榴芬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92-298,共7页
优质的黑色翡翠(墨翠)也是一种稀有、高档和时尚的玉石材料,是20年间价值增长最快的翡翠品种之一。对世界上几个不同产地来源的墨翠的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墨翠主要包括硬玉质黑色翡翠、绿辉石质墨翠和... 优质的黑色翡翠(墨翠)也是一种稀有、高档和时尚的玉石材料,是20年间价值增长最快的翡翠品种之一。对世界上几个不同产地来源的墨翠的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墨翠主要包括硬玉质黑色翡翠、绿辉石质墨翠和以闪石为主要成分的黑色"翡翠",它们包括缅甸的乌鸡玉、墨翠、黑干青,危地马拉的墨翠和银河黑金玉,此外日本和哈萨克斯坦也有类似缅甸乌鸡玉的黑色翡翠产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来源墨翠的主要矿物组成、玉石的结构和包体特征组合具有一定的标型性,可以考虑作为区分其来源的标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翠 产地来源 标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北黑树地区硫磺渣工艺矿物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亚莹 蔡剑辉 +4 位作者 张佳文 王裕先 方景玲 耿新霞 黄道袤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2-66,共5页
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物相分析、XRD试验、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云南省镇雄县黑树地区硫磺渣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含铁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18.04%)和磁铁矿(3.90%),脉石矿物包括莫来石(23.70%)、透长石(18.26%)... 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物相分析、XRD试验、镜下鉴定和电子探针等手段对云南省镇雄县黑树地区硫磺渣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试样中含铁主要有用矿物为赤铁矿(18.04%)和磁铁矿(3.90%),脉石矿物包括莫来石(23.70%)、透长石(18.26%)、石英(14.18%)、方石英(6.86%)、石膏(5.52%)、脱硫不完全矿物磁黄铁矿及残留黄铁矿(2.44%)。有用矿物赤铁矿粒度细小,疏松多孔,与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复杂,电子探针数据表明赤铁矿含有Al、Ti、Si和Mg等杂质元素。在-0.043 mm80%条件下,赤铁矿单体解离度为68.52%,在选矿过程中需提高研磨细度使其与脉石矿物充分解离。大部分脉石矿物可通过磁-重法抛除,残留黄铁矿需要通过浮选法去除。含钛有用矿物主要为锐钛矿和钛铁矿,其中锐钛矿主要存在于细粒的渣土中,选钛工作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渣 工艺矿物学 赤铁矿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铁山港表层沉积物碎屑矿物组成、分布及水动力环境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云吉 王凤 金秉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1,共7页
为了资源、环境和港口建设的需要,对取自铁山港海域6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其中轻矿物以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电气石、锆石、钛铁矿的高含量为特征,褐铁矿也有一定量的分布。轻、重... 为了资源、环境和港口建设的需要,对取自铁山港海域68个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矿物鉴定和统计,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矿物种类丰富,其中轻矿物以石英为主;重矿物以电气石、锆石、钛铁矿的高含量为特征,褐铁矿也有一定量的分布。轻、重矿物成熟度指数高,表明沉积物遭受过强烈化学风化作用,重矿物组合为电气石+钛铁矿+锆石。湾内多个站位出现锆石砂矿品位异常,锆石资源前景良好。多种矿物分布在湾的中南部,呈现明显的等值线高低不同的韵律性环状分布,湾中矿物主要来源于广西近岸陆地,其分布受地形和水动力的共同影响,入海泥沙在湾内主要受控于潮流影响,涨潮流与落潮流的流路和流速的不同是湾中矿物分布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山港 重矿物 锆石砂矿 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艺矿物学研究对选矿工艺的重要作用——以宁乡式鲕状赤铁矿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潇雨 周满赓 王婧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50,共6页
对鄂西宁乡式某矿区的矿样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研究,结合宁乡式铁矿特性,不再单一的以某种矿物为目标,而是将可有效选别的集合体(鲕粒)和粒状赤铁矿作为单位,将选矿的选别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归类和划分,并详细研究了各选别目标的工艺特... 对鄂西宁乡式某矿区的矿样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研究,结合宁乡式铁矿特性,不再单一的以某种矿物为目标,而是将可有效选别的集合体(鲕粒)和粒状赤铁矿作为单位,将选矿的选别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归类和划分,并详细研究了各选别目标的工艺特性及其对选矿工艺的影响,为甄别合适的选矿工艺、确定最终的优质选矿流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乡式铁矿 集合体 工艺特性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蚀变碳酸盐的区域性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静 熊永强 +1 位作者 梁前勇 李芸 《地球化学》 CAS CSCD 2014年第6期574-582,共9页
土壤蚀变碳酸盐(ΔC)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油气化探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对ΔC的碳源及其具体矿物形态相知较少,导致该法在业内存在一定的质疑。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表土壤样品、海底沉积物以及钻井... 土壤蚀变碳酸盐(ΔC)是油气化探的一个重要指标,在油气化探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由于对ΔC的碳源及其具体矿物形态相知较少,导致该法在业内存在一定的质疑。本文通过对不同地区地表土壤样品、海底沉积物以及钻井岩屑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碳源、分布特征及矿物形态。结果表明,不同化探样品中ΔC的含量与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陆地地表土壤样品中ΔC的含量普遍较高,其次为海底沉积物样品,钻井岩屑样品中的最低;而钻井岩屑样品(还原环境)中ΔC的δ13C值比地表土壤样品及海底沉积物样品(近地表氧化环境)都要偏轻;由此推测形成ΔC的碳源有无机、有机以及混合源三种,各种来源的C对ΔC的贡献因化探样品所处的地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形成ΔC的CO2除了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的分解产生外,还有少量的由未知矿物提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蚀变碳酸盐(ΔC) 碳同位素 碳源 分布特征 矿物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昌中间坪磷钾矿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艺玮 覃远航 +5 位作者 王存文 罗惠华 王为国 黄志良 池汝安 丁一刚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1期69-71,共3页
对宜昌中间坪的磷钾伴生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27%)、石英(51%),以及少量的胶磷矿(7%),黄铁矿(6%)、白云母(9%),杂质含量较高。形貌分析显示,钾长石为零星分布的细粒状结构,胶... 对宜昌中间坪的磷钾伴生矿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的主要矿物为钾长石(27%)、石英(51%),以及少量的胶磷矿(7%),黄铁矿(6%)、白云母(9%),杂质含量较高。形貌分析显示,钾长石为零星分布的细粒状结构,胶磷矿为不规则粒状嵌布。有用矿物与石英、黄铁矿等脉石矿物共生关系十分密切。根据矿石工艺性质,回收利用该磷钾矿,要考察磨矿细度,尽量使钾长石、胶磷矿与石英等脉石矿物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钾矿 嵌布特征 工艺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含银锰矿资源分布及属性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余丽秀 孙亚光 尚红卫 《中国锰业》 2009年第3期1-5,共5页
含银锰矿是银矿中的重要资源类型之一,按锰属性分为氧化型、硫化型、碳酸盐型(菱型)、氢氧化型,氧化锰型是目前探明的主要含银类型;银同锰共生关系密切,采用选矿工艺一般只能得到银锰混合精矿;按中国区域和省份划分,介绍了中国主要含银... 含银锰矿是银矿中的重要资源类型之一,按锰属性分为氧化型、硫化型、碳酸盐型(菱型)、氢氧化型,氧化锰型是目前探明的主要含银类型;银同锰共生关系密切,采用选矿工艺一般只能得到银锰混合精矿;按中国区域和省份划分,介绍了中国主要含银锰矿资源分布及重点矿区资源特性,研究内容对中国含银锰矿资源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含银锰矿 资源分布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某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婷婷 袁威 +1 位作者 张超 金自钦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3期51-54,共4页
针对加拿大某钒钛磁铁矿的矿石特点,利用MLA(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XRD、XRF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含钛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度特征,有益元素的赋存状态,为... 针对加拿大某钒钛磁铁矿的矿石特点,利用MLA(矿物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光学显微镜、XRD、XRF等多种分析手段对矿石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含钛矿物的嵌布粒度及解离度特征,有益元素的赋存状态,为该矿的选冶工艺、流程制定及提高回收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钛磁铁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解离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峰鲕状赤铁矿工艺矿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儒 韩跃新 +2 位作者 张裕书 周满赓 李艳军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6期54-57,共4页
为查明五峰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铁... 为查明五峰鲕状赤铁矿的工艺矿物学性质,采用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MLA、光学显微镜等技术手段,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矿石结构构造及赤铁矿的嵌布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该矿石为高磷鲕状赤铁矿石,矿石中的有用元素为铁,主要以赤铁矿、褐铁矿的形式存在,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鲕绿泥石、方解石、胶磷矿。矿石主要以鲕粒结构为主,铁矿物的嵌布粒度极细,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复杂,很难实现与脉石矿物的解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状赤铁矿 工艺矿物学 嵌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