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青海湟水流域二级阶地细粒沉积物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沉积古气候 |
唐书君
赵文强
杨庆坤
贾君
马强
陈惠娟
赖海青
|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Ⅵ):华北克拉通形成 |
李三忠
李玺瑶
戴黎明
刘鑫
张臻
赵淑娟
郭玲莉
赵国春
张国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9
|
|
3
|
花岗岩类与大陆地壳生长初探——以中国典型造山带花岗岩类岩石的形成为例 |
肖庆辉
邓晋福
邱瑞照
刘勇
冯艳芳
|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58
|
|
4
|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Ⅷ):华北克拉通太古宙末期地壳生长方式 |
王伟
刘树文
白翔
郭荣荣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8
|
|
5
|
前寒武纪地球动力学(Ⅶ):早期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 |
刘树文
王伟
白翔
郭荣荣
郭博然
胡方泱
付敬浩
王茂江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
6
|
论大陆岩石圈形成过程中的克拉通化阶段 |
何国琦
李茂松
周辉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2 |
14
|
|
7
|
航磁异常的构造解释和华北-塔南-扬子超陆块演化 |
张家声
劳秋元
李燕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9 |
24
|
|
8
|
中国太古宙陆壳演化阶段的划分 |
沈其韩
伍家善
耿元生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9
|
华北克拉通早期大陆性质和演化的重要问题 |
李江海
钱祥麟
刘树文
王仁民
陈晶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1999 |
2
|
|
10
|
中国东南大陆岩石圈演化研究中的有关问题雏议 |
王志洪
卢华复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7 |
10
|
|
11
|
印度-亚洲大陆的初始碰撞 |
赵俊猛
杜品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12
|
新太古代全球克拉通事件与太古宙-元古宙分界的地质涵义 |
翟明国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13
|
试论陆壳增生的两种基本模式及其对比 |
竺国强
程晓敢
杨树锋
陈汉林
|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
1997 |
2
|
|
14
|
大陆动力学的物质演化研究方向与思路 |
翟明国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
2015 |
12
|
|
15
|
均衡响应函数法影响因素的模型分析 |
吴健生
张向宇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6
|
福建漳浦前湖湾晚第四纪滨海沉积物敏感粒级组分的提取及意义 |
刘巍
俞鸣同
龚正权
陈有喜
|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
2
|
|
17
|
用相关技术计算大陆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 |
袁炳强
王平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
2002 |
2
|
|
18
|
大陆地壳演化的拆沉作用模式综述 |
任康绪
|
《化工矿产地质》
CAS
|
2002 |
1
|
|
19
|
闽南沿海晚第四纪环境演变探讨 |
刘巍
俞鸣同
龚正权
陈有喜
|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
0 |
|
20
|
大陆地壳熔融和酸性岩浆起源的热源问题 |
章清文
朱丹
许英奎
|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