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0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三维地图综合表达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1
作者 卞宇辰 杨盈 +4 位作者 任福 王怡开 刘江涛 田沁 柯鉴 《时空信息学报》 2024年第3期444-454,共11页
三维地图综合表达是当前时空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现有相关研究缺乏适用于各类型应用场景的通用设计方法;且相较于二维,三维地图表达结构更为复杂,需要表达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更加丰富,导致信息载负量增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 三维地图综合表达是当前时空信息可视化的重要工作之一。现有相关研究缺乏适用于各类型应用场景的通用设计方法;且相较于二维,三维地图表达结构更为复杂,需要表达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更加丰富,导致信息载负量增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三维地图的应用广度与深度。本文首先分析城市三维场景中的信息载负,对城市场景进行解构,引出三维地图的概念并分析其场景—类型—内容的关系,归纳场景中的城市地理要素;其次,从视觉变量、地图符号和设计框架三方面对三维地图常用表达方法进行分析,基于三维视觉变量理论设计三维符号,构建从视觉变量输入到三维符号输出全过程的综合表达方法;最后,以深圳市为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已有成果相比,在数据体量大大增加的情况下,三维地图量减少了87%,渲染速度提高了约90%。本文方法在同等信息负载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符号的复杂程度,优化了三维符号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三维地图的表达效果,这说明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图 三维场景 信息载负 符号设计 视觉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城市电子地图数据库的设计研究与实践
2
作者 刘靖球 《福建建筑》 2024年第7期140-143,共4页
传统上,电子地图数据主要来自各个比例尺的地形图,而各个比例尺的地形图来自不同测绘部门,导致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更新变得困难。为了解决电子地图数据的现势性和产品规则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自动缩编建立多尺度城市电子地图数据库... 传统上,电子地图数据主要来自各个比例尺的地形图,而各个比例尺的地形图来自不同测绘部门,导致数据的一致性和实时更新变得困难。为了解决电子地图数据的现势性和产品规则不一致问题,提出一种通过自动缩编建立多尺度城市电子地图数据库的方法。该方法旨在实现电子地图数据的多尺度同步更新,将各个比例尺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库中,从而提高电子地图的现势性和用户体验。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对电子地图的需求,并促进电子地图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尺度 电子地图数据库 自动缩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百年红色地图创意设计与研究
3
作者 罗名海 +7 位作者 刘美春 苏世亮 程思聪 刘亚虹 姚岚 黄思思 张祎 孔令华 《地理空间信息》 2024年第6期136-136,共1页
以武汉百年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公共地图数据库为基础,融合红色印迹、文献史料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以叙事地图学理论为指导,针对红色叙事地图内容框架设计、多源数据融合组织与可视化表达、多载体地图成果... 以武汉百年红色文化与城市发展为研究背景,以公共地图数据库为基础,融合红色印迹、文献史料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统计资料等多源数据,以叙事地图学理论为指导,针对红色叙事地图内容框架设计、多源数据融合组织与可视化表达、多载体地图成果表现等一系列难题,开展理论方法与关键技术研究,并全面应用于“武汉红色文化地图”编制,对于讲好党史故事,弘扬革命精神,展示发展成就,助力新时期现代化大武汉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融合 社会经济发展 地图数据库 可视化表达 地图内容 文献史料 统计资料 历史和现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眼密度的道路选取方法 被引量:43
4
作者 胡云岗 陈军 +1 位作者 李志林 赵仁亮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1-357,共7页
道路数据中的网眼密度能反映局部区域的道路密集程度,通过确定目标尺度要求的密度阈值,比例尺缩小后能够标识出数据中需要取舍路段的网眼;循环剥离密度最大的网眼,利用反映路段重要性的参数及其优先级,渐进筛选出舍弃的路段,并完成与邻... 道路数据中的网眼密度能反映局部区域的道路密集程度,通过确定目标尺度要求的密度阈值,比例尺缩小后能够标识出数据中需要取舍路段的网眼;循环剥离密度最大的网眼,利用反映路段重要性的参数及其优先级,渐进筛选出舍弃的路段,并完成与邻接网眼的合并;得到的选取结果保持了道路网在密度、拓扑、几何及语义方面的重要特征,从而提出一种新的道路选取方法。最后进行实验,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选取 道路网 道路网眼 网眼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模拟小流域降雨侵蚀中地面坡度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22
5
作者 王春 汤国安 +3 位作者 张婷 李占斌 肖学年 吴良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83-689,共7页
运用近景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获得在不同人工降雨时段黄土模拟小流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数据,并以地面坡度及其组合形态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和理论验证探讨黄土小流域降雨侵蚀过程中地貌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 运用近景数字摄影测量方法,获得在不同人工降雨时段黄土模拟小流域高精度、高分辨率的DEM数据,并以地面坡度及其组合形态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比分析和理论验证探讨黄土小流域降雨侵蚀过程中地貌的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同的侵蚀发育阶段,黄土地貌平均坡度及坡度组合持续变化。平均坡度在地貌发育幼年期呈加速增长趋势,到了壮年期增长幅度呈递减性变化;坡度组合以侵蚀临界角度为轴点呈持续逆转变化,侵蚀临界坡度单元所占面积基本保持稳定。2)黄土地貌地面坡度及其组合形态的变异不仅能有效表征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的空间变异规律,也可以对黄土地貌侵蚀规律和它产生的时间规律进行高分辨率的地貌认识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侵蚀 小流域 坡度 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定量因子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婷 汤国安 +3 位作者 王春 龙毅 吴良超 王峥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7-472,共6页
不同地形因子虽然在语义概念、计算方法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但各地形因子之间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种关联的强弱与趋势,都从不同角度揭示着地形起伏变化与地貌发育的本质及内在规律,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 不同地形因子虽然在语义概念、计算方法等方面均有明显的差异,但各地形因子之间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种关联的强弱与趋势,都从不同角度揭示着地形起伏变化与地貌发育的本质及内在规律,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映射着地表形态的发育过程。文章以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15个样本地区为实验样区,以高分辨率、高精度的1∶1万比例尺DEM为基础数据,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探讨地形定量因子与地面坡度之间的关联性特征,并将神经网络的方法与传统的多元回归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多元回归方法,带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能更为有效地反映地形因子间隐含的关联特征。该研究方法为进行地貌多定量指标的的选择和多因子之间关联性的量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地面坡度 地形因子 DEM 关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谱提取与应用的基本地域条件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春 汤国安 +2 位作者 李发源 杨昕 葛珊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7-592,共6页
阐述坡谱提取原理,借鉴地理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处理中的"ε-带"模型概念,构建坡谱稳定的判定模型,最后以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区为实验区,以1∶10 000 DEM为信息源,分析研究不同地貌类型区坡谱的变异特征,揭示... 阐述坡谱提取原理,借鉴地理空间数据不确定性处理中的"ε-带"模型概念,构建坡谱稳定的判定模型,最后以陕北黄土高原和秦岭山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区为实验区,以1∶10 000 DEM为信息源,分析研究不同地貌类型区坡谱的变异特征,揭示坡谱提取与应用的基本条件:地貌形态的相似性与渐变性、研究尺度的合理性以及地貌类型的完整性。该研究为坡谱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也为地理学研究中如何确定基本地域单元等重要的理论问题提供了借鉴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GIS 坡谱 坡度 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线形态的结构化表达 被引量:31
8
作者 翟仁健 武芳 +1 位作者 朱丽 朱强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82,共8页
以弯曲作为曲线形态的基本结构单元,分析曲线形态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一种曲线形态的结构化方法,即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模型,结合格式塔原则,对曲线形态进行结构划分,将曲线弯曲划分为基本弯曲和复合弯曲,并对弯曲特征进行识别,给出... 以弯曲作为曲线形态的基本结构单元,分析曲线形态的空间结构特征,提出一种曲线形态的结构化方法,即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模型,结合格式塔原则,对曲线形态进行结构划分,将曲线弯曲划分为基本弯曲和复合弯曲,并对弯曲特征进行识别,给出弯曲间空间结构关系的探测方法,并利用面向对象模型对曲线形态的结构化知识进行表示。实验结果证明,与曲线弯曲深度层次二叉树模型相比,本文提出的曲线形态结构化方法在弯曲划分的视觉感受、曲线形态结构化知识表达的完备性、用于曲线化简的实际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综合 线化简 DELAUNAY三角网 曲线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符号视觉变量数学定义的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魏文展 钟业勋 +1 位作者 黄仁涛 彭月英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11-515,共5页
根据拓扑学、图论和集合论的有关定义 ,对形状、尺寸、方向、密度、亮度、结构、颜色和位置等 8种视觉变量给出了数学定义。组合公式表明 ,由有限的视觉变量组成像元 ,再由有限的像元组成地图符号 ,可以获得大量的地图符号 ,从而说明设... 根据拓扑学、图论和集合论的有关定义 ,对形状、尺寸、方向、密度、亮度、结构、颜色和位置等 8种视觉变量给出了数学定义。组合公式表明 ,由有限的视觉变量组成像元 ,再由有限的像元组成地图符号 ,可以获得大量的地图符号 ,从而说明设计与创造地图符号蕴含巨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变量 图像元素 地图符号 组合 拓扑学 图论 集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000图库一体化制图符号处理技术研究
10
作者 孙爽 张永贵 +1 位作者 郑爱萍 刘芳颖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8期49-51,57,共4页
为快速实现福建省1∶10 000图库一体化,以省级基础DLG数据成果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库一体化平台,对制图符号进行设计,将制图符号与建库数据正确挂接,并对制图符号进行自动处理及交互处理,实现一体化数据成果的正确表达。结合实际生产验证... 为快速实现福建省1∶10 000图库一体化,以省级基础DLG数据成果为研究对象,借助图库一体化平台,对制图符号进行设计,将制图符号与建库数据正确挂接,并对制图符号进行自动处理及交互处理,实现一体化数据成果的正确表达。结合实际生产验证,制图符号处理技术提高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图库一体化的成果质量和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库一体 DLG 制图符号 符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ME的地图数据批量处理工具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何典 肖琨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多源数据的使用,使得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更加多源化、多样化,而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向定制化发展成为趋势,这些对地图数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地图数据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使用... 大数据的迅猛发展、多源数据的使用,使得地理信息数据格式更加多源化、多样化,而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向定制化发展成为趋势,这些对地图数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地图数据库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使用FME针对其中标准化、定制化要求形成灵活的批量数据处理工具,从而优化地图数据管理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ME 数据标准化 要素提取 定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图综合知识的空间数据检查 被引量:26
12
作者 钱海忠 武芳 +1 位作者 郭健 王家耀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4-190,共7页
基于制图综合知识的空间数据检查是GIS和制图综合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分析数据检查的重要性和制图综合知识在数据检查中的作用。其次,对制图综合知识的归纳进行阐述: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一套基于模糊型知识和精确型... 基于制图综合知识的空间数据检查是GIS和制图综合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首先,分析数据检查的重要性和制图综合知识在数据检查中的作用。其次,对制图综合知识的归纳进行阐述: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定义一套基于模糊型知识和精确型知识为基础的知识分类模式;并据此提出一种制图综合知识的结构化描述方式;然后提出知识属性的概念,阐述知识属性在知识中扮演的重要作用,定义知识属性的详细指标。第三,进行基于制图综合知识的数据检查:在对数据进行重要性排序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模糊型知识的人机协同的数据检查方法,和基于精确型知识的自动数据检查方法,并给出详细的数据检查程序流程。最后,给出相应的例子。从数据检查的结果来看,提出的知识归纳方法能够满足当前制图综合的多种需求,基于知识的数据检查方法能够为进一步实施制图综合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图综合 数据检查 知识 知识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 被引量:22
13
作者 齐清文 成夕芳 +1 位作者 纪翠玲 王乃斌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9期32-37,共6页
首先阐述了在实验区范围内,运用国际流行的大型GIS、RS软件包MGE和ERDAS,归纳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方法和步聚:其次,分析了上述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三,展示和分析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表达样例... 首先阐述了在实验区范围内,运用国际流行的大型GIS、RS软件包MGE和ERDAS,归纳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方法和步聚:其次,分析了上述过程中的几项关键技术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三,展示和分析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的表达样例,包括沟间地个体单元形态表、沟间地组合单元形态表、垂直带谱表、沟间地空间分布格局表、沟谷空间格局表、地貌形态个体/组合体的重组表等6类图谱表。最后,概述了黄土高原地貌形态信息图谱在土壤侵蚀研究中的应用。该信息图谱从目前来看对于黄土高原土壤侵蚀研究和地貌制图与形态表达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地貌形态 信息图谱 空间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形理论的水系要素制图综合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何宗宜 阮依香 +1 位作者 尹为利 陈涛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7-431,共5页
在研究水系要素具有分形现象的基础上 ,提出了水系要素的分维数的确定方法 ,并利用水系的分数维规律进行地图制图综合 。
关键词 分形 水系 分维素 地图制图 插值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彩色地貌晕渲图的自动生成技术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江文萍 毋河海 +1 位作者 杜清运 郭礼珍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96-499,共4页
阐述了计算机地貌晕渲的基本原理 ,提出了一个实现地貌晕渲图自动绘制的方案。实践证明 ,该方法能快速、自动地生成大幅面的、满足印刷出版要求和用作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基础底图的彩色地貌晕渲图 。
关键词 不规则三角网 数字高程模型 彩色地貌晕渲 分层设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线状符号的设计及优化算法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吴小芳 杜清运 +1 位作者 徐智勇 蔡忠亮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32-635,共4页
针对地图线状符号中的需求,提出了利用自定义线型设计线状符号的新方法,以解决常规线型符号绘制的问题。此外,考虑到线状符号在拐角处易产生严重变形以及出现断裂、自相交等情况,提出了采用符号自适应性及双仿射变换方法的解决途径,实... 针对地图线状符号中的需求,提出了利用自定义线型设计线状符号的新方法,以解决常规线型符号绘制的问题。此外,考虑到线状符号在拐角处易产生严重变形以及出现断裂、自相交等情况,提出了采用符号自适应性及双仿射变换方法的解决途径,实现符号化绘制,增强符号的可视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状符号 符号化 符号自适应性 双仿射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万地图数据库的计算机综合缩编 被引量:49
17
作者 艾廷华 郭宝辰 黄亚峰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 针对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讨论了实用化地图综合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从软件开发角度讨论了地图综合系统功能的层次化划分及在软件中的圈层式结构组织,地图综合操作环境的建立,综合规则的形式化表达,综合算子的设计与软件实现。结合1∶1万到1∶5万数字地图综合及更新的应用实例,提出了多尺度空间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地图 地图综合 地图更新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网综合模型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邓红艳 武芳 +1 位作者 翟仁健 刘薇薇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4-16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道路网综合模型。实验表明,该模型在保持道路网的空间分布性和实用性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道路网综合 遗传算法 拓扑 适应度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图符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园玉 李霖 +5 位作者 龙毅 尹章才 应申 李志涛 黄菁 梅洋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4年第6期25-27,共3页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地图符号系统 ,提出了线状符号的附属属性设置实现 ,并采用了程序符号的思想实现一些相对特殊的如沙丘、河流、沼泽等地图符号 ,成功地对国家标准系列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设计 ,实现了各种比例尺下的地图符号的绘制 ,完成... 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地图符号系统 ,提出了线状符号的附属属性设置实现 ,并采用了程序符号的思想实现一些相对特殊的如沙丘、河流、沼泽等地图符号 ,成功地对国家标准系列地形图图式进行了设计 ,实现了各种比例尺下的地图符号的绘制 ,完成了在VisualC+ + 平台上所研制的地图符号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图符号 沙丘 线状符号 地形图 比例尺 沼泽 河流 属性设置 设计与开发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骨架线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辉连 武芳 +1 位作者 王宝山 钱海忠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9-32,共4页
地图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地图编绘中都需要用到提取骨架线算法,如矢量化和等级变换等。提取骨架线的算法较多,基于栅格数据的算法通常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于矢量数据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提取骨架线。本文给出一种... 地图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地图编绘中都需要用到提取骨架线算法,如矢量化和等级变换等。提取骨架线的算法较多,基于栅格数据的算法通常采用数学形态学方法,对于矢量数据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利用约束Delau-nay三角网提取骨架线。本文给出一种利用数学形态学提取骨架线的改进算法,适用于栅格和矢量数据,并能在矢量化时建立高质量的拓扑关系,还较好地克服了数学形态学方法的缺点——节点畸变和端点内缩。实验表明该算法稳定且行之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形态学 骨架线 栅格化 细化算法 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