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河系内区的棒结构 被引量:2
1
作者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6-128,共13页
最近十几年来,银河系已被确认为是一个棒旋星系,而不是无棒结构的普通旋涡星系。人们利用各类示踪源,如气体的(l,v)图、红外面测光、红团簇星、恒星计数、微引力透镜效应、恒星运动学等,来探测银河系内区的棒结构和它的结构参数,该文对... 最近十几年来,银河系已被确认为是一个棒旋星系,而不是无棒结构的普通旋涡星系。人们利用各类示踪源,如气体的(l,v)图、红外面测光、红团簇星、恒星计数、微引力透镜效应、恒星运动学等,来探测银河系内区的棒结构和它的结构参数,该文对此做了简要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 旋涡星系 棒旋星系 棒结构 核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望远镜观测太阳系小天体项目的回顾
2
作者 金文敬 彭青玉 +1 位作者 唐正宏 赵海斌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1-451,共11页
回顾了中国用小望远镜进行的一些科研项目,如小行星的天体测量和测光观测,近地天体的观测和天然行星卫星的天体测量观测。介绍了小行星和近地天体轨道的测定,以及行星/月球历表的编制。简述了天体测量标准区的建立,从射电源光学对应体... 回顾了中国用小望远镜进行的一些科研项目,如小行星的天体测量和测光观测,近地天体的观测和天然行星卫星的天体测量观测。介绍了小行星和近地天体轨道的测定,以及行星/月球历表的编制。简述了天体测量标准区的建立,从射电源光学对应体推算光学和射电参考架的联系,双星轨道的测定,以及星团成员星自行的测定。提出了改进GSC2.3的新项目,其中包括消除星等差和南天恒星自行的系统差,以及减小偶然误差,并建议加入新的观测作为POSS和SERC项目第三历元的观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系 近地天体 参考架 星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盘外区的翘曲结构
3
作者 赵君亮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1-308,共18页
银盘外区存在翘曲结构和近边增厚现象已是不争的观测事实。自20世纪50年代通过中性氢的射电观测发现此类结构以来,对不同示踪天体(包括各类星族Ⅰ天体、分子云、星际尘埃、老年恒星等)的观测都确认了这一重要发现。关于翘曲结构已提出... 银盘外区存在翘曲结构和近边增厚现象已是不争的观测事实。自20世纪50年代通过中性氢的射电观测发现此类结构以来,对不同示踪天体(包括各类星族Ⅰ天体、分子云、星际尘埃、老年恒星等)的观测都确认了这一重要发现。关于翘曲结构已提出若干形成机制,但尚未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 银盘 翘曲 近边增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切向点轨迹CO和HⅠ的发射度与旋臂段的比较
4
作者 向德琳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35-240,共6页
为了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时摆脱由运动学不确定性带来的困难,本文导出了沿银道面切向点轨迹HⅠ和CO发射度的径向和银经分布。所用的谱线资料范围是10°<l<80°,b=0对于这些分布与现存旋臂模型的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作了分析。... 为了在研究银河系结构时摆脱由运动学不确定性带来的困难,本文导出了沿银道面切向点轨迹HⅠ和CO发射度的径向和银经分布。所用的谱线资料范围是10°<l<80°,b=0对于这些分布与现存旋臂模型的结构之间的关系也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沿切向点带没有在旋臂相应区域出现HⅠ和CO发射较高的倾向;在臂间相应区仍然存在强CO发射。我们没有得到CO示踪由21cm HⅠ发射以及由光学和射电HⅡ区拟合的旋臂的证据,也很少证据可表明HⅠ旋臂本身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HI 发射度 旋臂 银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道面上下的奇对称环向磁场
5
作者 韩金林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438-440,共3页
在分析河外射电源和脉冲星的法拉弟旋度(RotationMeasure,RM)时,发现银道面上下有规则的奇对称环向磁场分量,这是任何银盘磁场模型所无法解释的.这种奇对称的环向磁场说明在银冕中运行着AO模式的Dynamo。
关键词 银河系 磁场 银道面 银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维银河系旋臂对比度
6
作者 向德琳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154-164,共11页
为改善文献上惯用的表现银河系分子谱线巡视结果的完全平滑了方位信息的径向分布方法,我们发展了原子气体或分子云参量的分环银经分布图,(X—l)_i图,它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方位信息。用现存旋臂模型结合这种图我们得到的银道面旋臂区和... 为改善文献上惯用的表现银河系分子谱线巡视结果的完全平滑了方位信息的径向分布方法,我们发展了原子气体或分子云参量的分环银经分布图,(X—l)_i图,它在某种程度上给出了方位信息。用现存旋臂模型结合这种图我们得到的银道面旋臂区和臂间区的E(HI),E(CO),E(^(13)CO)和N/S(^(13)CO)的两维对比度约为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结构 旋臂对比度 星际介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李静 陈易容 闫正洲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86-194,共9页
银盘作为银河系的重要结构之一,是银河系内主要的恒星聚集地,研究银盘对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近30年有关银盘的重要研究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简要介绍了银河系薄盘和厚盘的研究工作,详细说... 银盘作为银河系的重要结构之一,是银河系内主要的恒星聚集地,研究银盘对理解银河系的形成和演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文献调研的方法对近30年有关银盘的重要研究工作进行了调研和总结,简要介绍了银河系薄盘和厚盘的研究工作,详细说明了厚盘的形成机制。对银盘的外围结构,比较了前人利用不同的恒星样本对银盘边界的探索,总结整理了前人对于银盘的标高和标长的估计。介绍了近年来关于银盘翘曲结构、非对称运动以及化学演化情况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 银盘 截断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银晕暗物质的一个可能方案 被引量:1
8
作者 斯德克.买合苏提 韩锋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60-64,共5页
依据星系自转曲线,对银河系旋转速度曲线进行合理外推,并应用引力势理论,得到银河系质量分布及外围的密度分布.结合 Bahcall和 Soneira 假设的密度模型,求出银河系外围的质量,即可能的暗物质质量.同时,对密度分... 依据星系自转曲线,对银河系旋转速度曲线进行合理外推,并应用引力势理论,得到银河系质量分布及外围的密度分布.结合 Bahcall和 Soneira 假设的密度模型,求出银河系外围的质量,即可能的暗物质质量.同时,对密度分布曲线内推,求出可视部分可能存在的暗物质质量.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暗物质晕的质量,在误差范围内与前一种结果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 暗物质晕 自转曲线 光度学质量 银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AMOST红团簇星探索银河系外盘屋脊结构分布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鹏 李祥 +1 位作者 罗志全 罗杨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47-654,共8页
利用LAMOST巡天得到的红团簇星,对银河系外盘的屋脊结构在角动量和作用量空间中的分布进行了探索。研究屋脊在R-V?平面分布时,第三维度选择为数密度、径向速度和垂直速度,都有很明显的屋脊信号。其中,数密度图中角动量分别为2030、2200... 利用LAMOST巡天得到的红团簇星,对银河系外盘的屋脊结构在角动量和作用量空间中的分布进行了探索。研究屋脊在R-V?平面分布时,第三维度选择为数密度、径向速度和垂直速度,都有很明显的屋脊信号。其中,数密度图中角动量分别为2030、2200、2400 km·s^(-1)·kpc的三条屋脊以及径向速度图中一条疑似屋脊(L_(Z)=2480 km·s^(-1)·kpc)的信号是新发现的成果。R-V_(Φ)平面中的屋脊结构在R_(g)-V_(Φ)平面转换为几乎垂直的屋脊,在L_(Z-Φ)平面转换为水平的屋脊。通过利用作用量信息探索银河系外盘的屋脊,发现了3条疑似屋脊的信号。最后,在引导空间中探索银河系的特征信号时,总共发现了5个明显的结构,其中,4个过密度区域在径向速度分布图中,1个过密度区域在垂直速度分布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河系盘 恒星动力学 星系运动学和动力学 屋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植被物候时空变化
10
作者 李静 陈向晴 +4 位作者 于茜 孙艳玲 王辉 崔铁军 张晓阳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6-74,共9页
植物物候是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指示器,研究植物物候时空变化规律对理解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预测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4年MODIS植被物候数据,经过图像拼接和转投影等预处理操作后,分别统计分析了5个自然区的森... 植物物候是地表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指示器,研究植物物候时空变化规律对理解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预测植被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1—2014年MODIS植被物候数据,经过图像拼接和转投影等预处理操作后,分别统计分析了5个自然区的森林、灌木和草原物候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①在高纬和高海拔地区,我国自然植被物候多年平均生长季节始期(begin of growing season,BGS)较晚,末期(end of growing season,EGS)较早,这一现象很好地反映了地形和气候的地域分异规律;森林、灌木和草原BGS之间的差异在气候温度低的区域大,森林、灌木和草原EGS之间的差异在气候干旱的区域大.②从植被物候的变化趋势来看,灌木的BGS以推迟趋势为主,森林和草原的BGS以提前趋势为主,森林、灌木和草原的EGS均以推迟为主.从平均结果看,我国5个自然区植被BGS呈现提前趋势,植被EGS呈现推迟趋势,但变化速率变缓,仅有16%的像元通过了显著性检验(P<0.1).③植被物候在年际上的波动程度远小于其在空间上的变化.植被BGS时间标准差约1~3 d,植被EGS的时间标准差略大,约为2~6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物候 草原/灌木/森林 BGS EGS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OST数据的Sequoia子结构研究
11
作者 王煜坤 赵景昆 +4 位作者 赵刚 陈玉琴 张浩鹏 叶先豪 杨勇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8-376,共9页
Sequoia是一个逆向旋转的子结构,来自于一个矮星系与银河系的并合事件。首先介绍了Sequoia的发现,综合分析了不同文献对这个子结构在相空间的限制及其化学性质等。随后,利用LAMOST DR8光谱数据结合Gaia EDR3的天测数据,建立了包含空间... Sequoia是一个逆向旋转的子结构,来自于一个矮星系与银河系的并合事件。首先介绍了Sequoia的发现,综合分析了不同文献对这个子结构在相空间的限制及其化学性质等。随后,利用LAMOST DR8光谱数据结合Gaia EDR3的天测数据,建立了包含空间位置、速度和金属丰度的样本,利用这个样本,首先根据文献中的选源标准对Sequoia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再利用HDBSACN聚类算法独立地分离出这个子结构,并进行细致的分析,然后比较了它与Gaia-Enceladus-Sausage(GES)化学性质。整体上Sequoia子结构比GES结构具有更贫的金属丰度,更低的α、Al和Ni丰度等,但是利用低分辨率光谱得到的其他元素丰度在这两个子结构很难看出明显的区别,精确地确定这个子结构的化学丰度模式需要更大规模的高分辨率光谱后继观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OIA 银晕 子结构 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USS测光金属丰度定标及南银冠人马座星流的金属丰度估计
12
作者 顾加银 杜翠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0-154,共5页
基于SDSS g,SDSS r和SCUSS u测光数据,利用F/G型主序星的光谱,从u-g和gr色指数中进行测光金属丰度定标.定标过程中,当g-r<0.4时,测光金属丰度与基于光谱的金属丰度之间的方均根误差为0.14,当g-r>0.4时为0.16.由于SCUSS u更深更精... 基于SDSS g,SDSS r和SCUSS u测光数据,利用F/G型主序星的光谱,从u-g和gr色指数中进行测光金属丰度定标.定标过程中,当g-r<0.4时,测光金属丰度与基于光谱的金属丰度之间的方均根误差为0.14,当g-r>0.4时为0.16.由于SCUSS u更深更精确的星等,能够将测光金属丰度估计的应用范围设置在g<21内.选择南银冠人马座星流来研究金属丰度分布,发现大约在以银心为中心的柱坐标R^19 kpc和|Z|~14 kpc处的人马座星流呈现出比背景晕星更富的金属丰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丰度 子结构 恒星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核球X射线源GX9+1的振荡现象
13
作者 余文飞 季惕碚 +2 位作者 程凌翔 孙学军 吴枚 《天体物理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87-289,共3页
分析1985年EXOSAT卫星对银河核球X射线源GX9+1的观测数据,发现该源存在几百秒量级的振荡现象,这一结果有助于了解小质量X射线双星Gx9+1的吸积特性和轨道运动。
关键词 银河核球 X射线源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Miller-Scalo初始质量函数计算银晕的化学演化
14
作者 岑敏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02-406,共5页
银晕是银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利用 Miller-Scalo形式的初始质量函数并结合 TSY化学演化模型 ,通过拟合晕族恒星随金属丰度的计数的观测值 。
关键词 银晕 化学演化 初始质量函数 银河系 金属丰度 Miller-Scalo形式 恒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河系的厚盘成分和现代恒星计数分析(英文)
15
作者 容建湘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9-279,共11页
在本文中介绍有关银河系成分的认识及星族概念的新进展,对近年新发现的一个恒星成分“厚盘”的主要特性以及利用现代恒星计数分析测定厚盘大尺度结构参数的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 银河系 厚盘成分 恒星 计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银河系卫星星系系统的平面演化统计
16
作者 孟忠茂 陈钢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23,共5页
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倾向于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研究这种平面分布的形成原因有助于人们理解标准宇宙学模型和暗物质晕中的星系分布.使用半解析星系形成模型,通过从统计角度追踪卫星星系平面性的演化历史对类银河系卫星星系呈平面分布的现象... 银河系的卫星星系倾向于分布在一个平面上,研究这种平面分布的形成原因有助于人们理解标准宇宙学模型和暗物质晕中的星系分布.使用半解析星系形成模型,通过从统计角度追踪卫星星系平面性的演化历史对类银河系卫星星系呈平面分布的现象进行研究.使用半解析星系模型产生的模拟数据,以与银河系系统质量相当为主要限制条件,按当前卫星星系分布的平面性程度选取3个子样本,分别用恒星质量最大的11颗或前20%的卫星星系的质量张量对应的短长轴比(c/a)表征平面性,计算了近~10 Gyr内3个子样本的整体演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统计上,大部分平面性结构是过渡性的短暂现象.虽然用c/a表征的平面性会受计入卫星数目的影响,但上述结论对用质量最大的前20%卫星星系计算c/a的样本依然成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星系 星系演化 平面性 暗物质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dioactive Ages of Metal-Poor Halo Stars 被引量:1
17
作者 JiLi GangZhao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87,共13页
The abundances of long-lived radioactive elements Th and U observed in metal-poor halo stars can be used as chronometers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individual stars, and hence set a lower limit on the age of the Galaxy a... The abundances of long-lived radioactive elements Th and U observed in metal-poor halo stars can be used as chronometers to determine the age of individual stars, and hence set a lower limit on the age of the Galaxy and hence of the universe. This radioactive dating requires the zero-decay productions of Th and U, which involves complicated r-process nucleosynthesis calculations. Several parametric r-process models have been used to calculate the initial abundance ratios of Th/Eu and U/Th, but, due to the sharp sensitivity of these models to nuclear physics inputs, the calculations have relatively large uncertainties which lead to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age determinations. In order to reduce these uncertainties, we present a simple method to estimate the initial productions of Th and U, which only depends on the solar system abundances and the stellar abundances of stable r-process elements. From our calculations of the initial abundance ratios of Th/Eu and U/Th, we re-estimate the ages of those very metal-poor halo stars with published abundances of Th and U. Our age estimates are consistent, within the errors, with the other age determinations derived from r-process models, and offer useful constrains for r-process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The advantages and limitations of our simple method of radioactive dating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rs: abundances stars: population II galaxy: abundances galaxy: halo galaxy: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MOST对银河系厚盘恒星轨道偏心率及厚盘形成机制的研究
18
作者 景英杰 杜翠花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6-740,共5页
基于LAMOST光谱数据,选取一个太阳邻域F/G型主序星样本研究银河系厚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布.厚盘星是基于空间位置和金属丰度[Fe/H]来证认,同时分析薄盘星的污染带来的影响.发现厚盘恒星轨道偏心率分布在低偏心率(约为0.2)处有一个峰值... 基于LAMOST光谱数据,选取一个太阳邻域F/G型主序星样本研究银河系厚盘恒星的轨道偏心率分布.厚盘星是基于空间位置和金属丰度[Fe/H]来证认,同时分析薄盘星的污染带来的影响.发现厚盘恒星轨道偏心率分布在低偏心率(约为0.2)处有一个峰值,而且向高偏心率延伸一个尾巴(到e^0.8).把得到的厚盘恒星偏心率分布与4个厚盘形成模型进行对比,发现此结果与富气体并合模型最为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盘形成 偏心率 太阳邻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undance Gradient from Open Cluster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Galactic Disk Evolution 被引量:3
19
作者 Jin-LiangHou Rui-XiangChang 《Chinese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32,共16页
We compile a new sample of 89 open clusters with ages, distances and metallicities available. We derive a radial iron gradient of about -0.099±0.008 dex kpc^(-1) (unweighted) for the whole sample, which is somewh... We compile a new sample of 89 open clusters with ages, distances and metallicities available. We derive a radial iron gradient of about -0.099±0.008 dex kpc^(-1) (unweighted) for the whole sample, which is somewhat greater than the most recent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gradient from nebulae and young stars. By dividing the clusters into age groups, we show that the iron gradient was steeper in the past and has evolved slowly in time. Current data show a substantial scatter of the cluster metallicities indicating that the Galactic disk has undergone a very rapid, inhomogeneous enrichment. Also, based on a simple, but quite successful model of chemical evolution of the Milky Way disk, we make a detailed calculation of the iron abundance gradient and its time evolution. The predicted current iron gradient is about -0.072 dex kpc^(-1). The model also predicts a steady flattening of the iron gradient with time, which agrees with the result from our open cluster sam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 clusters: abundances - Galaxy: formation - Galaxy: evolu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actic halo age estimated from LAMOST DR4 and Gaia DR1
20
作者 Jin-Cheng Guo Hua-Wei Zhang +8 位作者 Yang Huang Xiao-Wei Liu Ji-Feng Liu Mao-Sheng Xiang Bing-Qiu Chen Hai-Bo Yuan Zhi-Jia Tian Zhi-Ying Huo Chun Wang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87-94,共8页
The stellar halo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Milky Way. Research on its age can provide crit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the stellar halo and further on the formation of our Galaxy.So far, different app... The stellar halo is one of the major components in the Milky Way. Research on its age can provide critical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the stellar halo and further on the formation of our Galaxy.So far,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samples have been used to estimate the age of the Galactic halo. In our previous paper, we carefully selected 63 field halo turn-off stars within 1 kpc from the literature using a kinematic approach, then estimated the age of the halo. In this following work, we not only update the data from LAMOST DR4 and Gaia DR1, but also try a different method to select a clean halo sample by combining the metallicity and orbital parameters. Then we compare this halo turn-off sample with the GARSTEC model in the B-V vs. metallicity plane. After Monte Carlo simulations are performed, the age is estimated to be 10.5±1.4 Gyr, highly consistent with our previous result and other studies. However,due to the limited common sources between LAMOST DR4 and Gaia DR1, the final sample in this paper is still quite small. The estimated age will be more robust with the much larger Gaia D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axies:halos Galaxy:evolution stars:kinematics and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