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利用重力卫星监测区域地下水储量对郑州“7·20”特大暴雨的响应 |
潘云
陈文泽
张翀
|
《中国水利》
|
2024 |
0 |
|
2
|
我国陆地垂线偏差精化计算 |
宁津生
郭春喜
王斌
王惠民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3
|
“嫦娥”工程与月球测绘学 |
孔祥元
张松林
魏二虎
黄劲松
郭际明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
2004 |
7
|
|
4
|
全国天文大地网与空间大地网联合平差 |
魏子卿
黄维彬
杨捷中
杨德庚
汪舟平
陶文中
|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2
|
|
5
|
用中国地区ERA-Interim资料计算ZTD和ZWD的精度分析 |
马志泉
陈钦明
高德政
|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8
|
|
6
|
子午线收敛角和垂线偏差对陀螺方位角的影响 |
邬熙娟
王维
高俊强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07 |
10
|
|
7
|
岁差章动模型更新等因素对坐标转换的影响 |
雷伟伟
张捍卫
李凯
|
《飞行器测控学报》
CSCD
|
2016 |
8
|
|
8
|
国际地球参考框架(ITRF)的原点和无整体旋转 |
朱文耀
宋淑丽
|
《天文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9
|
测地坐标系中子午线收敛角的直接解式 |
朱紫阳
施一民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4
|
|
10
|
天文测量中电子经纬仪的应用 |
张超
郑勇
夏治国
|
《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
2003 |
7
|
|
11
|
唐山地区铅垂线变化与地震前后地下物质变化的关系 |
李正心
李辉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3
|
|
12
|
陀螺经纬仪定向中施加子午线收敛角的问题探讨 |
王庆林
王雅萍
|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13
|
全球构造非对称性的定量分析 |
金双根
朱文耀
|
《天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4
|
Bursa转换模型七参数严密解算方法研究 |
刘仁钊
段文贵
张玉堂
|
《资源环境与工程》
|
2010 |
11
|
|
15
|
基于穷举法的太阳影子定位研究 |
祝长华
黄文莉
邱洪玲
郑治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6 |
2
|
|
16
|
乌鲁木齐天文站南山GPS跟踪站的地心坐标精确测定 |
张阿丽
张晋
程宗颐
|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
2003 |
3
|
|
17
|
天文大地网与空间网联合平差中用共轭梯度法解算高阶法方程的某些策略 |
段五杏
袁学伟
|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18
|
由天文测时资料推算洛夫数K |
成灼
萧耐园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
1997 |
1
|
|
19
|
应用亚太地区TWSTFT确定同步卫星位置 |
孙宏伟
李玉莉
|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20
|
电离层电子浓度计算模型中有关太阳参数的计算 |
王存良
|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2013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