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步法制备热塑性聚酰亚胺
1
作者 叶淑娴 杨硕 +6 位作者 曹民 陈小铃 文联磊 龙健宇 王丰 姜苏俊 杨汇鑫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制备的PAA相对黏度(η_(r))越大,其中20℃是比较适宜的制备温度和储存温度;比较了PAA储存24h后η_(r)的变化,发现η_(r)越小的PAA溶液储存后的η_(r)变化越小。第二步为热亚胺化合成TPI,比较了直接高温、两步升温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备TPI的方法,发现只有程序升温热亚胺化法才能制备出颜色较浅且无交联结构的TPI树脂。通过合成不同ηr的PAA溶液并进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发现PAA与亚胺化后的TPI树脂的η_(r)基本一致。对TPI树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核磁结构和红外结构完全与Ultem■结构树脂一致;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0℃,与Ultem■相差1℃;热稳定性基本与Ultem■结构一致,失重5%时的温度(T_(d5%))为523℃,比存在交联结构的TPI树脂(T_(d5%)=473℃)的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热塑性聚酰亚胺 热亚胺化 相对黏度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聚合物耐高温衍生陶瓷涂层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科吉 李鹏飞 +2 位作者 徐彩虹 吴子剑 张宗波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3,共12页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金属以及碳材料等高温结构部件的服役条件日益苛刻。通过恰当的工艺在高温结构部件表面制备硅基陶瓷涂层并赋予其特殊性能,可有效提高高温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逐渐成为一... 随着航空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金属以及碳材料等高温结构部件的服役条件日益苛刻。通过恰当的工艺在高温结构部件表面制备硅基陶瓷涂层并赋予其特殊性能,可有效提高高温结构部件的使用寿命。近年来,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逐渐成为一种无机涂层制备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制备工艺简便、涂层功能拓展性强等特点,得到了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硅基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首先从聚合物陶瓷涂层的制备展开,简要介绍了硅基聚合物前驱体、填料种类以及涂覆工艺和裂解方式对涂层结构以及性能的影响。随后,重点讨论了聚合物前驱体转化陶瓷涂层在耐高温防护领域,包括抗氧化、环境障、热障涂层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了聚合物陶瓷涂层在涂层性能提升及缺陷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例如通过在硅基前驱体中引入Hf,Zr,Ta等超高温元素,提高陶瓷涂层的耐温等级,以及发展高效的陶瓷化新技术,从而提高陶瓷转化效率及涂层适用性范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前驱体转化法 陶瓷涂层 高温防护 抗氧化 环境障 热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聚氨酯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郑舒方 王玉印 +1 位作者 张泽楷 靳玉岭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8-1059,共12页
近年来,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在聚氨酯基体中添加石墨烯或其衍生物可显著提升聚氨酯的物理机械、热学、电磁学等性能,满足聚合物复合材料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特殊要求。首先介绍了石墨烯的功能化改... 近年来,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在聚氨酯基体中添加石墨烯或其衍生物可显著提升聚氨酯的物理机械、热学、电磁学等性能,满足聚合物复合材料高性能和多功能的特殊要求。首先介绍了石墨烯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包括共价键改性和非共价键改性。随后介绍了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原位聚合、溶液共混、熔融共混、水相(胶乳)共混等。综述了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在物理机械性能、导电性能、介电性能、导热性能、气体阻隔性能、阻燃性能、电磁屏蔽性能和防腐蚀性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石墨烯/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氨酯 功能化 制备工艺 导电性能 导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丝素蛋白多肽结构聚氨酯的制备及其性能
4
作者 洪韵 马晓野 +2 位作者 侯靖威 蒋丁晓 康传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25-1435,共11页
丝素蛋白因其特殊的多层次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本文研究以丝素蛋白中特征性重复肽段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合成了多种含有Gly-Ala-Gly-Ala(GAGA)序列肽段的双氨基扩链剂,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多肽含量不同... 丝素蛋白因其特殊的多层次结构而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本文研究以丝素蛋白中特征性重复肽段为扩链剂制备的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合成了多种含有Gly-Ala-Gly-Ala(GAGA)序列肽段的双氨基扩链剂,并在此基础上制备了一系列多肽含量不同的改性聚氨酯。相较于不含多肽结构的聚氨酯,多肽结构的引入使氢键比例显著提高,由此带来机械性能的显著提升,断裂应力由29.3 MPa提高至50.9 MPa;形状记忆性能也有所提高,形变保持率由74.3%提升至100%,且四肽含量越高,聚氨酯的机械性能和形状记忆性能提升越明显。此外,含多肽扩链剂的聚氨酯还具有良好的回收性、热稳定性和生理条件水解稳定性,具备在生物医学工程等多领域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聚氨酯 机械性能 形状记忆性能 可回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纳米碳复合耐高温隔热气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5
作者 赵巍 赵晴晴 +3 位作者 李世瀚 唐萍 宾月珍 王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8-102,共5页
以聚醚砜(PES)为基体、氧化石墨烯(GO)和碳纳米管(CNT)为填料,利用溶剂冷冻模板法,制备了PES/GO和PES/CNT气凝胶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系数仪、红外热成像仪、力学试验机等对气凝胶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定向冷冻和升华... 以聚醚砜(PES)为基体、氧化石墨烯(GO)和碳纳米管(CNT)为填料,利用溶剂冷冻模板法,制备了PES/GO和PES/CNT气凝胶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导热系数仪、红外热成像仪、力学试验机等对气凝胶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通过定向冷冻和升华溶剂获得微观取向的孔道结构保证了气凝胶优异的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随着纳米碳材料和PES基体含量的变化,气凝胶的导热系数在0.0307~0.0698W/(m·K)之间,压缩强度在0.2~1.0MPa(30%应变),而纳米碳材料的加入使得导热系数和压缩强度存在平衡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聚醚砜 氧化石墨烯 碳纳米管 隔热 耐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低聚醚链共价有机骨架薄膜材料的制备及其离子分离性能
6
作者 谢文典 隆月华 +4 位作者 谢健阳 邢丽群 佘世雄 杨燕 黄智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8-1536,共9页
用2,5-二(2-甲氧基-乙氧基)对苯二甲酰肼(BMTH)和1,3,5-三甲氧基-2,4,6-三甲酰基苯(TpOMe)缩聚,基于界面聚合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制备出一种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膜TpOMe-BMTH,并研究了所得膜材料对锂、镁离子的分离性能。... 用2,5-二(2-甲氧基-乙氧基)对苯二甲酰肼(BMTH)和1,3,5-三甲氧基-2,4,6-三甲酰基苯(TpOMe)缩聚,基于界面聚合法,在多孔三氧化二铝(AAO)基底上制备出一种二维共价有机骨架(COF)膜TpOMe-BMTH,并研究了所得膜材料对锂、镁离子的分离性能。结果显示,TpOMe-BMTH/AAO膜具有高的结晶性和良好的稳定性,并表现出优异的金属离子选择性,在LiCl(0.1 mol·L^(-1))和MgCl_(2)(0.1 mol·L^(-1))组成的二元混合离子体系中,对Li^(+)/Mg^(2+)的分离因子高达258。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平面波赝势方法计算表明,材料孔道中的富氧低聚醚链对Li^(+)和Mg^(2+)的结合能分别为-282.69和-13.46 kJ·mol^(-1),使材料表现出强的亲锂特性,促进了Li^(+)沿着COF膜的一维孔道进行吸附扩散,最终实现锂、镁离子的高效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 薄膜 离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浆纤维素/质子型离子液体溶液的流变行为
7
作者 马凯 邓璐璐 +2 位作者 王学琳 石国民 邹光龙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为实现棉浆纤维素的绿色、高效溶解,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质子型离子液体([DBNH][Lev])为溶剂,制备了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DBNH][Lev]溶液;借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制,测定了纤维素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 为实现棉浆纤维素的绿色、高效溶解,促进其高值化利用,以质子型离子液体([DBNH][Lev])为溶剂,制备了5种不同质量分数的纤维素/[DBNH][Lev]溶液;借助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机制,测定了纤维素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稳态和动态流变行为,讨论了纤维素含量、温度和剪切速率等对均相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素/[DBNH][Lev]溶液为典型的假塑性流体,对温度具有敏感性,且黏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该溶液在高频率下出现凝胶点,存在黏性流动为主的类液态向弹性形变为主的类固态转变,且温度越高转变点越向低频区移动,这为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流变响应提供理论基础,并对后续的纤维素加工工艺(如涂层、纺丝)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浆纤维素 质子型离子液体 溶解 流变行为 Cox-Merz定律 黏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羧酸对耐高温PA10T结晶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曹民 叶淑娴 +6 位作者 王丰 龙健宇 文联磊 杨硕 董侠 刘洋 姜苏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1-146,共6页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是一款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材料,具有低吸水率、高耐热性、良好加工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LED照明、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发现,聚合过程中未加入添加剂(通常为小分子羧酸类)的PA10T树脂存在结晶...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PA10T)是一款生物基耐高温聚酰胺材料,具有低吸水率、高耐热性、良好加工性等性能,广泛应用于LED照明、电子电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相关研究发现,聚合过程中未加入添加剂(通常为小分子羧酸类)的PA10T树脂存在结晶温度低、结晶速率慢的问题,影响其在LED多模穴快速成型中的应用,而小分子羧酸添加剂的含量对PA10T树脂结晶性能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甚少。以癸二胺和对苯二甲酸(PTA)为单体,去离子水环境中,合成了PA10T并研究了挤出造粒过程中四类常见的小分子羧酸如苯甲酸(BA)、硬脂酸(SA)、乙酸、环己甲酸作为添加剂及其含量对PA10T结晶温度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结果显示,当BA用量(PTA物质的量的百分数)从1%增加到5%时,PA10T的结晶温度从274℃增加到283℃,结晶峰宽从14.6℃下降到9.2℃,说明结晶速率增大。在3%的小分子羧酸添加量的条件下,SA对PA10T结晶速率的提升效果最大,结晶峰宽为11.4℃。同时,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测试结果显示含5%BA添加剂的PA10T样品中,游离的PTA对PA10T的结晶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酰癸二胺 对苯二甲酸 小分子羧酸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唐剑 李秉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5,共7页
总结了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基于手性主链、手性侧链、非共价相互作用及掺杂型的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体系,介绍了其在圆偏振发光二极管、信息加密和显示成像、手性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目... 总结了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基于手性主链、手性侧链、非共价相互作用及掺杂型的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体系,介绍了其在圆偏振发光二极管、信息加密和显示成像、手性传感等领域的应用,并对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目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聚合物材料 手性聚合物 发光不对称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联噻唑-4,4′-二甲酸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共聚改性及其性能
10
作者 罗昱嵩 王瑞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65-1571,共7页
以1,4-丁二酸(SA)、1,4-丁二醇(BDO)和2,2′-联噻唑-4,4′-二甲酸二乙酯(BTDC-Et)为原材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BTDC-Et摩尔分数的聚丁二酸/2,2-联噻唑(E)-4,4-二甲酸(B)-丁二醇酯(S)(PBEBS)。通过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 以1,4-丁二酸(SA)、1,4-丁二醇(BDO)和2,2′-联噻唑-4,4′-二甲酸二乙酯(BTDC-Et)为原材料,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BTDC-Et摩尔分数的聚丁二酸/2,2-联噻唑(E)-4,4-二甲酸(B)-丁二醇酯(S)(PBEBS)。通过核磁共振(NMR)、差示扫描量热(DSC)、凝胶透色谱(GP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以及采用压差法气体渗透等技术手段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当SA、BDO和BTDC-Et的投料摩尔比为1∶2.5∶0.1时,PBEBS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达到4.1×10^(4),材料由脆性塑料转变为韧性塑料;同时,与PBS相比,阻隔性能提升了80倍。此外,PBEBS共聚酯的热稳定性随BTDC-Et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升高,分解温度T_(d,5%)由295℃升高至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联噻唑-4 4′-二甲酸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阻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与硼酸改性醋酸纤维素的性能
11
作者 许梦丽 王浩 +4 位作者 刘志华 文鹏 符杨康 谢娇 陈茂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9-515,共7页
醋酸纤维素(CA)热加工窗口较窄,难以进行熔融加工,通过引入交联剂构建共价交联网络是提升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但共价交联网络影响其重复加工性能。以聚乙烯醇(PVA)和硼酸(BA)为组合添加剂,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了... 醋酸纤维素(CA)热加工窗口较窄,难以进行熔融加工,通过引入交联剂构建共价交联网络是提升醋酸纤维素力学性能的有效手段,但共价交联网络影响其重复加工性能。以聚乙烯醇(PVA)和硼酸(BA)为组合添加剂,在温和条件下,通过溶液加工法制备了基于可逆共价硼酸酯键的新型动态交联CA-BA-PVA材料。该方法简单、高效,且保持了醋酸纤维素材料的外观不变。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的醋酸纤维素,引入可逆交联聚合物网络,可提升醋酸纤维素的诸多性能,包括热稳定性、流变性能、抗蠕变性能和拉伸强度等。此外,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可重复加工性,经过3次加工循环实验后,透明度以及拉伸性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溶液加工 动态共价键 聚合物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段对水性聚氨酯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8
12
作者 谭晓玲 果云 +2 位作者 潘肇琦 董亚明 张波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35-240,共6页
以低聚物多元醇、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组不同组成的聚氨酯乳液。通过粘度测定、粒度分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研究了软段类型、软段分子量对... 以低聚物多元醇、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亲水单体二羟甲基丙酸(DMPA),乙二胺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组不同组成的聚氨酯乳液。通过粘度测定、粒度分析、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测试、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研究了软段类型、软段分子量对乳液及其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结构规整、易结晶的软段合成的聚氨酯树脂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都较好,对聚己二酸酯而言,分子量减小,其合成的水性聚氨酯拉伸强度提高,耐水性能却有很大程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段 水性聚氨酯 结构 力学性能 耐水性能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热致形状记忆功能的热塑性多嵌段聚氨酯 被引量:38
13
作者 李凤奎 张贤 +4 位作者 侯建安 祝巍 徐懋 罗筱烈 马德柱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462-467,共6页
以PCL为软段、TDI-BDO为硬段,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线性多嵌段聚氨酯.利用DSC、DMTA、WAXD等测试手段对体系的结晶性、微相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聚氨酯中硬段的存在对软段的结... 以PCL为软段、TDI-BDO为硬段,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线性多嵌段聚氨酯.利用DSC、DMTA、WAXD等测试手段对体系的结晶性、微相分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聚氨酯中硬段的存在对软段的结晶有着很大的影响,当软段序列的平均分子量达到3000以上时,软段才可以很好地结晶;并且,硬段含量也必须高于一定值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物理交联点.符合这些条件的试样能显示很好的形状记忆特征.此外还就拉伸比、多次形变以及组成等对材料的形状回复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嵌段 聚氨酯 形状记忆功能 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涂料研究现状及发展 被引量:39
14
作者 李晓明 张义新 +2 位作者 冯辉霞 郭静威 李汉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7期1091-1095,共5页
聚氨酯是世界六大具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磨擦性,光泽度高,是涂料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主要品种之一。综述了聚氨酯涂料用单体、预聚物和环保型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保型聚氨酯涂料... 聚氨酯是世界六大具有发展前途的合成材料之一,聚氨酯涂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耐磨擦性,光泽度高,是涂料行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的主要品种之一。综述了聚氨酯涂料用单体、预聚物和环保型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环保型聚氨酯涂料性能与应用,指出了聚氨酯涂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涂料 性能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5
作者 丁雪佳 薛海蛟 +2 位作者 李洪波 吴恒澜 唐斌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8-282,共5页
介绍了合成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主要原料,包括主体成分和发泡剂、泡沫稳定剂等;对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物理性能,如力学性能、阻燃性能、老化性能等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聚氨酯 硬质泡沫 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改性聚氨酯的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陈精华 刘伟区 +1 位作者 宣宜宁 张斌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2-96,共5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合成了一系列氨基硅油改性聚氨酯,并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疏水性及微观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聚氨酯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及表面疏水性,且材料呈微观相分离形态。
关键词 氨乙基氨丙基聚二甲基硅氧烷 改性聚氨酯 力学性能 耐热性 表面疏水性 微观相分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水性聚氨酯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玉 杨建军 +4 位作者 吴庆云 张建安 吴明元 陈春俊 曹忠富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6,258,共7页
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后经氨水还原得到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KRGO),再与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复合得到KRGO/WPU复合物。采用FTIR、XRD、SEM、TEM、TGA和电子万用机对复合物的结构和... 采用改进的Hummers方法制得氧化石墨烯(GO),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氧化石墨烯后经氨水还原得到硅烷化还原氧化石墨烯(KRGO),再与水性聚氨酯(WPU)预聚体复合得到KRGO/WPU复合物。采用FTIR、XRD、SEM、TEM、TGA和电子万用机对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RGO/WPU复合物热稳定性较纯WPU有所提高,KRGO/WPU-1质量损失为5%时的温度(T5%)比WPU大约高20℃;随着KRGO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KRGO质量分数为0.5%时,KRGO/WPU复合物的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20.2 MPa),较纯WPU(10.8 MPa)提高了187.1%;另外,KRGO/WPU复合材料疏水性能较纯WPU也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还原氧化石墨烯 硅烷偶联剂 性能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盐溶液的吸液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23
18
作者 余响林 胡正杰 +3 位作者 程冬炳 刘旭华 肖硕 余训民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8-532,共5页
高吸水树脂由于含有—COOH、—NH2、—SO3H,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探讨不同基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最好,树脂对单一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d2+>Cu2+>Ni2+>P... 高吸水树脂由于含有—COOH、—NH2、—SO3H,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吸附性.探讨不同基团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元树脂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效果最好,树脂对单一重金属离子吸附能力的大小顺序为Cd2+>Cu2+>Ni2+>Pb2+,最大吸附容量依次为331.80、182.82、165.79、23.89mg/g,其吸液性能依次为Pb2+>Ni2+>Cu2+>Cd2+,树脂对Cd2+有较好的选择性.在单一的Cd2+溶液中,树脂对Cd2+的吸附容量随Cd2+浓度增大而增大,在Cd2+浓度为3~4mmol/L时,脱除率达到最大.溶液的pH值对丙烯酸树脂的吸附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在溶液pH=5时吸附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重金属离子 吸液倍率 吸附容量 脱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砜的磺化及表征 被引量:22
19
作者 吕慧娟 申连春 +1 位作者 王彩霞 蒋大振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833-835,共3页
磺化是芳环聚合物改性的有效方法.引入的磺酸基以酸型、盐型和酯型存在,且可以继续制备其它衍生物.有关聚苯醚[1,2]、聚苯硫醚[3]、聚醚醚酮[4,5]和聚砜[6~8]的磺化研究和表征已有很多报道,这些聚合物引入磺酸基... 磺化是芳环聚合物改性的有效方法.引入的磺酸基以酸型、盐型和酯型存在,且可以继续制备其它衍生物.有关聚苯醚[1,2]、聚苯硫醚[3]、聚醚醚酮[4,5]和聚砜[6~8]的磺化研究和表征已有很多报道,这些聚合物引入磺酸基后亲水性增强,广泛用于制备反渗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砜 磺化 磺化聚醚砜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镧与聚氨酯相互作用的FTIR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智 刘新海 +4 位作者 曹赤诚 孙贤育 翁诗甫 徐端夫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6-538,共3页
将LaCl3 掺入PU制得LaCl3 /PU复合体系。DSC的结果显示LaCl3 的加入使得PU体系的相转变行为发生了变化 ,位于 11 5 8℃的吸热峰消失。通过FTIR研究表明 :La3 + 与PU体系内的羰基发生了络合配位作用 ,使得PU的氢键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 ,... 将LaCl3 掺入PU制得LaCl3 /PU复合体系。DSC的结果显示LaCl3 的加入使得PU体系的相转变行为发生了变化 ,位于 11 5 8℃的吸热峰消失。通过FTIR研究表明 :La3 + 与PU体系内的羰基发生了络合配位作用 ,使得PU的氢键结构体系发生了变化 ,峰位分别由 16 33和 3311cm-1蓝移至 16 4 7和 335 5cm-1。远红外光谱的中 2 0 0cm-1峰的出现也进一步证明了La—O键的形成。这为PU与氯化镧的络合作用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镧 聚氨酯 相互作用 红外光谱 示差扫描量热仪 络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