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8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仿真在复杂化工专业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以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为例
1
作者 林雄超 王彩红 任艳娇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 受场地、操作环境等极端条件制约,复杂工程性创新实验难于线下开展,导致学生对化工专业前沿技术认知缺失,工程实践能力训练短缺。针对此问题,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开展以实为主、以虚为辅的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虚拟实验可大大降低实验操作风险,弥补实验时间和条件的不足,是化工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益探索。仿真实验中的理论学习、习题测验、流程设计、实验操作和报告处理的过程性评价制度涵盖了学生整体学习过程,综合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实践的能力。在CO中温-低温串联催化转化仿真实验教学中,4项课程目标平均达成度分别为0.80、0.91、0.83和0.73,教学效果良好。实践证明,虚拟仿真实验能够从应用实际出发,通过新颖的实验内容设计,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实验 虚实并行 催化转化 工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三藜芦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2
作者 康大伟 高红梅 +1 位作者 赵新宇 徐宁 《广州化工》 2025年第1期34-38,共5页
利用配体前体HECTV(5,6,12,13,19,20-六咪唑-乙氧基环三藜芦烃)与Zn(CH_(3)COO)_(2)·4H_(2)O、Cd(CH_(3)COO)_2·4H_(2)O、H_(2)bdc(间苯二甲酸)和OH-H_(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自组装合成了... 利用配体前体HECTV(5,6,12,13,19,20-六咪唑-乙氧基环三藜芦烃)与Zn(CH_(3)COO)_(2)·4H_(2)O、Cd(CH_(3)COO)_2·4H_(2)O、H_(2)bdc(间苯二甲酸)和OH-H_(2)bdc(5-羟基间苯二甲酸),通过优化反应温度、溶剂等因素,自组装合成了三个结构新颖的化合物。[Zn_(6)(HECTV)(bdc)_5(HCOO)_(2)]·4DMF·2H_(2)O(1),[Cd_(3)(HECTV)(bdc)_(3)]·6.5H_(2)O(2),[Cd_(3)(HECTV)(OH-bdc)_(2)(H_(2)O)_(2)]·DMF·2H_(2)O(3)。化合物1~3展示了不同的二维或者三维的结构。有机羧酸配体的差异导致合成的配合物结构变化很大。此外,我们研究了化合物1~3的发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三藜芦烃 配合物 合成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化剂的合成及乳化效果
3
作者 李文波 易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提高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6000、PEG4000、PEG200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A-B-A型(A为环氧链段,B为亲水链段)结构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 为提高乳化剂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以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6000、PEG4000、PEG2000)、甲基六氢邻苯二甲酸酐(MHHPA)和环氧树脂(E44)为原料,采用两步法合成了一系列A-B-A型(A为环氧链段,B为亲水链段)结构的非离子型水性环氧乳化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乳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与酸值滴定确定了该乳化剂的最佳合成工艺:PEG和MHHPA按照物质的量之比为1∶2.1进行酯化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3h;然后加入与MHHPA等物质的量的E44,在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环氧树脂用量的1%)的作用下进行环氧开环反应,温度为110℃,时间为3h。将合成的乳化剂应用于环氧树脂E44制备出水性环氧乳液,研究了乳液稳定性的多种影响因素,包括PEG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含量、乳化温度和搅拌速度。综合考虑乳液稳定性、粒径及其分布等因素,发现采用PEG6000合成的乳化剂具有更好的乳化效果,其HLB值为16.5、浊点为90℃,优于使用PEG4000与PEG2000合成的乳化剂。当乳液固含量约为45%时,在20%的乳化剂含量下,以75℃的乳化温度、200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乳化处理,能够得到平均粒径较小且分布较窄的水性环氧乳液,其具有良好的乳液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 乳化剂 合成 相反转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镓铟共晶-自组装单分子层的功能性分子结研究进展
4
作者 陈晓萍 黄士 +4 位作者 郭千千 刘宁 倪建聪 杨伟强 林振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28,共15页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 基于液态镓铟合金(EGaIn)上电极和自组装单分子层(SAM)来构筑功能性分子器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在EGaIn基功能性分子结(MJ)的研究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合评述了以EGaIn为上电极进行分子结研究的优势,以及自组装单分子层-分子结(SAM-MJ)的构筑,对近年来EGaIn基分子结在整流、记忆、光电开关、热电以及固态阻抗方面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EGaIn分子结存在的难题,并对未来分子器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镓铟共晶 自组装单分子层 功能性分子结 分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环制备聚二硫化物及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
5
作者 孙玉洁 牛振田 +3 位作者 佟昊轩 胡悦 俞丙然 徐福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二硫键的动态交换与重组使其易于进行开环聚合(ROP)反应得到聚二硫化物.聚二硫化物因其还原环境敏感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本文综合评述了二硫化物的ROP策略,主要分为开环自聚和巯基引发的双硫交换聚合;讨论了聚二硫化物在药物... 二硫键的动态交换与重组使其易于进行开环聚合(ROP)反应得到聚二硫化物.聚二硫化物因其还原环境敏感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领域.本文综合评述了二硫化物的ROP策略,主要分为开环自聚和巯基引发的双硫交换聚合;讨论了聚二硫化物在药物递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核酸递送、蛋白质递送和小分子药物递送;最后,对聚二硫化物的开环制备策略及其在药物递送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交换 二硫键 开环聚合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氧苯丙腈型荧光分子合成及其聚合化
6
作者 张炳 徐贤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7-181,共5页
以苯甲酰乙腈、苯二甲醛类小分子为原料,利用Knoevenagel反应合成苯乙烯氧苯丙腈类荧光小分子,再进一步利用己二胺席夫碱反应聚合化,研究二醛取代位置对荧光小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发光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对位二醛所得苯... 以苯甲酰乙腈、苯二甲醛类小分子为原料,利用Knoevenagel反应合成苯乙烯氧苯丙腈类荧光小分子,再进一步利用己二胺席夫碱反应聚合化,研究二醛取代位置对荧光小分子及其聚合物的紫外和荧光发光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间、对位二醛所得苯乙烯氧苯丙腈小分子在席夫碱聚合反应前后均表现为聚集荧光淬灭现象(ACQ),且席夫碱聚合反应既可增加荧光材料分子量,又可大幅增强材料的荧光发光性能,表明此设计可提升荧光材料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氧苯丙腈结构 席夫碱反应 荧光材料 聚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的合成及在阻燃环氧树脂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刚 陶熠 +6 位作者 邓丹 张冬欣 张诗华 刘秀玉 伍强 沈海峰 孙俊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50,共9页
以5-羟甲基糠醛、糠胺、三氯氧磷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Furan-2DOPO),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 以5-羟甲基糠醛、糠胺、三氯氧磷和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呋喃基磷杂菲阻燃剂(Furan-2DOPO),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进一步利用Furan-2DOPO对环氧树脂进行阻燃改性,得到一系列阻燃环氧固化物.考察了Furan-2DOPO的用量对阻燃环氧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阻燃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Furan-2DOPO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仅为5%时(磷质量分数为0.47%),环氧固化物的氧指数达到31.0%,且能够通过UL-94垂直燃烧V-0级测试.与未改性环氧树脂相比,添加2.5%和5%Furan-2DOPO的环氧固化物的最大热释放速率分别下降了31%和35%.此外,2种添加Furan-2DOPO的环氧固化物的拉伸强度均比未改性环氧树脂提升了约28%.炭层分析结果表明,Furan-2DOPO具有良好的催化成炭性能,有利于减少燃烧过程中可燃性气体的逸出,从而提升阻燃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呋喃基磷杂菲 阻燃剂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和端羧基聚酯协同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8
作者 辛颉 罗旭 +1 位作者 霍天宇 李瑜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4,共11页
以增韧脆性环氧树脂为目的,系统研究了端羧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TPBA)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粘接性能、热力学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能够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 以增韧脆性环氧树脂为目的,系统研究了端羧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CTPBA)与纳米SiO_(2)协同改性对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粘接性能、热力学性能及耐湿性能的影响。使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_(2)进行改性,能够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复合材料的拉伸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均随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2 phr时达到最大值,较未添加时分别提高了6.96%、56.62%、68.22%。SEM冲击断面形貌分析表明,增韧机制为CTPBA引起的剪切形变及纳米SiO_(2)引起的第二相增韧。纳米SiO_(2)的加入能缩短凝胶时间,提高体系的剥离强度和耐热性,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复合材料的吸水率随着改性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 phr时达到最小值,耐湿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 端羧基聚酯 环氧树脂 胶粘剂 硅烷偶联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用于湿电子化学品纯化的聚苯硫醚微滤膜
9
作者 曹俊俊 方传杰 朱利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0,共9页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法制备聚苯硫醚(PPS)微滤滤膜,通过改变冷却浴温度实现了膜结构调控,深入分析了冷却浴温度对膜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最终显著提高了膜的渗透通量。在20℃的水冷却浴下,所制备PPS膜的正己烷通量达909 L/(m^(2)·h·bar)(1 bar=0.1 MPa)。PPS微滤膜的耐溶剂性优异,对盐酸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14 d的耐溶剂试验表明,其对500 nm颗粒仍有95%以上的截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分离技术 聚苯硫醚 热致相分离 耐溶剂性 湿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改性聚芴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光电性能
10
作者 孙赛 况挺 +4 位作者 蒋建忠 高凯 张斌 李真 董文芊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
神经突触仿生在实现高效人工神经网络中至关重要,其中的关键是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设计结构来调节电学性能而备受关注。通过Suzuki偶联将金属卟啉和聚芴结合得到功能材料聚芴-锌卟啉聚合物(PF-ZnPor),该材料具有... 神经突触仿生在实现高效人工神经网络中至关重要,其中的关键是寻找到合适的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可以通过设计结构来调节电学性能而备受关注。通过Suzuki偶联将金属卟啉和聚芴结合得到功能材料聚芴-锌卟啉聚合物(PF-ZnPor),该材料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且可溶于极性溶剂。以PF-ZnPor为活性层,采用溶液旋涂法制备了结构为Al/PF-ZnPor/ITO的器件并应用于突触仿生研究,该器件成功模拟了突触的增强和抑制、记忆-遗忘-再记忆等类人脑学习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触仿生 聚芴 卟啉 阻变材料 忆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的自组装与光响应性
11
作者 陈阳 姚文倩 +2 位作者 丁明宇 靳海宝 林绍梁 《功能高分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1,共9页
星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扑结构而备受关注。然而,开发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固相亚单体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序列结构、光响应性的两亲性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Star-[... 星状聚合物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拓扑结构而备受关注。然而,开发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本文利用固相亚单体合成技术设计并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序列结构、光响应性的两亲性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Star-[(N_(AZO4)-b-NME4-b-NCOOH)]_(3),并通过溶液自组装制备了尺寸均一的球形胶束。由于偶氮苯基团的光致异构化特性,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交替照射下,该球形胶束能够实现光控的尺寸可逆转变。此外,铂纳米颗粒修饰的球形胶束对硼氢化钠介导的4-硝基苯酚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能力和可逆的光控催化活性。此研究工作为刺激响应型序列可控星状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纳米催化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定序列聚合物 星状嵌段偶氮苯类肽 自组装 可逆结构转变 光控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磺胺类药物的实验设计
12
作者 梁淑彩 廖晓燕 刘毅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基于绿色分析化学理念,设计了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水中磺胺类药物的实验并应用于本科实践教学。实验中采用较少的萃取溶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色谱分离时选用乙醇作为绿色有机流动相,通过优化萃取和分离条件,建立了一种... 基于绿色分析化学理念,设计了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水中磺胺类药物的实验并应用于本科实践教学。实验中采用较少的萃取溶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色谱分离时选用乙醇作为绿色有机流动相,通过优化萃取和分离条件,建立了一种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分析水样中磺胺类药物(磺胺胍(SG)、磺胺嘧啶(SD)、磺胺间二甲氧嘧啶(SDM)、磺胺甲噁唑(SMZ)和酞磺胺噻唑(PST))及其常用配伍药甲氧苄啶(TMP)的新方法。其结果表明测定各药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0μg/L(SG、SD、SDM及SMZ)、100~1000μg/L(TMP)和50~1000μg/L(PST),检测限在50~100 ng/L(S/N=3)之间。对湖水样品进行测定,加样回收率在93.6%~105.2%之间。该实验立足于分析化学前沿且难易适中,可以作为化学、药学和环境等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研究性实验,有利于学生提高创新能力、低碳意识及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液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磺胺类药物 研究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制备热塑性聚酰亚胺
13
作者 叶淑娴 杨硕 +6 位作者 曹民 陈小铃 文联磊 龙健宇 王丰 姜苏俊 杨汇鑫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4,共8页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 为了更好地研究热塑性聚酰亚胺(TPI)的反应过程及过程中发生的副反应,采用传统的两步法制备Ultem■结构TPI树脂。第一步反应为合成聚酰胺酸(PAA),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浓度、封端剂含量对PAA合成的影响,发现反应温度越低,制备的PAA相对黏度(η_(r))越大,其中20℃是比较适宜的制备温度和储存温度;比较了PAA储存24h后η_(r)的变化,发现η_(r)越小的PAA溶液储存后的η_(r)变化越小。第二步为热亚胺化合成TPI,比较了直接高温、两步升温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制备TPI的方法,发现只有程序升温热亚胺化法才能制备出颜色较浅且无交联结构的TPI树脂。通过合成不同ηr的PAA溶液并进行程序升温热亚胺化,发现PAA与亚胺化后的TPI树脂的η_(r)基本一致。对TPI树脂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发现其核磁结构和红外结构完全与Ultem■结构树脂一致;TPI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0℃,与Ultem■相差1℃;热稳定性基本与Ultem■结构一致,失重5%时的温度(T_(d5%))为523℃,比存在交联结构的TPI树脂(T_(d5%)=473℃)的热稳定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酸 热塑性聚酰亚胺 热亚胺化 相对黏度 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
14
作者 王赟 王伟伟 +3 位作者 樊智慧 刘峰 师贵虎 王景全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49,共7页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一种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带孔内电极结构具有更高的放电功率,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接触角降的更低.该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其... 为了提高等离子体对聚合物材料表面处理的应用效果,提出了一种同轴式带孔内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实验结果表明:带孔内电极结构具有更高的放电功率,可在更短的时间内使接触角降的更低.该反应器产生等离子体对聚丙烯和聚酯表面改性,其表面接触角分别从90°降低到40°和从88°降低到30°.采用3种工作气体(氦气、氩气和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依次提高.该研究在工业应用中有着实用价值,为改善聚合物材料表面亲水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带孔内电极 材料表面改性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阵列CoO_(x)/CeO_(2)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解水性能研究
15
作者 邓越 王婷婷 +2 位作者 孙清鹏 孙金峰 张少飞 《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95-103,共9页
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基双功能电催化剂是实现水裂解制氢的关键。纳米阵列结构电催化剂由于结构上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溶液燃烧法在泡沫镍(NF)上原位生长三维纳米片阵列的CoO_(x)/CeO_(2)。结果表明,在Co... 开发高效、稳定、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基双功能电催化剂是实现水裂解制氢的关键。纳米阵列结构电催化剂由于结构上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溶液燃烧法在泡沫镍(NF)上原位生长三维纳米片阵列的CoO_(x)/CeO_(2)。结果表明,在CoO_(x)/CeO_(2)催化剂与导电泡沫镍基体的直接接触、Ce和Co之间的正协同效应下,开放的三维纳米片结构以及其无黏结剂的一体化R-CeCo/NF电极对析氢反应(HER)和析氧反应(OER)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HER和OER的过氧化电位在10 mA/cm^(2)时分别为48和267 mV。此外,该催化剂在100 mA/cm^(2)电解液中能稳定运行100 h,电流密度几乎不变。此项研究不仅说明了Co基电催化剂在水的电催化电解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而且为制备高效、稳定的Co基催化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片阵列结构 双功能催化剂 电解水 电子结构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信息存储与防伪的动态荧光防冻水凝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文博 李蔚 +2 位作者 陈挺 王志琴 肖宁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目的 为了提高水凝胶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探究在信息存储与防伪中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制备一种荧光聚合物水凝胶,提高水凝胶的机械稳定性、保湿性、多环境稳定特性,以及实现将代码信息隐藏在水凝胶内部的测试。方法 在70℃下将羧甲... 目的 为了提高水凝胶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能力,探究在信息存储与防伪中的应用前景,本次研究制备一种荧光聚合物水凝胶,提高水凝胶的机械稳定性、保湿性、多环境稳定特性,以及实现将代码信息隐藏在水凝胶内部的测试。方法 在70℃下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于水/二甲基亚砜(DMSO)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添加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用荧光溶液书写特定图案,最后将混合溶液进行紫外光固化,宏观上利用万能试验拉伸机、差式扫描量热仪对其进行力学与防冻性能表征;在微观上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内部物质与形貌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结果表明,水/DMSO体系可以提高低温下凝胶的力学性能;其次,制备得到的透明水凝胶在水浸泡下会出现溶胀现象,然后在DMSO溶液中恢复透明,利用这一现象可以实现荧光信息的隐藏与加密。结论 利用水凝胶在不良溶剂中的微相分离和有机溶剂中的溶胀现象,将荧光图案隐藏在其中,溶胀时紫外光下不显示信息,待恢复透明时信息可见,使其在信息加密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二甲基亚砜 荧光水凝胶 荧光信息 微相分离 信息存储与防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改性微球的制备及其膨胀性能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芹芹 赖小娟 +3 位作者 刘锦 赵静 刘贵茹 文新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 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疏水改性P(AM-N)微球.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仪(TGA)、扫描电镜(SEM)、流变及岩心驱替实验对所合成微球的结构、形貌、性能以及封堵效果进行了表征与测试,并考察了溶胀时长、温度和不同盐溶液浓度对P(AM-N)微球性能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P(AM-N)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6.42 nm,溶胀5 d后P(AM-N)微球的膨胀率高达17.21倍;在70℃下,P(AM-N)微球老化2 d后溶胀率高达17.14倍,在20000 mg/L NaCl溶液和2000 mg/L CaCl_(2)溶液中分别溶胀3 d后膨胀率高达5.31倍和6.03倍,说明其具有较好的耐温性和抗盐性;在注入量为0.5%的条件下,P(AM-N)微球封堵率可达到97.98%,与P(AM)微球相比具有更好的封堵性且弹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微球 反相乳液聚合 膨胀性能 封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的亲水改性及固化特征研究
18
作者 华成武 邓刚 +2 位作者 陈海军 宋伟强 沈超 《化工科技》 CAS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以环氧树脂E-51与二乙醇胺进行开环加成,在疏水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加酸成盐后得到环氧树脂水性体系。利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最优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此... 以环氧树脂E-51与二乙醇胺进行开环加成,在疏水环氧树脂分子中引入亲水基团,加酸成盐后得到环氧树脂水性体系。利用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对产物进行分析,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最优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此外,还对亲水改性环氧树脂的涂膜表干时间、附着力、硬度和柔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亲水改性环氧树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亲水改性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啉二酮衍生物与丙交酯的共聚 被引量:9
19
作者 唐智荣 黄虹 +1 位作者 饶炬 程树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8-620,共3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 ,对含β-苄酯保护天冬氨酸的吗啉二酮单体 ( BMD)和丙交酯 ( L-LA)的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 ,并用 NMR、GPC等分析方法对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 ,多官能团氨基酸被成功引入到聚乳酸主链中 。
关键词 吗啉二酮 丙交酯 共聚反应 多官能团氨基酸 聚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_(2)可见光催化合成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
20
作者 吴凤龙 宋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1-592,共12页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 可见光异相催化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是进一步提高单体活性种生成率和减水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以CeO_(2)为催化剂,(NH_(4))_(2)S_(2)O_(8)为引发剂,烯丙基聚氧乙烯醚(APGE-100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和马来酸酐为单体,可见光催化聚合制备出APEG保坍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初始及含泥净浆流动度分别为295 mm和275 mm,30min后经时损失均为零,展现出良好的分散性、保坍性和抗泥性,性能优于相同条件下热聚合制备的同种减水剂。系统表征发现,两者性能存在差距的原因是分子量不同,但两种减水剂具有相同的水化和抗泥机理,均能延缓水泥水化进程并使蒙脱土层出现不完全的剥离或分叉,与聚合方式无关;并且CeO_(2)具有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产生的·OH和·O_(2)^(-)参与聚合反应,促进单体活性种的生成,提高了聚羧酸减水剂的分子量和应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O_(2) 可见光催化 聚羧酸减水剂 保坍 抗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