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偏振信息的污泥沉降比快速测量研究
1
作者 王新强 覃杉 +4 位作者 孙晓兵 熊伟 叶松 王方原 童宣科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污水处理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保持水源清洁的重要环节,污泥沉降比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污泥沉降比测量需要等杂质沉淀完成,耗费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下。为了实现实时、非接触、低耗测量污泥沉降比,研究了均匀污泥水样光偏... 污水处理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保持水源清洁的重要环节,污泥沉降比是衡量污水处理效果的关键指标。现有的污泥沉降比测量需要等杂质沉淀完成,耗费时间长,检测效率低下。为了实现实时、非接触、低耗测量污泥沉降比,研究了均匀污泥水样光偏振信息与沉降比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污泥沉淀前混合溶液的偏振图像,提取偏振特征参量,利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对偏振参量与沉降比进行训练建模,建立了输入层为I、Q、U、P、θ,隐含层节点数为13,输出层为污泥沉降比,网络拓扑结构为“5-13-1”的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模型训练采用L-M(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网络传递函数采用tansig-purelin。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4.361%,平均绝对误差为0.00821,均方误差为0.00014,均方根误差为0.01213,四者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能够用于污泥沉降比的快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信息 污泥沉降比 定量检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面耀光的偏振特性预估与抑制方法
2
作者 王玉坤 徐淑卿 贾娜 《光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为了提高海面目标检测的抗干扰性能,基于偏振滤波技术,设计一种海面耀光的偏振特性预估及抑制方法,基于GGX模型建立偏振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并对不同风速、不同探测方位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耀光特性无明显变化;探测方位差... 为了提高海面目标检测的抗干扰性能,基于偏振滤波技术,设计一种海面耀光的偏振特性预估及抑制方法,基于GGX模型建立偏振双向反射分布模型,并对不同风速、不同探测方位差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风速下耀光特性无明显变化;探测方位差为180°主反射面内,耀光现象明显,偏振角在90~95°范围。最后,将文章中的方法应用在某型光电设备中,对大连某海域的实际应用场景开展海面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偏振角90°时耀光抑制效果最好,耀光抑制最佳图像对比度相较于偏振抑制最差对比度平均提升21.26%,饱和像素占比值平均降低84.48%。与传统光电设备的探测结果相比,采用偏振方法,可有效抑制海面耀光干扰,提升海面耀光干扰下对目标的检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面耀光 偏振滤波 BRDF 偏振角
原文传递
光束相干性调控与测量实验设计
3
作者 王孝艳 吴彤 +2 位作者 罗玉珍 罗松杰 蒲继雄 《大学物理实验》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相干性是描述光场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光场的相干性对于干涉测量、全息术和激光显示与成像等光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光学实验中基本没有涉及测量光场相干性的实验。设计了一种光束相干性调控与测量的实验装置,以高相干性的激光为... 相干性是描述光场性质的一个重要参量,光场的相干性对于干涉测量、全息术和激光显示与成像等光学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光学实验中基本没有涉及测量光场相干性的实验。设计了一种光束相干性调控与测量的实验装置,以高相干性的激光为光源,利用转动的随机相位板降低其相干性,并利用干涉测量光束的相干性。激光器输出的激光经过一个扩束系统对光斑进行放大,在扩束系统的共焦点附近放入旋转的随机相位板,通过控制随机相位板与共焦点之间的距离,可以有效改变光束的相干性。利用干涉实验测量条纹的对比度,定量衡量光束的相干特性。实验设计装置简单,调节方便,易于实现。通过该实验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光束的相干性描述及其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性调控 相干性测量 干涉 条纹对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va和Matlab的在线光学衍射演示系统设计与实现
4
作者 郭中华 侯培琦 杨梅花 《甘肃高师学报》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文章开发了一个集成Java多技术栈和Matlab的光学衍射仿真演示系统.该系统基于Spring Boot构建微服务架构,确保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通过Ajax技术实现前后端数据交互,采用Bootstrap框架实现响应式布局,以适应不同设备.系统采用分层... 文章开发了一个集成Java多技术栈和Matlab的光学衍射仿真演示系统.该系统基于Spring Boot构建微服务架构,确保了系统的可伸缩性和灵活性.通过Ajax技术实现前后端数据交互,采用Bootstrap框架实现响应式布局,以适应不同设备.系统采用分层和面向服务的架构设计,可提高维护性和扩展性.核心算法由Matlab编写并编译为Java库,与后端集成,可优化仿真效率.系统无需额外插件或服务器,适合云部署,并能在多种终端上运行,提供了一个直观的光学原理学习和演示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衍射 虚拟仿真 Java多技术栈 Matlab集成 云存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向偏振分布函数修正的机场地物材质可见光偏振特性研究
5
作者 邹宏扬 战俊彤 +5 位作者 李文君 张肃 付强 段锦 李英超 刘宏宇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3-358,共16页
为研究典型机场地物材质的偏振特性,并为偏振成像仪器研制提供所需的理论模型,本文以P-G模型为基础,构建新的二向偏振分布函数(BPDF)模型。本文分析了当大角度光线入射时阴影遮蔽效应更严重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将镜面反射点等效为三维... 为研究典型机场地物材质的偏振特性,并为偏振成像仪器研制提供所需的理论模型,本文以P-G模型为基础,构建新的二向偏振分布函数(BPDF)模型。本文分析了当大角度光线入射时阴影遮蔽效应更严重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将镜面反射点等效为三维球体的解决方案,并利用球面三角学公式对阴影遮蔽函数进行优化。同时,考虑到不同目标具有独特的色散特征,本研究引入色散模型代替受波长影响的传统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参量,综合考虑漫反射、体散射,构建了新的BPDR模型。通过多角度BRDF实验,与基于动态TS算法的模型参量拟合,得到典型机场地物材质的线偏振度与模型六参量拟合结果。经过多组测试取均值,得到拟合参量中均方根粗糙度参量的测试值,验证了修正BPDF模型的有效性。在仿真分析阶段,以均方根误差(RMSE)作为精度评价指标,将修正BPDF模型、对照模型、实验结果三者进行对比,系统分析了探测角、方位角、入射角对偏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4种实验目标在探测角变化时,修正模型的精度较对照模型分别提升了4.39%、4.00%、4.17%、5.26%,且在大探测角下的RMSE仍小于0.05,充分证明修正后模型可用于机场地物目标等粗糙材质的偏振特性研究。此外,通过仿真分析拟合参量对目标偏振特性的影响,发现线偏振度与折射率呈正比关系,而与表面粗糙程度呈反比关系。实验和仿真证明了修正BPDF模型的准确性,为机场地物目标的偏振特性研究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特性 镜面反射 色散 遮蔽效应 二向偏振分布函数(BPD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参数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几何衰减因子优化
6
作者 余越 王利国 +6 位作者 王彪 阳志强 张格 靳皓然 吴振森 赵保银 巩蕾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3,共11页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 波长与表面起伏高度的相对数值会直接影响目标表面粗糙度的判定,因而波长是影响双向反射分布函数模型精度的重要参数之一。聚焦波长影响,基于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建立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的函数关系。结合实验测量,反演各入射波长下模型中六参数,并凝练波长对六参数的影响规律;分析模型误差,拟合推导出几何衰减因子与波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几何衰减因子中增加一个与波长呈指数相关的系数,可以明显提高大散射角时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六参数模型的精度,并减小受波长影响产生的模型误差,目标样片的均方根误差较优化前减小约40%;波长主要影响六参数中的b、k_(b)、k_(d)、k_(r),其数值变化范围和趋势转折点波段位置与样片材质和表面粗糙度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鉴别伪装和反伪装目标,以及目标的态势感知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双向反射分布函数 几何衰减因子 多波长 六参数模型 遮蔽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环境中激光偏振传输特性仿真方法
7
作者 朱嘉悦 方明 +2 位作者 蔡雅新 付强 宋延嵩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0-216,共7页
偏振光在近地大气降雨环境中传输时,易被雨滴吸收和散射,产生严重衰减,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目标探测能力。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偏振光传输特性,为偏振探测在目标探测系统中克服降雨因素的影响提供了一定依据。使用韦布尔雨滴谱表征雨滴... 偏振光在近地大气降雨环境中传输时,易被雨滴吸收和散射,产生严重衰减,进而影响光学系统的目标探测能力。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的偏振光传输特性,为偏振探测在目标探测系统中克服降雨因素的影响提供了一定依据。使用韦布尔雨滴谱表征雨滴的尺寸分布,基于米氏散射理论计算雨滴粒子的散射特性,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偏振光透过雨滴粒子进行多次散射后的偏振特性,进而研究降雨环境下不同波长、偏振态、降雨量以及传输距离对偏振传输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4种偏振光的偏振度同降雨量的增加表现出减少的趋势,并且传输距离也有相同的趋势表现,当降雨量较小时,圆偏振光和线偏振光的偏振度随降雨量的变化趋势一致;而降雨量较大时,圆偏振光较线偏振光受到的影响较小,表现出更好的保偏能力,且波长越大,圆偏振光的保偏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射 偏振光 雨滴尺寸 蒙特卡洛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免靶区域的水下偏振去散射成像
8
作者 朱叶青 王星 朱竹青 《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5-102,共8页
偏振成像技术在去除后向散射光方面是有效的.针对该技术依赖免靶区域以计算后向散射光信息限制其适用范围和实时成像能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无免靶区域的偏振成像方法.该方法结合主动偏振成像和透射率去散射模型,将相机接收到的图像分解... 偏振成像技术在去除后向散射光方面是有效的.针对该技术依赖免靶区域以计算后向散射光信息限制其适用范围和实时成像能力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无免靶区域的偏振成像方法.该方法结合主动偏振成像和透射率去散射模型,将相机接收到的图像分解为具有偏振信息和无偏振信息的部分,具有偏振信息的部分采用主动成像模型计算,而无偏振信息的部分基于Stokes矢量计算.同时,结合透射率校正原理实现去散射.实验和真实世界水下成像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去除大部分后向散射光,且具有速率优势,能够助力实时复杂条件下的水下成像技术,在海底资源探测与研究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靶区域 水下偏振成像 去散射 透射率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模型的衍射成像系统图像复原方法
9
作者 李嘉勋 李灿 +3 位作者 杜正聪 程翔 李庆 文良华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针对菲涅尔波带片多级衍射特性,提出等效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建立基于等效点扩散函数的衍射成像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盲优化算法实现衍射成像模型的迭代寻优,进而利用成像模型实现衍射图像复原。并就算法收敛缓慢或... 针对菲涅尔波带片多级衍射特性,提出等效点扩散函数的方法,建立基于等效点扩散函数的衍射成像模型,采用数值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盲优化算法实现衍射成像模型的迭代寻优,进而利用成像模型实现衍射图像复原。并就算法收敛缓慢或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了测量衍射效率初始值的方法,建立了菲涅尔波带片衍射效率测量系统,得到了其衍射效率的初始值,加快了求解成像模型的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衍射效率初始值接近于最优值,优化后的衍射图像在对比度、梯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验证了基于成像模型和盲优化算法复原衍射图像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成像 多级衍射 成像模型 图像复原 盲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球面镜共轴反射式纹影仪的制作与应用
10
作者 赵贺佳 段雪松 +1 位作者 孔祥明 吴建海 《物理实验》 2025年第2期34-38,45,共6页
纹影仪可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流场流动过程转化为可观察的纹影图像.基于纹影成像原理设计并制作了单球面镜共轴反射式纹影仪,并用该纹影仪观察了超声驻波和马赫环现象.在液体流场的观测方面,制作了彩色纹影刀口,并观测了水在加热过程中... 纹影仪可将肉眼无法观察到的流场流动过程转化为可观察的纹影图像.基于纹影成像原理设计并制作了单球面镜共轴反射式纹影仪,并用该纹影仪观察了超声驻波和马赫环现象.在液体流场的观测方面,制作了彩色纹影刀口,并观测了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热对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影仪 超声驻波 马赫环 液体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谐太赫兹液晶超表面
11
作者 申彦春 徐雅倩 胡伟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7-423,共17页
超表面极大地丰富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平面光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太赫兹(THz)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可调谐太赫兹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液晶(Liquid Crystal,LC)是一种独特的软物质,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显示和... 超表面极大地丰富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平面光学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太赫兹(THz)技术的快速发展,动态可调谐太赫兹器件得到了广泛研究。液晶(Liquid Crystal,LC)是一种独特的软物质,兼具液体的流动性和晶体的各向异性,是显示和空间光调制中不可或缺的材料。液晶与超表面集成可以实现动态太赫兹器件。本文从3方面综述了太赫兹液晶超表面的研究进展:液晶平面太赫兹器件、液晶集成金属超表面及液晶集成电介质超表面,介绍了制备液晶微结构及液晶集成金属或电介质超表面的相关技术,展示了液晶超表面器件对电场、磁场、热和光等外部刺激的优异响应性,利用外场实现了对太赫兹波振幅、频率、相位和偏振态的动态调控。可调太赫兹液晶超表面将显著推动太赫兹在成像、通信和传感领域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 超表面 太赫兹 可调谐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级干扰抑制三通道高光谱偏振成像方法
12
作者 赵志澎 刘闯 +2 位作者 王鹏冲 刘涛 李丽娟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0-19,共10页
提出了一种抑制声光可调滤波器0级杂散光干扰的高光谱偏振成像方法,结合窄带滤波和偏振滤波技术,构建了三通道的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并进行了原理验证。基于该方法对自然树叶与人造树叶开展研究,分别利用偏振特征成像和高光谱特征分析... 提出了一种抑制声光可调滤波器0级杂散光干扰的高光谱偏振成像方法,结合窄带滤波和偏振滤波技术,构建了三通道的高光谱偏振成像系统,并进行了原理验证。基于该方法对自然树叶与人造树叶开展研究,分别利用偏振特征成像和高光谱特征分析实现了真假树叶的鉴别;选取540 nm和632 nm两个波长通道对室外环境下的楼体进行成像,相比于强度成像,利用线偏振度和偏振角信息较好地提取了楼体的轮廓和边缘特征,提高了成像对比度,所提出的方法能够为高光谱偏振实时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偏振成像 实时成像 声光可调滤波器 光谱分析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蚁群算法实现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
13
作者 方龙杰 程科 何修军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1-117,共7页
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是光通信和生物成像领域的重要目标。由于散射介质材料的密度分布具有高度非均匀性,相干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输会经历多次散射。寻找与散射介质相匹配的入射光波前分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采用蚁群算法来优... 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是光通信和生物成像领域的重要目标。由于散射介质材料的密度分布具有高度非均匀性,相干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传输会经历多次散射。寻找与散射介质相匹配的入射光波前分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核心和关键。采用蚁群算法来优化入射光波前的相位分布。利用探测器测量介质后的焦点光强,发现蚁群算法获得的增强因子比传统的遗传算法高。数值仿真和实验验证了蚁群算法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因此,今后在相干光通过散射介质聚焦与成像领域,应当优先考虑利用蚁群算法优化入射光的波前相位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蚁群算法 散射 聚焦 相位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阶涡旋角向偏振圆对称艾里光束对瑞利粒子光力的研究
14
作者 朱仡谦 耿滔 《光学仪器》 2025年第1期65-71,78,共8页
详细研究了一阶涡旋角向偏振圆对称艾里光束对瑞利颗粒的光力特性。轨道角动量的引入导致角向偏振光束焦平面自旋角动量局域化,使得偏振奇点消失,原先的暗焦斑变为亮焦斑。首先使用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计算分析了不同光束参数对矢... 详细研究了一阶涡旋角向偏振圆对称艾里光束对瑞利颗粒的光力特性。轨道角动量的引入导致角向偏振光束焦平面自旋角动量局域化,使得偏振奇点消失,原先的暗焦斑变为亮焦斑。首先使用矢量瑞利-索末菲衍射积分,计算分析了不同光束参数对矢量圆对称艾里光束的自聚焦特性影响。然后计算了玻璃微粒和气泡在焦点区域的散射力和梯度力分布,分析了不同受力平衡位置的光阱刚度。研究结果表明,矢量圆对称光束可以在纵向和横向上高效地束缚玻璃微粒,光强要求远低于同等条件的高斯光束。对于气泡,矢量圆对称光束只能保持纵向的束缚,且对光强的要求要远大于玻璃微粒,而同等条件的高斯光束无法束缚气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对称艾里光 角向偏振 微粒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CGH补偿面形检测技术
15
作者 唐卓睿 毛朝斌 +4 位作者 张瀛怀 冯畅 丘敏艳 胡承 张鑫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100,共7页
次镜的全口径面形测量是干涉检测中的难点问题,为了实现同轴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的全口径面形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CGH的零位补偿测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对90 mm口径的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进行了零位补偿设计。设计中,为了降低次镜的调... 次镜的全口径面形测量是干涉检测中的难点问题,为了实现同轴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的全口径面形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CGH的零位补偿测量模型。利用该模型对90 mm口径的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进行了零位补偿设计。设计中,为了降低次镜的调整测试难度,采用平面波出射干涉仪、CGH及待测同轴高次碳化硅非球面次镜进行光路搭建设计。从设计分析可以得出,基于文中的次镜补偿设计方法,其补偿设计的理论设计精度RMS值为0 nm,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精度与准确性。同时,对该次镜进行了干涉检测及误差分析,其全口径面形检测结果 RMS值达到0.015λ(λ=632.8 nm),标定CGH透射波像差后其全口径面形检测结果 RMS值为0.016λ(λ=632.8 nm),进一步验证了文中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检测 零位补偿 计算全息 非球面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法测量
16
作者 王华鑫 王彤 熊晗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3,共8页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 本文提出一种针对涡旋光轨道角动量的拓扑荷差值检测技术。通过两束拓扑荷不同的涡旋光得到周期性的差值法强度分布图,读取其中一个周期的光斑个数,即可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待测涡旋光的轨道角动量。相比干涉法和衍射法等需要接收完整涡旋光的传统检测方法,拓扑荷差值法只需接收小部分涡旋光即可进行测量,这在高阶、大尺寸涡旋光测量方面有非常大的优势,在涡旋光的远距离自由空间光通信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旋光 轨道角动量 拓扑荷差值 自由空间光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偏振发光液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17
作者 张铭江 苏蕊琪 庄涛涛 《液晶与显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127,共17页
圆偏振发光(CPL)反映了手性发光体系独特的激发态信息,在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手性发光材料大多存在偏振发光性能不足的问题。手性液晶具有独特的周期性螺旋结构,能够选择性反射左旋或右旋圆偏振光,将其与发光功... 圆偏振发光(CPL)反映了手性发光体系独特的激发态信息,在多学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然而,目前的手性发光材料大多存在偏振发光性能不足的问题。手性液晶具有独特的周期性螺旋结构,能够选择性反射左旋或右旋圆偏振光,将其与发光功能材料复合,可以获得具有高发光不对称因子的圆偏振发光体系。因此,利用手性液晶诱导和增强发光客体的圆偏振发光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概述了圆偏振发光液晶体系的研究进展与趋势,系统地总结了手性液晶基质与发光客体(如有机染料、胶体半导体量子点、碳量子点、钙钛矿纳米晶、上转换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并阐述了这一复合体系的结构特征与性能。最后,本文探讨了圆偏振发光液晶材料在信息安全、3D显示、不对称合成、圆偏振激光和生物传感等领域中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偏振发光 手性液晶 发光不对称因子 圆偏振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全息图零位补偿的同轴高次非球面干涉检测技术研究
18
作者 王慎 刘泉 +1 位作者 国成立 闫力松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4,共8页
为了解决同轴高次非球面的高精度面形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GH的同轴高次非球面零位补偿检测设计方法。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同轴非球面补偿设计中各衍射级次的有效分离,可实现对于待测镜面的零位补偿设计。结合工程实例,本文... 为了解决同轴高次非球面的高精度面形检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GH的同轴高次非球面零位补偿检测设计方法。利用所提方法,可以实现同轴非球面补偿设计中各衍射级次的有效分离,可实现对于待测镜面的零位补偿设计。结合工程实例,本文对一口径为260 mm的同轴高次非球面反射镜实现了零位补偿检测设计。从CGH设计结果可以看出,基于本文检测设计方法,其理论设计检测残差(RMS值)可以达到0 nm。此外,还完成了对于该同轴高次非球面反射镜的实际检测。针对检测过程中的误差源进行了误差分析,以验证本方法的可靠性与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检测 补偿 计算全息 同轴高次非球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杨氏双缝干涉测量恒星角直径深度
19
作者 苗琦 卢妍 《中国科技信息》 2025年第6期46-49,共4页
1801年,托马斯·杨用单孔和两个平行狭缝从普通光源中获得了相干光,产生了光的干涉图样,并在历史上第一次测定了七种单色光的波长,为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和法国物理学家阿曼德... 1801年,托马斯·杨用单孔和两个平行狭缝从普通光源中获得了相干光,产生了光的干涉图样,并在历史上第一次测定了七种单色光的波长,为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奠定了基础。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迈克耳孙和法国物理学家阿曼德·斐索使用这一装置于在威尔逊山天文台首次测量了恒星的角直径。本文从光的本质及相干条件出发,着重于物理思想和物理意义,阐明托马斯?杨的双缝装置能够获得相干光的原因及空间相干性对条纹的影响,并揭示利用杨氏干涉条纹测量恒星角直径的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物理学家 杨氏双缝干涉 空间相干性 相干条件 物理思想 相干光 普通光源 法国物理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调制全偏振成像系统仿真与结构设计研究
20
作者 马瑞 张紫杨 《中国设备工程》 2025年第3期22-25,共4页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空间调制型的全偏振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采用Savart偏光镜作为其调制元件,通过一次快拍式成像就能获取包含目标4个Stokes矢量的调制信息。通过对空间调制全偏振成像原理的分析和数值仿真实验,展开对空间调制全偏振成像... 本文主要研究一种空间调制型的全偏振成像系统,该成像系统采用Savart偏光镜作为其调制元件,通过一次快拍式成像就能获取包含目标4个Stokes矢量的调制信息。通过对空间调制全偏振成像原理的分析和数值仿真实验,展开对空间调制全偏振成像系统光机结构设计的研究,并对其成像结果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成像 空间调制 数值仿真 结构设计 频域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