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修复中的若干关键问题及常用检测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石文雄 王新峰 +4 位作者 郭峰 莫斯睿 肖博古 谢惠民 何巍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2期250-263,共14页
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重要分支,激光修复技术是装备再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等关键领域获得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场的演化与成型后修复体的缺陷分布、几何形貌等紧密相关,是决定修复质... 作为金属增材制造的重要分支,激光修复技术是装备再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已在航空航天、国防装备等关键领域获得推广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应力、应变场的演化与成型后修复体的缺陷分布、几何形貌等紧密相关,是决定修复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相关参量的在线测量与表征是工业界和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激光修复过程复杂、测量环境恶劣,传统检测方法和技术难以直接应用,迫切需要发展适用于激光修复工程的检测新技术。目前,与激光修复过程相匹配的原位监测手段仍然较为匮乏,对此本文调研分析了激光修复中的关键问题、常用检测技术的优点和所面临的挑战,并进行了展望,可为激光修复工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修复 残余应力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4 nm激光入射角度对HfO_(2)薄膜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张凯荣 苏俊宏 吴慎将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2-462,共11页
脉冲激光参数及其与物质作用方式,对薄膜材料的损伤过程与损伤识别至关重要。以单层HfO_(2)薄膜为对象,研究了改变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10 ns的脉冲激光入射角度对薄膜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利用COMSOL对激光以不同入射角度作用于薄膜... 脉冲激光参数及其与物质作用方式,对薄膜材料的损伤过程与损伤识别至关重要。以单层HfO_(2)薄膜为对象,研究了改变波长为1064 nm、脉宽为10 ns的脉冲激光入射角度对薄膜材料损伤特性的影响。利用COMSOL对激光以不同入射角度作用于薄膜时的温度场变化,以及薄膜表面光斑形状的变化进行了仿真。以1-on-1测量方式,选择入射角度分别为0°、30°、45°、60°对样品进行测试,获得了各入射角度下的薄膜损伤形貌,用光学显微镜和白光干涉仪对其进行表征,对实验观察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对比后可知:相同激光功率条件下,随着激光入射角度变大,在薄膜表面的光斑图像逐渐变成椭圆光斑,光斑中心最高温度降低,损伤斑的横向和纵向尺寸均变大,横向尺寸变化尤其迅速,薄膜损伤面积变大,损伤最大深度变浅,激光损伤阈值增大,抗激光损伤能力变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脉冲激光 COMSOL 仿真 损伤特性 入射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超声的电网支柱瓷绝缘子载荷在线监测
3
作者 赵洲峰 熊欣睿 +6 位作者 罗宏建 邹君文 周桢 鲁旷达 李小英 宋涛 张俊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5-163,共9页
针对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载荷的远程带电测量重大需求,构建激光超声载荷测量数值模型,提出基于激光超声同步激励的空气波与表面波的修正算法,开发激光超声的支柱瓷绝缘子载荷在线监测方法与系统,并利用绝缘子弯曲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 针对特高压支柱瓷绝缘子载荷的远程带电测量重大需求,构建激光超声载荷测量数值模型,提出基于激光超声同步激励的空气波与表面波的修正算法,开发激光超声的支柱瓷绝缘子载荷在线监测方法与系统,并利用绝缘子弯曲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实现支柱瓷绝缘子超声数据的非接触式采集与分析,解决实际测量过程中光斑间距难以控制的难题,实现了弯曲载荷测量平均误差为16.20%,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瓷绝缘子 载荷测量 激光超声 在线监测
原文传递
多孔水凝胶支架内部变形测量方法研究
4
作者 林祥龙 陈金龙 孙翠茹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90-3301,共12页
多孔水凝胶支架作为组织工程中临时的细胞外基质,不仅为种子细胞提供生存的空间支撑,还将外界力学刺激通过自身结构重新分配,构建出可以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的力学微环境.然而,如何定量表征和调控组织工程水凝胶支架内的力学微环境是实现... 多孔水凝胶支架作为组织工程中临时的细胞外基质,不仅为种子细胞提供生存的空间支撑,还将外界力学刺激通过自身结构重新分配,构建出可以调控细胞生理活动的力学微环境.然而,如何定量表征和调控组织工程水凝胶支架内的力学微环境是实现组织原位再生的关键.针对多孔水凝胶支架内部变形测量的“半连续”问题,提出了一种半连续光学相干弹性成像(semi-continuous optical coherence elastography,SC-OCE)变形测量方法,该方法包括材料组分识别算法、改进的半连续数字体相关(semi-continuous digital volume correlation,SCDVC)方法和半连续结构应变计算,解决了多孔支架半连续结构测量中的跨界面子块的不连续变形产生的形函数欠匹配误差和应变拟合窗口跨界面不连续问题.基于反向映射法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SC-OCE方法的位移测量的均值绝对误差均小于0.0025体素,应变测量的均值绝对误差均小于0.0008,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理论精度.在SC-OCE变形测量方法的基础上,定量表征了多孔的丝素蛋白/II型胶原蛋白组织工程支架的变形场,实验发现不连续结构展现出了非线性及非均匀的应变场.多孔水凝胶支架构建的力学微环境对于组织原位再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SC-OCE方法可以为力学微环境调控提供定量依据,进一步指导组织工程的原位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水凝胶 组织工程支架 光学相干弹性成像 数字体图像相关 应变场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激光的发射药参数快速检测方法
5
作者 吴清潮 吴坚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9,共9页
为了验证基于脉冲激光作用的发射药能量性能参数快速测量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脉冲激光作用下单、双、三基发射药和单晶冰糖的冲击波及等离子体特性,得到了激光参数对脉冲激光作用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单基发射药与单晶冰糖的... 为了验证基于脉冲激光作用的发射药能量性能参数快速测量方法的有效性,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脉冲激光作用下单、双、三基发射药和单晶冰糖的冲击波及等离子体特性,得到了激光参数对脉冲激光作用过程的影响规律以及单基发射药与单晶冰糖的冲击波、等离子体图像差异。结果表明,单基发射药的冲击波及等离子体膨胀特性主要受其化学反应释能的影响,而冰糖主要受激光辐照度的影响;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算法,建立了单、双、三基发射药激光作用下的冲击波特征速度与其火药力、爆热、爆温的线性定标模型,得到的决定系数R^(2)值分别为0.9912、0.9998、0.9999。该方法对发射药火药力、爆热及爆温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为脉冲激光与含能材料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快速检测 脉冲激光作用 发射药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剪切散斑干涉分辨蜂窝夹层结构件缺陷类型
6
作者 张贵辉 简琦薇 +3 位作者 刘斌 盛涛 郑金华 王硕 《应用激光》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7-136,共10页
为分辨蜂窝夹层结构件中蜂窝芯类和胶膜类等不同类型缺陷,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和弹性力学薄板形变理论,对铝合金蒙皮和碳纤维蒙皮蜂窝夹层结构试件中预设的蜂窝芯塌陷、胶膜缺失和胶膜夹杂缺陷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蜂窝芯类缺陷和... 为分辨蜂窝夹层结构件中蜂窝芯类和胶膜类等不同类型缺陷,基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和弹性力学薄板形变理论,对铝合金蒙皮和碳纤维蒙皮蜂窝夹层结构试件中预设的蜂窝芯塌陷、胶膜缺失和胶膜夹杂缺陷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蜂窝芯类缺陷和胶膜类缺陷在真空负压加载下的检出情况和散斑干涉规律,探讨不同类型缺陷的归一化离面位移和负压载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激光剪切散斑干涉技术对直径大于10 mm的蜂窝芯塌陷缺陷和胶膜缺失缺陷检测效果较好,对直径小于20 mm的胶膜夹杂缺陷检测效果较差。相同蒙皮蜂窝夹层结构件中蜂窝芯类缺陷的归一化离面位移是胶膜类缺陷的2~5倍。研究结果可为蜂窝夹层结构件不同类型缺陷的检测和分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散斑 蜂窝夹层结构 缺陷类型分辨 归一化离面位移 无损检测
原文传递
超高速碰撞碎片云的四序列激光阴影照相 被引量:9
7
作者 柳森 谢爱民 +2 位作者 黄洁 宋强 罗锦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为研究超高速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碎片云的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碰撞靶上发展了四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该系统由YAG激光光源、阴影仪、成像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在采用多光源空间分离、偏振分光、光束角放大、补偿... 为研究超高速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碎片云的特性,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碰撞靶上发展了四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该系统由YAG激光光源、阴影仪、成像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在采用多光源空间分离、偏振分光、光束角放大、补偿式滤光等技术后,获得了撞击速度v=4.6km/s时碎片云的四序列阴影照片。笔者对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调试情况及试验结果进行了介绍。调试及试验结果表明:(1)该系统可以获得最小间隔为1μs、曝光时间为10ns的4个不同时刻的超高速碰撞碎片云图像,满足碰撞试验中对碎片云照相的要求;(2)该技术可以发展为更多序列激光阴影照相系统,并应用于其它超高速瞬态过程的测量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速碰撞 碎片云 序列照相 阴影照相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激光收敛测量方法及其精度评估 被引量:11
8
作者 肖国峰 杨俊波 陈从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6-900,共5页
结合传统收敛测量和全站仪测量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收敛测量方法。传统收敛测量方法存在着操作要求高,施工干扰多,不易长期监测等缺点;全站仪测量方法由于采用间接测量策略,测点间的距离需要进行解算,施测精度较低。新方... 结合传统收敛测量和全站仪测量两种测量方法的优势,提出了一种新的收敛测量方法。传统收敛测量方法存在着操作要求高,施工干扰多,不易长期监测等缺点;全站仪测量方法由于采用间接测量策略,测点间的距离需要进行解算,施测精度较低。新方法延用了全站仪测量方法所采用的激光测距技术,同时也延用了传统收敛测量方法采用的直接测量距离策略。借助于目前市场上成熟的激光测距产品,研制和加工了新方法所需的测量装置。它由5个部分组成,依次为激光测距仪、测距仪底座、测量基点连杆、连接套筒、测量基座。按照一定的实施步骤,在程潮铁矿采空区的地面隧道进行了测量精度在现场工程环境下的试验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成本低廉、操作简捷、稳定性好,施测精度可达到0.7 mm,有利于收敛监测在地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工程 隧道 监测方法 激光收敛测量 现场测量试验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运动飞片的F-P干涉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唐孝容 李剑峰 +2 位作者 张大勇 陶彦辉 刘海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174,共3页
为了测试在冲击波或爆轰波作用下各种材料样品的自由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法布里-珀罗(F-P)光学共振腔的选频特性进行多普勒频移绝对量的检测来连续测量飞片运动速度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此方法的测量装置,并利用金... 为了测试在冲击波或爆轰波作用下各种材料样品的自由面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提出了一种利用法布里-珀罗(F-P)光学共振腔的选频特性进行多普勒频移绝对量的检测来连续测量飞片运动速度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基于此方法的测量装置,并利用金属箔电爆炸驱动聚酰亚胺薄膜飞片装置对所研制的F-P干涉测速仪进行了原理性实验验证。利用所研制的F-P干涉测速仪测量了飞片速度在60ns的时间内由静止加速到大于3km/s的速度的全过程,测量数据的不确定度小于5%。与其它激光测速装置相比,该干涉仪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和成本低的特点,在爆轰物理与冲击波物理实验研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多普勒效应 法布里一珀罗光学共振腔 选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级封装焊点振动冲击加速失效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洋 张洪武 +2 位作者 孙凤莲 周真 秦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4-77,112,共5页
设计针对板级微电子封装微焊点的振动冲击加速失效试验。对线路板施加定频正弦振动载荷,测量线路板应变值以标定PCB板级载荷水平;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振动载荷作用下微焊点失效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振动条件,采用板级振动... 设计针对板级微电子封装微焊点的振动冲击加速失效试验。对线路板施加定频正弦振动载荷,测量线路板应变值以标定PCB板级载荷水平;采用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记录振动载荷作用下微焊点失效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振动条件,采用板级振动试验可获得近似板级跌落冲击试验的峰值形变,其峰值载荷作用频次高于跌落冲击试验;失效数据监测结果显示焊点在振动冲击试验中表现为疲劳失效特征。加速失效试验在保持焊点失效特征的同时能提高试验效率,可作为跌落冲击条件下微焊点板级可靠性评估的备选试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级封装 焊点 振动冲击 加速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液体表面波衍射条纹的不对称性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香莲 苗润才 +1 位作者 罗道斌 李增生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0-592,共3页
为了对低频液体表面波衍射条纹强度及位置进行分析,用低频信号发生器驱动振子,产生稳定的液体表面波,一束激光照射液面,表面波对光形成了位相型光栅,产生了清晰的衍射图样。过中心沿水平方向对衍射图样进行线性扫描,得到了衍射条纹强度... 为了对低频液体表面波衍射条纹强度及位置进行分析,用低频信号发生器驱动振子,产生稳定的液体表面波,一束激光照射液面,表面波对光形成了位相型光栅,产生了清晰的衍射图样。过中心沿水平方向对衍射图样进行线性扫描,得到了衍射条纹强度随位置的变化曲线及各级衍射条纹的中心位置及强度值,发现了衍射条纹强度及位置具有明显的不对称分布。理论上给出了衍射条纹强度与表面波之间的关系,并且对衍射条纹位置的近似条件及半角宽度进行分析,分别解释了在斜入射的情况下衍射条纹位置及强度的不对称分布。理论上推导出在垂直入射的情况下,衍射条纹的位置及强度是对称分布的。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衍射光栅 不对称 激光衍射 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损伤前驱及其抑制技术 被引量:5
12
作者 叶鑫 黄进 +7 位作者 王凤蕊 程强 刘红婕 周信达 孙来喜 张振 蒋晓东 郑万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220-3224,共5页
基于抛光所引起的熔石英元件表面、亚表面所存在的损伤前驱体分布,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损伤前驱体所引起的损伤形貌。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损伤前驱体分别采用表面活性剂、强氧化性酸、氢氟酸的水溶液对不同的损伤前驱体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 基于抛光所引起的熔石英元件表面、亚表面所存在的损伤前驱体分布,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损伤前驱体所引起的损伤形貌。然后根据不同种类的损伤前驱体分别采用表面活性剂、强氧化性酸、氢氟酸的水溶液对不同的损伤前驱体进行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前期预先清洗以后,吸收性杂质所导致的雾状损伤得以消除,亚表面分布的裂纹得以很好地平滑钝化,极大地提升了熔石英光学元件的抗损伤性能,损伤阈值从4.8J/cm2提高到11.0J/cm2,最大提升幅度达到原来的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石英 损伤前驱体 氢氟酸 损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激发粘弹表面波特性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韩庆邦 钱梦騄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8-342,共5页
研究了粘弹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基于基本粘弹理论,推导出了粘弹Rayleigh波频散方程及位移表述式,探讨了粘弹模量对波频散特性及衰减特性的影响。发现在小粘滞的情况下,粘弹对相速度的影响不大,波的衰减和粘滞模量近似成正比,同样量... 研究了粘弹Rayleigh波的传播特性。基于基本粘弹理论,推导出了粘弹Rayleigh波频散方程及位移表述式,探讨了粘弹模量对波频散特性及衰减特性的影响。发现在小粘滞的情况下,粘弹对相速度的影响不大,波的衰减和粘滞模量近似成正比,同样量级的体变粘滞引起的频散及衰减比切变粘滞要小很多。数值上还计算了粘弹Rayleigh瞬态波形,计算结果与理论预言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弹理论 传播特性 RAYLEIGH波 激光激发 表面波 频散方程 衰减特性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HF酸刻蚀提升熔石英亚表面划痕抗损伤性能的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凤蕊 郑直 +5 位作者 刘红婕 黄进 周信达 蒋晓东 吴卫东 郑万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用HF酸刻蚀熔石英元件,研究刻蚀对元件后表面划痕的形貌结构及损伤性能的影响,探索损伤阈值提升的原因.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含有50nm直径氧化锆颗粒的划痕,对入射光调制引发场增强的最大值是入射光强的6.1倍,且最强... 用HF酸刻蚀熔石英元件,研究刻蚀对元件后表面划痕的形貌结构及损伤性能的影响,探索损伤阈值提升的原因.时域有限差分算法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含有50nm直径氧化锆颗粒的划痕,对入射光调制引发场增强的最大值是入射光强的6.1倍,且最强点位于划痕内部氧化锆颗粒附近,而结构相同但不含杂质的划痕引发的最大场增强为入射光强的3.6倍,最强区位于划痕外围;HF酸刻蚀能够有效去除划痕中的杂质,改变划痕结构,增加其宽深比值,经刻蚀的划痕对入射光调制引发场增强降低到入射光强的2.2倍.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深度刻蚀的划痕初始损伤阈值较刻蚀之前提高一倍多;光热弱吸收测试仪测试刻蚀后划痕对1 064nm激光的吸收最大值仅为230ppm.HF酸刻蚀同时可以提升元件整体损伤阈值,由于元件上无缺陷区域损伤阈值随刻蚀的深入先增加后降低,因此HF酸刻蚀应进行到元件损伤阈值提升到最大值为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酸刻蚀 熔石英 亚表面划痕 损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面位移数字散斑干涉系统测量材料内部缺陷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星 王开福 +1 位作者 顾国庆 梁智锦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8-552,共5页
为了实现对材料内部较深层缺陷的大小和深度的检测,采用弹性理论分析并结合离面位移数字散斑干涉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含内部缺陷试件的离面位移分布,并给出了理论解。同时用数字散斑干涉和数值仿真得出试件的离面位移,将3种方法得到的离... 为了实现对材料内部较深层缺陷的大小和深度的检测,采用弹性理论分析并结合离面位移数字散斑干涉实验的方法,分析了含内部缺陷试件的离面位移分布,并给出了理论解。同时用数字散斑干涉和数值仿真得出试件的离面位移,将3种方法得到的离面位移及其1阶导数的分布做了对比,由对比结果可知,理论、实验及仿真得到的结果非常吻合,并对误差做了分析。从实验得到离面位移的1阶导数可获得缺陷的大小,结合理论计算出缺陷的深度,二者的误差都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表明,利用离面位移数字散斑干涉系统测量材料内部较深层缺陷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光学 数字散斑干涉 数字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正交的压电材料参数测试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亚波 张洋洋 +2 位作者 邵坤 张清风 张光祖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04-806,共3页
将数字正交采样法引用到压电测试中,对压电参数的测试方法、正交采样的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完成系统结构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软硬件实现方式,最后计算出机械品质因数和机电耦合系数等压电参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 将数字正交采样法引用到压电测试中,对压电参数的测试方法、正交采样的理论两方面进行了研究,完成系统结构设计并给出了相应的软硬件实现方式,最后计算出机械品质因数和机电耦合系数等压电参数,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测试结果表明,此方法能测量谐振频率与机械品质因数等压电参数,谐振频率测量误差在1%内,且能在一定范围内准确的记录材料的阻抗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参数 数字正交 阻抗 数字信号处理(D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小区域变形长时测量方法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巩建鸣 涂善东 +1 位作者 凌祥 何小元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28-231,共4页
对于高温下服役的构件 ,焊缝区域较为狭小 ,焊缝以及热影响区 (HAZ)的高温变形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测量。文中利用石英光纤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研究开发一种能在高温下长时测量局部变形的新方法和测量系统 ,分析讨论了测量精度 ,并用于HK4... 对于高温下服役的构件 ,焊缝区域较为狭小 ,焊缝以及热影响区 (HAZ)的高温变形难以用传统的方法测量。文中利用石英光纤和数字图象处理技术 ,研究开发一种能在高温下长时测量局部变形的新方法和测量系统 ,分析讨论了测量精度 ,并用于HK40炉管焊缝长时蠕变变形的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蠕变变形 石英光纤 数字图象处理 测量方法 焊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瞬态位移干涉仪的非线性回归数据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雪梅 张林 +3 位作者 李英华 俞宇颖 王翔 马云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4,共5页
针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剖面测量技术——瞬态位移干涉仪,提出了一种连续的、基于对原始测量信号进行完整重现的非线性回归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处理过程。与常规的基于离散处理思想的峰值搜寻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始测量数据信息... 针对最近发展起来的剖面测量技术——瞬态位移干涉仪,提出了一种连续的、基于对原始测量信号进行完整重现的非线性回归数据分析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处理过程。与常规的基于离散处理思想的峰值搜寻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原始测量数据信息,可获得更高的剖面精度,并对剖面细节具有更强的分辨能力,当处理材料的低压弹塑性响应时,优势更明显。以Sn和45钢在低压冲击加载下的自由面粒子速度剖面测量为例,对该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非线性回归分析 瞬态位移干涉仪 速度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光式激光外差振动测量系统研制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建 冯国英 +2 位作者 谷晓彬 罗韵 周寿桓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83-888,共6页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声光移频式的激光外差振动测量系统,包括光路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并对该振动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频率在10~100 Hz、100~1000 Hz、1~10 kHz 频段内时,其测量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15%、0.07... 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声光移频式的激光外差振动测量系统,包括光路部分和信号处理部分,并对该振动测量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频率在10~100 Hz、100~1000 Hz、1~10 kHz 频段内时,其测量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15%、0.07%和0.03%,并且相对误差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解调信号幅值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而增大,显示出了很好的振幅响应特性。此外,对该系统在小型旋转机械故障监测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探究。对一小型旋转机械故障前、后的振动进行了测量,记录了其波形以及频谱信息。测量结果表明,当该旋转设备存在故障时其振动时域波形图发生明显变化;频谱分析结果显示,在175~250 Hz 频段内,频谱幅值相对变小;在250~350 Hz 频段内产生了新的频谱成分,从而验证了将该系统应用于小型旋转机械故障监测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外差 振动测量 多普勒 声光效应 锁相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法测机械变形方向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冠成 于艳春 +2 位作者 冯颖 刘小廷 蔡静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235-238,共4页
提出用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测量物体变形方向的方法,设计的光络系统用两个平面反射镜将一束扩展激光束分成两束参考光和一束物光,藉此记录物体变形下的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干涉图。这种干涉图含有物体变形的数值和方向的... 提出用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测量物体变形方向的方法,设计的光络系统用两个平面反射镜将一束扩展激光束分成两束参考光和一束物光,藉此记录物体变形下的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干涉图。这种干涉图含有物体变形的数值和方向的两种信息,从理论上对此作了分析,叙述了测量物体变形方向的方法,给出了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分离双参考光两次曝光全息法 机械变形方向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