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生物力学分析
1
作者 王聪轩 萨日娜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绑扎过程力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夹板绑扎外固定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生物力学分析,采用了Workbench软件研究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固定的力学价值。通过从CT影像中获得前臂模型数据,利用mimics将影像... 针对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外固定绑扎过程力学相关问题,进行了夹板绑扎外固定过程中各组成部分的生物力学分析,采用了Workbench软件研究了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夹板绑扎固定的力学价值。通过从CT影像中获得前臂模型数据,利用mimics将影像数据转换为三维模型并运用Geomagic进行降噪和光滑处理,在UG中模拟实际夹板绑扎过程将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进行组合,探究了夹板固定对桡骨远端骨折前臂的影响。结果表明,夹板固定后对尺桡骨具有足够固定力以保证组织的稳定,模型变形的最大位置在背侧夹板前端靠近桡骨一侧,为1.1446×10^(-4)mm。桡骨远端骨折固定后尺桡骨的应力和应变最大点发生在骨折处,应力最大值为0.1296MPa,应变最大值为9.8925×10^(-6)mm/mm,骨折断端端面应力最大值为2.2071×10^(-2) MPa。压垫中外侧压垫与绑带接触处应力最大,内侧压垫与软组织接触处应力最大,夹板在桡侧中段应力最大,骨折断端从桡侧向尺侧方向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生物力学分析 夹板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力流和有限元法的路径规划
2
作者 兰鸿辉 卢海林 +1 位作者 乔璐 王倩 《力学与实践》 2024年第5期956-96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流和有限元法的路径规划方法,旨在解决复杂环境下全局路径规划的问题。将地图等效为由杆单元构成的桁架结构,在起点和终点处施加静定约束条件和相互作用力,通过捕捉点到点的力流解决避障和路径规划问题。力在物体中的... 提出了一种基于力流和有限元法的路径规划方法,旨在解决复杂环境下全局路径规划的问题。将地图等效为由杆单元构成的桁架结构,在起点和终点处施加静定约束条件和相互作用力,通过捕捉点到点的力流解决避障和路径规划问题。力在物体中的传递遵循最短路径原则,因此力流路径不会偏离最优路径太远。根据上述原理设计了基于杆单元的路径规划算法,以简单桁架模型对路径计算过程进行详细演示,并分析了网格对计算效率的影响,证明了算法的可行性。在复杂迷宫地图中用本文算法与A*算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方法在大规模和复杂地图上具有优势,有限元法的网格构建方式比A*算法更自由,因此使计算规模更加容易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规划 力流 有限元法 杆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在斜面结构上的纵横弯曲破坏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锋 岳前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44-47,共4页
说明了在冰排与斜面结构相互作用分析中应当考虑水平力的附加弯矩作用 ,按照纵横弯曲模式进行了冰荷载和冰的断裂长度分析 ,给出了简化的公式和算例 .结果表明 ,上述考虑将使冰力和冰的断裂长度趋于减小 .
关键词 纵横弯曲 冰荷载 断裂长度 斜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纹钢板截面几何性质计算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敏 李百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400-2403,共4页
在应力和应变计算中,将要用到截面的几何性质。以材料力学为基础,计算了波纹钢板的截面面积、惯性矩、截面模量、回转半径,同时也介绍了利用CAD软件计算图形的几何性质。最后通过算例验算计算公式的正确性。
关键词 波纹钢板 截面面积 惯性矩 截面模量 回转半径 转轴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几何构造分析的无极速度图法 被引量:7
5
作者 张速 王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25-1329,共5页
针对图解法能较快得出结果,易于校核的优点,在研究无极速度图性质、绘制方法的基础上,给出平面几何构造分析的无极速度图法,该法可以分析平面结构在各种自由度情况下的几何构造;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易掌握;并且在利用几何不变性规... 针对图解法能较快得出结果,易于校核的优点,在研究无极速度图性质、绘制方法的基础上,给出平面几何构造分析的无极速度图法,该法可以分析平面结构在各种自由度情况下的几何构造;通过算例表明,该方法简单,易掌握;并且在利用几何不变性规则分析平面结构的几何构造失效时,分析比较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极速度图法 平面结构几何构造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拉拔试验钢筋与全轻混凝土的黏结破坏模型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健辉 杨念旭 +1 位作者 蔺新艳 张涵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7-124,138,共9页
为了探讨热轧月牙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在全轻混凝土(ALWC)中的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拉拔试验,得到了拉拔力-位移曲线(F-S曲线),并观察了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光圆钢筋只发生拔出破坏,而月牙肋钢筋则会出现拔出破坏或劈裂破坏... 为了探讨热轧月牙肋钢筋和热轧光圆钢筋在全轻混凝土(ALWC)中的黏结滑移性能,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拉拔试验,得到了拉拔力-位移曲线(F-S曲线),并观察了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光圆钢筋只发生拔出破坏,而月牙肋钢筋则会出现拔出破坏或劈裂破坏2种形式;通过对2种破坏形式分析,以及对F-S曲线进行黏结应力-位移曲线(τ-S曲线)的变换分析发现,其黏结破坏机理和黏结滑移曲线特征均与普通混凝土(NWC)相似,并据此给出了全轻混凝土的τ-S拟合曲线;虽然黏结应力随混凝土强度和钢筋直径增大而增大,且对于月牙肋钢筋而言,月牙肋与混凝土之间的机械咬合力对黏结应力的贡献率一般在95%以上;当直径为20 mm时,拉拔力出现倒缩现象;根据月牙肋钢筋的月牙肋特征,提出了月牙肋钢筋的物理-力学分析模型;并按不同受力阶段分别导出了相应的力学模型。最终得到了月牙肋钢筋直径与等效半径之间的关系式,并通过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混凝土 光圆钢筋月牙肋钢筋 拉拔试验 黏结应力-位移模型 等效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与钢筋的拉拔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蔺新艳 职文超 +1 位作者 杨健辉 叶亚齐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71-3079,共9页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 钢筋与混凝土的高温粘结性能是结构抗火设计和灾后评价的依据。通过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ALWSCC)与335级Φ16 mm月牙肋钢筋(CRB)和光圆钢筋(PSB)分别经历20℃(常温)、300℃、400℃、500℃后的拉拔试验,分析了高温导致粘结性能劣化的特征参数,并与普通混凝土(NWC)和再生混凝土(RAC)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温不仅造成混凝土色泽变化、表面疏松、缺棱掉角现象及沿CRB顺筋裂纹(宽度分别为0.03~0.1 mm、0.1~0.18 mm和0.18~0.22 mm),而且破坏形式从拔出破坏到劈裂破坏和劈裂-拔出破坏;τ-S曲线整体下降、峰值粘结应力残余强度(ατ0)降低、峰值滑移系数(βS0)增大和峰前耗能减小;但月牙肋对拉拔荷载的贡献率却均在85%左右;以ατ0和βS0作为评判指标,上述三种混凝土中ALWSCC具有更好的抗火性能;以抗压和劈拉残余强度及上述粘结性能指标作为判断条件,可将500℃作为临界温度以指导试验设计和火灾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轻页岩陶粒混凝土 拉拔试验 粘结应力-滑移曲线 峰前耗能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锻造操作机机构受力性能的多目标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孙文杰 李刚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8,共6页
考虑到锻造操作机的重载特性,为避免因受力不均造成局部受力过大而危及机械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某DDS锻造操作机为例,进行操作机的机构受力性能优化设计。通过灵敏度分析,以关键的机构受力构件在整个工作空间上的平均受力作为优化目标,... 考虑到锻造操作机的重载特性,为避免因受力不均造成局部受力过大而危及机械结构的安全性,本文以某DDS锻造操作机为例,进行操作机的机构受力性能优化设计。通过灵敏度分析,以关键的机构受力构件在整个工作空间上的平均受力作为优化目标,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 II对操作机的主运动机构进行尺寸优化设计,以合理分配机构受力。与原设计相比,优化后的操作机具有更为良好的整体受力性能。本文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操作机的机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锻造操作机 主运动机构 受力分析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投影变换法图解力矩 被引量:1
9
作者 崔淑杰 李书亭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论述了投影变换法在静力学中的一个应用即如何应用投影变换法来图解力矩。投影变换法能够使一般位置的直线经过若干次变换在投影图中反映实际的长度或距离,使一些应用数学理论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该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在工程... 论述了投影变换法在静力学中的一个应用即如何应用投影变换法来图解力矩。投影变换法能够使一般位置的直线经过若干次变换在投影图中反映实际的长度或距离,使一些应用数学理论解决的问题变得简单明了。该方法简单易行,实用性强,在工程实际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影变换法 力矩 静力学 图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支承装置的摩擦阻力矩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西泠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06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在对工程机械中常用的回转支承装置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假设后,根据其受力状况,分别计算出作用在回转支承上的各种载荷对滚道圆周上任意角处单位弧长上所产生的压力,最后应用压力叠加的方法,推导出回转支承装置摩擦阻力矩的计算公式。
关键词 回转支承 摩擦 阻力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刚体静力学中的一个典型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宋洪庆 吴次南 吴学科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44-145,共2页
通过几种佐证和一种模型的计算对刚体力学中一个典型的模型的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一些结果。
关键词 刚体静力学 受力分析 力矩平衡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杆系结构的失效包络图及失效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军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9-45,共7页
定义了平面杆系中的失效评估杆元、以及该杆元的正则杆端弯矩和正则杆端曲率,据此引入了杆件失效包络图、工作状态图、以及杆件失效指标,进而定义了平面杆系结构失效包络图、结构工作状态图。又据该图中反映杆元状态的点群的分布情况,... 定义了平面杆系中的失效评估杆元、以及该杆元的正则杆端弯矩和正则杆端曲率,据此引入了杆件失效包络图、工作状态图、以及杆件失效指标,进而定义了平面杆系结构失效包络图、结构工作状态图。又据该图中反映杆元状态的点群的分布情况,分别从概率分布、加权平均和取最大值的角度定义了三种结构整体失效指标。利用杆元和结构失效指标可简明直观地进行结构失效评估,成为与通常基于结构物理性能改变的结构损伤评估不同的另一种几何评估模式。利用本方法分析了一个三跨六层框架,计算了该框架在多种荷载、梁柱线刚度比、以及失效评估杆元划分密度下的各种失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失效评估杆元 失效包络图 工作状态图 失效指标 失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摩擦刚体平衡图解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邓兴无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1期124-126,共3页
在求解有摩擦刚体平衡问题时,借助摩擦角和全反力的概念,应用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有时会更方便。
关键词 全反力 摩擦角 平衡 临界状态 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面对称图形静矩与惯性矩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晓明 李春密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5-9,共5页
定义平面图形K绕Ox轴、Oy轴的静矩与惯性矩关系系数分别为px、py,通过对矩形、椭圆等典型图形px、py的计算发现,具有双重垂直对称平面图形K存在px=py=常数的关系;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对称四边形等典型图形px、py的计算发现,具有单重对称... 定义平面图形K绕Ox轴、Oy轴的静矩与惯性矩关系系数分别为px、py,通过对矩形、椭圆等典型图形px、py的计算发现,具有双重垂直对称平面图形K存在px=py=常数的关系;通过对等腰三角形、对称四边形等典型图形px、py的计算发现,具有单重对称平面图形存在px=常数1、py=常数2的关系,且在这两种情况下,px、py均具有标度变换不变性等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对称图形 静矩 惯性矩 静矩与惯性矩关系系数 标度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体受力分析的标号法求解
15
作者 程涛 向宇 马小强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28-30,共3页
举例说明了传统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以受力点为核心的标号法.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标号法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思路简单、易于掌握、解题快捷.该方法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举例说明了传统的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并提出了以受力点为核心的标号法.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分析.对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标号法步骤明确、条理清晰、思路简单、易于掌握、解题快捷.该方法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逐步标号,按照先找受力点,次找二力杆,再找三力汇交,最后对于无法判断受力方向的受力点标Fx、Fy的作图步骤,并配合以受力分析流程图,使过去教学中的难点变得轻松易学.这种逐步标号的授课方法可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讲授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号法 受力点 受力分析 受力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粒孔隙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
16
作者 杨健辉 方彬 +1 位作者 高腾飞 余建雨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了探讨陶粒和少陶粒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对其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SEM)和气孔结构分析仪分析微-细观气孔结构特征,探讨陶粒在不同取代率时混凝土孔隙直径、孔径率、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关... 为了探讨陶粒和少陶粒混凝土的孔隙结构特征对其抗压强度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通过电镜扫描(SEM)和气孔结构分析仪分析微-细观气孔结构特征,探讨陶粒在不同取代率时混凝土孔隙直径、孔径率、孔隙率与抗压强度、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关系,以及基于应力-应变曲线的损伤模型。结果表明:相较于基准组,由于吸、放水作用,陶粒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宏观上表现为促进了内养护,细观上表现为孔径小于100μm的数量相对增加,大于100μm的数量相对减少;一定量取代率范围内,混凝土因平均孔径和孔隙率减小使孔隙壁厚度及有效横截面积得到相对提高,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且在取代率为10%时,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达到最大值;孔径小于100μm的孔隙数量增多和非连通孔隙数量增多是提高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轻混凝土 少陶粒混凝土 孔隙结构 氯离子渗透 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埋薄基岩综放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30
17
作者 赵社会 张广杰 王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9-42,共14页
为解决深埋薄基岩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巷道受采动影响支护困难的问题,以焦作煤业集团赵固(新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8060综放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留巷围岩结构运动和覆岩力学传递特征,提出深埋薄基岩切顶卸压... 为解决深埋薄基岩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巷道受采动影响支护困难的问题,以焦作煤业集团赵固(新乡)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赵固一矿18060综放工作面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巷道为工程背景,基于留巷围岩结构运动和覆岩力学传递特征,提出深埋薄基岩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巷道围岩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定向预裂爆破技术能够切断留巷顶板下位关键岩层,并形成短壁梁结构;与未切顶相比,切顶后巷道侧向支承压力减小14.17 MPa(降低37.67%),顶板竖向应力峰值减小5.22 MPa(降低22.5%);切顶侧矿压较未切顶侧明显降低,切顶影响范围约30 m;留巷两帮收缩量最大为471 mm,顶底板移近量最大为717 mm,工作面后方约200 m开始稳定。提出的深埋薄基岩切顶卸压沿空留巷围岩协同控制技术现场应用效果较好,可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切顶卸压沿空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煤柱 切顶卸压 沿空留巷 预裂爆破 围岩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力系矩式平衡方程相互独立的几何条件
18
作者 赵永刚 李世荣 《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4年第4期97-101,共5页
采用矢量分析方法讨论了空间任意力系矩式平衡方程相互独立的几何条件,首先给出了空间直线之间线性相关的几何条件,然后推导出空间力系六矩式平衡方程对取矩轴之间几何关系的限制条件,并指出力矩平衡方程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取矩轴... 采用矢量分析方法讨论了空间任意力系矩式平衡方程相互独立的几何条件,首先给出了空间直线之间线性相关的几何条件,然后推导出空间力系六矩式平衡方程对取矩轴之间几何关系的限制条件,并指出力矩平衡方程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取矩轴所在直线一定线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力系 线性 平衡方程 几何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热辐射球体之间热辐射面与受热辐射面的计算
19
作者 颜锦 《百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25-26,共2页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导出两个热辐射球体之间的热辐射面和受热辐射面的一般表达式。
关键词 球体 热辐射面 受热辐射面 光的直线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东老厂区块煤层气井峰值产气量主控地质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康刘旭 胡滨 +4 位作者 康永尚 曾雯婷 王伟洪 顾骄杨 田博凡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47,共10页
基于滇东老厂区块6口排采先导试验井的煤层气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在分析产水和产气特征基础上,探讨老厂区块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主控地质因素和影响机理,并提出主控地质因素的下限指标和井层选择建议。结果表明:(1)单井动用资源... 基于滇东老厂区块6口排采先导试验井的煤层气地质资料和排采动态资料,在分析产水和产气特征基础上,探讨老厂区块影响煤层气井排采效果的主控地质因素和影响机理,并提出主控地质因素的下限指标和井层选择建议。结果表明:(1)单井动用资源丰度、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和平均渗透率是煤层气井峰值产量的3个主控地质因素,它们共同控制着煤层气井的峰值产气量;(2)动用煤层的含气饱和度通过控制见气时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影响见气时和见气后的动态渗透率,从而对峰值产气量产生影响,较高的含气饱和度有利于在较低的井底流压降低幅度时见气,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动态渗透率,从而有利于气体产出,实现较高的峰值产气量;(3)在老厂区块低渗透煤储层条件下获得较高峰值产气量(大于600 m^(3)/d)的单井动用资源丰度下限,为1×10^(8)m^(3)/km^(2),平均含气饱和度下限为70%,平均渗透率下限为0.08 mD;若平均含气饱和度达到90%以上,则平均渗透率的下限可降为0.03 mD。建议老厂区块今后在井层优选时规避断层影响,即在构造模型指导下选择远离断层的井位;在选择合层排采煤层组合时,将动用资源丰度1×10^(8)m^(3)/km^(2)作为下限,动用煤层的平均含气饱和度70%作为下限,平均渗透率0.08 mD作为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区块 合层排采 峰值产气量 单井动用资源丰度 平均含气饱和度 平均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