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高师院校初等代数课程内容的扩张
1
作者 付天贵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57-59,共3页
初等代数课程是学生从事中学数学教育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课程,但学生对该课程普遍不感兴趣,改变这种情况必须突破课程习惯的边界和思维方式,实现该课程内容的扩张。
关键词 初等代数课程 学科互涉 内容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恒成立问题中参变量的取值范围的求解方法
2
作者 李邦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0年第21期80-80,共1页
求恒成立问题中参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高考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涉及的数学知识面广,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有的方法不对路,花了时间却没有回报,有的则只能望题兴叹.下面通过几个... 求恒成立问题中参变量的取值范围是高考数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涉及的数学知识面广,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许多学生在遇到这类问题时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有的方法不对路,花了时间却没有回报,有的则只能望题兴叹.下面通过几个实例介绍几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成立问题 取值范围 参变量 求解方法 能力要求 解题思路 知识面 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数序数理论中的几个问题——与《初等代数研究》作者商榷
3
作者 刘锡萍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84-85,共2页
本文指出余元希等所著的《初等代数研究》中关于自然数的序数理论的定理 1(自然数的加法是唯一存在的 )证明不妥 ,定理 13(最小数原理与归纳公理是等价命题 )及其证明是错误的 。
关键词 Peano公理 自然数的序数理论 归纳原理 最小数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典型极值问题的初高等解法
4
作者 盛光进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0-41,51,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个典型极值问题的多种初等解法,说明了初、高等数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指出了初等数学在解决高等数学问题时有时是很有效的。
关键词 典型极值 初高等解法 数学教学 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列思想在一类证明题中的应用
5
作者 祁玉海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4年第9期78-78,共1页
本文通过比较两个数列通项的大小,来比较其前n项和的大小.据此证明形如"a1+a2+…+an≤f(n)"等类型的问题,操作方便,见解新颖.
关键词 数列 数列的通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线性循环数列的几个结论
6
作者 苏筱丽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71-72,共2页
给出并证明了二阶线性循环数列收敛的充要条件及新数列{an/an-1}收敛的必要条件,得出了两个相关推论,为二阶线性循环数数列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方法。
关键词 二阶线性循环数列 收敛 充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函数最值在参数问题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庆洋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5期69-69,共1页
含参数的方程和不等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充分体现,对大部分考生也是一个难点内容.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参数问题都必须分类讨论,从以下两方面来探讨此问题.
关键词 参数问题 函数最值 分类讨论思想 应用 不等式 内容 高考 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三角函数式化简的一般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罗韵蓉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0年第34期149-149,共1页
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利用纯代数恒等变换,利用角的变换化简三角函数式.
关键词 三角函数式的化简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等代数研究》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9
作者 蒋亦东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96-100,共5页
从高师数学教育培养目标和《初等代数研究》课程的教学特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初代研究 学习兴趣 认知结构 探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式分解浅析
10
作者 王凤兵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1年第6期97-97,共1页
初中阶段,因式分解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在多项式的化简、计算,方程的求根,以及证明恒等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因式分解又比较复杂,解法千变万化.教学实践表明,一名学生仅仅掌握课本上提到的常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本文... 初中阶段,因式分解是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它在多项式的化简、计算,方程的求根,以及证明恒等式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因式分解又比较复杂,解法千变万化.教学实践表明,一名学生仅仅掌握课本上提到的常规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本文试图就另外的一些方法做些粗浅的探讨,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式分解 初中阶段 基础知识 教学实践 多项式 恒等式 数学 化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法在三角函数式证明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李耀光 彭才英 曾大洪 《数学教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1年第10期46-47,共2页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构造法把所求的三角函数相关问题与某个熟知的公式、定理、图形等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与原问题有关的函数、方程、命题与图形等数学形式。利用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成问题的转换或产生新的解题... 本文主要讨论了利用构造法把所求的三角函数相关问题与某个熟知的公式、定理、图形等联系起来,构造出一个与原问题有关的函数、方程、命题与图形等数学形式。利用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知识的相互渗透来促成问题的转换或产生新的解题方法,以实现问题解决的目的,其中体现了较强的创造性思维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法 函数 方程 命题 图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求三角函数式极值的方法
12
作者 贾海峰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0期140-140,共1页
三角函数式求极值涉及到恒等变形、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不等式等诸多内容,它也是初等数学的重要内容,本文列举几种方法仅供参考,以期能达到提高应用能力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三角函数式 极值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函数和、积互化的灵活运用
13
作者 满会文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4期I0104-I0105,共2页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差,对于化简三角函数、求三角函数式的值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形都有重要的作用,在利用三角知识解决某些综合题时常常起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和、积互化,对于学好三角函数十分必要。
关键词 三角函数的基本公式 变形公式 综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整值多项式的命题推广及证明
14
作者 陈清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3期231-231,共1页
关键词 整值多项式 命题推广 命题证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五环四步”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金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17年第4期155-155,共1页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合力,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指从事某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它是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条件,是胜任就业岗位的基本要求,是立足社会,取得社会认可,获取生活来源,谋求自我发展的基础。如何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都应该永恒关注的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能力 五环四步 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一道因式分解例题想到的——谈一元多项式因式分解的一般方法
16
作者 施红星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3期42-44,共3页
从《初等代数研究》中的一道例题出发 ,详细分析了它的解法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一元多项式 因式分解 有理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角函数式求值教学应把握好几个层次
17
作者 赵优良 《数学通讯(教师阅读)》 2015年第3期20-22,共3页
必修④(人教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凸现了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教材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为三角变换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公式的探求,导出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再利用这些公式进行三角变换,涉及到三角函数式... 必修④(人教版)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凸现了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教材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为三角变换的基本依据,通过对这些公式的探求,导出倍角公式、半角公式,再利用这些公式进行三角变换,涉及到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证明等问题.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是三角恒等变换的核心内容,对三角函数式的求值问题,教材以例题、练习、习题、复习参考题等不同形式呈现,层次分明,层层递进,螺旋式上升,给了教师灵活处理教材的空间,教材编写得非常好.而三角函数式求值(求最值)非常灵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认真学习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更应该仔细研习教材,领悟教材编著专家的意图,把握好三角函数式求值(求最值)的几个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函数式 求值问题 教学过程 教材编写 倍角公式 恒等变换 三角变换 复习参考题
原文传递
浅谈数列的教学及数列的思想培养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义城 《才智》 2016年第28期139-,共1页
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是中职数学教学基础模块中的主要组成和重要的知识点。在高教版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的第六章,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点,也是中职升高职考试中的重要的知识点和测试点,主要集中在计算题,解答题中,综合考... 数列的相关知识点是中职数学教学基础模块中的主要组成和重要的知识点。在高教版数学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的第六章,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知识点,也是中职升高职考试中的重要的知识点和测试点,主要集中在计算题,解答题中,综合考察性强,难度比较大,要求知识掌握的能力高,理解知识点透彻,知识点的运用灵活等。在日常的教学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逻辑思想,提高对于数列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以及方程等的计算能力。并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及数列和集合关于顺序知识点的区别的能力。进而提高和增强学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列教学 公式理解 教学方法 灵活运用 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