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纳粹德国干预1941年日美谈判始末 |
李朋
罗一焜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试评二战中英美对德战略轰炸 |
汪先明
吴强
严萍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3
|
希特勒反犹政策的原因论析 |
桂莉
孙文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4
|
纳粹党的企业代表会政策与德国经济民主的消亡 |
孟钟捷
邓白桦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5
|
希特勒疯狂屠杀犹太人原因透析 |
王昌沛
|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5
|
|
6
|
慕尼黑危机与美国对纳粹德国的绥靖 |
程文进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2
|
|
7
|
试析纳粹德国种族主义政策 |
苑爽
|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8
|
纳粹德国的反犹政策与1936年奥运会 |
赵文亮
|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尼采、瓦格纳与纳粹文化的非理性主义 |
李平民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
2005 |
2
|
|
10
|
略论纳粹党夺取政权的民意因素 |
彭凯
郭达喜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7 |
1
|
|
11
|
中德两国二战历史教育比较及启示 |
孙文沛
傅安洲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2
|
纳粹德国时期大学教师的清洗与分化 |
陈玉玲
李涛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9 |
0 |
|
13
|
20世纪20-30年代德国远东政策亲日倾向刍议 |
王扬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
1
|
|
14
|
贸易争端与美国和纳粹德国敌对的起源 |
陈弢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15
|
侵略战争的代价──二次大战期间德及其仆从国家军队兵源损失新探 |
续建宜
|
《史林》
CSSCI
|
1996 |
0 |
|
16
|
“企业共同体取代阶级斗争”——纳粹执政初期政府与企业主集团关系探析 |
邓白桦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7
|
20世纪初德国纳粹掌权的历史条件——从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进行分析 |
黄宇蓝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6 |
0 |
|
18
|
希特勒的东方政策及其历史思想渊源 |
张国臣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5 |
0 |
|
19
|
试论纳粹德国的奴隶劳动制度 |
宋敏桥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3 |
0 |
|
20
|
莱奇:纳粹的“美丽与恐怖” |
单世联
|
《同舟共进》
|
201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