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8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南“冯兴故事”的塑造及其历史书写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国保 吴剑文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42-155,M0007,共15页
“冯兴故事”是越南民间流传的关于中国唐代安南唐林州土酋冯兴率众起事的传说,已知最早的文本见于越南陈朝李济川编撰的汉文小说《越甸幽灵集》。《大越史记全书》以此补史而记录的唐林冯兴率众反抗唐代安南都护高正平的事迹,是后世建... “冯兴故事”是越南民间流传的关于中国唐代安南唐林州土酋冯兴率众起事的传说,已知最早的文本见于越南陈朝李济川编撰的汉文小说《越甸幽灵集》。《大越史记全书》以此补史而记录的唐林冯兴率众反抗唐代安南都护高正平的事迹,是后世建构的。根据中国典籍以及越南早期文献的记载,唐贞元七年发动安南叛乱的地方土著首领为杜英翰而非冯兴。通过越南国史引冯兴传说入正史的事实不难看出,有关“冯兴故事”的历史建构是在后黎朝建立之后才完成的。由此反映出,如何书写古代中国郡县交州(安南)的古史,一直是古代越南自主建国以后知识精英着力建构历史叙事时的重要问题。越南历代王朝试图通过对所谓以往祖先英雄故事及其人物形象的塑造,渲染反抗中原王朝的南疆交州(安南)地方起事,借以强化越南的国家意识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兴故事” 唐林 安南豪酋 杜英翰之乱 越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15世纪越南国家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儒学正统地位的回归
2
作者 张潇潇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10世纪越南进入自主王朝后,统治者开始以佛教立国。在之后的四百余年间,以佛教为主体的国家意识形态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儒学因素。15世纪建立的后黎朝重新以儒学立国,逐渐建立起以对中华文化认同为基调、... 10世纪越南进入自主王朝后,统治者开始以佛教立国。在之后的四百余年间,以佛教为主体的国家意识形态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加入了越来越多的儒学因素。15世纪建立的后黎朝重新以儒学立国,逐渐建立起以对中华文化认同为基调、以儒学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格局。以儒学为基础的文化认同为越南在15—19世纪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宗藩关系奠定了思想文化和社会心理基础,同时越南以儒学为理论体系在东南亚地区建立的“亚宗藩体系”,使中国儒学中的王道政治与天下观在新的区域得到了实践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国家意识形态 儒学
原文传递
地方意识、王朝认同与正统观念——越南古代史家对其“郡县时代”的历史书写
3
作者 成思佳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45-155,M0007,共12页
所谓“郡县时代”,实为学界对中国王朝直接统治今越南北部和中北部时期的一种统称。10世纪以前,由于今越南北部和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郡县”或“边疆”之一部,使得中国史家成为对当地历史的最初记载与书写者。越南自主王朝国家建立后,其... 所谓“郡县时代”,实为学界对中国王朝直接统治今越南北部和中北部时期的一种统称。10世纪以前,由于今越南北部和中北部长期为中国“郡县”或“边疆”之一部,使得中国史家成为对当地历史的最初记载与书写者。越南自主王朝国家建立后,其史家在接受中国历史叙事要素的基础上,对“郡县时代”进行了持续的书写。在地方意识、王朝认同与正统观念的接续作用下,越南古代史家先后塑造了3种“郡县时代”的书写模式:陈朝史家“以传为史”模式、后黎朝史家“建纪尊王”模式、阮朝史家“废统编年”模式。上述3种书写模式的陆续涌现,既是对中国传统史学体例的一种接受与再造,亦是对越南历代王朝所面临种种现实问题的体现与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郡县时代 北属时期 属明时期 历史书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李陈朝时期灾异及其应对研究
4
作者 李祥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以《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李陈朝灾异为重点研究对象。李陈朝灾异涵盖天文、地质、气象、水文等多种类型,灾异呈现出地域广泛性、类型多样性、持续性和群发性等特点,灾异对李陈朝的政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李陈朝统治者对灾异采取一... 以《大越史记全书》所载李陈朝灾异为重点研究对象。李陈朝灾异涵盖天文、地质、气象、水文等多种类型,灾异呈现出地域广泛性、类型多样性、持续性和群发性等特点,灾异对李陈朝的政治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李陈朝统治者对灾异采取一系列政治、经济上的应对措施。李陈朝的灾异观除了深受中国的“天人感应说”“阴阳五行论”影响之外,还受到李陈朝固有的原始信仰或土著信仰的影响,呈现出独具李陈朝特色的完整、系统的灾异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李陈朝 灾异 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登庸事件与明代中越关系的新模式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文源 李宁艳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3-160,共8页
明嘉靖六年,安南王国大臣莫登庸篡夺王位,改元"明德"。此事件严重冲击明、安关系,使宗主国明朝政府陷入邦交危机。明朝朝野对此事处理的意见严重分歧,"征讨"与"招抚"之争,反复多次,最终采用两广地方大臣... 明嘉靖六年,安南王国大臣莫登庸篡夺王位,改元"明德"。此事件严重冲击明、安关系,使宗主国明朝政府陷入邦交危机。明朝朝野对此事处理的意见严重分歧,"征讨"与"招抚"之争,反复多次,最终采用两广地方大臣的意见,在军事威逼下,迫使莫登庸前来归顺,并授予莫登庸相当于二品的"都统使"官衔,以一种新的形式发展明、安关系,使安南在理论成为明朝辖理的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莫登庸事件 中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史籍对“中国”及“华夷”观念的诠释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焯然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18,共9页
越南自10世纪建立大越国后,便开始接受中国儒家学说,建立文庙。至陈朝时,更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以中国官方所推崇的程朱学说为依归。其中《春秋》的夷夏之防和朱熹《通鉴纲目》的正统思想,对越南史家有深远的影响。... 越南自10世纪建立大越国后,便开始接受中国儒家学说,建立文庙。至陈朝时,更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以中国官方所推崇的程朱学说为依归。其中《春秋》的夷夏之防和朱熹《通鉴纲目》的正统思想,对越南史家有深远的影响。越南史籍的正统论,其作用在分辨"正闰",又采用汉族政权惯用的"中国"以自称,以否定明朝的天朝和正统地位,将"居天下之中"的中国观念据为己有。可见中国古代的华夏与四夷观念,对周边民族有深远影响。中国周边的国家互相仿效,"中"与"外"、"华"与"夷"的概念在国与国之间变得模糊和混淆,也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因素而转换。越南虽然在文化上深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但在政治上却对中国政权有所谴责,对政治和文化的归属有不同的立场。同时,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观和文化优越感,虽然称其周边的民族为蛮夷,却又不能接受别人称自己为夷,以致在与中国交往时出现了非常复杂的政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史籍 儒学 中国 华夷 正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南属明时期政区地名变动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郭声波 魏超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6-111,共6页
安南属明时期建立的交趾布政使司在沿用陈、胡朝府、州、县旧制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区名称的更改,然学术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这一时期政区及地名的更改,以及通过对政区通名的研究,进而探寻这一时期... 安南属明时期建立的交趾布政使司在沿用陈、胡朝府、州、县旧制的同时,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区名称的更改,然学术界对此鲜有关注。本文通过系统梳理这一时期政区及地名的更改,以及通过对政区通名的研究,进而探寻这一时期政区改名的背景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南属明时期 地名 变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入侵前夕越南阮朝的“外洋公务” 被引量:6
8
作者 于向东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42,192,共19页
越南阮朝官船航行"下洲、小西洋公务"被认为达至其帆船时代航海活动的巅峰,还原史实后发现:西航仅沿近海岸进行,对航路的判断多参照主导海上贸易的华人的亚太海洋知识体系;对东南亚、南亚各文化区域和西方殖民者的认知以个人... 越南阮朝官船航行"下洲、小西洋公务"被认为达至其帆船时代航海活动的巅峰,还原史实后发现:西航仅沿近海岸进行,对航路的判断多参照主导海上贸易的华人的亚太海洋知识体系;对东南亚、南亚各文化区域和西方殖民者的认知以个人感受和推测为主;"下洲"具体所指多为新加坡,"小西洋明歌镇"为加尔各答;西航虽有官方垄断海外贸易、打探东南亚和南亚形势、演习海军、锻炼官员等多重目的,也是阮朝文武官员衔命"出使"、开始接触域外"蛮夷"、开眼看世界的具体表现,但缺乏对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入侵的深刻认知与具体应对措施,遂于19世纪中后期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阮朝 下洲 小西洋 殖民地
原文传递
古代中越中医中药交流初探 被引量:8
9
作者 冯立军 《海交史研究》 2002年第1期47-56,共10页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早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中国先进的医药技术不断传播到周边国家(诸如朝鲜、日本... 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对外文化交流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中医中药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中外文化交流的一部分早在秦汉时期就已产生.中国先进的医药技术不断传播到周边国家(诸如朝鲜、日本、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对这些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元时期 医士 嘉定 越南 朝贡贸易 交趾 医事制度 中医中药 中越 初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吕士朋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44-48,共5页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台湾)吕士朋一、绪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自古即非常密切。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派兵略取"陆梁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即在今越南境内,包括北圻至中圻广南一带之地(南至北纬... 明代制度文化对越南黎朝的影响(台湾)吕士朋一、绪言中国与越南的关系,自古即非常密切。秦始皇三十三年(214B.C),派兵略取"陆梁地",设南海,桂林、象郡,其中象郡即在今越南境内,包括北圻至中圻广南一带之地(南至北纬十六度)。秦亡,秦吏赵佗建南越王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文化 黎朝 圣宗 越南 通鉴纲目 安南 宗藩关系 中越关系 科举学 明成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西方文明对话语境下的越南——野平宗弘《新意识——越南流亡思想家范公善》述评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光辉 吕灵芝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1年第4期99-102,共4页
解读西方乃是东方国家始终不变的现代性主题,也是西方现代性向整个世界拓展的历史背景下赋予非西方民族不得不面对的一大主题。就在这样的冲击与解读的循环往复之中,西方民族的话语以一个现代性的霸权的形式不断地冲击着旧有的文明体... 解读西方乃是东方国家始终不变的现代性主题,也是西方现代性向整个世界拓展的历史背景下赋予非西方民族不得不面对的一大主题。就在这样的冲击与解读的循环往复之中,西方民族的话语以一个现代性的霸权的形式不断地冲击着旧有的文明体系,旧有的文明体也不得不发生自我裂变,或者是颠覆自身文化传统,将自己编人到欧洲普遍主义的“文明”历史之中;或者是采取着演绎的方式,回归自身传统,走向与西方的对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文明 对话语境 思想家 新意识 越南 西方现代性 述评 流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越南封建政府的华侨华人政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尤建设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55-160,共6页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华侨华人规模较大地移居越南。越南封建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华侨华人政策,并逐渐细化,使对华侨华人的管理有例可循,有法可依。越南封建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以其国家利益为核心,同时受中越关系... 17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华侨华人规模较大地移居越南。越南封建政府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华侨华人政策,并逐渐细化,使对华侨华人的管理有例可循,有法可依。越南封建政府对华侨华人政策的变化,主要是以其国家利益为核心,同时受中越关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 华侨华人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日本对越南的史地研究——以《安南史研究》为中心 被引量:3
13
作者 瞿亮 毕世鸿 《外国问题研究》 2015年第2期32-38,共7页
《安南史研究》是近代日本对越南史地研究最典型的代表作,它在比较中国、越南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大量参考了各国的研究成果资料。《安南史研究》梳理了越南同元、明两代的关系,它细致论证元、明征伐安南的行军路线,所设置行省与州县的渊... 《安南史研究》是近代日本对越南史地研究最典型的代表作,它在比较中国、越南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大量参考了各国的研究成果资料。《安南史研究》梳理了越南同元、明两代的关系,它细致论证元、明征伐安南的行军路线,所设置行省与州县的渊源、位置,指出因气候环境不适、作战路线偏差、派遣将领失误和越南地方势力的顽强斗争而最终失败。然而,它刻意将重点放在陈、黎朝摆脱中国控制的历程,强调古代越南的独立性,疏略了元、明两朝对于越南经济、文化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从撰写背景、论证对象、分析重点等可以看出,它迎合了二战期间日本的南进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日本 越南史地 《安南史研究》 中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黎朝时期的国子监教育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文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6年第2期84-93,共10页
黎朝是越南封建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时期,学校教育在此时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其制度在李朝、陈朝和属明时期的国子监建制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宋明时期的国子监教育,适应越南社会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改革和完善,其... 黎朝是越南封建社会从繁荣走向衰落时期,学校教育在此时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作为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其制度在李朝、陈朝和属明时期的国子监建制的基础上,借鉴中国宋明时期的国子监教育,适应越南社会的实际情况而不断改革和完善,其教学进一步与科举考试相结合,源源不断地为越南封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应试人才和官僚队伍。从对黎朝国子监教育发展的探讨,我们可以窥见中国教育制度和儒学在域外的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黎朝 国子监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越史记全书》“续编”初探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军凯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5年第3期82-90,共9页
《大越史记全书》最早版本"内阁官本"于黎朝正和年间(1697)刻印完成,此后越南史官仍不断续修国史,直至黎末、西山朝。然《大越史记全书》"续编"未再刻印,只留下了数种手抄本。今越、法多家图书馆收藏有14种《大越... 《大越史记全书》最早版本"内阁官本"于黎朝正和年间(1697)刻印完成,此后越南史官仍不断续修国史,直至黎末、西山朝。然《大越史记全书》"续编"未再刻印,只留下了数种手抄本。今越、法多家图书馆收藏有14种《大越史记全书》"续编"抄本,各本或起始时间不一致,或内容有别,或经过了此后阮朝的改写,本文试对各抄本做简单的文本解读。在此基础上,本文简要分析1697年之后黎朝和西山朝对《大越史记全书》的"续编"活动,以及此后阮朝收交"续编"及重写黎朝历史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越史记全书》“续编” 内阁官本 黎朝 阮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南李朝世家新考——兼考安南陈朝一世陈日籍属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天锡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2年第1期56-61,共6页
本文主要依据福建晋江安海《李庄内李氏房谱》的有关资料 ,结合《宋史》、《元史》 ,对安南李朝的有关情况进行考证。认为自李公蕴登基至其女昭圣公主执掌国事共九传 ,即安南李氏九世王朝。然而 ,李朝九世与陈朝一世有一个重叠、交替... 本文主要依据福建晋江安海《李庄内李氏房谱》的有关资料 ,结合《宋史》、《元史》 ,对安南李朝的有关情况进行考证。认为自李公蕴登基至其女昭圣公主执掌国事共九传 ,即安南李氏九世王朝。然而 ,李朝九世与陈朝一世有一个重叠、交替的过程 ,即李朝九世为陈朝一世。陈朝一世陈日与李朝一世李公蕴的籍属同样为福建晋江安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公蕴 陈日煚 籍属 晋江安海 越南 《李庄煮内李氏房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存最早的越南古代史籍--《大越史略》若干问题的再探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成思佳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36,共11页
《大越史略》(简称《史略》)是现存最早的越南人所作通史性著述,历来为治越南史学者所关注。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史略》均是经《四库全书》编者改订的题为《越史略》的诸版本,而未注意更为原始的题为《大越史略》的版本。笔者将近期... 《大越史略》(简称《史略》)是现存最早的越南人所作通史性著述,历来为治越南史学者所关注。长期以来,学界关注的《史略》均是经《四库全书》编者改订的题为《越史略》的诸版本,而未注意更为原始的题为《大越史略》的版本。笔者将近期查阅到的《大越史略》抄本与四库本《史略》比对,发现该本当是已知的现存唯一未经《四库》编者修订的《史略》版本。本文结合此新发现抄本,对《史略》的版本与流传、成书时间与作者、《大越史记》和《大越史记全书》的关系等若干问题进行再探讨,以期得到一些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史略 越南 汉喃文献 东南亚
原文传递
越南“伽台”从剧的基本图景与文化变迁——兼谈与中国广西木偶戏的关系
18
作者 梁氏海云 郝国强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06,共6页
作为中国广西木偶戏在越南的衍生形式,“伽台”从剧不仅是越南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的文化内容,更体现了中国与越南文化交流互鉴的广度与深度。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伽台”从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艺术表现力、文化... 作为中国广西木偶戏在越南的衍生形式,“伽台”从剧不仅是越南民众日常生活重要的文化内容,更体现了中国与越南文化交流互鉴的广度与深度。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伽台”从剧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在艺术表现力、文化内涵等方面的显著特点,并结合当代语境探讨了其传承保护的路径。中越文化交流既有赖于地缘相近、语言相通的客观条件,更得益于世代交往中情感的积淀与文化认同的升华。作为延续中越情谊的文化纽带,应加强对“伽台”从剧的研究,以期为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提供新的精神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台”从剧 木偶戏 文化变迁 越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南阮氏政权对华贸易中的华人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普艳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71,共6页
关键词 郑氏政权 对华贸易 阮氏 越南 华人 18世纪 自由
原文传递
“海为无波”:越南海神南海四位圣娘的传说与信仰 被引量:5
20
作者 牛军凯 《海交史研究》 2011年第1期49-60,共12页
南海四位圣娘是越南的重要海神,其人物原型是中国宋朝末年的杨太后,宋元崖山海战时死于广东。根据越南的传说,杨太后及其女儿的尸体漂流到越南的义安,成为越南沿海地区的海神。南海四位圣娘作为越南众多海神之一,其信仰地域主要在越南... 南海四位圣娘是越南的重要海神,其人物原型是中国宋朝末年的杨太后,宋元崖山海战时死于广东。根据越南的传说,杨太后及其女儿的尸体漂流到越南的义安,成为越南沿海地区的海神。南海四位圣娘作为越南众多海神之一,其信仰地域主要在越南的中部和北部。在越南的民间信仰中,南海四位圣娘有两套系统,京族人以海神的方式信仰,华人则将宋朝的皇妃作为神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四位圣娘 海神 越南 杨太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