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巢生平事迹考异 被引量:2
1
作者 俞兆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 关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生平事迹的记载 ,基本上集中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三部书中 ,但三书所述多有差异 ,甚至同一部书中也自相矛盾。本文就黄巢生平的 2 2件大事进行了考证 ,指出了各书记载之谬误所在 ,并澄清了事实的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仙芝 杨复光 张裼 黄巢 生平 考异 黄巢起义 唐朝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巢的“均平”思想 被引量:3
2
作者 丁柏传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72-75,共4页
考诸史籍,黄巢起义确实提出并实践了“均平”的口号。分析唐末社会政治、经济状况,黄巢起义提出“均平”口号有其历史必然性。黄巢起义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 中国 农民战争 黄巢 均平思想 农民起义 封建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黄巢的军事战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欧安欣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3-96,共4页
黄巢是古冤句(今菏泽市)土生土长起来的农民战争领袖。他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轰轰烈烈,壮烈一时;他的军事战略表现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成为我国军事战略史上的宝贵遗产,影响后世。
关键词 黄巢 军事战略 流动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黄巢起义”的再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史式 《同舟共进》 2004年第12期47-48,共2页
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农民起义,上起陈胜吴广,下迄太平天国,达数百次之多,其中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有的却只能勉强称之,有的甚至只在两可之间;至于黄巢,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很难称之为起义。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 两千多年来的历代农民起义,上起陈胜吴广,下迄太平天国,达数百次之多,其中有的是名副其实的,有的却只能勉强称之,有的甚至只在两可之间;至于黄巢,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都很难称之为起义。所谓"起义",就是"仗义起兵",也就是说,是一种符合"义"的正当的行为,绝不是凡"起"必有"义"。如果凡起必有义,我们就无法把农民起义与盗匪、械斗、一般的兵变和民变区别开来。而且既称农民起义,也应该与农民密切相关:或者起义的领袖是农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起义 唐王朝 农民起义 长安 密切相关 太平天国 节度使 唐廷 皇帝 奋斗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色虾蟆争怒眼”试解
5
作者 程民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5-77,共3页
“金色虾蟆争怒眼”试解程民生唐末农民战争前夕,社会上流传着一首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引日唐书·黄巢传》和《新唐书·五行志二》都记载了这一黄巢大起义的先声。史学界认为,这是黄巢起义前的舆论准... “金色虾蟆争怒眼”试解程民生唐末农民战争前夕,社会上流传着一首童谣:“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天下反。”引日唐书·黄巢传》和《新唐书·五行志二》都记载了这一黄巢大起义的先声。史学界认为,这是黄巢起义前的舆论准备,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色虾蟆争怒眼" 解释 迷信作用 黄巢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北伐不攻庐州之谜发微——兼论唐末庐州地位的提升
6
作者 屈蓉蓉 《唐都学刊》 2020年第3期24-29,共6页
黄巢起义,南征北战,攻城无数,但在北伐过程中唯独放弃攻打庐州。庐州居江淮之间,在黄巢兵临城下之际,刺史郑綮移牒请求黄巢过境不犯,黄巢竟笑而从之。究其原因并非黄巢不能攻打庐州,而是郑綮在庐州深陷起义军包围靠唐军解围无望的情况下... 黄巢起义,南征北战,攻城无数,但在北伐过程中唯独放弃攻打庐州。庐州居江淮之间,在黄巢兵临城下之际,刺史郑綮移牒请求黄巢过境不犯,黄巢竟笑而从之。究其原因并非黄巢不能攻打庐州,而是郑綮在庐州深陷起义军包围靠唐军解围无望的情况下,移书黄巢,请求保护庐州百姓利益,避免兵燹之祸。因黄巢同情劳苦大众、尊儒爱才,对此文牒引发共鸣,且不攻庐州也符合黄巢北伐的战略需要。这一事件也折射出庐州由唐代前期的交通驿道发展为唐末的经济军事重镇,成为淮南地区藩镇割据形成的一个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庐州 黄巢 郑綮 北伐路线 地位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嘴堆(黄巢点将台)与黄巢起义
7
作者 王广峰 《菏泽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94-96,共3页
凤嘴堆又称黄巢点将台,位于菏泽学院西校区院内,是市级重点保护文物。本文围绕黄巢点将台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阐述,并以黄巢为主线,阐述了黄巢起义过程,对开展文物的史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黄巢起义 点将台 避实击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巢起义看农民战争的规律
8
作者 胡一华 《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32-34,38,共4页
唐朝末年 ,王仙芝、黄巢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很有典型意义 ,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民战争的规律 :为求生存 ,农民才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纯粹”的农民 ,承担不起农民战争领导者的重任 ;建立农民政权是农民战争的需要 ;“平均”、“均平”... 唐朝末年 ,王仙芝、黄巢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很有典型意义 ,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民战争的规律 :为求生存 ,农民才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纯粹”的农民 ,承担不起农民战争领导者的重任 ;建立农民政权是农民战争的需要 ;“平均”、“均平”成了农民战争的走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巢起义 农民战争 规律 农民政权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李自成起义看黄巢起义的成败及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荣海生 《菏泽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108-112,共5页
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点的两次疾风骤雨般夺取政权的农民战争。战争中,农民军以长途奔袭、掠抢财物、裹胁兵丁的流寇思想为出发点,以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取,集中力量占领都城为目标,充分利用旧政府内部的矛... 唐末黄巢起义和明末李自成起义,是中国历史上极具特点的两次疾风骤雨般夺取政权的农民战争。战争中,农民军以长途奔袭、掠抢财物、裹胁兵丁的流寇思想为出发点,以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取,集中力量占领都城为目标,充分利用旧政府内部的矛盾,依靠广大农民推翻了旧王朝。建立政权后,农民军首领的腐败,人才的匮乏,政策的失误,以及旧王朝残余势力的反扑和久窥中原的外敌的入侵,导致了新生政权的迅速灭亡。两次起义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思路,相似的历程,相似的结局,从中不难看出黄巢起义对李自成起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起义 流寇思想 政权 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宾唐进士崔致远《应天节斋词》研究
10
作者 王国彪 《华夏文化》 2009年第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崔致远 进士 《桂苑笔耕集》 黄巢起义 政治家 文学家 新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黄巢出身、职业看其阶级属性
11
作者 江山 《绥化师专学报》 2001年第3期69-72,共4页
从黄巢家庭出身、起义前职业看 ,这个农民起义领袖是特殊的农村游商 ,为地主阶级下层成员 ;黄巢起义前、起义中的作为表明 ,他主要是为自己政治报复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代表的是地主阶级下层 ,即中小商人、地主的利益 。
关键词 黄巢 游商 地主阶级下层 相对一致性 家庭出身 职业 阶级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起义1122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评
12
作者 曾振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黄巢起义1122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评曾振宇由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莱芜市社联和泰安市文物局共同发起主办的“黄巢起义1122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1月3日至6日在莱芜市举行。与会者围绕着“黄巢军事思想”、“知识分... 黄巢起义1122周年学术讨论会述评曾振宇由中国农民战争史学会、莱芜市社联和泰安市文物局共同发起主办的“黄巢起义1122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11月3日至6日在莱芜市举行。与会者围绕着“黄巢军事思想”、“知识分子与农民起义”、“农民起义中的乞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讨论会 黄巢起义 唐末农民起义 平民思想 知识分子 流动作战 作战方式 述评 巫与巫术 皮日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黄巢起义失败原因
13
作者 徐明德 《北方论丛》 1983年第3期89-94,共6页
黄巢颔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虽然沉重地打击了唐王朝,使之土崩瓦解,并建立起大齐农民政权,但是最后还是失败了,黄巢也壮烈牺牲。追究其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在经济上,没有建立革命的根据地,犯了“流寇主义”的错误。
关键词 黄巢起义 失败 原因 农民政权 土崩瓦解 唐王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之墓在成都
14
作者 刘尚勇 《文史杂志》 2007年第6期62-64,共3页
一、黄巢咏菊诗的霸气 今《全唐诗》共收录黄巢诗三首,除《自题像》外,其余二首均咏菊之作。
关键词 黄巢 《全唐诗》 成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巢起义败退关中新探——黄巢起义在关中研究之六
15
作者 关治中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89-92,共4页
黄巢义军在关中期间,建立了“大齐”农民政权,使革命达到了高峰,但时隔两年零四个月,又败退关中,原因何在?本文着重加以探讨,以避免“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悲剧的重演。
关键词 中国 唐僖宗时期 黄巢起义 关中期间 “大齐”农民政权 农民运动 失败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阬地理位置考证——黄巢起义在关中研究之五
16
作者 关治中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章认为梁田坡战前,李克用的沙陀军驻屯乾阬(gankeng干坑),不在原同州与朝邑界,不在同州与蒲城界,也不是龙首渠之尾,而是位于靠近渭河北岸的大荔与渭南交界处的洛河古道。
关键词 地理位置 考证 黄巢起义 关中地区 乾阬 洛河古道 渭河北岸
全文增补中
龙尾坡败北——黄巢起义在关中研究之二
17
作者 关治中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68-72,共5页
东起扶风、岐山界92公里处的秦家庄,西至109公里处的岐山县城,是龙尾坡战场的所在地。黄巢居功自傲、轻敌麻痹思想是导致龙尾坡进攻战惨败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龙尾坡 黄巢起义 关中地区 战前形势 地理位置
全文增补中
历史的惊人相似——唐明末农民起义之比较
18
作者 时彦怀 赵建坤 《邢台师范高专学报》 1997年第4期30-34,共5页
唐明两朝都是统治时间长达200余年的封建大国,都曾有过辉煌繁盛的鼎盛时代.然而最终都未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在其统治的末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综观唐明两朝末年的农民战争,竟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 唐明两朝都是统治时间长达200余年的封建大国,都曾有过辉煌繁盛的鼎盛时代.然而最终都未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怪圈——在其统治的末期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综观唐明两朝末年的农民战争,竟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这对我们现在乃至将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起义背景之比较政治极端腐朽.由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唐末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政治更加黑暗.唐穆宗之后,皇帝皆昏庸腐朽,懿宗、僖宗尤甚.懿宗“好音乐宴游”“听乐观优不知疲倦”,殿前供奉的乐工多到五百人,每月举行大型宴会不下十余次,耗费无法估计.庸僖宗李儇即位时是一个十二岁的昏童,在宦官势力急剧膨胀的情况下,他称宦官田令孜为“阿父”,朝政全委托给田令孜,自己专事游戏,斗鸡、赌博、骑射、击球等,不一而足.皇帝如此昏庸,各级官吏无不上行下放竞相奢靡,贪脏枉法,而公正廉明、秉公执法者却非常罕见.明末万历后期,皇帝深居内宫,不理朝政,纵情声色,恣意挥霍.万历帝年纪轻轻就建造陵墓,耗银800万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末 明末 比较研究 农民起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渭桥之战辨析——黄巢起义在关中研究之四
19
作者 关治中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53-57,10,F003,共7页
黄巢义军与唐军的渭桥之战的战场在中渭桥,而不在东渭桥。为了弄清此次战争,先就西渭桥、中渭桥、东渭桥的位置加以考定。由于以往对战场位置的错误认定,导致了对战争进程及方位的错误判断,笔者对此提出质疑。
关键词 渭桥之战 黄巢起义 关中地区 西渭桥 中渭桥 东渭桥 地理位置 战争进程
全文增补中
梁田坡战场考证——黄巢起义在关中研究之三
20
作者 关治中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74-78,共5页
梁田坡战场不在华州,而在渭南。历来由于对梁田坡地理位置的错误认定,导致了对战争进程方位的错误判断,本文进一步探析战争进程的方位及战争失败带来的恶果。
关键词 梁田坡战场 考证 黄巢起义 关中地区 地理位置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