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莆仙戏发展现状的思考 被引量:3
1
作者 余雅燊 《莆田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95-100,共6页
通过分析莆仙戏生存现状及其在传统艺术与现代生存中所面临的矛盾,指出莆仙戏存在的草根式生存危机与困境,提出莆仙戏在重围中寻求突破的一些思路。
关键词 莆仙戏 传统 艺术 演出市场 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地方戏剧与社会经济互动之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予霞 《龙岩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4-29,共6页
明中叶闽西进入了宗族社会,此时的民间戏剧也开始兴盛起来,民间戏剧与宗族社会呈现出同构性关系。主要剧种汉剧和木偶戏在组织结构、传承方式、戏剧程式、演艺方式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族色彩。民间戏剧发挥着宗教祭祀功能、政治教化功能... 明中叶闽西进入了宗族社会,此时的民间戏剧也开始兴盛起来,民间戏剧与宗族社会呈现出同构性关系。主要剧种汉剧和木偶戏在组织结构、传承方式、戏剧程式、演艺方式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宗族色彩。民间戏剧发挥着宗教祭祀功能、政治教化功能和经济整合功能。闽西地方戏剧与社会经济变迁呈现出复杂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剧 同构对应 祭祀功能 教化功能 整合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莆仙戏的传播现状及策略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涵玙 张丽娟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利用后羿采集器、微词云等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莆仙戏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情况;发现新媒体为莆仙戏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莆仙戏传播也面临传播内容同质化、观众流失以及运营策略不当等问题;提出开发多元化内容、吸纳多元受众以及差... 利用后羿采集器、微词云等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莆仙戏在新媒体平台上的传播情况;发现新媒体为莆仙戏提供了更广阔的传播空间,但莆仙戏传播也面临传播内容同质化、观众流失以及运营策略不当等问题;提出开发多元化内容、吸纳多元受众以及差异化传播等以推动莆仙戏在新媒体时代的有效传播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莆仙戏 同质化 传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戏台再现人民公仆--众家评说芗剧现代戏《谷文昌》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新斌 吴兹明 +16 位作者 姜志涛 杨凤一 万素 王馗 赓续华 谢振强 赵伟明 龚和德 季国平 姜彤林 景俊美 张静 王亚勋 谢柏梁 王文胜 杨凡 何慧 《福建艺术》 2018年第6期32-38,共7页
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举办"2018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此次会演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展示基层院团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本次会演... 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在北京举办"2018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此次会演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展示基层院团传承发展戏曲艺术、服务基层人民群众的良好精神风貌。本次会演汇集来自全国29个省(区、市)、新疆建设兵团和港澳地区的40台剧目,福建省漳州芗剧团的芗剧现代戏《谷文昌》入选。该剧于7月11日、12日在中国评剧院进行了精彩演出,得到高度好评,引发热烈反响。该剧曾参加第六届福建艺术节暨福建省第26届戏剧会演,赢得一致好评,还在众多地方戏曲剧种中脱颖而出,赴京参加2018年新年戏曲晚会,并获"2018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入选"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该剧自创作以来得到省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福建省文化厅多次以"火花茶会"等形式予以推动。此次展演期间福建省文化厅艺术处处长、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吴新斌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二十九期福建省艺术精品创作"火花茶会",与会专家畅所欲言,围绕该剧的主题、情节、人物等多个角度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现将与会者发言予以刊载,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文昌 现代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公仆 芗剧 文化主管部门 戏曲艺术 评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仙戏古剧本俗字研究——以古本《目连救母》《吊丧》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福铸 《莆田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91-94,共4页
以古本莆仙戏《目连救母》和《吊丧》为例,归纳其中使用莆仙方言俗字的几种类型及用字歧异现象,并和梨园戏剧本俗字作比较,说明大量相同的俗字可作为莆仙戏与梨园戏以及莆田话与泉州话同源关系的证据之一。
关键词 莆仙戏 古剧本 莆仙方言 俗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仙戏生存的社会载体探析 被引量:5
6
作者 余雅燊 《莆田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2-106,共5页
指出莆仙戏是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着重从莆仙地域特殊民俗节庆、佛道宗教文化和民间信仰三方面,论述它们是莆仙戏生存的三种重要社会载体。了解这些载体,可加深对莆仙戏的理解和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莆仙戏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莆田 仙游 莆仙戏 社会载体 地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仙戏《踏伞行》(演出本) 被引量:2
7
作者 周长赋(编剧) 郭景文(编剧) 《福建艺术》 2019年第1期52-63,共12页
人物表:王慧兰正旦,陈时中正生,王慧兰未婚夫,王夫人青衣,王慧兰母,店妈贴旦,艄公丑角,店妈夫,家童童角,陈时中仆,检场人甲、乙、丙、丁(兼操作雨声音响效果,扮演乱兵和捕鱼百姓等)。
关键词 演出本 莆仙戏 音响效果 人物表 王夫人 青衣 丑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西地方戏剧与红色戏剧的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唐宝洪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26-31,共6页
闽西红色戏剧的根基在于闽西红土地肥沃的艺术养料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区时期,闽西红色戏剧无论剧本创作还是舞台演出,都呈现繁荣的景象,成为中央苏区戏剧文学和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 闽西红色戏剧的根基在于闽西红土地肥沃的艺术养料和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滥觞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苏区时期,闽西红色戏剧无论剧本创作还是舞台演出,都呈现繁荣的景象,成为中央苏区戏剧文学和戏剧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闽西红色戏剧得到传承和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剧目。当今,她的发展面临诸多困境,出路在于除了最基本的保护与传承外,还必须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红色戏剧 渊源 现状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华绽放 榕艺传承——陈乃春和他的闽剧人生 被引量:1
9
作者 小鱼 《福建质量管理》 2015年第4期28-29,共2页
挥袖弄舞,伬唱相融,传师授艺,一代戏骨风华,寄情于曼妙舞台,这些关键词便勾画出福建省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陈乃春那充满意味的戏剧人生。他自幼学艺,师出名门,勤于钻研,乐于创新,使之收获了“文华奖”“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 挥袖弄舞,伬唱相融,传师授艺,一代戏骨风华,寄情于曼妙舞台,这些关键词便勾画出福建省著名闽剧表演艺术家陈乃春那充满意味的戏剧人生。他自幼学艺,师出名门,勤于钻研,乐于创新,使之收获了“文华奖”“梅花奖”“国家一级演员”等诸多荣耀。褪下光环,返璞归真,眼见闽韵悠悠,耳闻琴声淙淙,这位出生于梨园世家、与闽剧相依相守数+载的闽剧传人,显得闲和淡定,徐徐言谈间,他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热忱,便缓缓流淌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剧 人生 表演艺术家 传承 返璞归真 梨园世家 福建省 关键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出版发行
10
作者 曾经 《福建艺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2-12,共1页
对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史、尤其是对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已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于95年12月23日上午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是... 对研究中国戏曲文化史、尤其是对研究泉州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的《明刊闽南戏曲弦管选本三种》,已经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并于95年12月23日上午在泉州地方戏曲研究社成立十周年的庆典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首发式。这部珍贵的历史文献,是英国牛津大学荣誉中文讲座教授龙彼得先生,于六十年代在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和德国萨克森州立图书馆,先后发现了中国明代刊刻的“闽南明戏十八场”《满天春》和两本南音选集《钰妍丽锦》、《百花赛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戏曲 重大意义 泉州南音 闽南 中国戏剧 剑桥大学图书馆 戏曲研究 六十年代 历史文化 州立图书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前福建戏曲发展概述
11
作者 志选 《福建史志》 2003年第6期11-16,共6页
关键词 福建 戏曲艺术 地域特色 题材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的“荔枝戏”
12
作者 刘湘如 《福建史志》 2004年第1期61-61,共1页
有“南国佳果”之誉的荔枝,自古以来,赢得了无数诗人墨客的赞颂。然而,以荔枝为题材,敷演成戏,搬上舞台,这在中国三百多个地方剧种、数以万计的传统剧目中,唯独福建最多,最具地方风味。
关键词 福建 “荔枝”题材 闽剧 民族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剧《苏秦还乡》入选2017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
13
《福建艺术》 2017年第5期80-80,共1页
由福建省文化厅、福州市文广新局选送的长乐市大众闽剧团闽剧《苏秦还乡》入选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于7月25日、26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开演。这是福建省唯一一台入选的剧目。
关键词 戏曲 还乡 苏秦 闽剧 福建省 文化厅 长乐市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甲戏《大稻埕》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14
《福建艺术》 2017年第6期80-80,共1页
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工程”奖评选结果在京揭晓。由福建省文化厅组织指导、厦门市金莲隍高甲剧团创作演出的高甲戏《大稻埕》喜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全国10部获奖戏剧剧目之一,成功实现了福建戏剧冲刺... 9月27日,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工程”奖评选结果在京揭晓。由福建省文化厅组织指导、厦门市金莲隍高甲剧团创作演出的高甲戏《大稻埕》喜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成为全国10部获奖戏剧剧目之一,成功实现了福建戏剧冲刺该奖项的“五连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个一工程 高甲戏 中宣部 精神文明建设 戏剧剧目 组织指导 优秀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仙戏鲤声剧团再获巴黎中国戏曲节“最佳传统剧目奖”
15
《福建艺术》 2013年第6期77-77,共1页
10月22日,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在巴黎蒙福尔特剧院举办“第六届巴黎中国戏曲节”开幕式,莆仙戏《目连救母》作为开幕戏剧上演,获得了法国观众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 中国戏曲 莆仙戏 传统剧目 剧团 《目连救母》 开幕式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历史剧莆仙戏《林龙江》
16
作者 郑怀兴(编剧) 《福建艺术》 2018年第6期48-63,共16页
时间:明嘉靖年间地点:兴化府人物表:林龙江即三教先生。卓晚春道人,号上阳子,人称卓小仙。陈氏林龙江的妻子。小明林家仆人。梅香林家丫环。伊藤侵犯兴化之倭寇首领。王海倭寇中的中国奸商。吴方兴化府守备。郭路带领过境的广东兵之武... 时间:明嘉靖年间地点:兴化府人物表:林龙江即三教先生。卓晚春道人,号上阳子,人称卓小仙。陈氏林龙江的妻子。小明林家仆人。梅香林家丫环。伊藤侵犯兴化之倭寇首领。王海倭寇中的中国奸商。吴方兴化府守备。郭路带领过境的广东兵之武官。周氏王金富之妻。王金富莆田乡绅。小宝、众乡绅、众乡亲、男女乞丐、倭寇与士兵各若干名。第一场【林府门前。【内传出卓晚春笑声:“哈哈哈!”【卓晚春背着葫芦上。卓晚春哈哈哈!(唱)披衣兼跣足,开口笑王侯。千年浑似醉,一世懒梳头。乾坤藏袖里,冷眼透千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编历史剧 龙江 莆仙戏 嘉靖年间 人物表 倭寇 乡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剧《双蝶扇》汇报演出在榕上演
17
《福建艺术》 2018年第3期64-64,共1页
3月29日晚,由福建省文化厅出品、福建省实验闽剧院创作演出的闽剧《双蝶扇》汇报演出在省闽剧艺术中心精彩上演。该剧自2015年创排以来,先后历经了7次修改,全剧总排练时问达到400天,演出总场次近60场。
关键词 汇报演出 闽剧 艺术中心 福建省 文化厅 排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贤妻良母”涵义演变的相关思考
18
作者 唐宝洪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文通过对贤妻良母涵义演变的相关研究,分析其演变原因,发现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究解决方法,为女性的相关研究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贤妻良母 涵义演变 原因 问题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移民、移民网络与歌仔戏的交互影响
19
作者 郭玉琼 孟赵育瑶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2-38,共7页
历史上闽南人向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移民并建立起覆盖闽南、台湾和东南亚的移民网络。歌仔戏基于闽南人移民活动诞生、成长并流传分布于闽南族群聚居的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人的移民生活塑造了歌仔戏悲情的剧种个性,为歌仔戏提供“过... 历史上闽南人向台湾地区和东南亚移民并建立起覆盖闽南、台湾和东南亚的移民网络。歌仔戏基于闽南人移民活动诞生、成长并流传分布于闽南族群聚居的闽南、台湾和东南亚。闽南人的移民生活塑造了歌仔戏悲情的剧种个性,为歌仔戏提供“过台湾”“下南洋”剧目题材。歌仔戏在闽南移民社会的传播中,不断丰富着艺术载体;其观演活动也影响着闽南人的移民生活,建构着闽南移民对祖籍文化的认同,帮助整合、凝聚闽南族群,巩固和发展闽南人的社会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仔戏 移民 移民网络 闽南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编高甲戏历史剧《浮海孤臣》
20
作者 郑怀兴(编剧) 《福建艺术》 2018年第11期51-63,共13页
序幕【幕启:内传出小贩的喊声:卖糖啦!卖糖啦!【人来人往,一派安宁的景象。【幕后唱:宁波港兴于唐宗,千船万船生意隆。【内传出:“倭寇来了!”人们惊恐地逃散。【幕后唱:谁料沿海萌倭乱,明廷禁海闹更凶。
关键词 历史剧 高甲戏 宁波港 安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