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时期西域乐舞在中原的传播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文润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06-113,177,共9页
西域乐舞包括龟兹乐舞、胡旋舞、胡腾舞、柘枝舞及高昌乐舞等,由于其本身音律悦耳、舞姿优美,人们普遍喜爱,加之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几代皇帝的提倡,隋唐特别是在唐代在中原许多地区广为传播,京城长安。
关键词 西域乐舞 龟兹乐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高昌乐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朱载堉的“舞学”理论 被引量:7
2
作者 蔡丽红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1-217,238,共8页
中国明代的科学与艺术巨匠朱载堉,在华夏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是一个功垂青史的杰出先行者。他在舞蹈学科建设最为根本的三个领域:对象本体特质把握、专业教育理论建设和教材体系创编上,都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本文对朱载堉这三个领域... 中国明代的科学与艺术巨匠朱载堉,在华夏舞蹈教育发展过程中同样是一个功垂青史的杰出先行者。他在舞蹈学科建设最为根本的三个领域:对象本体特质把握、专业教育理论建设和教材体系创编上,都作出了非凡的贡献。本文对朱载堉这三个领域的主要理论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朱氏舞学理论的重要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堉 “舞学”理论 学科建设 历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荟萃 归根中华——敦煌舞蹈壁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克芬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1-50,共10页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保存的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为研究材料来源,归纳总结了敦煌舞蹈壁画的三个时期的艺术特征,以及不同时期舞蹈形式的民族化、世俗化的过程,同时,它们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舞蹈、服饰,并为今人创作、表演... 本文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中保存的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为研究材料来源,归纳总结了敦煌舞蹈壁画的三个时期的艺术特征,以及不同时期舞蹈形式的民族化、世俗化的过程,同时,它们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舞蹈、服饰,并为今人创作、表演舞蹈提供最具体、生动的参照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舞蹈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荟萃交流异彩纷呈──论魏晋南北朝文化·乐舞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克芬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0-79,共10页
本文引用文献记载,阐述魏晋南北朝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唐代乐舞艺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朝与北朝的社会状况及各民族的历史地位不同,其乐舞艺术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均不相同,同时又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形成荟萃交流,... 本文引用文献记载,阐述魏晋南北朝各族乐舞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为唐代乐舞艺术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南朝与北朝的社会状况及各民族的历史地位不同,其乐舞艺术的风格特征、审美情趣均不相同,同时又相互交流、彼此影响,形成荟萃交流,异彩纷呈的局面,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乐舞发展史上重要的、酝酿着巨大变革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乐舞 发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舞蹈教育流变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玉梅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中国古代乐舞教育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原始自然形态到自觉化过程,从娱己、娱人到娱己、娱神,又到育己、育人的教育流变,使我们看到古人乐舞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等所经历的历史蜕变。古代乐舞教育... 中国古代乐舞教育曾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从原始自然形态到自觉化过程,从娱己、娱人到娱己、娱神,又到育己、育人的教育流变,使我们看到古人乐舞的教育观、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实践等所经历的历史蜕变。古代乐舞教育从萌芽走向成熟到完善的过程,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美育教育雏形。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对古代舞蹈教育源流溯变的探索,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乐舞教育 教育流变 教育方式 教育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音乐体系看中国古典舞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习英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06-110,共5页
本文试图在中国音乐学比较舞蹈学的研究中 ,求证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征。以音调组织的五声性与舞蹈形态的内倾性 ,乐音的带腔性与舞蹈律动的拧、倾、曲、圆结合 ,节拍节奏中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与舞步轻、重、缓、急... 本文试图在中国音乐学比较舞蹈学的研究中 ,求证中国古典舞的基本特征。以音调组织的五声性与舞蹈形态的内倾性 ,乐音的带腔性与舞蹈律动的拧、倾、曲、圆结合 ,节拍节奏中均分律动的非功能性和大量运用非均分律动与舞步轻、重、缓、急结合 ,织体思维的横向性与舞蹈组织的点、线结合 ,说明音乐与舞蹈四个方面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音乐节奏 对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霓裳羽衣舞》艺术风格及思想意境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闻慧莲 闻慧芳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354-357,共4页
唐代是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的时期,道教作为国教,对唐代的乐舞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极著名的舞蹈,它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其舞蹈体式充满了道教的意象与意境,并以不同方式表现了崇尚仙道的感情倾向,具有浪漫的... 唐代是儒、释、道三教相互融合的时期,道教作为国教,对唐代的乐舞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霓裳羽衣舞》是唐代极著名的舞蹈,它采取唐大曲结构形式,其舞蹈体式充满了道教的意象与意境,并以不同方式表现了崇尚仙道的感情倾向,具有浪漫的风格神韵和向往成仙长生的思想倾向,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霓裳羽衣舞 道教思想 舞蹈体式 大曲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越神歌与萨满、傩的比较研究看吴越文化心理的地域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顾希佳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143-147,152,共6页
流布在吴越地区的神歌与萨满、傩都是以祭祀鬼神为主要特征的民间文化 ,同属中国巫文化在后世流变中形成的支脉。三者既惊人地相似 ,又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吴越神歌与萨满、傩的比较研究 ,认为吴越文化心理素质有别于萨... 流布在吴越地区的神歌与萨满、傩都是以祭祀鬼神为主要特征的民间文化 ,同属中国巫文化在后世流变中形成的支脉。三者既惊人地相似 ,又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风貌。本文通过对吴越神歌与萨满、傩的比较研究 ,认为吴越文化心理素质有别于萨满、傩的一个主要特征是温文尔雅、精美细腻的个性 ,并进一步从吴越群体的生活史、吴越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方式等)来探讨这种文化心理地域特征的形成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信仰 吴越文化 萨满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中国古典舞中的腰部训练 被引量:4
9
作者 丁莉莉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76-77,共2页
舞蹈艺术构成的物质材料是运动着的人体,腰部是连接上下身的枢纽,脊椎的连接方式体现出在牢固支撑人体的同时又能使身体各部位灵活运动的特点.人体在运动时必须要求依靠腰部来保持全身的重心和平衡,同样也是控制全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力度... 舞蹈艺术构成的物质材料是运动着的人体,腰部是连接上下身的枢纽,脊椎的连接方式体现出在牢固支撑人体的同时又能使身体各部位灵活运动的特点.人体在运动时必须要求依靠腰部来保持全身的重心和平衡,同样也是控制全身各个关节的运动力度、幅度的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舞蹈艺术 物质材料 力度 训练 身体 关节 位置 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古代舞蹈形态艺术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柳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80-81,共2页
中国上古时代的巫乐舞蹈、周代礼乐舞蹈、汉代女乐舞蹈及唐代燕乐舞蹈形态艺术各有其不同的特征,并且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舞蹈间存在着有机联系,同时亦推动着中国古代舞蹈“经典化”的演进历程。
关键词 上古巫乐舞蹈 周代礼乐舞蹈 汉代女乐舞蹈 唐代燕乐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的舞蹈艺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果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99-100,共2页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作为独立表演艺术的纯舞蹈,虽不如唐代那么兴盛,但各种民间艺术及舞蹈活动却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古典歌舞戏这一艺术形式,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溶化在戏曲艺术中的传统舞蹈是这一历史时期舞蹈艺术发展... 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作为独立表演艺术的纯舞蹈,虽不如唐代那么兴盛,但各种民间艺术及舞蹈活动却得到高度的发展。特别是古典歌舞戏这一艺术形式,在这一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溶化在戏曲艺术中的传统舞蹈是这一历史时期舞蹈艺术发展的一大特色,从而为后世舞蹈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形式 大曲 队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乐舞艺术的发展探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苏翔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5-19,共5页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史上的巅峰时代,乐舞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后,融合了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乐舞艺术特色,在唐代帝王大力推崇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达到辉煌璀璨的鼎盛状态。本文从乐舞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解读表现乐舞艺... 唐代是中国古代乐舞艺术史上的巅峰时代,乐舞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后,融合了各个民族、各个时期的乐舞艺术特色,在唐代帝王大力推崇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达到辉煌璀璨的鼎盛状态。本文从乐舞起源与发展入手,通过解读表现乐舞艺术的文物以及文献史料探析中国乐舞艺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唐代的乐舞艺术文化。唐代开放的文化政策与经济文化水平都对乐舞艺术的魏然成风有着推动作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作用更促进了乐舞艺术的发展,这些都在岑氏唐墓俑和唐诗词中有重要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舞艺术 舞乐俑 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古典舞的“神韵”之美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喆 刘思展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8期104-104,共1页
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点,是非常讲究“神韵”的。所谓“神韵”,指的是神采气度与风格韵味的统一。“神”,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韵”则体现一种品位,一种和谐与风雅。如果说“神”中透着阳刚之气,而“韵”里则含着阴柔之美。神韵相生,... 中国古典舞的美学特点,是非常讲究“神韵”的。所谓“神韵”,指的是神采气度与风格韵味的统一。“神”,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韵”则体现一种品位,一种和谐与风雅。如果说“神”中透着阳刚之气,而“韵”里则含着阴柔之美。神韵相生,神至韵足。在今天,我们运用的中国古典舞身韵动律中的“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曲、圆(平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典舞 神韵美 舞蹈艺术 美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民间乐舞中的“傩”
14
作者 杨洪冰 贾嫚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7-169,共3页
为探索"傩"文化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认为傩文化是先民遗存的活态文化基因,其包含着人类自身丰富的潜性思维方式及原始宗教与乐舞艺术。因此,它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三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为探索"傩"文化的潜在价值,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法,认为傩文化是先民遗存的活态文化基因,其包含着人类自身丰富的潜性思维方式及原始宗教与乐舞艺术。因此,它对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对三秦大众的精神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民间乐舞 傩文化 侬子驱傩 沿门驱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文舞的启示——原始舞蹈的美学传承及其发展
15
作者 程鹏民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寻求生命希望时,舞蹈是他们最直接、最鲜明的宣泄方式。我国大量出土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各种人类遗存向人们展示出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和审...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的祖先在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寻求生命希望时,舞蹈是他们最直接、最鲜明的宣泄方式。我国大量出土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各种人类遗存向人们展示出原始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的演变,这是人类文明史一个重要的历史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摹拟 敲击节奏 骨笛音乐 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向元杂剧转变的作家心理因素
16
作者 山雨彤 任秀蕾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3-55,共3页
舞蹈以独立的姿态经历了辉煌的唐代,到元朝被杂剧吸收运用,成其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综观整个转变过程,其中有着舞蹈本身内在发展的必然性,也有着元杂剧作家矛盾、失衡的心理驱动,客观上初步完成了杂剧的多元统一,从而使舞蹈融入新的... 舞蹈以独立的姿态经历了辉煌的唐代,到元朝被杂剧吸收运用,成其为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综观整个转变过程,其中有着舞蹈本身内在发展的必然性,也有着元杂剧作家矛盾、失衡的心理驱动,客观上初步完成了杂剧的多元统一,从而使舞蹈融入新的艺术样式———杂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 元杂剧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巴渝舞”之演变与消亡
17
作者 段绪懿 夏毅 《宜宾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87-89,共3页
古"巴渝舞"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功能不同,在汉代以前"巴渝舞"具有作战功能;汉后因得汉高祖刘邦的欣赏而进入汉代宫廷,并逐渐表现出歌舞戏的倾向而雅化;到唐之时"巴渝舞"已成为舞曲... 古"巴渝舞"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特点及其功能不同,在汉代以前"巴渝舞"具有作战功能;汉后因得汉高祖刘邦的欣赏而进入汉代宫廷,并逐渐表现出歌舞戏的倾向而雅化;到唐之时"巴渝舞"已成为舞曲之一种并渐趋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渝舞” 演变 消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采众长 为我所用——试谈体育训练的某些方法在中国古典舞男班基训中的运用
18
作者 赵志连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古典舞教学 舞蹈艺术 舞蹈教育 表演 十年 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与个性创作
19
作者 赵静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51-152,共2页
在时间上、空间上将中国古典舞的风格与个性创作合一,以生发出更多新的风采,使原有舞种更加完善。在举例、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古典舞风格与个性创作的双向认可。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风格 个性创作 剧目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历史流变看长袖舞的美学特征
20
作者 王健红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4年第3期90-92,共3页
长袖舞是中国古代舞蹈史上一种重要的舞蹈形式。这种柔蔓、婉转的舞蹈随着朝代的更替内涵不断丰富 ,形式不断变化 ,风格也日益多样 ,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心理和思想内涵。
关键词 长袖舞 柔蔓婉转 审美心理 思想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