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文献翻译的文化思考——阿兰·阿特拉斯《文艺复兴音乐》中译本散论 |
孙红杰
|
《音乐探索》
|
2025 |
0 |
|
2
|
当今巴洛克音乐研究的多维阐释与核心论题——兼论“诺顿音乐断代史”《巴洛克音乐》的学术理念 |
贾抒冰
|
《音乐探索》
|
2025 |
0 |
|
3
|
历久弥新的音乐观念史和音乐智识史——从阿尔弗雷德·爱因斯坦《浪漫时代的音乐》说开去 |
刘丹霓
|
《音乐探索》
|
2025 |
0 |
|
4
|
全球音乐史研究的视野、方法与叙事——ICTMD全球音乐史研究分会的成立背景与面临的挑战 |
萧梅
凌嘉穗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5
|
“死”与“净化”——柴科夫斯基晚期交响曲中的主题隐喻与体裁修辞 |
王晶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6
|
中国特色西方音乐研究的对话性 |
林杭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7
|
古代“南方-海上”丝路“神、佛、雅、俗、土”器乐分类的历史发展与演变过程 |
杨民康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4 |
0 |
|
8
|
探究瓦格纳的社会性格 |
冯存凌(译)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9
|
从历史角度看保加利亚民间音乐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互动 |
郑白凡
|
《黄河之声》
|
2024 |
1
|
|
10
|
探寻中外音乐文化融合之道 |
马斌
|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论韩国近代流行音乐的发展流变 |
金星
|
《东疆学刊》
CSSCI
|
2024 |
0 |
|
12
|
词乐《步虚子》在韩国的传承与复原 |
朴恩玉
|
《音乐探索》
|
2024 |
0 |
|
13
|
克拉拉·舒曼音乐会曲目“经典化”建构及意义 |
张彭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手稿解读的思考:谈《谷应》手稿的墨迹及文脉 |
饶韵华
|
《音乐探索》
|
2024 |
0 |
|
15
|
历史的根茎——德勒兹反线性历史观念问题研究 |
徐凌希
杨婧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6
|
《论音乐》:古希腊罗马遗产与一神信仰新枝的嫁接——奥古斯丁的音乐观念及其音乐哲学史价值 |
郭一涟
张博超
|
《文化艺术研究》
|
2024 |
0 |
|
17
|
探寻作曲家手稿出版的价值——从周文中《谷应》《霞光》手稿珍藏版的问世谈起 |
张姣
|
《音乐探索》
|
2024 |
0 |
|
18
|
动态文化景观下的音乐史写作——评《19世纪的音乐》 |
潘一然
|
《艺海》
|
2024 |
0 |
|
19
|
乐神乎?——敦煌石窟飞天尊格考释 |
汪雪
|
《音乐文化研究》
|
2024 |
0 |
|
20
|
勃拉姆斯的“传统”之思:以“引用”为径 |
王梓路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