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域出土文献与印度古典文学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明 《文献》 2003年第1期47-65,86,共20页
所谓西域,自古以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之称.本文所指称的西域,乃是取其狭义,即现在的新疆地区.
关键词 古典文学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西域 出土文献 民间故事 民间文学 文学价值 文学理论 于阗语 于阗塞语 犍陀罗语 阿育王传 佛教徒 印度 南亚 梵文 梵字 吐火罗文
原文传递
《毗湿奴法上往世书》的文论与画论 被引量:2
2
作者 尹锡南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4年第3期80-84,6,共5页
和《火神往世书》相比,《毗湿奴法上往世书》中的文论与画论颇有特色。该书的隐语论、绘画起源论、画味论、画德说、画病说、绘画功能说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的印度古典美学资源。
关键词 《毗湿奴法上往世书》 《画经》 画味论 画德 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印度英语文学的本土化建设——兼谈民族文学文论的古今通变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怡婷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42-252,共11页
印度英语作家拉迦·拉奥在其长篇小说《蛇与绳》中借助印度的“史诗—往世书”文学叙述策略来改造印度英语小说的写作模式,并把自己对印度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和印度传统价值观的思考代入小说的形式与内容之中。继而,批评家纳拉辛赫... 印度英语作家拉迦·拉奥在其长篇小说《蛇与绳》中借助印度的“史诗—往世书”文学叙述策略来改造印度英语小说的写作模式,并把自己对印度古典诗学传统的继承和印度传统价值观的思考代入小说的形式与内容之中。继而,批评家纳拉辛赫以拉奥的创作为蓝本,依托印度古典文论,建构起印度英语文学的本土化批评理论。他们在印度英语文学本土化道路上的探索固然具有明显的学理缺陷,但他们对印度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对印度传统文化主体性的坚持,表明了弥合印度古今历史观对增强印度英语文学的本土属性具有决定性影响,以及印度英语文学继承印度文学传统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为新世纪印度英语文学的本土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民族文学中古代文论的古今通变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文学 印度性 古代文论 话语体系 “味—韵”理论 纳拉辛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欧亚“三条鱼的故事”图像的跨文化流变与图文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9-150,共22页
印度古代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流传甚广,并通过西亚文化的中介,远传欧洲。巴利文佛教《本生经》中的"三条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故事海》之中,也出现在阿拉伯语... 印度古代佛教故事在丝绸之路流传甚广,并通过西亚文化的中介,远传欧洲。巴利文佛教《本生经》中的"三条鱼的故事",不仅出现在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民间故事集《五卷书》《益世嘉言集》和《故事海》之中,也出现在阿拉伯语《凯里来与迪木奈》、粟特语民间故事写卷、波斯语《玛斯纳维》、波斯语《苏海力之光》、泰语《娘丹德莱的故事》以及《凯里来与迪木奈》的多种译本或转译本(比如格鲁吉亚语译本、拉丁语译本等欧洲多种语言的译本)等多元与多语种文字文本之中。该故事不仅以文字文本的形式流传亚欧大陆,而且还依托这些文本的插图本,以图像的形式进行跨时空、跨文化的流传,本文通过梳理这一故事的文图源流与图文关系的变化,展示古代印度文学与宗教对外传播的复杂性,并为理解古代欧亚的文化交流提供一个有效的实证事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条鱼的故事 图文关系 跨文化流变 欧亚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朵伽比亚姆》的文论思想及其与《舞论》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尹锡南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5年第3期71-76,82,共7页
朵伽比亚尔的《朵伽比亚姆》是古代泰米尔语文论代表作。它涉及文学语言、诗律、修辞、文类、情感、主题等多种要素。它与梵语诗学源头即婆罗多《舞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差别。本文拟对此进行简析。
关键词 朵伽比亚尔 《朵伽比亚姆》 泰米尔语文论 梵语诗学 《舞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印度文学思潮流派译介与研究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黎跃进 《外语与翻译》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新中国对印度文学思潮流派的译介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有过一次译介印度进步主义文学的高潮,以普列姆昌德、安纳德、钱达尔为中心,翻译出版了近30种进步主义文学的作品;80、90年代的印度文学译介还是以进步主义文学为主,但... 新中国对印度文学思潮流派的译介和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有过一次译介印度进步主义文学的高潮,以普列姆昌德、安纳德、钱达尔为中心,翻译出版了近30种进步主义文学的作品;80、90年代的印度文学译介还是以进步主义文学为主,但呈多元化趋势,学界引进了印度相关的研究成果,几部相关的文学史著作涉及思潮流派的论述,出现了几篇研究思潮流派的论文;新世纪以来,印度文学思潮的研究有所深入,学者们撰写了一批研究印度文学思潮流派的论文,出版几种专题性研究著作,即使是作家个案研究,也往往摆在思潮流派的整体中进行,还有一批研究印度文学思潮流派的国家级科研项目。由进步主义思潮研究为主,逐渐趋向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印度文学 思潮流派 进步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暴力与身份验证:《白老虎》的庶民之思 被引量:1
7
作者 黄金龙 《黑河学刊》 2015年第9期26-27,共2页
阿拉文德·阿迪加的作品《白老虎》是2008年曼布克获奖作品,作品通过描述印经济高速发展下印度底层的遭遇,反映了庶民的身份验证之难。作品中反映的当下印度庶民的现实境遇和人民在面对身份和暴力的问题上的抉择,及此来探讨在经济... 阿拉文德·阿迪加的作品《白老虎》是2008年曼布克获奖作品,作品通过描述印经济高速发展下印度底层的遭遇,反映了庶民的身份验证之难。作品中反映的当下印度庶民的现实境遇和人民在面对身份和暴力的问题上的抉择,及此来探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维护人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这也是庶民研究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老虎》 庶民 身份 暴力 公平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糜文开的印度文化、文学研究
8
作者 李群 王成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2-40,共9页
糜文开在印度文化和文学研究中强调印度文化的宗教属性,这种对宗教属性的强调还影响到了他对印度文学的认知。糜文开的印度文学作品译介为当时译介活动的一大壮举,其印度文学译介与印度文化研究相辅相成。糜文开在向国人介绍印度文化和... 糜文开在印度文化和文学研究中强调印度文化的宗教属性,这种对宗教属性的强调还影响到了他对印度文学的认知。糜文开的印度文学作品译介为当时译介活动的一大壮举,其印度文学译介与印度文化研究相辅相成。糜文开在向国人介绍印度文化和文学的同时,自觉以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彰显本国文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对中印文化本质特征的分析切中肯綮,有助于我们整体把握两国文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文开 印度文学 作品译介 民族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语诗学中的虔诚味论
9
作者 尹锡南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1年第3期84-89,6,共6页
梵语诗学味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客观含义的味逐渐演变为主观色彩浓厚的味,最初带有审美意味的文学味论不断地宗教化,进而在中世纪演变为彻底的宗教美学即虔诚味论。虔诚味论的出现给梵语诗学的晚期发展与中世... 梵语诗学味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客观含义的味逐渐演变为主观色彩浓厚的味,最初带有审美意味的文学味论不断地宗教化,进而在中世纪演变为彻底的宗教美学即虔诚味论。虔诚味论的出现给梵语诗学的晚期发展与中世纪印度方言文论的萌芽和发展施加了双面影响,它也对近现代印度宗教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泰戈尔的宗教诗歌集《吉檀迦利》便是一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语诗学 虔诚味论 印度方言文论 《吉檀迦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妮缇·南希对经典的女性主义重写
10
作者 王春景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192-199,共8页
印度当代女作家苏妮缇·南希的作品《女性主义寓言》以女性主义的立场,对印度经典文学进行了重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学所蕴含的男权思想的批判和颠覆,其重写的文本与之前的经典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让读者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苏妮... 印度当代女作家苏妮缇·南希的作品《女性主义寓言》以女性主义的立场,对印度经典文学进行了重写,表达了对传统文学所蕴含的男权思想的批判和颠覆,其重写的文本与之前的经典文本构成了互文关系,让读者以新的角度重新审视经典。苏妮缇·南希的女性主义思想来自其不幸的童年遭际,也有西方文化的影响,她在种族、阶级及性别的不平等框架中阐释了反抗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女性主义 苏妮缇·南希 经典重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以来印度学界对印度文学史的研究
11
作者 尹锡南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4年第3期79-85,110,共7页
20世纪以来,印度学者的印度文学史研究已经卓有成效。这些研究包括印度英语文学史、印度文论史等在内的印度文学史的梳理和研究,成果丰富,方法多样,对于中国学界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印度文学史 印度英语文学 印度文学理论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米尔达利特属下文学简论
12
作者 张春晖 叶汝惠 《中外企业家》 2012年第4X期179-180,共2页
泰米尔达利特文学创作势头健旺,日益引起学者的关注。对泰米尔达利特文学的发生、创作主题、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进行评论。
关键词 渊源 性别 政治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罗吉尼·萨胡:女性主义的印度声音
13
作者 王春景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5年第2期188-193,共6页
萨罗吉尼·萨胡是印度当代很有影响的女性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她在西方知识和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下,强调了印度现实的重要意义,立足印度本土,发现印度女性的问题。她挖掘了印度女性写作的传统,凸显了被男性历史忽视的女作家的作用;肯... 萨罗吉尼·萨胡是印度当代很有影响的女性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她在西方知识和女性主义理论的背景下,强调了印度现实的重要意义,立足印度本土,发现印度女性的问题。她挖掘了印度女性写作的传统,凸显了被男性历史忽视的女作家的作用;肯定男女两性的自然差异,主张女性应肯定并欣赏自身,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构建女性主义的内涵;认为女性主义的目的是两性的和谐而不是对抗,是在承认差别的基础上互相造就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文学 女性主义 萨罗吉尼·萨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印度文学典籍看印度寡妇地位的变迁
14
作者 陈义华 《东南亚南亚研究》 2012年第3期47-51,93,共5页
现今流传的大量印度文学典籍,向读者呈现了寡妇作为一个数千年来受压迫的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迁以及印度知识界包括后来殖民时代印度社会改革者对于寡妇问题的思考,以此可以管窥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压迫性因素在印度历史中的流变以及对于印... 现今流传的大量印度文学典籍,向读者呈现了寡妇作为一个数千年来受压迫的群体的社会地位的变迁以及印度知识界包括后来殖民时代印度社会改革者对于寡妇问题的思考,以此可以管窥印度传统文化中的压迫性因素在印度历史中的流变以及对于印度国家现代转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经典文学 萨提传统 社会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世界银行文学——从阿兰达蒂·罗伊《微物之神》中的“河流”谈起
15
作者 李晓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2期21-27,共7页
印度作家阿兰达蒂的《微物之神》是一部震惊文坛的小说,小说对全球化与世界银行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叙述,小说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将二十年前的阿慕家族发生的事情与二十年后的孪生兄妹的相遇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叙述了一部破碎而宏大... 印度作家阿兰达蒂的《微物之神》是一部震惊文坛的小说,小说对全球化与世界银行文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叙述,小说摆脱了时间的束缚,将二十年前的阿慕家族发生的事情与二十年后的孪生兄妹的相遇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叙述了一部破碎而宏大的家族史。本文从小说《微物之神》中的“河流”这一意象出发,分析在文化资本与金融资本联袂发起的意识形态霸权的战役中,世界银行文学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试探析世界银行文学在文化全球化背景下的意义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世界银行文学 全球化 《微物之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来我国对印度古典文学的翻译与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向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1-69,共9页
我国对印度古典文学 (不含神话、史诗与佛教文学 )的翻译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翻译的品类涉及到诗剧、诗歌、诗论三个方面。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迦梨陀娑的《云使》、《沙恭达罗》和古典诗论著作《舞论》等名著。印度古典文学的译本... 我国对印度古典文学 (不含神话、史诗与佛教文学 )的翻译 ,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翻译的品类涉及到诗剧、诗歌、诗论三个方面。译介最多、影响最大的是迦梨陀娑的《云使》、《沙恭达罗》和古典诗论著作《舞论》等名著。印度古典文学的译本及有关的研究成果 ,在 2 0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上 ,在中印文学与文化交流史上 ,都有重要的意义。为印度古典文学的翻译与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 ,是苏曼殊、王维克、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理论 《沙薛达罗》 印度古典文学 20世纪 中国 翻译 文学研究 古典诗歌 金克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语诗学庄严论刍议 被引量:1
17
作者 尹锡南 曾祥裕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0年第3期104-108,共5页
梵语诗学庄严论是印度古典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与丰富发达的印度古代语言学有关。庄严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它的外延和内涵也不断地产生变化。梵语诗学中的"庄严"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修辞存在很多差异。
关键词 梵语诗学 庄严论 修辞学 《诗镜》 曲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古代文学的世界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郁龙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3期71-76,共6页
印度古代文学博大、精深、宏富,曾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传播的原因和形式多种多样,各国人民的回应也各不相同。只有当各国人民出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将其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并成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关键词 印度 古代文学 世界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戈尔“东方—西方”观及“东方文化”论——基于东方学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向远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0-97,共8页
泰戈尔在关于"东方—西方"的思考中,体现了鲜明的"印度本位"意识。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迫临,他意识到东方各国文化的分散性而提出了"东方文化"整合论,强调:印度具有强大的宗教文化影响力和多... 泰戈尔在关于"东方—西方"的思考中,体现了鲜明的"印度本位"意识。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迫临,他意识到东方各国文化的分散性而提出了"东方文化"整合论,强调:印度具有强大的宗教文化影响力和多文化融合的特性,因而有条件成为东方文化的中心。他还提出了"东方精神文明"与"西方物质文明"这两个对蹠的概念,先是主张两者的融合,进而主张用前者来克服、矫正后者,但他并非一般地反对或否定西方物质文明,而是通过弘扬"东方文化"来强调代表了东方文化的印度文化在道义上的优越,体现出了殖民统治下印度人的一种文化防卫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学 泰戈尔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印度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现代文论转型期的特殊美学观——以A.K.库马拉斯瓦米和M.希利亚南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锡南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42-47,共6页
20世纪初,印度现代文论进入复杂而微妙的转型期,这一特殊动态也反映在文艺或美学领域。A.K.库马拉斯瓦米和M.希利亚南对传统美学进行现代阐释,也对当时轻视印度艺术、美学的某些西方中心论者予以驳斥。他们为殖民时期印度思想的西方传... 20世纪初,印度现代文论进入复杂而微妙的转型期,这一特殊动态也反映在文艺或美学领域。A.K.库马拉斯瓦米和M.希利亚南对传统美学进行现代阐释,也对当时轻视印度艺术、美学的某些西方中心论者予以驳斥。他们为殖民时期印度思想的西方传播做出了贡献,但其某些论述也带有强烈的"反话语"痕迹或民族主义色彩,值得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K.库马拉斯瓦米 M.希利亚南 印度美学 现代文论 梵语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