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命名与观察:新锐文学期刊十年(2004-2015) 被引量:1
1
作者 毕文君 王瑞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受文学环境的变化使然,自2004年起,一批70后、80后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开始创办文学期刊,不仅扩大了自身的文学影响力,也从传统文学生产模式中突围而出,在当代文化产业的链条上尤其是青春文化、校园文化、小清新文化等文化空... 受文学环境的变化使然,自2004年起,一批70后、80后作家在从事文学创作的同时开始创办文学期刊,不仅扩大了自身的文学影响力,也从传统文学生产模式中突围而出,在当代文化产业的链条上尤其是青春文化、校园文化、小清新文化等文化空间中为自己赢得了较为广泛的市场份额,这是当代文学资源的重新整合,也是新锐文学期刊产生的时代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期刊 文化产业 文学影响力 文学环境 文学创作 生产模式 传统文学 校园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
2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龙其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本书对不同历史时间和文化场域内作家的生态写作的重新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关于当下生态时代文化多元性的历史... 《生态中国:文学呈现与跨文化研究》,龙其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荣获广东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本书对不同历史时间和文化场域内作家的生态写作的重新分析,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供关于当下生态时代文化多元性的历史经验下,多种“生态文化”相互竞争的图景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大学出版社 生态写作 文学呈现 跨文化研究 文化多元性 生态时代 文化场域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作家写作访谈选》出版
3
《写作》 2024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3年12月,方长安、宋时磊、萧映主编的《当代作家写作访谈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周大新、邱华栋、梁鸿、邵丽、张悦然等23位当代著名作家的访谈;蕴含对中国当代虚构与非虚构创作的思考,对古今文章的论析,以及对作家本身... 2023年12月,方长安、宋时磊、萧映主编的《当代作家写作访谈选》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精选周大新、邱华栋、梁鸿、邵丽、张悦然等23位当代著名作家的访谈;蕴含对中国当代虚构与非虚构创作的思考,对古今文章的论析,以及对作家本身的观察;力求展现中国文坛多元而充满生机的现状,期待未来文学的多维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作家 邱华栋 周大新 张悦然 非虚构 当代著名作家 邵丽 未来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的文本与文本的历史——《吴奔星文学评论选》编后记 被引量:2
4
作者 赵普光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0-82,共3页
那是在20余年前,我在故都开封读中学。常跑旧书摊的我,算得上是文学少年。偶见一本厚厚的《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当时看来确实价格不菲,不过我那时热衷于诗歌,还是狠狠心咬咬牙买了下来。书前有一作为代序的长篇笔谈,依稀记得,应... 那是在20余年前,我在故都开封读中学。常跑旧书摊的我,算得上是文学少年。偶见一本厚厚的《古今中外朦胧诗鉴赏辞典》,当时看来确实价格不菲,不过我那时热衷于诗歌,还是狠狠心咬咬牙买了下来。书前有一作为代序的长篇笔谈,依稀记得,应该是吴奔星和赵瑞蕻二位先生做的。这大概是我第一次知道吴奔星这个名字。没有想到,后来负笈金陵,继而在南京师大工作,而南京师大即是吴奔星先生生前曾经任教的学校。这算是一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奔星 文学评论 编后记 诗歌理论 胡风 文学社团 南京师大 现代文学 泥土社 初版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讨“真诚”之迷思:作为原理性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姜涛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7-19,共3页
读洪子诚老师《材料与注释》的同时,我也在读钱理群老师的《岁月沧桑》,两本书讨论的对象刚好有所重叠,在视角、方法和问题意识上.也构成了一种参照。钱老师的书写得酣畅从容。有很强的自我投射和带人感.读的时候很容易被他强大的... 读洪子诚老师《材料与注释》的同时,我也在读钱理群老师的《岁月沧桑》,两本书讨论的对象刚好有所重叠,在视角、方法和问题意识上.也构成了一种参照。钱老师的书写得酣畅从容。有很强的自我投射和带人感.读的时候很容易被他强大的论述卷进去。洪老师的方式.似乎要更多抑制主观的参与,着重呈现历史现场中不同的姿态,但材料与注释的穿插,有时却能带来一种蒙太奇式的戏剧性。像1957年夏衍在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爆炸性发言那一段.当不同当事人的叙述猝然对照在一起,读来就有惊心动魄之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性 迷思 真诚 检讨 《岁月沧桑》 问题意识 蒙太奇式 老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中国体育文学创作通史——评《中国体育文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梅楠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X期81-81,共1页
体育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完善、进步。体育精神是在体育竞技中产生的人类普世价值,各民族歌颂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我国当代学者赵凌河、王纯菲主编... 体育运动在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完善、进步。体育精神是在体育竞技中产生的人类普世价值,各民族歌颂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我国当代学者赵凌河、王纯菲主编了《中国体育文学研究》一书,从文学形式和表现手法人手,向读者展示了我国文学作品中的体育精神。该书有以下两个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研究 体育文学 报告文学 散文 体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与真——《材料与注释》中的“主观”与“客观”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丹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13-17,共5页
《材料与注释》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在2016年推出的一部当代文学研究新著。该书包括“材料与注释”和“当代文学史答问”两个部分。前者是洪子诚教授对于1950至1970年代的六篇重要文学文献(包括讲话、社论与检讨等)... 《材料与注释》是著名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在2016年推出的一部当代文学研究新著。该书包括“材料与注释”和“当代文学史答问”两个部分。前者是洪子诚教授对于1950至1970年代的六篇重要文学文献(包括讲话、社论与检讨等)做出的注释。他自述其追求是“尝试以材料编排为主要方式的文学史叙述的可能性,尽可能让材料本身说话。围绕某一时间、问题,提取不同人。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情境下的叙述,让它们形成参照、对话的关系,以展现‘历史’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后者则是他以答问的形式表达的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最新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研究 材料 注释 文学史叙述 中国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 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年谱“热”的“冷”思考——兼评徐强先生《汪曾祺年谱长编》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学清 《关东学刊》 2016年第8期150-156,共7页
随着近年年谱热的不断升温,年谱作品日益增多,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与科学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当下文学批评过于主观化的倾向。但是由于学术跟风,目前年谱写作呈现出一些问题,本论文以《汪曾祺年谱长编》... 随着近年年谱热的不断升温,年谱作品日益增多,这对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化与科学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当下文学批评过于主观化的倾向。但是由于学术跟风,目前年谱写作呈现出一些问题,本论文以《汪曾祺年谱长编》为例呈现出年谱写作的过程与基本要求,同时提出大数据方法对年谱写作介入的可能性,以及年谱的超文本电子书形式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谱 《汪曾祺年谱长编》大数据 超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
9
作者 张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51-154,共4页
2016年岁末,吴秀明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正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这可谓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一桩意味深长的事件。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 2016年岁末,吴秀明先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一书正式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付梓出版。这可谓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内一桩意味深长的事件。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究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料 中国当代 吴秀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当代文学研究 新材料 陈寅恪 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料的整体观照与系统还原——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
10
作者 郑绩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89,共4页
吴秀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史料问题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成果业已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当代文学史料的论著",1它确立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的地位,梳理了这... 吴秀明教授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问题研究》(以下简称《史料问题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成果业已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研究当代文学史料的论著",1它确立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料学作为一个学科分支的地位,梳理了这一学科分支的发生、发展及现状,将当代文学史料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个门类进行了阐述,分别论述了它们各自的内容、特征和值得注意的问题。最后,该书还就当代文学史料学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为一本理论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史料 史料学 现代文学 吴秀明 整体观照 学科分支 史料工作 当代作家 十七年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部完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编纂史著作——罗长青《中国当代文学概念与文学史写作》序
11
作者 郜元宝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7年第1期44-47,共4页
罗长青前年来复旦做博后研究,申报课题是正在做的国家社科项目"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理论争鸣热点研究",作为联系导师,我觉得不妥,但看他信心满满,就没说什么,只建议个别章节做些调整,略显系统性。果然,进站汇报时专家组质疑颇多,认为那... 罗长青前年来复旦做博后研究,申报课题是正在做的国家社科项目"近三十年中国文学理论争鸣热点研究",作为联系导师,我觉得不妥,但看他信心满满,就没说什么,只建议个别章节做些调整,略显系统性。果然,进站汇报时专家组质疑颇多,认为那些争鸣问题若逐一展开,势必难以聚焦;有些是文坛和媒体炒作,未必有多少学术性。建议换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史写作 概念 著作 编纂 中国文学理论 媒体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文学”的文学史写作——读《材料与注释》兼谈文学史研究中的情感问题
12
作者 鲁太光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年第2期20-28,共9页
我决定从“印象”出发.开始《材料与注释》的评论写作。2001年秋至2004夏.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当代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时.洪子诚早已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名家.所以他的课总是人满为患。那时候,一有他的课,不管有没有选上,我... 我决定从“印象”出发.开始《材料与注释》的评论写作。2001年秋至2004夏.我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当代文学方向的硕士学位时.洪子诚早已是当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名家.所以他的课总是人满为患。那时候,一有他的课,不管有没有选上,我和几位同学总是挤去听。我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他的严肃、严谨、严密,是他的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我硕士毕业前.洪老师就退休了.从那时起.就很少见到他了.但每当他有新书出版或新作发表.我总是找来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写作 情感问题 注释 材料 当代文学研究 硕士学位 200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蜀地“郭研”有秦川——从《敝帚集与游学家书》说开来
13
作者 赵遐秋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8-190,共3页
收到北大1956级同窗好友秦川寄来的新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之一,在2012年10月初版印行的,中国现代文豪之一的郭沫若著作,郭平英和秦川合作辑注本《敝帚集与游学家书》,颇多感慨。书... 收到北大1956级同窗好友秦川寄来的新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之一,在2012年10月初版印行的,中国现代文豪之一的郭沫若著作,郭平英和秦川合作辑注本《敝帚集与游学家书》,颇多感慨。书中的《敝帚集》,是郭沫若在抗战时期自己编定的一个诗文集,含旧体诗《题〈王制讲义〉二首》等七首,《愚者辨》等文四篇,《"光复事殊难……"》等联语五十二副,集中文字,都是他用旧体话语写下的对辛亥革命的感受,从来都不曾公开出版,不曾辑入任何“文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川 家书 游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蜀地 资助项目 学术出版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文献学家眼中的希拉里——重读张三夕著《20世纪的“最后性文本”》
14
作者 曾大兴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 2015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张三夕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家。他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泰斗张舜徽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弟子。他主编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本教材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同时被国内六七十所高校采用,并被十余所高校列入"研究生... 张三夕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家。他是中国古典文献学泰斗张舜徽先生的第一个博士弟子。他主编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这本教材被评选为"国家级精品教材",同时被国内六七十所高校采用,并被十余所高校列入"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因此可以说,在中国大陆大学里学过中国古典文献学这门课程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张三夕的。我这里所要强调的是,张三夕这位古典文献学家与别的学者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文献学 博士弟子 精品教材 张舜徽先生 参考书目 研究生考试 美国大选 斯塔尔 莱温斯基 牧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文学史家的体悟和阐释——读《王庆生自选集》
15
作者 张玉能 《长江文艺评论》 2017年第5期103-109,共7页
《与时代偕行的当代中国文学——王庆生自选集》(以下简称《王庆生自选集》)出版了,此书积淀着83岁老教授的人生经历、为学之道,学术智慧、深厚学养。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学习,现在来谈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这本《王庆生自选集》中的大... 《与时代偕行的当代中国文学——王庆生自选集》(以下简称《王庆生自选集》)出版了,此书积淀着83岁老教授的人生经历、为学之道,学术智慧、深厚学养。我花了一段时间阅读学习,现在来谈一点粗浅的心得体会。这本《王庆生自选集》中的大部分文章还是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从这些文章中,我大致感觉到,王庆生先生的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具有宏阔的视野、辩证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选集 中国当代文学 王庆生 当代文学研究 文学史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中的大树——读龙长吟《治守之道》有感
16
作者 刘克邦 《创作与评论》 2017年第4期98-100,共3页
年初,去湘南采风,行车途中,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重峦迭嶂、连绵起伏、苍穹佑护、田园簇拥中,有一座山特别抢眼,令我为之心动。倒不是它那屹立在苍翠、清丽中巍峨、妩媚的身姿,映衬着山河大地的壮丽与秀美,也不是它那舒展、凝重的神影,... 年初,去湘南采风,行车途中,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在重峦迭嶂、连绵起伏、苍穹佑护、田园簇拥中,有一座山特别抢眼,令我为之心动。倒不是它那屹立在苍翠、清丽中巍峨、妩媚的身姿,映衬着山河大地的壮丽与秀美,也不是它那舒展、凝重的神影,借助于金色阳光的照射,在天地之间勾勒出柔美、流畅的线条,点缀着大千世界的璀璨与神奇,而是那山峰顶上的一棵树,一棵独树一帜、鹤立鸡群、气贯长虹、直指云霄的大树。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树种,有多少年轮,但我肯定,它出类拔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地之间 连绵起伏 我不知道 重峦 守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耀心灵的“微火”之光——评张莉的批评集《持微火者》
17
作者 房伟 《创作与评论》 2016年第24期65-67,共3页
我和批评家张莉,是很熟悉的朋友。有时候,朋友太熟了,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她日常的一面,忽视了她独特的魅力。今年,张莉教授出版了批评集《持微火者》,我拜读后,有很多启发。当下文坛青年批评家很多,但张莉非常独特。
关键词 批评家 张莉 心灵 朋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当事人采访笔录 被引量:3
18
作者 何琳 赵新宇 《文史杂志》 2017年第1期93-95,共3页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主要面向国外读者,及时、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中国文学的多语种国家级刊物(英、法语版,国内、国外均有发行)。《中国文学》自1951年创刊,于2001年停刊,历经新中国半世纪沧桑。... 《中国文学》(Chinese Literature)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主要面向国外读者,及时、系统地翻译、介绍新中国文学的多语种国家级刊物(英、法语版,国内、国外均有发行)。《中国文学》自1951年创刊,于2001年停刊,历经新中国半世纪沧桑。著名翻译家杨宪益、戴乃迭、沙博理等都先后在《中国文学》担任翻译,为中国文学、文化向外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国家级刊物 戴乃迭 《中华读书报》 沙博理 国外读者 杨宪益 著名翻译家 读者反馈 选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适合我国文学发展的传媒之路——评《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谭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Z期81-,共1页
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水平发达,文学创作及传媒环境变得日益多样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立足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当代文学与传媒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探索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道路,更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个中问题并加以整改。由黄发有著,... 当今经济发展迅猛、科技水平发达,文学创作及传媒环境变得日益多样化、现代化和规模化,立足时代背景研究我国当代文学与传媒的融合,不仅有利于探索当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道路,更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个中问题并加以整改。由黄发有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4年10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文学传媒研究》一书便以文化与传媒的融合为突破点,在综合研究文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当今文学现状,从网络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学传媒 出版 媒体 网络文学 文学期刊 传媒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纯文学期刊转型探索——以《花城》杂志为例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燕玲 《扬子江(评论)》 CSSCI 2016年第4期69-74,共6页
一、背景 2015年12月1日,全国文学报刊联盟在北京成立。出席会议的有中宣部副部长刘建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报刊司司长李军、作协党组书记钱小芊、副主席何建明等。会议讨论通过了全国文学报刊联盟章程和理事会名单。
关键词 《花城》 文学期刊 新媒体时代 中宣部副部长 报刊司 刘建生 原创文学 何建明 花城 媒体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