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9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重制度逻辑下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
1
作者 蒲毕文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40,共9页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 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有利于提升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水平,拓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是深化体教融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教育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路径。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方法,从政府统合逻辑、市场效能逻辑、行为主体需求逻辑分析我国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应对策略。研究认为:政府科层纵向共谋和横向博弈、市场资源隔离和要素配置失序、社会认同不足和公益公平失衡等影响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的贯彻落实。已有实践经验包括:政策制定与顶层设计、多部门协作与资源整合、定向招聘与岗位安置、专项培训与能力等。据此,该研究提出了实现学校设置教练员岗位政策落实的有效路径:畅通跨科层传导机制,协同跨部门沟通执行机制;打通校社体资源壁垒,优化配置学校体育要素;提高社会整体性认知,满足学生体育多元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制度逻辑 学校体育 教练员 岗位设置 体教融合 新制度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标准的建立
2
作者 廖婷 师建伟 +1 位作者 王明波 闫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9-78,共10页
目的:构建游泳项目基础体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为我国游泳运动员开展基础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我国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测试法收集我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相关指标数... 目的:构建游泳项目基础体能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分标准,为我国游泳运动员开展基础体能训练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德尔菲法构建我国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测试法收集我国国家游泳队运动员相关指标数据,应用百分位数法与累进计分法建立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基础体能测试评价标准;并绘制ROC曲线探究基础体能评价标准总评分与运动员效率状态的关联性。结果:(1)基于国家游泳队现实基础及相关专家意见,构建了符合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现状的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10个三级指标。(2)根据对47名国家游泳队运动员进行为期近一年的体能测试,结合不同专项,制定了各单项指标评分标准及综合等级评分标准,评价标准经回代检验结果客观有效。(3)ROC曲线下面积为0.792(95%CI 0.609~0.916,P=0.001),表明该评价标准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结论: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基础体能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评价标准为我国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基础体能训练提供了重要的导向和参考价值。同时,评价标准模型对于优秀中短距离游泳运动员的竞技表现,显示出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运动员 体能测试 评价指标体系 评分标准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季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性别表现的成绩差距及协调程度
3
作者 柯炳海 陈亮 董露露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139,共9页
以26—32届夏季奥运会中国队不同项目性别间发展协调程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往届运动成绩中的性别差距、耦合协调程度及形成原因。研究表明,中国队在26—32届奥运会中运动成绩获得情况上具有性别差距,并存在性别发展非均衡态势,男性综合... 以26—32届夏季奥运会中国队不同项目性别间发展协调程度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往届运动成绩中的性别差距、耦合协调程度及形成原因。研究表明,中国队在26—32届奥运会中运动成绩获得情况上具有性别差距,并存在性别发展非均衡态势,男性综合发展水平普遍低于女性。整体来看,性别差距从失调到协调发展的过程,提升了中国队的竞技水平。影响性别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法治、经济参与和机会、政府效率、话语权和问责制。对中国而言,前三者的发展均有助于运动项目竞技实力的性别协调发展,其中,法治缩小地域间的制度差异;经济参与机会提高经济方面的性别平等程度;政府效率缩短政策内在时滞。话语权和问责制虽然反映的是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但女性在体育运动参与中话语权的缺失,降低了外界对于女子运动的关注,反而不利于运动项目性别间竞技实力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奥运会 中国体育代表团 性别表现 成绩差距 协调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运动动机的因果作用——基于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4
作者 汤文妍 律海涛 《体育科研》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使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作为研究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使用肠道菌群和运动动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使用逆方差加权(IVW),根据效应指标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 目的:使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TSMR)作为研究方法,探索肠道菌群与运动动机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使用肠道菌群和运动动机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汇总数据进行分析。主要使用逆方差加权(IVW),根据效应指标优势比(OR)和95%置信区间(CI)评估结果。采用加权中位数、MR-Egger回归等方法计算补充结果,结合敏感性分析用于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果:普氏栖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OR=1.01,95%CI[1.00,1.03],P=0.003)、梭状芽孢杆菌属(Clostridium)(OR=1.01,95%CI[1.00,1.01],P=0.007)、粪球菌属(Coprococcus1)(OR=1.00,95%CI[0.99,1.01],P=0.876)、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OR=1.02,95%CI[1.01,1.03],P=0.003)、肠杆菌属(Intestinibacter)(OR=1.01,95%CI[1.00,1.02],P=0.002)和霍华德属(Howardella)(OR=1.01,95%CI[1.00,1.01],P=0.001),以上6种肠道菌群的丰度升高会促进中高强度运动动机(MVPAM)和激烈运动动机(VPAM)的提升,增加运动动机的表现,具有正面促进作用;红螺菌科(Rhodospirillaceae)(OR=0.99,95%CI[0.98,1.00],P=0.05)、克里斯滕森氏菌(Christensenellaceae)(OR=0.97,95%CI[0.96,0.99],P=0.006)和巴氏杆菌目(Pasteurellales)(OR=1.01,95%CI[1.00,1.02],P=0.105),以上3种菌群的丰度升高与运动动机存在抑制作用,会降低运动动机的表现。结论:通过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全面评估了418种肠道菌群对两种强度运动动机的因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效应 肠道菌群 肠道微生物 运动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培养的实践叙事——奥运冠军教练崔登荣访谈录
5
作者 黎涌明 关志逊 《体育科研》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培养一直是学界和教练界关注的问题,但培养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清晰。聚焦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问题,分别从成长经历、执教理念、教练的角色与培养、训科医团队、... 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培养一直是学界和教练界关注的问题,但培养过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使得对该问题的认识不够全面和清晰。聚焦高水平游泳运动员培养体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问题,分别从成长经历、执教理念、教练的角色与培养、训科医团队、科学训练和长期培养6个议题,对培养出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世界级成功教练员崔登荣进行访谈,旨在为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的全面发展 教练员培养 复合型团队 游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生成演进与构建路径
6
作者 彭国强 周志博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理论问题,对完善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助力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和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认为,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借... 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理论问题,对完善中国运动训练学理论体系,助力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和推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认为,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借鉴国外前沿训练理论的基础上,扎根于中国运动训练实践而形成,具有本土化、创新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征。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经历了初始化探索、自主化创新、系统化完善、数字化转型4个生成演进阶段,存在研究范式重“定性”轻“定量”、知识生成重“嫁接”轻“内生”、理论应用重“抽象”轻“实用”的现实问题。研究提出:1)立足世界运动训练学学科发展前沿和中国运动训练领域的现实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思维谋划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顶层设计;2)打造运动训练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加强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组织保障;3)提高运动训练领域研究主体的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赋能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方法与途径;4)推动“运动训练+”跨学科交叉融合,夯实中国运动训练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运动训练学 自主知识体系 生成演进 竞技体育 新型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体育训练质量提升的教学视频图像规范动作分割方法
7
作者 胡伟东 高夕 蔡晓菲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3-140,共8页
为了提升体育项目的训练质量,设计了教学视频图像规范动作分割方法.由于灰度图像只包含亮度信息,不包含颜色信息,因此对教学视频图像实施灰度转换,以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降低后续的计算复杂度.基于空间梯度特征实施特征转换,采用梯度特... 为了提升体育项目的训练质量,设计了教学视频图像规范动作分割方法.由于灰度图像只包含亮度信息,不包含颜色信息,因此对教学视频图像实施灰度转换,以提高图像的处理速度,降低后续的计算复杂度.基于空间梯度特征实施特征转换,采用梯度特征与高斯卷积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在时空域中的动作特征,通过统计动作序列的前后向帧间差分二维投影特征完成动作的快速检测.对多级时序卷积网络实施改进,通过增加阶段级联模块、双膨胀层以及分界生成模块来完善传统时序动作分割模型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设计方法的规范动作分割效果边缘清晰、细节完整,背景剔除的效果较好.随着动作复杂性的增长,设计方法的编辑分数与F1分数仅有少量下降,整体性能表现较为平稳且性能表现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训练质量 灰度转换 教学视频图像 规范动作分割 阶段级联模块 分界生成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与职业体能人才培养模式耦合研究
8
作者 李喆海 《纺织报告》 202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其与职业体能都旨在更好地实现育人与育才双向目标。“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职业体能则是对教育本质的实践,是“育人... “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其与职业体能都旨在更好地实现育人与育才双向目标。“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育人”和“育才”的有机统一。职业体能则是对教育本质的实践,是“育人”与“育才”的辩证统一。职业体能既是落实“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践行体育育人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文章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职业体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旨在借助“三全育人”这一载体,促进职业院校体育育人模式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职业院校 职业体能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群众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径
9
作者 位新鹏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2期80-83,共4页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时期群众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指出,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乡村体育氛围的形成以及推动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然而,... 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时期群众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指出,体育赛事赋能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升乡村经济发展活力、促进乡村体育氛围的形成以及推动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赛事过度商业化、宣传力度不够以及多主体之间协同不足。针对这些困境,实践路径应注重以下几点:一是注重赛事价值转化,不断激发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二是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凝聚品牌赛事发展动力;三是资源驱动产业融合,拓宽赛事品牌发展路径;四是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品牌赛事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赛事 乡村振兴 体育发展 乡村体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的科学训练方法探析
10
作者 谢皇印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33-35,共3页
基于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该文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等关键要素,并构建了包含身体形态、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在内的体质健康测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循序渐... 基于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的现状,该文深入分析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等关键要素,并构建了包含身体形态、体能素质和运动技能在内的体质健康测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循序渐进、安全适度三大训练原则。该文重点探讨了耐力素质、力量素质、灵活性与协调性,以及专项运动技能的科学训练方法,并针对不同训练内容提供了具体可行的实施策略和训练建议。旨在为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科学训练 训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影响的Meta分析
11
作者 张孜贤 徐有粮 +1 位作者 吴绍奎 王相英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5-1713,共9页
目的:通过收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的相关文献,依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范式,分析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和专项能力的不同影响,旨在为运动者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血流限制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 目的:通过收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的相关文献,依照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范式,分析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对运动者肌肉相关指标和专项能力的不同影响,旨在为运动者在训练实践中运用血流限制训练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和SPORTDiscus),应用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对象为运动者中大学生运动者肢体围度、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和专项运动能力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起止时间为2000-01-01/2023-10-12。至少2名研究者采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数据合并、亚组分析、绘制森林图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并进行发表偏倚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评价指标为肢体围度、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等,对不同专项运动能力进行亚组分析。结果:①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03例受试者,根据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纳入文献中文献质量为A级的有16篇,B级有2篇。②将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与抗阻训练之间的效果进行对比,在肢体围度方面,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MD=0.03,95%CI:-0.16-0.21,P=0.78);在肌肉厚度方面(SMD=0.14,95%CI:0.01-0.27,P=0.03)及肌肉力量方面(SMD=0.37,95%CI:0.14-0.60,P=0.001)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③对专项能力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距离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73%),时间指标的分析结果存在高异质性(I2=55%),分析可能原因是各研究的测试方法及评估指标意义的不同导致;功率指标的分析结果显示无异质性(I2=0%);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对距离指标具有显著影响(P<0.01)。④合并效应结果显示,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比较抗阻训练对于专项能力的影响(P=0.41),提示不同训练方法对于专项能力不存在显著性影响。结论:①两种训练方法均能够促进大学生运动者的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专项能力,血流限制训练法联合抗阻训练相较于抗阻训练在促进运动员肌肉厚度、肌肉力量和部分专项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性效果。因此,可以在专项训练之中科学合理地融合血流限制训练法,以差异性的生理刺激综合作用于肌肉,以取得更好的训练效果。②然而,由于纳入的研究数量较少,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今后需要纳入更多的高质量、多项目类型和性别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训练法 抗阻训练 大学生运动者 肢体围度 肌肉厚度 肌肉力量 专项能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研究热点、前沿变迁与趋势展望
12
作者 田浩 陈丁丁 +1 位作者 王登 叶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4期5148-5157,共10页
背景:随着运动医学的兴起,近年来神经肌肉训练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亟需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总结,以明晰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目的:系统总结神经肌肉训练领域研究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方法:在We... 背景:随着运动医学的兴起,近年来神经肌肉训练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大量成果,亟需对其进行整体性、系统性总结,以明晰当前该领域研究的现状、热点和趋势。目的:系统总结神经肌肉训练领域研究的现状、特点和趋势。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以神经肌肉训练为主题检索经同行评议的英语期刊论文,排除会议论文、综述、书籍章节及不相关论文,共纳入3102篇核心文献。使用VOSviewer 1.6.20和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与结论:(1)近10年神经肌肉训练领域研究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2)辛辛那提大学是最具影响力的机构,并培育了Gregory D.Myer教授等合作紧密的研究团队,为神经肌肉训练领域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是最主要刊物,多方面优势使美国在神经肌肉训练领域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3)研究热点关键词包括神经肌肉控制(中心度:0.09)、损伤(中心度:0.02)、运动学(中心度:0.06)等,该领域研究具有系统性、前瞻性、实效性和应用性的特点,损伤康复机制与功能重建、运动表现特征与干预策略、康复训练方法及应对措施、风险预防干预与效果验证是研究人员持续关注的焦点;(4)主要突现词包括前交叉韧带(突现强度:33.23)、激活(突现强度:22.7)等,呈现出研究视角从局部化向系统化整合、研究目标从单纯防治向能力提升、研究重点从过程激活逐步过渡到精准控制的趋势;(5)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推动学科交叉,促进神经肌肉训练向多样化、个性化及长效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训练 神经训练 肌肉训练 文献计量法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五项运动多维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阳 李博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8-168,共11页
通过综述国内外现代五项运动的相关文献,对现代五项运动员与比赛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现代五项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指标上高于其他异属组合类项目的平均水平。现代五项运动员损伤部位多集中于头颈部及骨盆和下肢,各子项方面的损伤多集中于... 通过综述国内外现代五项运动的相关文献,对现代五项运动员与比赛特征进行梳理与总结。现代五项运动员在身体形态指标上高于其他异属组合类项目的平均水平。现代五项运动员损伤部位多集中于头颈部及骨盆和下肢,各子项方面的损伤多集中于跑步,严重损伤主要出现在马术。依据项目特点,现代五项运动的能量供应涵盖了有氧代谢、糖酵解和磷酸原供能系统,游泳项目转项的运动员更易在现代五项的训练中取得突破。运动员比赛中的平均心率与血乳酸水平依据不同子项特征表现不同,其中跑射联项明显高于其他3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五项 多维度特征 比赛特征 运动损伤 巴黎奥运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乒乓球教练员执教能力提升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姜昂 苏洁 胡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41-144,共4页
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以及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是衡量教练是否合格的关键要素。在高校乒乓球训练中,教练员不可或缺。为了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更加科学,使队员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 教练员的执教能力直接关系到运动员的训练效果以及在比赛中的表现,也是衡量教练是否合格的关键要素。在高校乒乓球训练中,教练员不可或缺。为了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运动训练更加科学,使队员能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教练员的执教能力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乒乓球 教练员 执教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技运动中的认知负荷评估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子琳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科学评估训练负荷是优化运动表现、预防运动伤害的关键。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机械和生理方面,对认知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认知负荷在调节运动表现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有关认知负荷的评估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缺乏适当的... 科学评估训练负荷是优化运动表现、预防运动伤害的关键。目前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机械和生理方面,对认知方面的关注明显不足。认知负荷在调节运动表现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但有关认知负荷的评估目前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障碍,缺乏适当的评估方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竞技运动中的认知负荷评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竞技运动中的认知负荷评估可以借助自我报告方法、行为测量方法和生理测量方法进行,但要提高评估的有效性,通常需要整合运用多种主观和客观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技运动 认知负荷 评估 自我报告 行为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发展环境赋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因素研究
16
作者 薛邵飞 秦旸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5年第1期150-154,158,共6页
高水平运动员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高度的重要指标,其可持续性与可塑性成长要求决定了探索环境赋能发展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对68篇文献进行研读并构建人才发展环境赋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 高水平运动员作为国家竞技体育发展高度的重要指标,其可持续性与可塑性成长要求决定了探索环境赋能发展的必要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扎根理论,对68篇文献进行研读并构建人才发展环境赋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竞技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耦合因素概念模型。研究发现:自然环境是前提条件、家庭环境是重要中介、社会环境是顶层设计、教育环境是支撑桥梁、训练环境是底层建设、个体内环境是内生动力。研究启示:以构建均衡“共生环境”为引擎,引领区域化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以发展“个人-家庭”模式为载体,塑造多层次社会情境下的“传递”角色;以深化“家校社”融合为契机,实现多元主体间“松散关联式”协作;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支撑,孵化“文化素养+职业技能”的综合型人才;以“数智化”转型为抓手,引发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爆破式”转变;以个体终身发展为核心,强化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身份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运动员 扎根理论 人才发展环境 竞技能力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力量训练促进慢性踝关节不稳康复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夏豪杰 常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25年第1期19-23,57,共6页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康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现,并着重探讨了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增强踝关节稳定性、提升运动功能及预防再损伤方面的作用。详细分析了... 该综述系统总结了功能性力量训练在慢性踝关节不稳康复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慢性踝关节不稳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临床表现,并着重探讨了功能性力量训练在增强踝关节稳定性、提升运动功能及预防再损伤方面的作用。详细分析了多种康复手段的效果,包括功能性力量训练与物理治疗、矫形鞋垫等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综述还着重指出了个体化训练方案的重要性,并探讨了新技术在康复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同时讨论了当前研究的局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后续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功能性力量训练 慢性踝关节不稳 踝关节扭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特征及其训练启示
18
作者 赵慧敏 李赞 +2 位作者 冯雪 李鑫 夏静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0-138,共9页
比赛负荷特征反映了运动员参赛时的竞技需求,能够为教练员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提供关键信息。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探讨篮球比赛运动员的内外部负荷特征,并总结训练启示。相关研究指出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包括外... 比赛负荷特征反映了运动员参赛时的竞技需求,能够为教练员制定与实施训练计划提供关键信息。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探讨篮球比赛运动员的内外部负荷特征,并总结训练启示。相关研究指出篮球运动员的比赛负荷包括外部负荷与内部负荷,外部负荷特征:相对于高强度的跑动和跳跃,运动员低强度和中等强度跑动频次更高;前锋和中锋运动员的中高强度跑动频次较高,后卫运动员的总跑动频次最高;竞技水平越高,高强度跑动的频次更高,跑动持续时间更长;前锋运动员跑动距离大于后卫、中锋。内部负荷特征:前锋和后卫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优于中锋;后卫运动员的平均心率、血乳酸值高于前锋和中锋;运动员竞技水平越高,其每分钟心率越低;上半场比赛运动员的乳酸生成量高于下半场。训练启示:基于比赛负荷特征,训练安排要契合运动员的比赛负荷诉求;基于外部负荷特征,训练安排要强化运动员的跑动强度频次;基于内部负荷特征,训练调控要依据运动员的负荷监控指标;通过增加训练难度,促进运动员训练负荷适度超越比赛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篮球运动员 比赛负荷特征 内外部负荷 能量代谢 训练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P的不同负重跳深练习对短跑运动员爆发力和肌肉募集特征影响研究
19
作者 刘瑞东 张俊杰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6,共8页
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一直是运动训练领域热门话题,当前对诱导出最佳PAP的诱导练习形式、最佳恢复时间以及诱发PAP的解释机制尚无定论。通过施加不同负重跳深练习(无负重组[DJ]和20%体重的负重背心组[WDJ]... 激活后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AP)一直是运动训练领域热门话题,当前对诱导出最佳PAP的诱导练习形式、最佳恢复时间以及诱发PAP的解释机制尚无定论。通过施加不同负重跳深练习(无负重组[DJ]和20%体重的负重背心组[WDJ])来探究PAP对下肢垂直爆发力影响。研究发现:(1)在提升垂直跳跃(CMJ)表现方面,DJ组诱导PAP最佳恢复时间为4~8 min;而WDJ组诱导PAP最佳恢复时间为8~12 min,说明DJ组练习对诱导PAP最佳时间要早于WDJ组;(2)与DJ组相比,WDJ组能更大程度激活运动员大腿肌群(股直肌和股二头肌)募集程度,尤其是股后肌群;而DJ组能更大程度激活运动员小腿肌群(腓肠肌)募集程度,说明“负重”因素能改变下肢肌肉的发力模式影响跳跃表现;(3)DJ和WDJ组练习均能在提升CMJ运动表现的同时,显著提升肌电RMS和MPF,说明高阶运动单位募集是PAP的解释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后增强效应 跳深 短跑运动员 爆发力 肌肉募集 垂直跳 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大学生冰球联赛赛事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20
作者 刘春华 袁兆阳 +2 位作者 姜洋 刘玉华 安婧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8-34,共7页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冰球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加上冰球赛事环境复杂变化,冰球赛事面临的风险复杂严峻,因此对冰球赛事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快速发展。冰球赛事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兴起,其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加上冰球赛事环境复杂变化,冰球赛事面临的风险复杂严峻,因此对冰球赛事风险进行分析和管理尤为重要。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全国大学生冰球联赛的现状,对我国大学生冰球联赛赛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冰球联赛赛事风险的策略:加强赛事人员培训,完善联赛人员保险体系;合理安排联赛日程,加强赛事现场安保管理;优化场地器材建设,夯实赛事硬件设施基础;拓宽赛事资金来源,加大冰球联赛开发力度;加强与新媒体合作,构建高效信息沟通机制;保障赛事食品安全,优化赛事医疗保障队伍,旨在帮助相关部门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赛事风险,促进大学生冰球联赛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冰球联赛 赛事风险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