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现状检视、价值重构和策略探索
1
作者 吴红 段修军 韩大勇 《职业技术》 2025年第3期49-54,共6页
企业实践评价引导和推动教师企业实践开展,决定教师企业实践推进的力度和成效。通过检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在重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价值的基础上,从企业实践评价的价值共识达成、机制创新、方法改进三个方面,探... 企业实践评价引导和推动教师企业实践开展,决定教师企业实践推进的力度和成效。通过检视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评价现状与存在的不足,在重构教师企业实践评价价值的基础上,从企业实践评价的价值共识达成、机制创新、方法改进三个方面,探索教师企业实践评价的策略,为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工作的诊断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 企业实践 现状检视 价值重构 策略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模式探索
2
作者 周文杰 苏宏 +3 位作者 陆晓晨 林杉 李晓红 黄国辉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5期185-188,共4页
职业教育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该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农业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模式。分析现存问题,包括教学安排脱节、方式不灵活、师资需加强。提出要优化课... 职业教育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职业农民的培养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该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讨农业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模式。分析现存问题,包括教学安排脱节、方式不灵活、师资需加强。提出要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辽东学院农民技术员培训班中蓝莓栽培技术培训班为例,阐述其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创新、师资强化及显著培训效果,为农业高校培养职业农民提供参考模式,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培养模式 职业农民 课程设置 教学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院县企共建”模式 推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3
作者 邹洪波 胡文彥 +3 位作者 杨艳茹 邹继新 杨井坤 牟永成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1期87-89,共3页
黑龙江职业学院农牧工程学院利用“齐齐哈尔市畜牧产业学院”平台,与飞鹤乳业集团联合,构建了“院县企共建”模式,共育乡村振兴人才。高职与中职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管理... 黑龙江职业学院农牧工程学院利用“齐齐哈尔市畜牧产业学院”平台,与飞鹤乳业集团联合,构建了“院县企共建”模式,共育乡村振兴人才。高职与中职通过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完善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等措施,助力中职学校教学水平的提升,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 中职 乡村振兴 院县企共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4
作者 杨占坡 《办公自动化》 2025年第4期79-81,共3页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与机遇。因此,研究“互联网+”大赛视域下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这一课题。分析“互联网+”大赛的可行性,阐述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 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变革与机遇。因此,研究“互联网+”大赛视域下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这一课题。分析“互联网+”大赛的可行性,阐述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现状。并从增设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基于“互联网+”大赛嵌入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课程、构建职业院校电子信息大类专业创新创业第二课堂等方面,论述基于“互联网+”大赛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策略。通过以上研究,旨在提升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为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电子与信息大类专业 创新创业 课程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适配性研究
5
作者 陈再蓉 张燕 +1 位作者 王彩霞 王明杰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文)》 2025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区域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需求相适应,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文章通过调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包括专业大类及布点、专业招生就业等... 区域产业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产业升级的需求相适应,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文章通过调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包括专业大类及布点、专业招生就业等,并对其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集群、区域产业人才需求的适配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与纺织服装、油气生产加工、有机果蔬等区域产业集群,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实现了差异化且相对全面,建议予以保留;与粮油产业集群直接匹配专业较少,且缺少与绿色矿业产业集群相匹配的专业;与优质畜产品产业相匹配的专业仅有畜牧兽医专业,但该专业已实现职本衔接。文章认为,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还需要持续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招生宣传与就业认知培训,提升师生的专业能力素养,强化优势专业建设,以提升阿克苏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的适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克苏地区 高职院校 区域产业 八大产业集群 适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耕文化融入农类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证研究——从“思政课边缘人”现象谈起
6
作者 吴林 周建姿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8-201,共4页
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高校“思政课边缘人”现象着手,基于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满意度、优秀农耕文化认知度、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可行度与实效度四维分析开展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构建深化学生对农耕文化的... 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从高校“思政课边缘人”现象着手,基于农类高职院校学生对思政课满意度、优秀农耕文化认知度、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可行度与实效度四维分析开展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结果表明,构建深化学生对农耕文化的认知度,增强其在思政课的存在感;完善第二课堂对农耕文化的普及度,黏着其与思政课的耦合性;优化校内实践基地的体验度,提升其在思政课的渗透力;丰富校外实践基地的参与度,搭建其与思政课的互补性。“四位一体”农耕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在农类院校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课边缘人” 农耕文化 实证研究 实践路径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意义、困境及路径
7
作者 陆颖 王雨帆 刘博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1-13,共3页
作为职业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区域适应性、教材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构建以及师... 作为职业教育与国际中文教育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前“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人才培养在区域适应性、教材体系建设、标准体系构建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面临诸多困难,职业教育应积极变革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职业技能” 职业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8
作者 李黎炜 黄洁 于雪玲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产教融合运用到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 高职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将产教融合运用到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能够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情况,文章将从国内外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出发,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探究,并给出具体的构建措施,希望能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 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改革研究
9
作者 马俊 陆文灏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4期195-198,共4页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内涵和关注点,首先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现状,然后提出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厘清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思路、重构... 文章基于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内涵和关注点,首先分析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现状,然后提出了“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包括厘清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改革思路、重构专业群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关键评价因素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才培养评价 专业群 “双高计划” 高职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结构优化的价值要义、现实审视与实践路径
10
作者 陕威 孙娣 刘珍 《职业技术》 2025年第1期47-54,共8页
广东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优化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结构,可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体育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对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专业... 广东体育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优化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结构,可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服务新发展格局,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体育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本研究对广东高职院校体育专业结构进行分析,认为存在专业教学标准待完善,区域教育资源布局不协调,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界限模糊,部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等问题;提出通过政府整体调控、引领专业优化升级,院校主动适应、动态调整专业设置,结合区域优势、推动专业特色布局,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专业可持续发展等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高等职业教育 体育专业结构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运行机制研究
11
作者 沈爱凤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文章聚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运行机制,通过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研究了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原则、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研究发现,高效的运行机制应基于“互利共赢”原则,构建多方参与的组织架构,采用包括资源整合和... 文章聚焦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运行机制,通过系统分析和理论探讨,研究了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构建原则、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研究发现,高效的运行机制应基于“互利共赢”原则,构建多方参与的组织架构,采用包括资源整合和创新孵化在内的多元化运行模式。以期为推进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教融合提供理论框架和实践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管理专业 产教融合 共同体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专业群评价机制研究
12
作者 龙喜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10,共3页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专业群评价机制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机制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高职专业群评价机制的内涵、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期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 在当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职专业群评价机制的构建显得十分重要。这种机制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质量,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文章旨在深入探讨高职专业群评价机制的内涵、现状及优化策略,以期为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高职 专业群 评价机制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水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课程为例
13
作者 杨思斯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2期163-166,共4页
文章以“水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然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包括精准对接岗位要求,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情... 文章以“水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课程为例,首先阐述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路,然后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基于新质生产力的职业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路径,包括精准对接岗位要求,运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情;有效对标新型劳动资料,开发数智化学习资源;及时对照新型劳动对象,实施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水电站电气运行与维护”课程 新质生产力 信息化 职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角下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路径
14
作者 赵晓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1-53,共3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化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文章以“...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国际化人才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需要积极适应这一趋势,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文章以“三全育人”理论为指导,分析指出当前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传统教育模式与现行教育要求不匹配、陈旧课程设置与前沿技能要求不适应、高职师资力量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坚持党建引领、校企合作、守正创新以及理实一体,打造育人共同体、产教融合体、教学协作体和工场综合体等建议,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粤港澳大湾区 高职院校 国际化人才 培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科教融汇的实施价值、机制建设和实践路径
15
作者 孟清 邹春杰 颜红叶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9-22,共4页
科教融汇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范式,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深化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这一框架下,高职院校的科教融汇应植根于“政、校、企、行”四位一体的合作土壤... 科教融汇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崭新范式,对于加快科技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深化高职院校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以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这一框架下,高职院校的科教融汇应植根于“政、校、企、行”四位一体的合作土壤,实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相互促进,其核心在于清晰界定“目标何在”“路径如何”“为谁服务”三大核心议题。鉴于此,文章着重从科教融汇的历史演进脉络以及职业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深入剖析了职业教育领域实施科教融汇的深远意义、机制构建策略及具体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科教融汇 产教融合 创新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16
作者 许宝利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40-143,共4页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本质是实现“学用合一”。基于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提出以下发展策略: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需要落实产教融合,认真贯彻政府的产教融合政策,营造浓厚的产教融... “产教融合校企共育”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践教学,本质是实现“学用合一”。基于高职院校学生企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内涵提出以下发展策略:高职院校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上需要落实产教融合,认真贯彻政府的产教融合政策,营造浓厚的产教融合氛围;建立校企共育条件下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的沟通制度,拓宽沟通渠道和完善反馈机制;寻求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的动力因素,保障实践教学软件硬件资源的充分供给;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由学校、企业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考核评价组织机构,规范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的管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校企共育 高职院校 学生 企业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制造类专业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模式的探索实践
17
作者 王佳庆 曹嘉佳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期173-176,共4页
为积极响应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的文件精神,校企双方共同签订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并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结合其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共同构建... 为积极响应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的文件精神,校企双方共同签订现场工程师联合培养协议,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并按照企业人才规格要求,结合其工作岗位与职业能力,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共同构建校企结构化师资团队。利用学校和企业的“双师资”“双资源”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和课程教学实施,推进招生考试评价改革,培养真正能够满足企业现场要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助力建设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企业高水平工程师队伍,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工程师 学徒制 装备制造类 校企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课标背景下“一核四维”英语课程改革与建设研究——以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为例
18
作者 庄新月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为了实现此根本目的,教师可探索以“一核四维”为研究思路,即在公共英语教学中以课程思政为改革核心,以四项学科核心素养为建设方向,从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内外两方面,即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入手进行改革,培育出既... 教育的目的就是立德树人。为了实现此根本目的,教师可探索以“一核四维”为研究思路,即在公共英语教学中以课程思政为改革核心,以四项学科核心素养为建设方向,从高职公共英语课堂内外两方面,即课堂教学、作业设计入手进行改革,培育出既有爱国思想又有全球视野,既能在生活中也能在工作中有效使用英语的新时代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公共英语 新课标“ 一核四维” 改革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19
作者 段春毅 《西部素质教育》 2025年第3期111-114,共4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然后阐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接着论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最后总结了数字化转... 文章首先分析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然后阐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接着论述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最后总结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成效,其中实施部分包括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数字化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合作共同体;嵌入数字技术,搭建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平台;提升应用能力,提高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数字化素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多元反馈模式对高职生英语写作质量提升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金晶华 谷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27-130,共4页
对英文写作进行批改及反馈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人机多元反馈对提高英语写作文本质量的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发现人机多元反馈能显著提升学生作文成绩和文本质量。机器反馈在语言纠错和语法修正上... 对英文写作进行批改及反馈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文章研究了人机多元反馈对提高英语写作文本质量的效果。通过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成绩,发现人机多元反馈能显著提升学生作文成绩和文本质量。机器反馈在语言纠错和语法修正上表现优异,而人类反馈则更擅长解决逻辑和表达问题。然而,反馈系统仍需提高准确性和可靠性,且需根据学生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文章还强调了自主学习和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反馈系统只是提升英语写作能力的工具之一。该研究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并呼吁进一步完善反馈系统设计,为英语写作教学提供重要的启示,以期为人机反馈技术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多元反馈 作文质量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