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1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赋能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婵娟 沈清明 郭盛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25年第1期137-143,共7页
在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遵循“系统联通、高效协同、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分步建设、不断拓展”原则基... 在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用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分析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在共享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在遵循“系统联通、高效协同、资源整合、技术支撑、分步建设、不断拓展”原则基础上,研究和设计了基于数字技术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共享平台架构及功能模块。该平台包含丰富的实验教学课程资源库,实现了与人事、教务管理系统对接,引入了大数据分析技术,既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也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虚拟仿真 实验资源 共享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提升策略
2
作者 李艳 孙凌云 +3 位作者 江全元 陈立萌 杨旸 吴飞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的,这些素养具体体现在育人理念、智能教育知识、人机协同教学、数智赋能科研创新、坚持科技向善和人本价值五个维度,整体要求坚持理念引领、知识为基、能力为核、创新为重、价值为本。高校可通过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教研室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及采用项目驱动提升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等策略,促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并为其提供组织、制度、资源和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工智能素养 人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教融合下的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实践和创新研究
3
作者 黄庆旭 刘志锋 +3 位作者 何春阳 白岩松 戚涛 陈沛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97,共6页
城市景观可持续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科教融合理念指引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持续推进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进展.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构成,对... 城市景观可持续是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方向.在科教融合理念指引下,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自然资源学院持续推进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了一系列实践创新进展.本文系统介绍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构成,对标科教融合新要求梳理了现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教材与案例建设、理论与实践融合、课程思政体系完善、多主体互助激励培养模式构建等维度分享了城市景观可持续教学体系的课程设计方案与实践路径,为相关专业开设同类型课程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可持续科学 城市景观 城市可持续 地理设计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的倒U型关系及影响机制
4
作者 迟景明 张鑫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 当前“准聘-长聘”制度作为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主流趋势,已逐渐取代旧制度成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新制度基础。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准聘-长聘”制度带来的绩效压力究竟如何影响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问题却较少关注。为了揭示这一关系及影响机制黑箱,基于压力认知评价理论和过犹不及理论,依据“压力源—认知评价—压力应对—压力结果”的完整理论框架,通过对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45所高校1196名准聘制青年教师展开调研,考察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下绩效压力对准聘制青年教师职业成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准聘-长聘”绩效压力兼具挑战和阻碍双重属性,其既能够激发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促进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推动职业成长,又能够导致准聘制青年教师做出一系列防御型工作重塑行为进而阻碍职业成长。这两条路径同时存在且交替主导,使得“准聘-长聘”绩效压力与职业成长之间从整体上呈现一种倒U型的“过犹不及”规律。此外,准聘制青年教师自身的学术自我效能感和所在学术团队合作氛围两个内外特征因素能够有效调节上述影响路径的走向和选择,进而纾解“过犹不及”效应。我国高校在逐步推广和完善“准聘-长聘”制度、提升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过程中,应注意合理控制绩效压力源,科学调控绩效任务,优化人才考评机制,从“制度—氛围—评价—监控”多方面引导青年教师积极看待和正确应对绩效压力,从内外兼顾角度提升青年教师学术信念,营造有助于成长的团队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准聘制青年教师 绩效压力 职业成长 学术自我效能感 学术团队合作氛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江苏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路径研究
5
作者 张莉 陈静漪 崔海新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6,共9页
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是实施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江苏涉水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江苏涉水高校在教育组织架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评... 水情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高校是实施水情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对江苏涉水高校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发现,江苏涉水高校在教育组织架构、教育内容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育评价与激励应用、育人成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实现了水情教育的体系化建设。然而,实践中仍存在教育组织机制不完善、教育内容与方法适配度低、教育评价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实训、教育激励与学生需求不相容、学生水情素养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从江苏水情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出发,提出了涉水高校水情教育实践创新路径,包括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教育内容与方法、完善评价体系、优化激励机制、利用数字化工具促进现代化教学等,以提升水情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与实效性,为培养具备全面水情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情教育 实践路径创新 协同机制 高质量发展 江苏涉水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刘锋 孙玉芳 +3 位作者 薛慧婷 李波 卢飞 张婧婧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对实验室危险源的有效预警,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化管理 安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建设对国内高校的启示
7
作者 王洋洋 张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27,共5页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 为提高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创新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工作,通过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建设理念、运营机制、管理组织,研究了国内高校实验室的发展与现状。通过规划设计自顶向下的实体平台模式,构建高校实验室组织结构与交叉实验室建设路径,提出了基于共享、交叉理念的实验空间、指导教师、经费与实验设备等实验室运行保障与管理的具体举措。结果表明:该设计可推动高校交叉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实现人才、设备、空间的资源整合和更具包容性的组织管理方式,促进学科与交叉实验平台的融合发展;对解决复杂的跨学科问题提供了平台支持并催生新的学科增长点。该设计对支持保障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提供了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跨学科 实验室建设 麻省理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实验室管理工作创新研究
8
作者 王建波 曲怡 薛亚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203-206,共4页
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与实验室和谐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突破陈旧管理模式,解决高校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耗材分布广泛等难题。因此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 实验室科学化管理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与实验室和谐的重要保障,信息化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验室管理工作过程中,引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突破陈旧管理模式,解决高校仪器设备种类繁多、耗材分布广泛等难题。因此实验室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手段的重要性,优化实验教学效率,保障学生实践教学的有序进行。实现以完善实验室信息化为主体,促进安全教育、仪器操作、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一体三翼”信息化建设,对高校开展学生信息化管理、推动教学科研工作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高校实验室 学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
9
作者 孙东旭 潘一 +3 位作者 谢飞 胡志勇 吴玉国 于洋 《大学教育》 2025年第3期87-90,共4页
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石油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属性,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目前,全国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均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 油气储运工程是连接石油生产、加工、销售的桥梁和纽带,具有深厚的行业背景属性,这对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成为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目前,全国各高校油气储运工程专业均将实践教学作为本科教学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文章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对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系统性、合理性以及共享性进行了探索,提出了适应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生产实习需要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探讨了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利用与实施细节,以期为相关工科专业生产实习的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运工程 实践教学 生产实习 数字资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技能培养方法研究
10
作者 牛国玲 梁秋艳 +1 位作者 张艳丽 陈思羽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5年第2期149-152,共4页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 该文从农业电气化专业大学生创新精神树立和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培养方案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设计,结合大学各阶段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规律,改变传统教学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方式,提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是一个动态过程,通过合理设置各环节实践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创新技能的提高,兼顾树立学生创新精神的同时,遵循实践教学规律、分清主次,重点规划各阶段科研技能水平提升的内容,不断提高农业电气化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电气化 创新精神 科研技能 新农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11
作者 张晓华 李彩霞 +1 位作者 温建力 李超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19-21,25,共4页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前提,针对以模具为代表的传统加工行业,深入探讨了模具专业与数字、智能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二者的结合方式。基于高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模具... 在当前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以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为前提,针对以模具为代表的传统加工行业,深入探讨了模具专业与数字、智能技术结合的必要性,以及二者的结合方式。基于高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加强模具专业理论知识与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技术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知识面覆盖传统模具知识和新兴技术,同时具备新式设计、加工思维的新时代模具专业高级人才,已成为高校模具专业面临的紧迫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专业 数字化 智能化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发展现状研究
12
作者 崔杨 张义喜 +1 位作者 周静 周梦莹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7期53-56,共4页
为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状况,研究编制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问卷》与影响因素问卷,在宁波市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大样本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 为探究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状况,研究编制了《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问卷》与影响因素问卷,在宁波市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大样本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的四个维度分别是数量充足性、质量满意度、形式满意度、创新性满意度。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的总体状况较好。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满意度总分及其四个维度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独生子女、获得过学生补助和专业等有密切关系,主要受家校联合、自我努力、校园文化、社会典型榜样、课程融入等因素影响。研究结果为提升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活动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发展型资助育人 数量充足性 质量满意度 形式满意度 创新性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工程师跨界融合培养的问题、路径与策略
13
作者 徐守坤 莫琦 黄雪梅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加大了对跨界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需求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内在地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工程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而当前的跨界培养存在高校多学科培养计划落地有限、企业培养积极性有待提高和校... 新一轮科学技术的变革和国家战略发展加大了对跨界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需求与知识生产模式变革内在地要求卓越工程师具备工程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而当前的跨界培养存在高校多学科培养计划落地有限、企业培养积极性有待提高和校企融合松散等问题。为此,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需要高校内部学科之间、高校与产业界之间的跨界融合。高校内部需要利用多学科优势制订跨学科培养方案、构建跨学科课程及采用项目式教学,通过校内导师提升学生专业理论水平;高校与产业之间需要加强融合,对接产业需求设置培养计划,设立产业实践项目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优选企业导师,发挥企业导师的实习指导作用。为保障上述具体路径的落实,需要完善顶层制度设计、变革课程教学模式和规范导师选拔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跨界融合培养 素质能力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试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建立与实践
14
作者 余培斌 杜晶 +2 位作者 曹春蕾 蔡国林 陆震鸣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25年第1期9-11,18,共4页
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高校公共服务平台中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分析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试设备的特点,提出构建基于中试服... 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切实提高高校公共服务平台中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开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分析当前高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中试设备的特点,提出构建基于中试服务为主的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评价体系。实践表明,新的评价体系能较好地提升大型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也能为同类单位绩效考核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中试设备 绩效评价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业研究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改革与探索
15
作者 钱晓辉 宗思雨 吴丝雨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1-244,262,共5页
行业研究型高校是服务国家战略、驱动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仪器设备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如何统筹行业研究型高校的大型仪器... 行业研究型高校是服务国家战略、驱动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仪器设备是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然而,由于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开放共享机制和激励机制尚不完善。如何统筹行业研究型高校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全面提升创新和拔尖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行业研究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学校实践经验,提出了优化制度设计实现行业范围内共享、调整激励政策提升共享效益、整合大型仪器设备分散管理探索更大效用、梳理涉密仪器设备开放清单及范围并实施分级管理等措施,这些探索可以为提升行业研究型高校仪器设备共享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研究型高校 大型仪器设备 设备共享 困境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价值共创视角的学分互认管理优化策略
16
作者 许玲 李玥 王艳翚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5年第3期21-24,共4页
对高校学分互认的现行管理策略进行剖析,发现校方和学生之间实则存在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运用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指导,有助于充分实现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学分互认管理效能,还是“学习范式”下发挥学生价值主... 对高校学分互认的现行管理策略进行剖析,发现校方和学生之间实则存在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的关系。运用价值共创理论进行指导,有助于充分实现师生间的积极互动,不仅能提升资源利用率和学分互认管理效能,还是“学习范式”下发挥学生价值主体作用,推进“学有优教”的应有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共创 学分互认 优化策略 教学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形势与对策探讨
17
作者 卢俊 杜妍 郑湘宁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93-096,共4页
随着新媒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新媒体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职业,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数字技能欠缺、高校就业指导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本... 随着新媒体在数字经济时代的迅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新媒体催生了一大批新业态新职业,为大学生就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同时,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滞后、数字技能欠缺、高校就业指导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仍然突出。本文在分析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对策建议,旨在通过综合施策,引导学生树立与时俱进的职业观,增强数字化就业技能,提升择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就业 数字经济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路径
18
作者 谢冰蕾 林雄斌 +1 位作者 霍婷婷 李加林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5-90,共6页
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是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的时代意义基础上,指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亟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从强班子、讲政治、严... 落实高校“为党育人”使命是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重要任务。在分析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的时代意义基础上,指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亟须解决的五大问题,从强班子、讲政治、严纪律、比贡献、重协同等方面构建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的培育路径,以期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实现高校“为党育人”的使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带头人 教师党支部 基层党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图景、困境与路向
19
作者 季益龙 章明卓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29,268,共6页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 数字化转型是构建高质量文科实验室、赋能新文科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图景旨在重塑三元空间、转变多元主体、搭建技术框架、变革应用场景。当前文科实验室的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肇始阶段,面临着建设模式封闭、教学模式滞后、研究范式主观、教师数字素养孱弱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以浙江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围绕新基建、新模式、新范式、新素养的“四新”路径,探索了“新文科”实验室数字化转型成效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文科实验室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软件正版化对教育创新的多维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
20
作者 张颖 王志力 李忆昕 《办公自动化》 2025年第3期86-89,共4页
文章深入探讨高校软件正版化对教育创新的多维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揭示正版化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保障教育质量、激发创新氛围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推动教育创新的内在机制。同时,针对... 文章深入探讨高校软件正版化对教育创新的多维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对相关理论的阐述,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揭示正版化在促进教育资源优化、保障教育质量、激发创新氛围等方面的显著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推动教育创新的内在机制。同时,针对当前高校正版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未来展望,为推动高校教育创新与正版化的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软件正版化 教育创新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