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6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路径研究
1
作者 刘彦姝 向宁 谭志超 《中国传媒科技》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公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正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应用实践方面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方法】依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 【目的】随着全球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公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正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准。当前,我国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应用实践方面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和痛点。【方法】依托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将提高国民的数字素养与技能作为战略重点,创新性提出“1+3+N”智慧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应用实践建设总体框架与战略规划。【结果】基本形成渠道丰富、开放共享的数字资源供给能力。【结论】加快弥合数字鸿沟,建立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促进各类群体的数字技能稳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数字化 数字素养 数字技能 技能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体系建设框架研究
2
作者 郑建明 刘佳静 《数字图书馆论坛》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命题。数智技术的进步和数智化场景的应用,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数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按照“基础理论→要素模型→治理模式→应用场景→长效机制”的思路,对公共... 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新命题。数智技术的进步和数智化场景的应用,对公共数字文化治理数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旨在按照“基础理论→要素模型→治理模式→应用场景→长效机制”的思路,对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体系建设进行总体框架设计:第一,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理论体系框架;第二,识别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要素并构建要素层次模型;第三,在现行模式中融入数智化特征,形成多元协同的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模式;第四,通过仿真模拟促进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场景应用实施;第五,构建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绩效评价体系,并形成保障公共数字文化数智化治理体系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治理 数智化场景 公共数字文化 文化治理体系 框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南通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助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研究
3
作者 崔倩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年第6期73-77,共5页
该文旨在探讨数智技术赋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并助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首先,概述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强调档案资源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探讨数... 该文旨在探讨数智技术赋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并助力公共文化空间建设。首先,概述国家对档案事业发展的规划和要求,强调档案资源在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在历史档案资源开发中的关键作用,探讨数智赋能历史档案资源开发重塑公共文化空间新生态。该文以南通市为例,通过“3+6+N”模式搭建公共文化空间运行平台,整合资源与数智技术,挖掘历史档案资源价值,为南通历史文化传承打造载体,开辟公共文化空间拓展的道路。最后,总结数智赋能对于历史档案资源开发和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其在促进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赋能 数字化技术 智能化技术 历史档案 公共文化空间 南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旅时代宁夏星空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动因与策略研究
4
作者 刘华 杨盈盈 《宁夏师范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98-104,共7页
自2019年宁夏提出打造“星星的故乡”文旅IP后,作为文旅新业态的星空旅游发展迅速。随着文旅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星空旅游如何把握数字赋能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颇受关注。立足数字文旅时代背景,从厘清星空旅游融... 自2019年宁夏提出打造“星星的故乡”文旅IP后,作为文旅新业态的星空旅游发展迅速。随着文旅产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处于快速成长期的星空旅游如何把握数字赋能新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颇受关注。立足数字文旅时代背景,从厘清星空旅游融合创新发展的动因入手,分析宁夏星空旅游发展的现状及短板,按照数字赋能资源保护—营销模式—文化内涵—创新产品—产业融合—基础设施的研究思路,构建“星空旅游+N业态”的发展框架,提出利用数字赋能星空资源保护,采用“一体两翼”营销模式,借助数字科技实施“双融合”战略,促进设施建设与应用的智能化协同共进式发展等融合创新策略,为宁夏星空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空旅游 数字文旅 宁夏 动因 融合创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内容创新的机遇与突破
5
作者 韩立民 《中国传媒科技》 2025年第2期54-57,共4页
【目的】创新采编内容,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提升内容质量。【方法】从机遇、突破两方面入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促使新媒体内容建设与时代发展规律相契合。【结果】最终研究成果表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媒体... 【目的】创新采编内容,通过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创新,提升内容质量。【方法】从机遇、突破两方面入手,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促使新媒体内容建设与时代发展规律相契合。【结果】最终研究成果表示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可提高媒体内容建设质量,促进采编内容创新。【结论】以新媒体技术为突破口,重点分析内容创新策略,使其可以迎合传播规律,为媒体深度、高质量发展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技术 短视频 付费阅读 科普知识 大数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的措施研究
6
作者 鲁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着眼点,为了更全面深入地做好文化建设,需要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发挥基层阵地在群众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过程... 文化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着眼点,为了更全面深入地做好文化建设,需要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发挥基层阵地在群众文化服务中的作用,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丰富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此过程中加强基层群众与党和国家之间同频同振作的价值实现。发挥好基层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场所等基层阵地的积极作用,需要深刻理解并实践国家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按照系统化、层次性、深入性和创新化等要求做好群众文化服务,才能够实现基层阵地的价值。本文分析了基层阵地作用在群众文化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分析基层阵地服务现状,就如何发挥好基层阵地作用做好群众文化服务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 群众文化 建设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众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研究
7
作者 车瑞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077-080,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建设在城市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群众文化作为基层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城市文化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建设在城市竞争力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而群众文化作为基层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城市文化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生态的重要部分。然而,在实践过程中,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尚未充分发挥,导致文化资源利用率低、基层文化创新不足等问题。因此,探索群众文化与城市文化建设的协同发展路径,既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通过分析群众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关系,探讨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文化资源配置、丰富活动形式、完善协同机制、打造文化品牌等实践路径,旨在为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文化 城市文化建设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作用机理、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勇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2,32,共9页
文章从网格化数字系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数据沉淀式分析3个维度阐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机理,指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异质性、数据孤岛、技术过度依赖等困境,并提出... 文章从网格化数字系统、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和数据沉淀式分析3个维度阐释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机理,指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数据异质性、数据孤岛、技术过度依赖等困境,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即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构建标准化数据治理体系,提升数字技术应用效能;完善数据共享机制,促进文化资源有序流动;构建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深度融合的决策机制,彰显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 数字技术 服务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目的地短视频中地方文化符号传播的路径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婧薇 王孜洋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8期12-16,共5页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各地文旅宣传的主要传播路径。【目的】本文以地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目的地短视频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切入点,探讨该类型影像的传播效能与话语建构的目的。【方法】从创作特...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各地文旅宣传的主要传播路径。【目的】本文以地方文化符号融入旅游目的地短视频的发展特征为研究切入点,探讨该类型影像的传播效能与话语建构的目的。【方法】从创作特征层面分析其破圈传播的触发要素、视像化呈现的介入方式和建构群体认同的意义空间。【结果】在此基础上,从价值创新层面提出整合地方文化,打造城市认知、突出媒介形象,实现场景可见的全新叙事模式。【结论】旅游目的地短视频通过以上内容激发用户完成从线上观看到线下打卡的转变,最大程度提升地方文化的传播效能,实现地方文化符号资源的全产业开发和创新性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短视频 地方文化符号 城市传播 路径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绘本在跨媒介阅读中的责任
10
作者 张文彦 张雯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22-27,共6页
数字技术带来儿童阅读环境的显著变化,学习型媒介引发课内阅读的结构变化、家长阅读中介功能的减弱及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引发儿童阅读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数字阅读任务的增加、数字“百草园”的扩张与成年人阅读媒介功能的消解、儿... 数字技术带来儿童阅读环境的显著变化,学习型媒介引发课内阅读的结构变化、家长阅读中介功能的减弱及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引发儿童阅读行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数字阅读任务的增加、数字“百草园”的扩张与成年人阅读媒介功能的消解、儿童课外阅读与数字媒介使用的博弈。针对这些变化,应慎重甄别绘本的数字化方向,以绘本的创作规律出发,由技术工作者、儿童文学创作者、出版界聚合力量,为儿童阅读建设具有共识的数字环境,从而延伸绘本在知识代际传播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跨媒介阅读 儿童阅读 知识代际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媒体“可及性”实践的问题研究
11
作者 张琳 李德兵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5期29-32,共4页
【目的】互联互通时代,信息获取无障碍正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促进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平等享有资讯获取权,文章探讨媒体“可及性”的实践问题。【方法】本研究以历史和文献分析方法,探讨媒体在实施“可及性”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 【目的】互联互通时代,信息获取无障碍正逐渐受到社会的重视。为促进残障人士与非残障人士平等享有资讯获取权,文章探讨媒体“可及性”的实践问题。【方法】本研究以历史和文献分析方法,探讨媒体在实施“可及性”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特别是针对无障碍电影和短视频领域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揭示出互联网新媒体在提供“可及性”方面的不足,导致残障人士在信息获取方面的“鸿沟”日益扩大。鉴于此,建立新的“通路”变得尤为紧迫。【结果/结论】本研究致力于探讨缩小“数字鸿沟”的策略和方法,通过对电影行业和自媒体平台的深入分析,旨在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广泛的网络参与机会,使他们在信息获取方面能够平等享受到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无障碍 “可及性”实践 无障碍电影 数字鸿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绘本阅读的价值、文本选择与方法策略
12
作者 陈晖 黄凯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10,共7页
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下,倡导绘本阅读是推动儿童教育及儿童文学出版创作发展、营造书香社会的重要举措。绘本阅读对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发展多元智能、体验积极情感、理解多元文化有重要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其阅读效能。儿童绘本阅读... 在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下,倡导绘本阅读是推动儿童教育及儿童文学出版创作发展、营造书香社会的重要举措。绘本阅读对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发展多元智能、体验积极情感、理解多元文化有重要价值,能够充分发挥其阅读效能。儿童绘本阅读应当综合考虑读者年龄、作品质量和阅读场景,选择适合、精良和多样的文本,采用激发兴趣、讲读图文、策动讨论、设计活动、拓展迁移等方式,引导儿童关注并回应绘本阅读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本 儿童阅读 文本选择 全民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至上:践行“网格化-数字化”乡村治理创新路径
13
作者 黄楚新 陈伊高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的】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治,还需要重视数字媒介技术的嵌入,以期进一步协调理顺“乡村关系”“党政关系”“政经关系”“城乡关系”。【方法】在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阶段,媒介化治理与乡村治理融合并举,“网... 【目的】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共治,还需要重视数字媒介技术的嵌入,以期进一步协调理顺“乡村关系”“党政关系”“政经关系”“城乡关系”。【方法】在推进媒体融合纵深发展阶段,媒介化治理与乡村治理融合并举,“网格化-数字化”治理模式作为乡村治理体制机制的创新路径,赋予“枫桥经验”新时代独特内涵。【结果 /结论】数字媒介技术拓宽党建引领、政府引导、居民参与、社会进入的交互方式,加筑网络型的多元乡村治理模式,提升了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及公信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媒介化治理方式为“人民至上”的乡村治理理念架构保护层,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吸收广大群众诉求,创造乡村公共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化治理 乡村治理 网格化 数字化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背景下革命文物题材微纪录片故事性表达研究——以《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为例
14
作者 王晓旭 谢佳凝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8期17-22,共6页
【目的】《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是2022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300集系列微纪录片。本文聚焦于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故事性表达,从视听语言应用、人物角色塑造、情节与... 【目的】《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是2022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共同打造的300集系列微纪录片。本文聚焦于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故事性表达,从视听语言应用、人物角色塑造、情节与矛盾处理三方面入手,分析其如何有效传递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及其文化价值。【方法】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及新媒体传播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的互动性、即时性和广泛性特点,在重构红色记忆的同时,激活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结果】通过对该纪录片的系统性分析和深入性思考,本文指出其在增强历史认知、推进文化情感共鸣及促进文旅融合方面的重要作用,体现了历史题材纪实作品在真实性、艺术性、思想性及创新性方面的综合价值。【结论】系列微纪录片《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作为一部在新媒体环境下成功传播红色文化的微纪录片,其成功之处在于精准把握了新媒体的传播特性,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和丰富的视听语言,有效传递了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该作品不仅提升了公众的历史认知与文化素养,还促进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觉醒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为新时代下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烙印——革命文物的故事》 新媒体环境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推动下梗文化的风格变化——以“猫meme”短视频为例
15
作者 王萱 叶子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10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以猫meme为代表的梗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平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结果】平台通过训练算法,使猫meme实现破圈传播;通过在制作技术上“收编”,使其制作难度降低,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梗”的再创作中... 【目的】探讨以猫meme为代表的梗文化的演变过程中,平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方法】运用文献研究等方法。【结果】平台通过训练算法,使猫meme实现破圈传播;通过在制作技术上“收编”,使其制作难度降低,让更多用户参与进“梗”的再创作中;通过为用户提供场景,使猫meme作为参与式文化内容更加多样丰富,推动不同文化与新传播方式的交融。【结论】猫meme等梗文化得到青年与平台的青睐,让社会能透过一个又一个由“小猫”叙述展示的视频看到当下青年的社会情绪和文化心态。但作为亚文化,猫meme也不可避免地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在青年心中的地位,同时其符号的大量滥用也引发了“文化泡沫”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文化 平台 新媒体 亚文化 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AI对青年群体的情感供给影响研究
16
作者 张合斌 徐慧慧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10期17-21,共5页
【目的】数字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交关系不断淡化,并逐渐将情感投射于生成式AI,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亲密关系也逐渐演变为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在这一亲密关系下,生成式AI对青年群体提供的情感供给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方法... 【目的】数字时代,青年群体的社交关系不断淡化,并逐渐将情感投射于生成式AI,在人机交流的过程中亲密关系也逐渐演变为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在这一亲密关系下,生成式AI对青年群体提供的情感供给及其带来的伦理问题。【方法】通过观察生成式AI恋爱软件的AI恋人建构,并分析用户与生成式AI之间建立的自主生成式亲密关系。【结果】研究发现,生成式AI恋人通过情感的正向回馈、建构用户的理想恋人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青年群体的压力和孤独感,满足青年群体对亲密关系的需求。【结论】青年群体在使用生成式AI提供的情感陪伴的同时也面临个人隐私泄露、逃避厌弃现实亲密关系等可能出现的伦理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AI 青年 亲密关系 情感供给 伦理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媒介下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17
作者 董广 《中国传媒科技》 2024年第10期12-16,共5页
【目的】智能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已无法适应当下需要。探讨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下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现状... 【目的】智能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已无法适应当下需要。探讨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提升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青年学生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下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现状及高校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结论】智能媒介环境下,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发生了转向。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依赖程度较高、电影媒介批判能力不足,且存在电影媒介道德伦理与法律失范的风险。【结果】提升青年学生的电影媒介素养应加强智能媒介素养和媒介价值观教育,并构建一个良性的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生态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媒介 青年学生 电影媒介 人工智能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公共文化对新农村建设与管理的影响研究
18
作者 王莉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9期0180-0183,共4页
本文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揭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标准体系的策略。最后,希望通... 本文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足,揭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对农村文化建设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相应管理标准体系的策略。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能够实现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所得文献与同行业人员共享,望对行业的前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 农村文化 建设 新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共生传播的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政 剧静宜 谢胜旺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密切联系双向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增强二者的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具有在价值取向、理念、目标上高度一致性的价值共生,在物质、精神、制度载体上广泛... 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密切联系双向互动,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基因,增强二者的传播力影响力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课题。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具有在价值取向、理念、目标上高度一致性的价值共生,在物质、精神、制度载体上广泛交流和融合的载体共生,在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软实力上双向互动的动力共生等特点。红色文化与中华文明共生传播要寻找共同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坚定历史自信;要构建矩阵化的传播渠道,增强传播影响力;要创新场景化体验,提升传播受众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中华文明 共生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视域下儿童绘本阅读的游戏性体验及语用能力提升
20
作者 李静文 史金生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16,共6页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绘本阅读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儿童绘本阅读要驱动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进程,以多模态视角为切入点,坚持绘本阅读图文融合、行为配合、视听结合的阅读导向,坚持绘本阅读的游戏性体验方...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绘本阅读是培养儿童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儿童绘本阅读要驱动儿童语用能力的发展进程,以多模态视角为切入点,坚持绘本阅读图文融合、行为配合、视听结合的阅读导向,坚持绘本阅读的游戏性体验方式以及互文性叙事与对言性表达、立体性叙事与动画性表述、复调式叙事与多声性对话的语用能力提升路径,以更好地培养儿童的语言素养,发挥绘本阅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 绘本阅读 游戏性体验 语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