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 |
赵永铣
巴图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9
|
|
2
|
创意旅游视角下内蒙古草原非物质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研究——以蒙古族“男儿三艺”为例 |
宋河有
张冠群
长安
刘正鼎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3
|
|
3
|
北方草原文化南渐研究——以滇文化为中心 |
翟国强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4
|
草原生态文化与内蒙古生态功能区建设 |
姜明
侯丽清
|
《阴山学刊》
|
2007 |
3
|
|
5
|
传承草原文化 发展内蒙古文化产业 |
齐秀华
|
《理论研究》
|
2004 |
5
|
|
6
|
草原文化符号体系研究与建构 |
吴团英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7
|
论草原文化在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在第十四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主题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
白玉刚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8
|
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文化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
何天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9
|
北方草原文化融入中华多元一体文化的基本规律——中华文化格局由自在到自觉的运动轨迹透视 |
何天明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10
|
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特征阐释 |
刘春玲
|
《阴山学刊》
|
2019 |
1
|
|
11
|
草原文化精神内涵管窥——从蒙古族的那达慕谈起 |
陈改桃
|
《阴山学刊》
|
2008 |
8
|
|
12
|
北方草原文化区构架的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 |
何天明
|
《阴山学刊》
|
2006 |
2
|
|
13
|
宏观视野下对北方草原文化的理性思考——《中国北方草原古文化祭》读后 |
王绍东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4
|
新常态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
高北雄
|
《办公室业务》
|
2018 |
0 |
|
15
|
从历代边塞诗看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之关系 |
王素敏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6 |
0 |
|
16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文化建设战略意识——关于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的思考 |
何天明
|
《阴山学刊》
|
2004 |
0 |
|
17
|
进一步开创我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 |
高建民
|
《前进》
|
2008 |
0 |
|
18
|
科尔沁蒙古族民歌形成及研究现状探析 |
李姝
|
《音乐时空》
|
2013 |
0 |
|
19
|
内蒙古文化的视觉传播策略浅析 |
尹深
张丽萍
|
《前沿》
|
2013 |
3
|
|
20
|
浅谈蒙古族长调民歌的保护/继承与发展 |
黄淑梅
|
《管理观察》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