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政策效能提升--作用机理、现实困境和改革路径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文盛 申珊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13-23,共11页
作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促进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高效地花在正确的地方。本文基于过程与结果相统一视角,从财政政策绩效和财政治理能力维度解析财政... 作为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手段,预算绩效管理有助于促进财政政策更加精准和可持续,真正做到把有限的财政资金高效地花在正确的地方。本文基于过程与结果相统一视角,从财政政策绩效和财政治理能力维度解析财政政策效能的内涵和构成,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探讨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作用机理,厘清预算绩效管理与财政政策效能提升的内在关联。面对预算绩效管理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现实困境,应以理念强化、流程优化、要素支撑和公众参与为着力点,进一步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而为财政政策效能提质增效提供工具支持和路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算绩效管理 财政政策效能 总额财政纪律 配置有效性 运营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货币政策、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前程 杨德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7-68,共12页
笔者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规模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对于民营控股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 笔者考察了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以及货币政策对投资者情绪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3—2012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规模具有正向影响,而且对于民营控股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宽松度提高能够强化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并且这种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在民营企业中不存在。在投资效率方面,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过度投资具有正向影响,对投资不足具有负向影响,而且对于民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企业的影响;货币政策宽松度提高能够强化投资者情绪对企业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影响,并且这种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在民营企业中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投资者情绪 投资规模 投资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生产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和挤入效应——基于地区异质性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波 吕思锜 侯帅圻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基于三变量SVAR模型发现私人投资对全国和地区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响应存在偏倚;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与私人投资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由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生产性政府支出关于私人... 基于三变量SVAR模型发现私人投资对全国和地区的生产性政府支出响应存在偏倚;实证研究发现:不仅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与私人投资增长率的相关关系存在明显差异,而且,经由制度、能源资源约束和经济因素,生产性政府支出关于私人投资效应发挥的作用机制也呈现显著的结构性差异。在挤入效应组,经由财政分权、中央政府投资比重、一般公共预算中非税收入比重和经济发达水平,生产性政府支出都产生了减弱私人投资的挤入效应,生产性政府支出经由绿色发展和人均能源资源因素增强挤入效应;在挤出效应组,经由中央政府投资比重、财政透明度、绿色发展和经济发达水平,生产性政府支出缓解挤出效应,经由财政分权和所有制结构,生产性政府支出增强挤出效应。这意味着,应针对生产性政府支出挤入和挤出私人投资所在组对应的省份,采取差异化的制度调整优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政府支出 挤出效应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财政风险防范 被引量:1
4
作者 杜威 姚践 《地方财政研究》 2006年第2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财政风险防范 市场化程度 国家安全 国家财政 风险成因 财政安全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贾康 《地方财政研究》 2009年第9期4-5,共2页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采取了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了"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应着力采取措施优化积极财政政策,在总量扩张的同时,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机制转换,加强财政风险的防范。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优化 结构调整 财政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市财源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忠华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8,共4页
介绍了沈阳市财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财政支出压力大,收入构成不合理,营业税和增值税较高。分析了后续财源建设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提出了针对性措施,以实现经济和财源双赢。
关键词 沈阳市 财源建设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财政下的我国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锡田 《四川财政》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1,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财政投融资体制 政府采购制 财政预算 公共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产税税制改革的基本构想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联实 《上海会计》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财产税 税制改革 税收调节 增值税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会计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被引量:2
9
作者 毛用春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4-15,共2页
本文通过对原《企业会计制度》和《新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对比,提出了原《制度》的缺陷是企业任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根源,突出反映了《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 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 《新会计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财政监督的探讨性认识(一)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康 《审计与理财》 2007年第1期5-7,共3页
贾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财政学专家、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 贾康,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和财政学专家、财政部科研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财政部高级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税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债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广东商学院特聘教授,先后受前总理朱镕基,现总理温家宝之邀参与"中南海问策"。多年来,贾康著述颇丰,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大奖。为有助于大家探讨研究我国宏观财经运行状况及其规律,从2007年第1期起,本刊将开设"贾康财经观察"专栏,特请贾康教授将其在财经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逐一进行介绍,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监督 西南财经大学 北京市人民政府 中国税务学会 财政部科研所 福建省人民政府 评审委员会 著名经济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期的财政政策导向
11
作者 曲永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30,共3页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而选择确定的财政行为的基本准则。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 财政政策是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目标而选择确定的财政行为的基本准则。它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以及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干预、调节职能,不仅直接影响国有经济,对非国有经济也有着同样直接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这一时期的财政政策,确定适宜的财政目标,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经济转轨期 公债政策 经济波动 宏观经济调控 财政支出政策 国家财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预算外资金 中央与地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财政支出中的监督机制
12
作者 宋明惠 韩云珍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6-47,共2页
对财政支出的监督是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财政支出的效益。我国财政支出中的监督职能一直是财政支出中的薄弱环节,文章分析了财政支出中监督机制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提出了强化财政支出监督的对策。
关键词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财政支出 财政监督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库制度改革与财政、银行关系重塑
13
作者 梁宝柱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0,共4页
国库制度改革与财政、银行关系重塑文/梁宝柱本文从分析我国国库制度与财、银关系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改革国库制度和理顺财、银关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从改革国库制度入手、理顺财银关系的比较方案。国家金库是连接财政与银行关系的... 国库制度改革与财政、银行关系重塑文/梁宝柱本文从分析我国国库制度与财、银关系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改革国库制度和理顺财、银关系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从改革国库制度入手、理顺财银关系的比较方案。国家金库是连接财政与银行关系的直接要素。国家银行受托代理国家财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库制度改革 财政与银行关系 银关系 财政金库 委托金库制 银行信贷资金 财政信用 行政事业单位 代理国库 货币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财政赤字的性质及成因
14
作者 张志超 《开放导报》 1996年第10期26-29,共4页
1983-1993年(1985年除外),我国出现财政赤字,它在规模上受政府财政信用影响和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以内。目前,我国政府利用政府信用理性地使用社会私人资金来维持一种扩张性财政,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其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我... 1983-1993年(1985年除外),我国出现财政赤字,它在规模上受政府财政信用影响和控制,在安全警戒线以内。目前,我国政府利用政府信用理性地使用社会私人资金来维持一种扩张性财政,既是可能的又是必要的。其最重要的理由之一就是我国政府必须积极参与、调控、管理国民经济增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赤字规模 财政政策 税收收入 财政信用 政府信用 政府开支 生产性投资 经济社会 货币供给 政府债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扩张、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基于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15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53,共12页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 基于2003~2013年26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城市扩张、财政分权及其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城市人口密度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降低了环境污染,以建成区面积衡量的城市扩张显著加重了环境污染;随着财政分权度的提高,人口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改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空间城市化对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仍表现较强的持续性;随着人口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财政分权由加剧环境污染向遏制环境污染方向转变,而在空间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财政分权与环境污染均保持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扩张 人口城市化 空间城市化 财政分权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新思路
16
作者 徐焕东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4年第11期6-10,共5页
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新思路徐焕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最终建立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理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必然面临一系列重大变化。政府部门和财政工作者,都必须适应... 市场经济条件下理财新思路徐焕东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并最终建立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理财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必然面临一系列重大变化。政府部门和财政工作者,都必须适应这种变化,重新认识财政分配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理财 财政管理 财政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算会计确认基础与财政风险防范
17
作者 池昭梅 《财会月刊(中)》 2010年第4期38-39,共2页
财政风险对一国的政治、经济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表现形式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会使债务的确认、记录和报告过程产生较大差异。本文认为,权责发生制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更能及时识别和防范... 财政风险对一国的政治、经济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其表现形式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采用不同的会计确认基础,会使债务的确认、记录和报告过程产生较大差异。本文认为,权责发生制相对于收付实现制而言,更能及时识别和防范财政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风险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财政监督效率的思考
18
作者 赵晓宏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 2004年第8期43-44,32,共3页
目前.财政监督工作从监督的范围、监督的方式方法、监督的效果等方面来看,其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财政监督还缺乏权威性、及时性与有效性,效率和效益不高,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振兴财政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 财政监督工作 监督效率 监督方式 监督范围 财政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稳妥推进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19
作者 谢长安 《福建财会》 2002年第4期7-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 国库管理制度 财政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区域补偿政策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龚霄侠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2-76,共5页
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过程中,西部大部分国土被划分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产生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矛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西部地区"不开发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扩展"... 在推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过程中,西部大部分国土被划分为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产生了"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内在矛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实现西部地区"不开发的发展"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从扩展"区域补偿"这一概念入手,阐述了区域补偿机制,并提出区域补偿政策及保障措施,对完善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分类政策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补偿机制 区域补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