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1950—1957年新疆的现代工业建设
- 1
-
-
作者
王利中
岳珑
-
机构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
西北大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开发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0-55,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西北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1ZDXM790012)的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1950—1957年,在中央的扶持下,新疆地方政府和新疆军区通过制定一系列工业发展规划,率领新疆军民开展了工业化建设,兴办了一批现代工矿企业。通过这些工业建设活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且为新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稳固的基础,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建设经验。
-
关键词
新疆
工业建设
人民解放军
-
分类号
F429.4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汉代新疆的手工业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马国荣
-
机构
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1,共8页
-
文摘
汉代新疆是地方手工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之一。手工业门类齐全,产 品种类繁多,生产技术达到了较高的水平。陶器造形优美,制作精细。金属冶炼以铁、铜 为主,使用了先进的鼓风装置,产品对新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毛纺织业更 具地方特色,人们不但会织毛布,而且还掌握了染色、提花、刺绣等高难度的技术。木 器、玉器、棉织、酿酒、蚕桑、编织等也颇具规模,在新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亦占 有重要地位。
-
关键词
汉代
新疆
手工业
制陶业
金融冶炼
毛纺织业
-
分类号
F429.4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429.03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吐鲁番文书中的“酢”、“苦酒”与葡萄酒的种类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习刚
-
机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75,共12页
-
文摘
吐鲁番文书中"酢"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葡萄酢或者说葡萄酒;二是指醋。唐西州时期,酢就是指醋,出现了葡萄醋。古代吐鲁番地区的葡萄酒包括酒、酢、苦酒三种,其中酒是一种甜型红葡萄酒,酢是一种干型红葡萄酒,苦酒是一种干型白葡萄酒或桃红葡萄酒。高昌国时期,酢与酒并用或连用,都是指葡萄酒,酢酒是酢与酒,不是指醋;它们都可作为葡萄园租酒,两者区别不大。浆、苦酒、酒、酢四者,价格递增。自高昌时期,中原地区谷物酒中的"麴糵"技术已在三种酒中得到应用。尽管从文书中看,谷物加工产品酢在经济生活中的存在很有限,但也表明谷物加工产品及加工技术在古代吐鲁番地区的存在与影响,特别是在文化上的深远影响。古代吐鲁番地区借用中原名词"酒"、"酢"、"苦酒"来表述不同种类的葡萄酒,就是其写照,这也反映出古代中原西域间文化的交流。
-
关键词
吐鲁番文书
酢
苦酒
葡萄酒
葡萄加工
高昌
-
分类号
F429.4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人口流动与乾嘉时期新疆煤矿业的兴起和发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贾建飞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52,140,共8页
-
文摘
清朝统一新疆之后,随着新疆城乡建设的发展和内地人口向新疆的不断流动,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的煤矿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不仅方便了新疆各族军民的生产生活,而且对于新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根据清代满、汉档案,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献,以内地人的活动为中心,对乾嘉时期新疆煤矿业的兴起和发展予以了论述。
-
关键词
煤矿
人口流动
内地民人
经济开发
乾嘉时期
-
Keywords
coal mine
movement of population
inlander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eriod of Qianlong and Jiaqing Emperors' reign[HJ100x]
-
分类号
F429.45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