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
1
作者 刘承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4-25,共12页
庭院经济作为一种乡村产业形态,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途径,对赋能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意义重大。从生成逻辑看:庭院经济自身优势契合脱贫地区... 庭院经济作为一种乡村产业形态,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新动能。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途径,对赋能脱贫地区乡村产业振兴意义重大。从生成逻辑看:庭院经济自身优势契合脱贫地区发展要求;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政策引领庭院经济发展;脱贫地区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支持庭院经济发展;脱贫地区结对帮扶利益联结带动庭院经济发展;脱贫地区通信畅通、网络普及支撑庭院经济发展。从内在机理看:庭院经济盘活资源资产,为乡村产业振兴增添动力;降低生产成本,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助力;升级产业结构,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力量;促进业态融合,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扩大经营规模,为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基础。从实践路径看:坚持和加强党对脱贫地区庭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面领导;引导农民积极融入市场经济体系,强化产品产销对接;充分发挥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制定多层合理规划;多业态多模式跨界融合协同发展,逐步扩大经营规模;强化现代信息技术支撑,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庭院经济 高质量发展 脱贫地区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道德风险分析及控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中义 刘淑贤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66,共5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参合农民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费和定点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行为,新农合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参合农民的理性经济人特性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特殊性,为保持新农合制度的稳定性,实现其可持续发...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道德风险主要表现在参合农民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费和定点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行为,新农合中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参合农民的理性经济人特性和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特殊性,为保持新农合制度的稳定性,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其中的道德风险采取控制措施:要加大宣传,引导参合农民合理就医;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和对定点医疗机构评价机制;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付费方式;加强管理和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道德风险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以南宁市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龚维玲 李宏明 文晴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4-37,共4页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南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管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同为西部省会城市的西安、昆明、成都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这就需要结合地方实际,从运行机制、资金... 近年来,党和政府一直把发展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作为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南宁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尽管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同为西部省会城市的西安、昆明、成都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这就需要结合地方实际,从运行机制、资金监管、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等软、硬件方面破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和完善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南宁市 发展和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O扶贫项目中的管理问题对实施效果的影响——对宁夏泾源项目的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杜旻 《开发研究》 CSSCI 2006年第6期19-22,共4页
在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活动中,NGO组织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通过推动经济、教育、卫生、性别意识以及社区能力的发展,NGO组织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素质、改善社区自我发展能... 在中国的扶贫开发战略活动中,NGO组织积极地开展了一系列扶贫开发项目,通过推动经济、教育、卫生、性别意识以及社区能力的发展,NGO组织在农村地区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农民素质、改善社区自我发展能力等方面。文章根据某国际救援NGO组织———W组织在宁夏泾源县的扶贫项目的开展情况,探讨项目在地区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和突出问题,并对影响项目实施效果的管理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包括项目受益人群的选择与确定、所选项目与当地的外部环境相协调的协调性以及项目选择的宗旨与方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GO 扶贫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的反贫困实践——以新疆南疆地区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曾和平 《新疆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2期7-16,146,共11页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新疆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2020年,新疆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南疆四地州将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区域性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具有中国背景、中国特色、新疆...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使新疆社会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2020年,新疆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南疆四地州将在现行标准下实现区域性整体消除绝对贫困。具有中国背景、中国特色、新疆特点的反贫困实践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凝结着融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是最为重要的内核动力。实践证明,强大的民族精神、有凝聚力的主流意识形态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也是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动力所在、潜力所在、特色所在。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及其凝聚力更好地转化为反贫困的治理效能是时代、人民、国家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度贫困问题 新疆特点 反贫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