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0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
1
作者 史富文 刘大同 赵彬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7期96-101,共6页
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包含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监测和后评价的流程和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总结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与评价、后评价目前在国内应用中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 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包含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监测和后评价的流程和内容。通过调查研究和经验总结,总结项目事前评估、事中监测与评价、后评价目前在国内应用中分别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体系。以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采用逻辑框架法、项目绩效评价、综合指标体系评价法等一级评价方法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可为各行业的政府投资项目建立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后评价 逻辑框架法 公共租赁住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作者 赵国华 赵芮熙 郭静 《经济师》 2024年第9期268-268,270,共2页
数智经济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包括:国贸人才的供需错配,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挑战。在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应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 数智经济对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包括:国贸人才的供需错配,跨学科资源整合不足,产教深度融合的全新培养模式对传统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挑战。在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应包括“英语语言能力+企业管理能力+通识技术能力+数据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等能力。数智经济时代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包含: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重构国贸课程体系、创新国贸教学方式、建设智能教育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经济 国贸专业 培养模式 学科交叉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多重属性建构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
作者 李姗姗 孙久文 胡安俊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60,共11页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 基础设施建设是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面临新的现实挑战,需要进一步厘清基础设施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在区分基础设施的政策属性、资本属性和产业属性基础上,从国家尺度、区域尺度和地方尺度进行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塑造空间发展格局具有差异化效应,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无形资本的积累和崛起,带来了区域发展路径的分异和区域发展能力的差距。因此,以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区域间合作方式,以无形资本培育缩小区域间发展能力差距,以多维政策协调统筹空间发展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政策属性 资本属性 无形资本 区域经济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与高管薪酬--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4
作者 强永昌 杨洪爱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基于2003—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FDI流入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化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控制同时期其他政策影响以及遗漏变量问题后依然稳健。此... 基于2003—2021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从FDI流入的角度实证检验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化显著提高了高管薪酬。该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控制同时期其他政策影响以及遗漏变量问题后依然稳健。此外,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全球化主要通过公司治理中的独立董事治理影响高管薪酬,市场机制的作用有限。拓展性研究还发现,全球化对高管薪酬的作用表现出异质性。全球化在非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中具有更大的影响。相较于普通高管,权力型高管在全球化中受益更多,这意味着随着全球化的进展,企业内部高管之间的不平等在加剧。本文的发现提供了全球化对高管薪酬具有积极影响的中国证据,有助于丰富国际贸易与顶端收入分配领域的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高管薪酬 市场渠道 非市场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传统餐饮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
5
作者 刘文燕 高齐圣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148,共7页
为明确传统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从源头上找到治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利用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将故障树模型转化成贝叶斯网络,利用实例数据进行结... 为明确传统餐饮业食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因素,从源头上找到治理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通过构建故障树模型进行风险因素识别,利用故障树的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对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其次将故障树模型转化成贝叶斯网络,利用实例数据进行结构学习和参数学习;利用BN的双向推理能力进行定量分析,最终从餐饮经营者的角度给出各类型问题的敏感因素。结果表明:人员管理发生问题的概率最大;培训不足是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贝叶斯网络 故障树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教学改革
6
作者 马清清 《经济师》 2024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到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的教学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以满足新的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
关键词 “双碳” 《建筑工程经济》教学改革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基础设施的贸易影响——基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国家的分析
7
作者 刘帷韬 秦一博 +1 位作者 熊超 高琦 《生产力研究》 2024年第9期24-29,共6页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符合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也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选取2006—2020年“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既符合全球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也为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本文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选取2006—2020年“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2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经济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性基础设施中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对一国贸易产生略微的负效应,而铁路和航空基础设施因国家的不同禀赋而有差别,通信基础设施则有利于扩大国家贸易额。教育、科研、医疗、环保类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贸易影响均不明显。基于各类基础设施的贸易影响差异,各国应当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各种社会性基础设施对经济影响的滞后性,使各类基础设施之间取长补短,高效促进本国贸易和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基础设施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滞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城市性发展差异的BP神经网络测定 被引量:22
8
作者 余华 张小林 +2 位作者 黄飞飞 崔开俊 王丽莉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2,49,共6页
本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来评价2005年江苏省县域城市性,将52个县域城市性综合评价值分为5级。通过对频数分布特征及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和最大与最小系数的分析,表明江苏省县域城市性空间... 本文运用人工神经网络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构建BP神经网络来评价2005年江苏省县域城市性,将52个县域城市性综合评价值分为5级。通过对频数分布特征及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威廉森系数和最大与最小系数的分析,表明江苏省县域城市性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三个特征:①从南向北呈现梯度递减的格局;②呈正偏态分布,第三、第四级别的县市比例略大;③三大区域内部差异呈现从南向北递增的趋势。通过Spearman's rho相关分析表明,对城市性影响最大的是经济增长水平,它是提高城市性的强大动力;与城市性相关性最大的因子为X1、X4、X11和X16;因子X3和X12与城市性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县域城市性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影响因素层次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尹贻林 赵华 严玲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5-178,共4页
文章梳理了影响风险分担的具体因素,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了风险分担的影响因子;在两轮Delphi专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影响因子所包含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ISM方法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影响... 文章梳理了影响风险分担的具体因素,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采集数据,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了风险分担的影响因子;在两轮Delphi专家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影响因子所包含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ISM方法构建了工程项目风险分担影响因素的递阶结构模型揭示了风险分担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对于工程项目风险分担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探索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 风险分担 影响因素 I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共享在建筑供应链决策中的价值测度 被引量:11
10
作者 薛小龙 王要武 沈岐平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32-138,共7页
科学测度信息共享在建筑供应链决策中的价值,对提高承包商的运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传统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的研究思路,结合建筑供应链管理实践,建立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测度模型。以总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为... 科学测度信息共享在建筑供应链决策中的价值,对提高承包商的运作绩效具有重要意义。借鉴传统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分析的研究思路,结合建筑供应链管理实践,建立建筑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测度模型。以总承包商和材料设备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为例,建立供应商是否同总承包商共享供货信息对总承包商的服务水平和库存成本的影响的信息共享价值测度模型;以钢筋的采购管理为例,对该模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共享信息可以提高总承包商的服务水平,降低总库存成本;供应商服务水平越低、供货提前期越大,信息共享对总承包服务水平和总库存成本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 信息价值 建筑供应链 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工程项目交付方式与项目绩效研究综述 被引量:14
11
作者 丁继勇 王卓甫 +1 位作者 Chimay Anumba 王道冠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44,共14页
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关键成功因素之一,项目交付方式(Project Delivery Method,PDM)对最终项目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20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近几年逐渐引起中国工程界和... 作为建设工程项目关键成功因素之一,项目交付方式(Project Delivery Method,PDM)对最终项目绩效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因而成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一个关键科学问题,20多年来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领域,近几年逐渐引起中国工程界和学术界的重视。在梳理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比较学者们对PDM的不同界定和不同分类方法;回顾项目绩效的度量指标、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进而重点对不同PDM下工程项目绩效比较,以及PDM选择或设计/创新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通过文献综合分析,探讨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交付方式 项目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建设工程的新型管理模式——项目总控 被引量:22
12
作者 贾广社 高欣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建设工程 项目管理 管理模式 项目总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体特征的工程腐败规律实证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乐云 张兵 +1 位作者 李永奎 单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95-99,共5页
针对工程腐败问题,2009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筛选此次治理行动中曝光的145例腐败案例,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工程腐败分为3种典型腐败模式,得出第三类工程腐败模式是具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特色的工程... 针对工程腐败问题,2009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为期两年的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筛选此次治理行动中曝光的145例腐败案例,通过聚类分析将我国工程腐败分为3种典型腐败模式,得出第三类工程腐败模式是具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特色的工程腐败类型。在此基础上,对3类工程腐败模式进行判别分析,通过构建判别函数并进行判别交互验证,发现领导权类型、职务级别、区域和涉案金额4个变量决定腐败类型,并进一步通过分类和判断函数对每种腐败特征进行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腐败 典型模式 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基础设施类PPP项目利益相关方关系网络研究——以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为例 被引量:8
14
作者 乐云 林洪波 +1 位作者 阚洪生 张亚峰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193,共5页
文章针对重大基础设施类PPP项目,以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为例,从关系治理视角出发界定了该类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并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阶段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利益相关方的动态关系网络,计算网络的密度、... 文章针对重大基础设施类PPP项目,以郑州轨道交通3号线项目为例,从关系治理视角出发界定了该类项目的利益相关方,并结合全生命周期理论对不同阶段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利益相关方的动态关系网络,计算网络的密度、中心势等指标,分析各节点对应的组织权力和关系的动态变化特征。在总结研究结论基础上给出了管理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基础设施 PPP项目 利益相关方 复杂网络 全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及演化分析——基于开发—探索模式的视角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鑫 王元地 +1 位作者 金珺 陈劲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1-68,共8页
基于企业层面的开发—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这种模式划分可以与政策以及政策工具更紧密地连接.采用1986—2011年中国省级专利数据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开发型、探索型和... 基于企业层面的开发—探索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划分,这种模式划分可以与政策以及政策工具更紧密地连接.采用1986—2011年中国省级专利数据对我国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存在开发型、探索型和混合型3种区域创新体系模式,当前我国开发型模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内陆地区,探索型模式主要分布在沿海发达省市,其余部分为混合型模式.本文新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划分对区域创新体系发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创新体系 开发-探索 模式 演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T项目中的政府保证及其适用范围辨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左廷亮 赵立力 唐智慧 《软科学》 CSSCI 2008年第1期78-82,共5页
对一些相对重要的政府保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这些保证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明确了这些保证可能给政府和项目公司双方带来的利弊。
关键词 BOT 政府保证 适用范围 项目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厚实、制度空间与区域发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魏成 陈烈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7-72,共6页
19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愈来愈多地开始倾向于用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回顾了西方制度取向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背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探讨制度厚实和制度空间的理念及其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西方制度... 1990年代以来,经济地理学愈来愈多地开始倾向于用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来解释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回顾了西方制度取向经济地理学的理论背景及其主要研究内容,并在探讨制度厚实和制度空间的理念及其与区域发展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西方制度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发现及其不足。本文认为,对于制度转型时期的大国—中国而言,倘能将包涵尺度特征与制度套叠变化的制度空间理念纳入到大规模制度变迁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框架中,将有助于深化对中国区域空间差异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地理学 制度厚实 制度空间 嵌入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建设的风险管理及其分析方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阎长俊 栾世红 +1 位作者 田宇 赵清和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5年第4期417-420,共4页
目的为了改进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逻辑框架和项目风险量化分析的数学模型.方法以风险管理过程的逻辑框架为基础,应用模糊逻辑技术和概率分析方法,论述了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量化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程序、特点... 目的为了改进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逻辑框架和项目风险量化分析的数学模型.方法以风险管理过程的逻辑框架为基础,应用模糊逻辑技术和概率分析方法,论述了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和风险量化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程序、特点和局限性.结果根据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建设项目合同风险的概率分析方法,通过实例计算,说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并将该模型与风险分析的模糊逻辑技术作了比较分析.结论项目合同风险的概率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简明实用,适用范围广泛,便于修正并避免了繁琐的数学计算,影响风险量化分析结果的关键因素是获得比较符合实际的主观概率.该模型可以为改进我国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建设项目的科学决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 建设 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量化分析 模糊逻辑 概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项目不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金雪军 刘春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项目 不可行性研究 风险 厂址选择 关键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型技术”生成机制与培育体制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易先忠 彭炳忠 周超 《科学决策》 2010年第5期73-79,共7页
"两型技术"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与传统技术不同,"两型技术"由于其内涵不同,从而决定了其生成机制和培育体制的特殊性。本文根据"两型技术"特有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两型技术&qu... "两型技术"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技术支撑。与传统技术不同,"两型技术"由于其内涵不同,从而决定了其生成机制和培育体制的特殊性。本文根据"两型技术"特有的内涵与特征,分析了"两型技术"供给和需求生成机理,并根据其生成机理构建了"两型技术"的政策环境保障体制、需求培育体制、供给能力培育体制及其推广与运用体制,以保障"两型技术"的生成机制得以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型技术 两型社会 体制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