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建华
陈晓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4-40,共7页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民事再审程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从完善再审程序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革。但从再审程序的制约机制看,这不是治本之方。再审程序的制约可分为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前者指再审程序发动事由的限定性和再审事由审查...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民事再审程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从完善再审程序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革。但从再审程序的制约机制看,这不是治本之方。再审程序的制约可分为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前者指再审程序发动事由的限定性和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的法定化,后者指审级制度的合理化。我国再审程序的改革应当走整体性改革思路,即从程序自我整合的规律出发,将审级制度改革和再审事由法定化改革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再审程序
内部制约
外部制约
整体性
改革
审级制度
诉讼效益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事执行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长国
朱淼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
重构民事执行程序可以尝试以当事人主义为基点。要突出三个基本理念:遵循司法被动原则,强化当事人申请义务;遵循程序公正原则,强化当事人举证义务;遵循司法自治原则,强化当事人处分权。同时在构建新程序框架过程中还应注意执行权定位、...
重构民事执行程序可以尝试以当事人主义为基点。要突出三个基本理念:遵循司法被动原则,强化当事人申请义务;遵循程序公正原则,强化当事人举证义务;遵循司法自治原则,强化当事人处分权。同时在构建新程序框架过程中还应注意执行权定位、体现程序正义并凸现其独立的内在价值以及执行工作的最佳平衡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执行程序
当事人
申请义务
举证义务
处分权
程序公正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现行民事第二审程序之不足及改进
3
作者
高辉
《经济与法》
199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民事诉讼
第二审程序
诉讼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4
作者
薛叶兴
李陈青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本文从民事上诉制度理念基础——公正与效益入手,指出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构想。本文主张改革我国现行的民事上诉制度,应当适当扩大裁定的上诉范围,对上诉的条件做出必要限制,同时构...
本文从民事上诉制度理念基础——公正与效益入手,指出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构想。本文主张改革我国现行的民事上诉制度,应当适当扩大裁定的上诉范围,对上诉的条件做出必要限制,同时构建以二审终审制为基础,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制和三审终审制为补充的多元化审级制度,并应当严格限定再审程序的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上诉制度
弊端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建林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8-71,共4页
在 1 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已不适应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应建设更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 ,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犯罪
完善
中国
符合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
作者
周刚
《中国电子商务》
2010年第9期304-304,共1页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以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本文拟从一般制度...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以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本文拟从一般制度设计入手,对完善我国执行救济相关制度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
异议之诉
制度完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当事人不履行自动执行和解协议能否起诉
7
作者
徐纯科
《当代审判》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企业因联营合同纠纷一案,于1996年6月6日经人民法院调解审结,调解书规定:被告应给付原告联营结算款本金、利息、审计费、案件受理费共计522764元。该调解书生效后,原告遂与被告就该调解书的执行签订了以物顶债协...
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企业因联营合同纠纷一案,于1996年6月6日经人民法院调解审结,调解书规定:被告应给付原告联营结算款本金、利息、审计费、案件受理费共计522764元。该调解书生效后,原告遂与被告就该调解书的执行签订了以物顶债协议书一份。被告以三套住房和两辆车折抵全部执行款。协议注明两车手续完备,在交接后1997年1月1日前办理完过户手续,双方无其他争议。因此,原告没向法院申请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解协议
义务履行
当事人
联营合同纠纷案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执行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杨柏林
金海洲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0-34,共5页
解决程序问题是实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如出庭检察人员的法律称谓、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实体当事人参加诉讼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否则,检察院即使被赋予提起诉讼的...
解决程序问题是实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如出庭检察人员的法律称谓、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实体当事人参加诉讼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否则,检察院即使被赋予提起诉讼的权力,在实践中也难以顺利行使或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院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诉讼权利
程序问题
检察人员
当事人
检察机关
社会公共利益
公诉人
提起诉讼
原文传递
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检讨与建议(下)
9
作者
陈迎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5,共5页
中国在 1 996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 ,在价值观和具体制度中对刑事审判程序作了较大改革。但在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几年中依然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刑事一审程序审判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从审判委员会的改革、陪审...
中国在 1 996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 ,在价值观和具体制度中对刑事审判程序作了较大改革。但在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几年中依然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刑事一审程序审判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从审判委员会的改革、陪审制度的存废、证据开示制度的确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法官的庭外调查权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检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学理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刑事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法
审判委员会
陪审制度
证据开示制度
证人出庭作证
庭外调查权
法官
检讨
原文传递
论改革审判方式的原则与目标
10
作者
吴庆宝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改革审判方式
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
各方当事人
经济纠纷案件
审判工作
当事人举证
审判方式改革
开庭审理
庭审方式
原文传递
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投资股权的强制执行
被引量:
1
11
作者
贺强兴
张一鸿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合营企业
被执行人
人民法院
投资股权
强制转让
股权价值
中外合资
合作企业
民事裁定
转让股权
原文传递
题名
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
被引量:
2
1
作者
肖建华
陈晓莉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中心
出处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4-40,共7页
文摘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民事再审程序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批判,主张从完善再审程序规范等方面进行改革。但从再审程序的制约机制看,这不是治本之方。再审程序的制约可分为内部制约和外部制约,前者指再审程序发动事由的限定性和再审事由审查程序的法定化,后者指审级制度的合理化。我国再审程序的改革应当走整体性改革思路,即从程序自我整合的规律出发,将审级制度改革和再审事由法定化改革结合起来。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再审程序
内部制约
外部制约
整体性
改革
审级制度
诉讼效益原则
Keywords
civil procedure act
retrial procedure
internal rest riciton
external restricition
分类号
D925.118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事执行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
1
2
作者
唐长国
朱淼蛟
机构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浙江绍兴中院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36-39,共4页
文摘
重构民事执行程序可以尝试以当事人主义为基点。要突出三个基本理念:遵循司法被动原则,强化当事人申请义务;遵循程序公正原则,强化当事人举证义务;遵循司法自治原则,强化当事人处分权。同时在构建新程序框架过程中还应注意执行权定位、体现程序正义并凸现其独立的内在价值以及执行工作的最佳平衡点问题。
关键词
民事诉讼法
执行程序
当事人
申请义务
举证义务
处分权
程序公正原则
Keywords
execution procedure
party
duty of application
duty of proof
right of disposition
分类号
D925.118.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现行民事第二审程序之不足及改进
3
作者
高辉
出处
《经济与法》
199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民事诉讼
第二审程序
诉讼程序
分类号
D925.118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4
作者
薛叶兴
李陈青
机构
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法院
福建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57-59,共3页
文摘
本文从民事上诉制度理念基础——公正与效益入手,指出我国现行民事上诉制度存在的弊端,并进一步提出了改革我国民事上诉制度的构想。本文主张改革我国现行的民事上诉制度,应当适当扩大裁定的上诉范围,对上诉的条件做出必要限制,同时构建以二审终审制为基础,以有条件的一审终审制和三审终审制为补充的多元化审级制度,并应当严格限定再审程序的适用。
关键词
民事上诉制度
弊端
重构
分类号
D925.118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思考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建林
机构
杭州商学院
出处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68-71,共4页
文摘
在 1 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已不适应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需要。应建设更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和未成年人犯罪特点的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 ,以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
关键词
刑事审判程序
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被告人
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犯罪
完善
中国
符合
适应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D925.118.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6
作者
周刚
机构
南昌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电子商务》
2010年第9期304-304,共1页
文摘
民事执行救济是矫正执行程序中存在的违法或不当行为,以维护执行当事人以及案外人合法权益,进而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由于立法的不完善以及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还非常薄弱。本文拟从一般制度设计入手,对完善我国执行救济相关制度提一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
执行救济
执行异议
异议之诉
制度完善
分类号
D925.118.34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当事人不履行自动执行和解协议能否起诉
7
作者
徐纯科
出处
《当代审判》
2003年第3期47-48,共2页
文摘
原告甲公司与被告乙企业因联营合同纠纷一案,于1996年6月6日经人民法院调解审结,调解书规定:被告应给付原告联营结算款本金、利息、审计费、案件受理费共计522764元。该调解书生效后,原告遂与被告就该调解书的执行签订了以物顶债协议书一份。被告以三套住房和两辆车折抵全部执行款。协议注明两车手续完备,在交接后1997年1月1日前办理完过户手续,双方无其他争议。因此,原告没向法院申请执行。
关键词
和解协议
义务履行
当事人
联营合同纠纷案
民事诉讼法
司法解释
执行程序
分类号
D925.118.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初探
被引量:
9
8
作者
杨柏林
金海洲
机构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出处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8年第4期30-34,共5页
文摘
解决程序问题是实现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关键问题。如出庭检察人员的法律称谓、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义务和实体当事人参加诉讼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程序问题都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否则,检察院即使被赋予提起诉讼的权力,在实践中也难以顺利行使或者形...
关键词
检察院
民事诉讼检察监督
诉讼权利
程序问题
检察人员
当事人
检察机关
社会公共利益
公诉人
提起诉讼
分类号
D926.3 [政治法律—法学]
D925.118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检讨与建议(下)
9
作者
陈迎新
机构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01-205,共5页
文摘
中国在 1 996年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订 ,在价值观和具体制度中对刑事审判程序作了较大改革。但在刑事诉讼法实施的几年中依然暴露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刑事一审程序审判阶段中存在的主要缺陷和不足 ,从审判委员会的改革、陪审制度的存废、证据开示制度的确立、证人出庭作证问题、法官的庭外调查权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检讨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和学理上的建议。
关键词
中国
刑事审判程序
刑事诉讼法
审判委员会
陪审制度
证据开示制度
证人出庭作证
庭外调查权
法官
检讨
分类号
D925.118.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改革审判方式的原则与目标
10
作者
吴庆宝
机构
最高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5-27,共3页
关键词
改革审判方式
合议庭
民事诉讼法
各方当事人
经济纠纷案件
审判工作
当事人举证
审判方式改革
开庭审理
庭审方式
分类号
D925.118.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投资股权的强制执行
被引量:
1
11
作者
贺强兴
张一鸿
机构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江苏省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出处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合营企业
被执行人
人民法院
投资股权
强制转让
股权价值
中外合资
合作企业
民事裁定
转让股权
分类号
D925.118.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
肖建华
陈晓莉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民事执行程序重构的理性思考
唐长国
朱淼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现行民事第二审程序之不足及改进
高辉
《经济与法》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我国民事上诉制度之重构
薛叶兴
李陈青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程序的思考
王建林
《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周刚
《中国电子商务》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对当事人不履行自动执行和解协议能否起诉
徐纯科
《当代审判》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检察院提起民事诉讼的若干程序问题初探
杨柏林
金海洲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1998
9
原文传递
9
中国刑事审判程序的检讨与建议(下)
陈迎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0
原文传递
10
论改革审判方式的原则与目标
吴庆宝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
0
原文传递
11
对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投资股权的强制执行
贺强兴
张一鸿
《人民司法》
北大核心
1999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