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8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特征与前景
1
作者 王新影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70-86,154,共18页
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不断调整演进,经历了重塑、深化和战略升级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整体来看,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呈现出延续性与阶段性兼具、双边与多边并进的特点,并受到美国与域内外大国关系发... 作为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东南亚政策不断调整演进,经历了重塑、深化和战略升级三个主要发展阶段。整体来看,美国的东南亚政策演进呈现出延续性与阶段性兼具、双边与多边并进的特点,并受到美国与域内外大国关系发展变化的直接影响,具有明显的针对第三方的政策指向性。受制于其全球战略调整以及地区和国际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尤其是服务于制华遏华战略意图的需要,美国将依托“印太战略”框架,从战略布局、议题设置、机制平台等方面强化其东南亚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东南亚 “印太战略” 中国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华竞争背景下新加坡平衡外交的发展解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传剑 刘晓健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45-69,153,共26页
在美国对华竞争背景下,新加坡平衡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对美外交以寻求支持为重点,提高对美合作的主动性;对华外交以增进互信为重点,坚持理性务实的主基调;地区外交则以“再平衡”为重点,意在影响和塑造中美关系的走向。对新加坡来... 在美国对华竞争背景下,新加坡平衡外交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对美外交以寻求支持为重点,提高对美合作的主动性;对华外交以增进互信为重点,坚持理性务实的主基调;地区外交则以“再平衡”为重点,意在影响和塑造中美关系的走向。对新加坡来说,这些发展既是提升战略自主程度、追求“小国大外交”的需要,也是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还是塑造大国间竞合关系、维持地区均势格局的需要。不过,与美国的深度伙伴关系、实用主义的政策逻辑以及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新加坡平衡外交政策的发展。对此,中国应持理性态度,并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予以积极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平衡外交 中美关系 战略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缘政治视域下美国对东南亚安全政策:历史演进与现实动向 被引量:1
3
作者 廖梦琦 吴金平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5-92,154,共19页
东南亚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国际贸易周转流通的走廊。由于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使其在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二战以来,美国的东南亚安全政策在不同阶段为应对不同的战略威... 东南亚是连接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国际贸易周转流通的走廊。由于东南亚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关键,使其在美国的亚太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自二战以来,美国的东南亚安全政策在不同阶段为应对不同的战略威胁存在相应的政策调整,但始终围绕以维护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展开。目前,为了应对中国崛起,进一步强化自身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美国力推“印太战略”。东南亚在美国“印太战略”的地缘政治空间布局里被推到了前沿位置。美国加大了对东南亚的安全介入,加强了与该区域国家的安全合作力度。“印太战略”框架下美国对东南亚的安全政策针对中国的指向性更加明显,尤其挤压了中国面向海洋发展的战略空间,对中国发展海洋战略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美国 东南亚 主导地位 印太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太战略”框架下澳越关系的发展及影响
4
作者 邵建平 徐泓 《印度洋经济体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7-74,153,154,共20页
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近年来澳越两国关系不断升级,双方合作全面推进,两国尤其强化了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协调。澳大利亚希望借助与越南关系的升级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彰显中等强国地位;越南则希望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澳... 在“印太战略”框架下,近年来澳越两国关系不断升级,双方合作全面推进,两国尤其强化了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和南海问题上的战略协调。澳大利亚希望借助与越南关系的升级提升地区影响力和彰显中等强国地位;越南则希望在南海问题上获得澳大利亚的支持。澳越关系的深化对南海局势及亚太地区秩序的稳定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推进两国合作制衡中国的战略盘算和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共识下,澳越两国关系将会继续深化,尤其是海洋安全领域的合作将会是两国关系的主要内容。为了维护南海局势和地区秩序的稳定,中国和东盟国家要相向而行,尽力排除域外国家介入南海争端,构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主导的南海地区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越关系 中等强国 南海争端 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莫迪政府对东南亚文化外交:实践路径、行动动因及前景展望
5
作者 郑勋 郭秋梅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4期59-75,共17页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为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提供了条件。印度政府较早运用文化元素渗透到对东南亚的外交方式,但进程较为缓慢。莫迪政府在大国竞争、经济增长、战略配合需要等多方因素驱动下,加强与东南... 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历史曾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这为印度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外交提供了条件。印度政府较早运用文化元素渗透到对东南亚的外交方式,但进程较为缓慢。莫迪政府在大国竞争、经济增长、战略配合需要等多方因素驱动下,加强与东南亚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在延续既有的印度节活动、佛教外交、鼓励人员交流的同时,提出了“瑜伽外交”“数字外交”口号,开拓更多渠道和方式开展文化外交,并且开始有“价值观外交”的苗头。通过观察印度与东盟的政治经济互动和关系发展情况,文章认为文化外交有助于印度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提升文化外交广度和频度的同时,印度对东南亚文化外交的深度却未得到有力挖掘,仍然停留在浅层。此外,受制于可支配资金资源的限制,东南亚本土文化身份意识的上升,以及印度本身也存在文化中心主义和外交精力不集中等问题,印度对东南亚的文化外交仍将处于高频度、中热度、低深度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外交 莫迪 东南亚 印度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亚洲基金会在美国对东南亚民主输出中的角色实践和影响
6
作者 景丽娜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5期60-70,共11页
美国私人基金会是美国对外进行民主输出的重要抓手,分析亚洲基金会在美国对东南亚民主输出中的角色实践和影响,能够深入细致地考察美国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的特征和影响。文章借助亚洲基金会相关档案资料和事实材料,以及国内外已有的研... 美国私人基金会是美国对外进行民主输出的重要抓手,分析亚洲基金会在美国对东南亚民主输出中的角色实践和影响,能够深入细致地考察美国非政府组织政治参与的特征和影响。文章借助亚洲基金会相关档案资料和事实材料,以及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梳理其作为美国对东南亚民主输出推动者的角色定位及实践方式,并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论证。研究发现,亚洲基金会在东南亚主要通过支持民主选举项目和民主政治发展项目,支持妇女赋权运动和法治社会建设项目,以及支持政府治理改革和公民社会构建项目等方式参与东南亚国家的民主建设。从整体上看,亚洲基金会的角色实践为美国对东南亚民主输出提供助力,增加美国政府对东南亚民主政治建设的介入。与此同时,也加速亚洲基金会泛政治化的发展趋向,提升东南亚国家采取举措防范外部势力干预的警惕性。基于亚洲基金会在美国民主输出中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互动合作软环境的侵蚀和其泛政治化发展趋势的外溢影响,中国有必要采取相应举措弱化和消解外部力量对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干预,并有意识地防范和化解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一系列涉华安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民主输出 亚洲基金会 东南亚 国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国别视域下泰国、越南湄公河流域地区秩序的竞构
7
作者 王震 《南亚东南亚研究》 2024年第1期75-91,154,155,共19页
区域国别研究是了解相关地区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因为除大国博弈之外,区域内国家自身发展战略的能动性也会影响区域秩序的演变。在湄公河流域地区,泰国、越南两国的竞争深刻影响了地区秩序的变... 区域国别研究是了解相关地区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支撑,因为除大国博弈之外,区域内国家自身发展战略的能动性也会影响区域秩序的演变。在湄公河流域地区,泰国、越南两国的竞争深刻影响了地区秩序的变革。泰国、越南两国在这一地区的竞争是一个长期过程,两国对地区秩序构建的理念经历了“曼陀罗体系与亚朝贡体系”“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不同历史阶段的竞争,双方均表现出主导湄公河流域地区秩序的意愿并付出了实际行动。泰国、越南两国在湄公河流域地区秩序维度的竞争既是政治理念差异的结果,也是在区域权力结构下地缘政治的表现。尽管存在域外大国不同程度的干预,泰国、越南的竞争直接影响了老挝和柬埔寨的国内政治进程,塑造了湄公河流域的地区秩序。而泰国、越南竞构下的湄公河流域地区秩序也成为冷战后不同行为体开展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基于此,当前,区域国别研究需要突破大国作用的窠臼,重视区域内国家间的历史互动与实践,而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开展的次区域双边、多边合作也应重视这种区域内长期存在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湄公河流域 次区域权力竞争 地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间协调与区域安全治理:理解东盟安全机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磊 郑先武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28-37,74,共11页
东盟安全机制以"东盟方式"著称,基于东盟的经验事实,本文认为,国家间协调是理解东盟安全机制的恰当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东盟安全机制的绩效:在抑制成员国内部冲突、化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争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 东盟安全机制以"东盟方式"著称,基于东盟的经验事实,本文认为,国家间协调是理解东盟安全机制的恰当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评估了东盟安全机制的绩效:在抑制成员国内部冲突、化解东南亚地区国家间争端方面取得了积极效果。同时,由于东盟国家利益分歧,安全合作领域数量少、程度浅;东盟安全机制是中小国家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治理能力有限,无法单独解决地区重大安全问题,需要与外部大国相配合;东盟国家对主权独立格外重视,在安全领域缺少制裁机制,导致领土争端无法在区域内得到解决。面对本地区的复杂安全形势,东盟对内需要拓宽、深化安全领域的合作,对外需要加强与大国的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盟安全机制 国家间协调 东盟方式 区域安全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敌人到战略伙伴:越美关系发展的原因与限度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晓 王岚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70-92,155,156,共25页
2023年9月,越南与美国领导人在河内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越美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为何越南与美国能从曾经的生死敌手演变为如今的战略伙伴?在越美关系的演变历程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越美两国对解决... 2023年9月,越南与美国领导人在河内宣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越美关系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为何越南与美国能从曾经的生死敌手演变为如今的战略伙伴?在越美关系的演变历程中,两国关系的发展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越美两国对解决越战遗留问题的积极态度有助于消解双方对彼此负面的历史记忆,为两国关系改善提供了前提条件。其次,大国关系变化也催化了越美关系发展。冷战后期越南跟随苏联主动改善与美国关系,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并开展初步合作。自2009年起,随着美国发起对华竞争并拉拢越南,越美关系进入战略合作阶段。最后,越南对美国的发展需求、安全需求与美国对越南的经济战略需求和安全战略需求相交织,共同推动了越美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然而,越美战略合作进一步发展仍存在制约因素,包括两国意识形态分歧、美国可靠性不足及越南避免“选边站队”的政策倾向。对此,中国在大国竞争的变局下应未雨绸缪,通过理性审慎的对越政策,管控分歧、推进合作,妥善处理好中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美关系 亚太再平衡 印太战略 南海 中美战略竞争 中越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南亚国家经济外交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阎梁 田尧舜 《东南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6,共7页
一般认为,小国在外交领域很难有大的作为,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一思维定式的简单表述。不过,在观察当代国际事务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国凭借其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联合成立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其外交能量。通过巧妙... 一般认为,小国在外交领域很难有大的作为,所谓"弱国无外交"就是这一思维定式的简单表述。不过,在观察当代国际事务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小国凭借其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联合成立组织等方面的优势发挥其外交能量。通过巧妙利用大国对地区主导权的竞争,小国不但可以从中收获经济利益,而且还能实现一定的政治、安全利益。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各国在多边国际组织、自由贸易协议、次区域合作等实践领域中的经济外交行为,总结了其中的经济外交策略及其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外交 东盟 自由贸易协定 次区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识、影响与问题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联合 《国际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气候变化是一项影响日深的全球性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一直处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心。近年来中美两国积极协调政策立场,强化既有合作基础,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美双边合作既... 气候变化是一项影响日深的全球性议题。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和美国一直处于全球气候治理的中心。近年来中美两国积极协调政策立场,强化既有合作基础,在能源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美双边合作既有助于减少两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也蕴含着明显的全球意义。与此同时,中美之间的合作面临不少困难和障碍。这要求双方着眼长远,创新战略思维,进一步寻求利益共同点,以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美合作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与动因:日本参加TPP谈判的战略意图探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蔡亮 《日本问题研究》 CSSCI 2012年第4期7-14,共8页
TPP是一种旨在实现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等全面自由化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野田内阁意图通过TPP提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农业的结构性改革,重振日本经济;在对外关系上,则欲借此修复巩固日美同盟,配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布局... TPP是一种旨在实现贸易、投资及人员往来等全面自由化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野田内阁意图通过TPP提升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国内农业的结构性改革,重振日本经济;在对外关系上,则欲借此修复巩固日美同盟,配合美国牵制中国的战略布局,并在未来亚太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占据有利位置。基于上述战略意图,尽管遭致日本国内长期依赖财政补贴及贸易保护的农业部门和希望继续维持现有医疗保障体系的医师会等团体的坚决反对,面临政治分裂的风险,野田仍做出了参加TPP谈判的政治决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P 野田内阁 “农协” “3·11”震灾 日美同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东盟平衡外交战略的四个维度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鼎鑫 黄蕙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49,共5页
在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东南亚地区,东盟自成立起便有意识地以"一个声音"对外发声,强调其国际行为主体地位,并主导解决了越柬战争和越南船民问题。冷战结束以后,东盟利用美国战略中心西移中东之机,审时度势地参与或主导建... 在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东南亚地区,东盟自成立起便有意识地以"一个声音"对外发声,强调其国际行为主体地位,并主导解决了越柬战争和越南船民问题。冷战结束以后,东盟利用美国战略中心西移中东之机,审时度势地参与或主导建立地区安全架构和对话平台,近乎完美地演绎了"小国领导大国"的新版均势战略——东盟平衡外交战略。通过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东盟逐渐壮大为本地区重要的地缘政治体,中、美、日、俄、欧、印等重要国际力量均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由东盟主导的东盟地区论坛、亚欧会议、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等重要协调机制。东盟以不可或缺的离岸"平衡手"身份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自身的博弈地位和东盟国家的战略利益,把本来地理上"碎片化"的东南亚地区整合为亚太乃至世界上比较重要的地缘政治板块,成为构建多极化世界的重要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 东南亚国家联盟 平衡外交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俄关系评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健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3,共5页
近年来 ,印度和俄罗斯关系日益密切 ,双方建立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并就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农业、能源、信息和军火采购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达成多项协议。印俄关系密切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阐述印俄关系密切的原因以及... 近年来 ,印度和俄罗斯关系日益密切 ,双方建立了新型战略伙伴关系 ,并就经贸、科技、文化、教育、农业、能源、信息和军火采购等领域的双边合作达成多项协议。印俄关系密切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本文着重阐述印俄关系密切的原因以及印俄发展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对我国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俄罗斯 战略伙伴关系 中国 双边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与均衡:越南革新开放以来海外越南人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 被引量:1
15
作者 滕成达 董洁 赵子龙 《东南亚纵横》 2024年第5期1-11,共11页
海外越南人是越南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高度重视开展海外越南人工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海外越南人参与国家建设。目前,海外越南人工作已经迈入全面而强有力的实施阶段,政策的修订和实施成为越南社会的... 海外越南人是越南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外部资源。自革新开放以来,越南高度重视开展海外越南人工作,出台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海外越南人参与国家建设。目前,海外越南人工作已经迈入全面而强有力的实施阶段,政策的修订和实施成为越南社会的一个热点议题。文章以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越南自1986年至今历次颁布修订的270份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深入分析,厘清其变迁轨迹及背后的内在逻辑,并借助公共政策分析中的间断均衡理论深入挖掘其变迁背后的内、外部因素和具有显著影响力的潜在力量,旨在为理解公共政策制定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提供新的视角。研究结果发现:1986—2023年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变迁总体呈现“均衡—间断—再均衡”特征,经历了政策的探索期(1986—2003年)、形成期(2004—2014年)、发展期(2015—2020年)和调整期(2021—2023年)。其中,政策总目标的变化、决策层注意力分配、焦点事件的出现是影响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关键性变化的重要因素。同时,越南海外越南人政策的焦点主要集中于推动社群经济合作与回国投资、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侨务政策法制化和机构建设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越南人 政策变迁 间断均衡 历史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和孟加拉国两国关系中的费尼河问题--水政治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金翠 陈梦瑶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21年第4期135-155,160,共22页
“水政治”指的是对水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和使用。在围绕水展开的互动中,涉及对象具有丰富性,行为体具有多样性,所关联的问题具有广泛性。具体到费尼河水政治,涉及对象包括费尼河及其地下水系统。行为体既包括印度、孟加拉国两个国家行为... “水政治”指的是对水资源的权威性分配和使用。在围绕水展开的互动中,涉及对象具有丰富性,行为体具有多样性,所关联的问题具有广泛性。具体到费尼河水政治,涉及对象包括费尼河及其地下水系统。行为体既包括印度、孟加拉国两个国家行为体,也包括两国设立的第三方水资源管理机构,还包括各邦政府、城镇和居民。这些行为体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而促进合作或引发争议。就关联的问题而言,费尼河问题不仅是简单的水量分享,还与生态环境、经贸往来、民众的情感诉求等紧密相关。对费尼河水政治的研究对于全面审视印度和孟加拉国的跨境河流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性价值,也有助于全面且深入地认识印孟两国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政治 印度 孟加拉国 费尼河 国际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盟对华关系和政策: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3
17
作者 贺圣达 《和平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1,37,共6页
东盟与中国的关系是建立在东盟整体、湄公河流域国家和海岛国家这两大板块以及成员国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样三个层面上的关系,其对华政策也受这三个层面的影响。未来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发展,仍然离不开在这三个层面上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东盟 对华关系与政策 多层面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巴国家理念的对立与外交战略冲突 被引量:2
18
作者 宋德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37,共4页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 ,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 ,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 ,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 在反对英国统治、争取独立的斗争中 ,印度国大党领袖梦想以大印度“联邦”的形式全盘继承英帝国留下的“遗产” ,而穆斯林联盟则主张按“两个民族”理论实施印巴分治。在大规模流血冲突中 ,按照“蒙巴顿方案”实施的分治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统”、“分”之争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的严重对立。据此 ,印度制定并实施了不结盟战略 ,巴基斯坦则针对性地奉行联盟外交战略。结果 ,双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陷入紧张和僵局 ,军备竞赛最终也由常规竞赛发展为核竞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巴基斯坦 国家理念 外交战略 军备竞赛 南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战后的越美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皮军 《南洋问题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20-25,19,共7页
冷战后,经过艰难的谈判,越南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背后各自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并对越美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越南 美国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特点及趋势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雪莲 《战略决策研究》 2013年第1期3-11,52,共10页
东亚国际体系在冷战结束前曾经历过朝贡体系、殖民体系和两极体系三次大的转型过程,这个体系演进的历史轨迹为现今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产,并最终形成当前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独特之点,表现为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与地区各种... 东亚国际体系在冷战结束前曾经历过朝贡体系、殖民体系和两极体系三次大的转型过程,这个体系演进的历史轨迹为现今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留下了众多的历史遗产,并最终形成当前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独特之点,表现为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与地区各种力量之间关系的持续调整,美国作为区域外国家在东亚地区影响力的持续存在,区域经济整合与权力结构调整对东亚国际体系的共同塑造,东亚在体系转型过程中稳定性与对抗性的持续并存等,在这些特征基础上,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趋势可以概括为三个主要方面,即"两国关系的调整,两种体系的博弈,一个共识的构建"。也就是中美关系将是东亚国际体系转型的主线,以经济来塑造政治将是体系转型的重要方式,利益协调与共识的建立将是努力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国际体系转型 特点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