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脱离在工作连通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32
1
作者 马红宇 周殷 +1 位作者 谢菊兰 张晓翔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3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企业管理人员工作连通行为、心理脱离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连通行为量表、心理脱离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288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工作连通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的时间(r=0.2... 目的探讨企业管理人员工作连通行为、心理脱离和工作—家庭冲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连通行为量表、心理脱离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288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表明,工作连通行为与工作—家庭冲突的时间(r=0.26,P<0.01)和精力(r=0.22,P<0.01)维度显著正相关,心理脱离与时间(r=-0.39,P<0.01)和精力(r=-0.29,P<0.01)维度显著负相关;②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心理脱离在工作连通行为与时间冲突(β=0.22,P<0.01)和精力冲突(β=0.16,P<0.05)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工作连通行为可以通过心理脱离预测工作—家庭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连通行为 工作—家庭冲突 心理脱离 中介作用 管理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解释 被引量:9
2
作者 董蕊 倪士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3-144,共12页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 从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工作场所不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研究表明,当个体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容易做出不道德行为,并且自我损耗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可以延伸到实验室外,表现为上午道德效应;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都需要个体运用自我控制克服短期利益的诱惑。未来研究需在从意图层面到行为层面、从损耗到克服以及扩大不道德行为范围三个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道德行为 自我控制 自我损耗 自我控制资源有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测量“获得感”?——以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为例 被引量:88
3
作者 吕小康 黄妍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52,共7页
获得感是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对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利益与基本权益的普惠性的一种主观体验。以时间节点和参照群体为参照,分别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维度进行中国社会整体上的获得感测量,... 获得感是在当前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社会背景下,人民群众尤其是底层民众对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利益与基本权益的普惠性的一种主观体验。以时间节点和参照群体为参照,分别从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维度进行中国社会整体上的获得感测量,是一种可行的路径。以2006至2015年间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中的纵向比较题为例,说明基于纵向比较的获得感测量模式,将之归结为个人发展感、社会安全感、社会公正感和政府工作满意度四个维度,发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的获得感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今后的研究可利用其他数据并建构不同维度进一步探索获得感的测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感 社会心态 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下大众社会心态及性别意识的解析——以“女汉子”一词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贞晓 卢志鸿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以"女汉子"一词为例,通过分析当下大众对"女汉子"的态度和审美特征,研究网络热词流行的背后所折射出的大众社会心态和性别意识。设计的问卷调查分两个时段(2014—2015年),采用网上发布和在线填答的方式。数据分析... 以"女汉子"一词为例,通过分析当下大众对"女汉子"的态度和审美特征,研究网络热词流行的背后所折射出的大众社会心态和性别意识。设计的问卷调查分两个时段(2014—2015年),采用网上发布和在线填答的方式。数据分析以年龄、性别、社会身份、教育背景以及地域五个变量进行。研究表明,人们对"女汉子"普遍持理解的态度;"女汉子"身上具备的人性正面特质超过负面特质;大众在社会心态、性别角色定位方面的认知情况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汉子 流行语 社会心态 性别意识 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体验、社会转型与国民心态笔谈——中国体验的现实性与独特性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晓虹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64,71,共4页
编者按:“中国体验”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在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发生的微观变化。有关“中国体验”的叙事说明,仅仅研究“中国经验”即中国社会几十年来在宏观经济与社会结构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是不完... 编者按:“中国体验”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在价值观和社会心态方面发生的微观变化。有关“中国体验”的叙事说明,仅仅研究“中国经验”即中国社会几十年来在宏观经济与社会结构发展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是不完整的。中国体验还在精神层面赋予了中国经验以完整的意义和价值,这同中国经验一起,构成了理解中国社会变迁或转型的双重视角。进一步说,对中国体验的研究也不是单向度的。作为一种转型人格或转型社会心态,中国体验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两极化或二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国体 国民心态 现实性 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经验 特性 社会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认同的概念本质及研究维度解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敏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社会认同作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群体心理和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对认同和社会认同概念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尽管社会认同概念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有其侧重之处,但依然可以剖析出社会认同概念的本质特征。今后的研... 社会认同作为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对群体心理和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对认同和社会认同概念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发现尽管社会认同概念在不同学科背景下有其侧重之处,但依然可以剖析出社会认同概念的本质特征。今后的研究可以立足于社会认同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横向和纵向两种研究维度展开,从而促进社会认同概念的本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本质 研究维度 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社会阶层与社会凝聚力:社会心态的视角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俊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45,共9页
目前,新社会阶层的讨论基本上存在两种视角,一是社会学的分层研究视角,从体制外新中产阶层的角度对新社会阶层进行描述和分析,另一个是从阶级分析的视角出发,把新的社会阶层纳入团结的对象,从统战工作出发来关注和考察这一新兴群体。从... 目前,新社会阶层的讨论基本上存在两种视角,一是社会学的分层研究视角,从体制外新中产阶层的角度对新社会阶层进行描述和分析,另一个是从阶级分析的视角出发,把新的社会阶层纳入团结的对象,从统战工作出发来关注和考察这一新兴群体。从新社会阶层的社会心态出发,将新社会阶层与体制内群体进行对比,选取一般社会调查数据中社会心态的有关指标,如生活满意度、社会状况评价和社会凝聚力指数来分析新社会阶层与体制内群体的差异,可以了解两个群体在社会心态上表现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社会阶层 社会心态 社会凝聚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述论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智环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88-93,共6页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问题是政治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以及民族学等学科共同关注的一个交叉领域。现阶段国内外关于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者是冲突还是一致、价值地位的高低以及其与文化适应的关系等焦点问题上。而中国学者则针对中国具体语境下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展开了本土化的探索与思考,并形成了合理的理论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同 民族 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贫困山地民族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实证研究——以傈僳族为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智环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26,共5页
从语言、传统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云南省边境地区傈僳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他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正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一方面他们在与国外同源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比较看重民族因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国家认同又优于... 从语言、传统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云南省边境地区傈僳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他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正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一方面他们在与国外同源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比较看重民族因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国家认同又优于其民族认同。有鉴于此,引导傈僳族实现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从经济方面切实促进这一民族的发展,缩小其与内地民族的经济差距,以构筑其国家认同的根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他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在文化方面挖掘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傈僳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傈僳族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牧区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以内蒙古达茂旗为例 被引量:7
10
作者 乌静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5,共7页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生态移民的调查,本文探究了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中年轻人的返迁意愿比老年人的高。究其原因,就业与社会交往是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及安...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达茂旗生态移民的调查,本文探究了生态移民返迁意愿的群体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中年轻人的返迁意愿比老年人的高。究其原因,就业与社会交往是造成这种群体差异的主要因素。政府在制定移民政策及安置移民等工作中对老年人应以生活照顾为主,对年轻人应以促进就业为重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移民 返迁意愿 群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社会性别心理的重构与改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金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5,共7页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受到社会影响和个人建构这两个维度的作用。由此出发,个人基于生理/生物差异的性别心理—行为、性别关系、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针对性别的影响和...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受到社会影响和个人建构这两个维度的作用。由此出发,个人基于生理/生物差异的性别心理—行为、性别关系、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针对性别的影响和个人针对性别的建构这双重作用力形塑的结果。在今天,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两分固化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自我重构和改建、社会重构与改建这两方面入手,开创一种新型的社会性别心理,促进社会性别心理从矛盾、冲突走向协调、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社会心理 重构 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贫困代际再生产:母亲的中介桥梁及政策的心理学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管健 郭倩琳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7,共10页
贫困代际再生产的逻辑起点一般从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出发,并强调父辈,尤其是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子代贫困与否的重要变量。从处境不利的贫困儿童出发,可以发现贫困代际再生产过程中的家庭传导机制,尤其是母亲... 贫困代际再生产的逻辑起点一般从阶层继承和地位获得的研究范式出发,并强调父辈,尤其是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教育程度是影响子代贫困与否的重要变量。从处境不利的贫困儿童出发,可以发现贫困代际再生产过程中的家庭传导机制,尤其是母亲的桥梁作用,强调母亲角色是影响贫困代际再生产和阻断贫困传递的重要中介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反贫困政策干预中针对母亲的重要作用,采用早期教育补偿性功能、亲子互动保护性作用、降低女性刻板印象威胁,以及关注贫困母亲本体发展的政策心理学干预方案,以期有的放矢地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从根源上向贫困宣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代际再生产 家庭传导机制 处境不利儿童 政策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管理创新中的社会心态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国红 宁全荣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第5期79-83,共5页
从社会心态的视角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一方面,加强社会心态理论研究是社会管理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将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有利于坚定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研究社会心... 从社会心态的视角可以更加深刻理解社会管理创新的内涵。一方面,加强社会心态理论研究是社会管理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重要体现,将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有利于坚定社会管理创新中的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研究社会心态现实问题将有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有助于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精神状态,增强对抗社会风险的能力,提高社会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处理好社会管理创新效率与社会心态多元化表现、弘扬优秀文化价值观与庸俗商品化、"精英民主"与"草根民主"、消极应对与有效疏导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社会管理创新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社会认同之建构——兼论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晓玫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57-162,共6页
网络社会秩序建构在本质上是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与规划性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在网络世界中的独特角色功能,是达成这一平衡的关键性因素。网络社会中认同的独特性表现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 网络社会秩序建构在本质上是合法性认同、抗拒性认同与规划性认同之间的张力与平衡,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挥网络服务提供商(ISP)在网络世界中的独特角色功能,是达成这一平衡的关键性因素。网络社会中认同的独特性表现为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同步生长,以及三种社会认同方式的相互交织形塑。网络终端用户、ISP和网络监管权力机关共同构成了网络社会认同的建构力量。其中ISP的角色非常独特,它们是网络个体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沟通力量,是网络合法性认同建构的技术力量,同时也是网络对抗性认同的消解和控制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社会认同 网络服务提供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空情境变换与农民工身份认同 被引量:2
15
作者 彭远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8-51,55,共5页
农民工进城不仅意味着时间上的断续,同时也发生着生活场域的继替,不同时空情境对农民工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农民工时空情境的变换,将"进城前-进城后"、"乡村-城市"之相应情境纳入分析范畴,有助于与农民工主体进行... 农民工进城不仅意味着时间上的断续,同时也发生着生活场域的继替,不同时空情境对农民工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农民工时空情境的变换,将"进城前-进城后"、"乡村-城市"之相应情境纳入分析范畴,有助于与农民工主体进行视角互易,进而深刻理解其日常生活实践,深化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农民市民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情境变换 乡土记忆 城市体验 未来筹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湖文化与文化认同: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向阳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2-127,共6页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 潜规则的本质是一种江湖规矩,江湖文化是其亚文化母体。江湖文化是由游民创立的一种底层文化,其本质是一种生存文化和寄生文化,具有聚群、趋利、恃强、尊上、寄生五个基本特征。江湖文化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和心理根源。潜规则的盛行是江湖文化被广泛认同的结果。潜规则的消解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湖文化 文化认同 潜规则 文化心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的浅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嫒 赵珍珍 唐辉一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7期993-996,共4页
目的:探讨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3所小学3~6年级的355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1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r=0.09,P〈0.05)、支持总... 目的:探讨小学留守儿童自尊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某市3所小学3~6年级的355名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1自尊与社会支持中的主观支持(r=0.09,P〈0.05)、支持总分存在显著相关(r=0.11,P〈0.05);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自尊量表得分(t=-2.59,P〈0.05)和社会支持的总分(t=-3.72,P〈0.01),主观社会支持(t=-3.72,P〈0.01),客观社会支持(t=-6.08,P〈0.01),对社会支持利用度(t=-6.03,P〈0.01)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年级的儿童在客观支持(F=3.889,P〈0.01)、支持利用度(F=4.351,P〈0.01)以及支持总分(F=3.149,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社会支持和自尊相关显著,留守儿童由于低社会支持而导致低自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 留守儿童 自尊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社会心态评估的方法论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怀远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9,共7页
在我国取得大量成果的社会心态评估报告中,真正贴近实际和得到学界普遍认同的并不多。其中主要原因除了量表工具不成熟外,就是方法论的理论探讨还欠深入。文中结合我国社会心态评估的现状和情势,从方法论的角度梳理程序和探寻问题,以摸... 在我国取得大量成果的社会心态评估报告中,真正贴近实际和得到学界普遍认同的并不多。其中主要原因除了量表工具不成熟外,就是方法论的理论探讨还欠深入。文中结合我国社会心态评估的现状和情势,从方法论的角度梳理程序和探寻问题,以摸索从根本上逐步打牢我国社会心态评估科学化基础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心态 评估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购者自我概念与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红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8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探讨网购者自我概念与其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网购者消费决策风格问卷对249名网购者进行调查。结果:男性网购者更追求时尚新奇(t=-4.237,P<0.01),女性网购者则倾向于选择困扰(t=3.057,... 目的:探讨网购者自我概念与其消费决策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纳西自我概念量表、网购者消费决策风格问卷对249名网购者进行调查。结果:男性网购者更追求时尚新奇(t=-4.237,P<0.01),女性网购者则倾向于选择困扰(t=3.057,P<0.01);随月支配金额的增加追求时尚新奇出现递增趋势(F=12.421,P<0.01),月支配金额在1000~4000元之间网购以娱乐休闲为主(F=10.736,P<0.01)且网购时选择困扰程度最大(F=9.527,P<0.01);相关分析表明,自我概念量表大多数因子与网购消费决策风格3个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 r=0.131~0.242),自我行动与选择困扰呈显著性负相关(r=-0.139);回归分析显示,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认同和自我行动对网购者消费决策风格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概念对网购者消费决策风格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决策风格 自我概念 网购者 应用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的阅读行为特征研究——以“90后”大学生为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凤丽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11-113,共3页
数字阅读时代,"90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基础上的阅读行为出现了新的特征。结合对某高校的实证调查,以获取的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分析归纳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五大特征:即时性关注、数字式... 数字阅读时代,"90后"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基础上的阅读行为出现了新的特征。结合对某高校的实证调查,以获取的一手资料为基础,通过整理和分析归纳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制度认同五大特征:即时性关注、数字式阅读、浅显式关注、呈现性别差异、主流健康、阅读重微观层次以及重阅读轻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社会主义制度认同 阅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